学困生是教育对象中一个常见的特殊的群体。 这些学生拥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无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生理缺陷, 但某门或多门功课成绩长期低于同年级中等以下水平, 学习处于困难状态,学习适应力不强,学校效率低下,善于机械记忆,不善语言思维,不愿或不善于开动脑筋,常常回避那些较难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是不容教育者忽视的团体。
学困生的成因有很多方面,有诸如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因素影响,也有学生自身内在因素的左右。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这些学困生都有一个共性, 就是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本文就从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入手, 谈谈如何对学困生心理问题进行教育矫正,以达到转化学困生的教育目的。
一、学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因素无外有二:即内因和外因。 我们从这两方面探究学生的心理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内因的心理问题
内因是制约人的思想行为的内在心理因素,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它主导着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影响学习的主要内因有认知方式、学习归因、成就动机、焦虑水平或坚持性等。 学困生基于内因而形成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自卑。 学困生会因为自己在学习上的失利而认为“我不行”,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情绪低落,失去学习的热情,在学习行为上有远离学习活动的倾向。 这是一种因心理失衡而走向反面的变态心理。
2.厌学。 学困生往往学习目标不明,学习动力不足,上课心不在焉,不愿学习,逃课逃学等行为,这是由于缺少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3.懒惰。 有一部分学困生很聪明、脑子快,但比较懒惰,不勤奋,不愿意动脑动手,遇到难题,不愿深入思考,久而久之,造成了学习退步、成绩下降。 这是懒惰的心理。
4.冲动。 有的学困生性子急,脾气躁,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尊重和关心他人,不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绪起伏波动大。 一旦有外因刺激,容易冲动,不考虑后果,缺乏理智, 即使认识到言行的危害, 也难以控制自己,从而做出各种违反校规校纪,甚至危害社会的事情。
(二)基于外因的心理问题
外因是指影响人的言行的外在环境因素, 对事物发展进程或起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 诸如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在因素都会对学困生成长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学困生基于外因而形成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逆反。 从家长和教师的成年人角度看 ,往往会忽略学困生的闪光点, 对他们的进步反应平淡,不能够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一味地批评和训斥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2.失落。 学困生在学校得不到教师的表扬,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疼爱, 同学也疏远他们,他们便会产生一种失落感。
3.妒忌。 妒忌是人常有的心态和情感反应,有时还会转化为动力,成为超越自己加速前进的源泉,适度的妒忌心是有益的,但学困生往往比较自卑,内心里还有自尊和上进心,因为自己的优势比较弱,会对各方面优于自己的同学产生妒忌心理,心生怨恨,想不择手段地消灭对方。 这是一种不良心理倾向,严重时危害较大。
4.孤僻。 家庭温暖的缺失,学业较差,被教师忽略, 使一些学困生得不到应有的关心而内心孤独寂寞,有无助感,不喜欢和人交往,人为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与外界隔绝。
5.焦虑。 学困生大多害怕上课,害怕写作业,害怕考试。 有些学困生学习成绩差,一时难以提高, 内心焦虑感强烈, 特别是考试前后, 心里忐忑不安, 见教师和家长就躲躲闪闪,无言以对,负面情绪多。
心理学理论认为: 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 当两者同时对学困生产生积极作用时, 就会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形成良性自觉。 反之,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淤积久了,且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可能造成厌学。
二、学困生心理问题的矫正办法
怎样对学困生施以影响, 让内外因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哪些教育矫正的方法呢?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激发动机,调动潜能,树立自信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自发性源泉,需要教师和家长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 并适时激发与调动。 每个人都有最近发展区,有发挥潜能的空间,教育者要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评价和反思,实现自我管理。 首先要树立学习目标,使学生在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克服困难,坚强学习意志,逐渐建树自信心。 教师要经常用“你能行”“你可以的”“你真棒”等正能量词汇评价学生, 使学困生在情绪上保持饱满的状态,勇敢面对学习中的各种困难,能够持之以恒。 在帮扶和矫正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具体问题,教师要有秉承师者的爱心、耐心和信心,做好学生的支撑。
(二)真诚关怀,积极鼓励,让学生肯学学困生是校园里的弱势群体,由于学习不好,他们会产生自卑感。 教师对于学困生更要付出爱心和诚心,去教育矫正学困生的心理问题。 教师要走进学困生的生活,了解学困生的困难,从生活上、精神上关心爱护他们。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差,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体验到教师的真切关怀。 学困生因为学习的底子薄,基础差,教师要利用业务时间课后帮他们补习,提供必要的辅导。 教师还要多给学困生创造课堂发言的机会,使他们勤于动脑、动手和动口。
(三)培养兴趣,教给方法,让学困生会学学会学习是现代社会发展趋向与挑战。就如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多夫勒提出的: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 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更为重要。 许多学困生不是智商低,不够聪明,而是不会学习,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正确学习的方法,培养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关注了解学困生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分析不足,查缺补漏。
(四)减轻压力,淡化对比,让学困生勤学学校对学困生要区别对待,对学困生的评价以纵向为主,减少横向对比给学困生带来心理压力。 教师可以为学困生提供展示自己成绩的舞台,做好学困生的记录,让学困生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促进学困生勤学爱学,避免出现反复现象。
(五)走进家庭,家校配合,让学困生常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的和睦与否,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很大一部分学困生来自于问题家庭。 所以,在家庭中,父母要言传身教,不要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就多加指责,忽视优点,要多对孩子正面鼓励,积极肯定。
教师要对学困生进行家访,经常与他的父母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学困生处于一种常学状态。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学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千差万别,教育者在对学困生进行教育矫正的时候,一定要切好学生的脉搏,找出病根,对症下药,采取最有效的教育策略。
最重要的是,教育者要有一颗医者仁心,以仁爱真诚之心,走进学困生的心里,在心与心之间架起一座心灵互通的桥梁,为学困生撑起光明的未来。
当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网络,经济发展需要网络、教育学习需要网络、人际交往也需要网络,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当下网络的使用已经十分便捷,除了计算机以外,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都可以上网,可以说网络已经是无处不在,因此网络...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任务刻不容缓,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在社会各界关爱与呵护下茁壮成长,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的其他方面的力量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当前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受农村和城市的双重影响,这样就决定学校教育的特殊性。一般来说,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教育资源薄弱,硬件的配备和师资的配备都和城区学校有很大的距离。学校的办学条件差,教师结构复杂,队伍不稳定,专...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工作对策高校必须从实际出发,正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采取相应工作措施,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同时,还要引导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性格,从制度和体制上建立保障体系,保证他们身心能够健康发展,成长成才。(一)...
本文从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找到如何调试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由学术堂整理,题目为大学生恋爱心理常见问题与调适的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原标题:大学生的恋爱心理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体系越来越健全,贫困生因经济问题而辍学的越来越少。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帮扶体系尚未建立,许多高职院校贫困生虽然完成了学业,其心理问题却未得到解...
人格是个体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的、具有倾向性和动力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系统。初中阶段人格发展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并对个体人际关系、内外化问题等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变量产生重要意义。...
当前大学生恋爱现象十分普遍。大学生恋爱心理还不成熟,在恋爱中往往会出现许多心理困惑。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大学生恋爱的心理问题与高校策略的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困惑及对策摘要:当前大学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注,根据有关统计和分析,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出现逐年增多的状况,令人担忧。一、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1.形势严峻,不容乐观。从国...
高校贫困生情况比较烦琐,贫困生体现出的心理异常问题原因较多,既有个人方面的因素,而且与家庭背景、社会因素等均有较大联系。高校在贫困孩子工作中,需要制定和优化助学育人相融合的资助机制,而且强化对贫困孩子的心理问题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