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挫折及幼儿挫折教育。
在中国古代,“挫折”一词是分而言之的,“挫”有“屈辱”、“受挫”之义;“折”有“断”、“曲”、“弯”之义。“挫”与“折”合为一体是在 《后汉书·冯异传》 一书中。 《元史·盖苗传》 中也有“虽经挫折,无少回挠”的记载,这里的“挫折”就意为“失利”、“挫败”.关于“挫折”的定义,中外许多学者对其做了界定,综合分析这些概念得出:挫折的形成必须要有需要、动机、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实际行为等条件。因此笔者认为,挫折是指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由于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而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内心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和消极的情绪反应。
挫折作为一种心理感受,由于个人经受挫折的心理状态、对挫折的耐受力、动机需要等不同,不同的人即使在同一挫折情境中受到强度相同的刺激,也不一定会产生相同的感受反应。所以,挫折感是当事者对障碍、干扰的一种主体感受。
“事实证明,只要有人存在、有社会生活的发生,就会有种种需要,就会有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目标无法实现而产生的挫折。”①从个人的一生来看,挫折伴随于每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幼儿期 (儿童 1~6 岁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时期幼儿的行走动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语言、记忆及思维想象力等发展增快,易对外界环境产生好奇心,出现了自我意识,但由于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完善,情绪、情感易不稳定,难以较长时间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具有自制力差、模仿性强、易冲动、易受暗示等特点。幼儿期的儿童要开始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学习知识、学习与人沟通交流,挫折难以避免,如学习自己吃饭、穿衣;学习背诵古诗和学知识等,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挫败感会对儿童心理造成困扰,因此,要求家长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卫生和挫折教育。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充分熟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观察总结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挫折点,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提高幼儿抗挫折能力的一种教育。
二、幼儿挫折教育在家庭教育实施中的价值。
(一) 幼儿健康心理素质的构建及更好适应社会化进程的需要。
“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适应于生存环境的社会与文化的人格和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挫折承受力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个衡量尺度。”②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遭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从小缺乏挫折教育的人,不可能有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也不可能养成抗挫折的能力,因而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组织载体,无疑是孩子社会化的首要阶段。家庭特有的价值观念,会通过父母与孩子的日常交往传导到孩子的各个方面。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挫折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培养对待挫折的态度、直面挫折的勇气和找出解决挫折的方法,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 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
只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才能称之为人的全面发展。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品德、动机、态度、需要、性格等。幼儿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基础,而且人在幼年时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意志力薄弱,很容易受到教育的影响,施以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在幼儿期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不仅能增加幼儿的生活阅历和实践能力,激发幼儿的潜力,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还能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使他们在真实的挫折情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培养良好的习惯,提高抗挫折能力。
三、家庭幼儿挫折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缺陷。
(一) 家长对挫折教育理念的片面认识。
家庭是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环境,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知识经验甚少,能力差、是非模糊不清,他们对于自己出现的过失和所遇到的挫折的认知往往是从父母的态度和反应中学来的。父母作为子女的启蒙老师,自身对待挫折的态度、教育意识和教育方式等对子女的品质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许多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陷入了误区。“一项有关家庭教育的调查表明,有近 50%的家庭表现出对子女过分保护、溺爱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观念和意识。”③过分关注孩子在身体、智力方面的发展,忽视了孩子良好品德、个性的发展和心理素质独立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还有些家长认为只应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忽视了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普遍性。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也有利地证明了对子女过度保护和溺爱的教养方式及挫折教育意识的缺乏,导致儿童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依赖性强,人际关系紧张,缺乏意志力、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 实际的教育行为与教育理念相违背。
当前许多家长自身文化水平较高,通过书本知识或对教育专家教育理念的认同,也已认识到挫折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认为应该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但是在实际教育生活中由于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儿童的保护和关爱,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因而替子女包办一切。还有家长一味看到挫折的积极作用,把挫折教育等同于吃苦教育,将身体上遭受的磨难,比如饥饿、极度劳累等等同于挫折教育,人为地创设挫折情境,故意让孩子吃苦,没有依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适时适量的教育,没有采取正确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多数父母也很少能够正确解读幼儿受挫后的心理和行为,缺乏对幼儿挫折行为进行相应的指导。幼儿产生挫折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为客体因素,如自然环境的限制或社会环境障碍使幼儿的需求无法满足造成的挫折;另一方面与幼儿本身这一主体有关,由于主体的智力、体力、健康状况等因素造成的障碍或是动机障碍使幼儿无法达到既定的目标产生的挫折。幼儿在遭受挫折后很难像成人那样用语言表达,无法自我调节和控制,一般会表现出愤怒、焦虑、攻击、退缩、退化、固执、敏感、缺乏安全感等行为。一味过度的表扬或是不加节制的批评甚至是不予理睬都会对幼儿心理产生巨大伤害,加剧幼儿的挫折感,使其失去战胜挫折的勇气。
四、家庭教育中渗透幼儿挫折教育。
(一) 借助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情境引导幼儿对挫折的正确认知。
处于幼儿期的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中,由于受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如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同伴之间发生冲突、学习困难以及打架、生病等,这些挫折都会让幼儿身心受到影响,而且处于幼儿期的儿童是安全感建立和完善的时期,如果遭遇太多挫折,会让孩子失去对外界的信任,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对于幼儿挫折教育要掌握好度,家长无需刻意设计一些更多或高难度的挫折情境,只要细心观察、仔细捕捉幼儿生活当中的细节,利用现实存在的挫折情境,对幼儿进行积极的挫折教育。而且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孩子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应从反复的体验中认识到挫折具有普遍性和两面性,每一个人都会碰到,关键是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二) 充分发挥榜样效应渗透挫折教育。
斯特娜夫人说:“孩子一切良好习惯的形成,完全靠父母的榜样的力量。”④洛克也曾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那样能够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进人们的心里。”⑤幼儿期的幼儿具有极强的模仿力,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反应往往是会模仿父母的态度和反应,父母对挫折的态度会影响子女对挫折的认知。如果家长在当孩子面临困境时表现出勇敢、坚强的精神,并鼓励孩子战胜困难、树立信心,以此给孩子带来正确的榜样示范时,当孩子再次面临困境时就会有相同的表现。比如说:孩子跌倒了,家长不要去扶,而是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以后当孩子再次跌倒就会自己爬起来。家长也可利用图画故事、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传播媒介对幼儿进行榜样教育,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决不能用幽灵、鬼怪等故事。有研究表明:“在幼儿期灌输到幼儿头脑中的恐怖和迷信等如同病菌一样,是致使儿童精神异常的病因。”
(三) 将挫折教育融于游戏活动中提高幼儿耐挫能力。
有研究指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对人施加正面影响,促进人身心的全面发展,追求意义和价值。”⑦挫折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培养幼儿面对挫折战胜挫折的勇气,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如果我们只给幼儿提供“挫折情境”,而不能使他们走出挫折的阴影,就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因此,家长应该引导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提高幼儿的耐挫能力。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游戏活动中融入挫折教育,不仅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教给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家长还可以根据儿童的挫折行为进行相应的指导。比如,家长应根据儿童自身的能力,为其提供更多锻炼交往的机会,有意识地带孩子到公共场合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交流,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可以认识自己与他人,懂得合作与相处,由于孩子更容易接受同伴的意见可以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 帮助幼儿合理运用挫折防卫机制。
挫折防卫机制是人的内部心理活动中所具备的有意或无意地摆脱挫折造成的心理压力、减轻精神痛苦、恢复正常情绪、平衡心理的种种自我保护方式。由于幼儿所遭受的挫折和矛盾情境不同,所采取的自我保护的方式也就不同。父母应更多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影响,使其能够建立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挫折心理防卫机制,消除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变对挫折的认知和理解。父母还应指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使孩子能正确对待失败,保持心理平衡,减少挫折的伤害,鼓励孩子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在挫折中奋起,引导孩子从挫折中增长见识和才干。
本文针对家庭教育中, 亲子沟通之间经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 并对此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以积极改善家长与幼儿间的亲子沟通为目的。...
随着幼教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早期阅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亲子阅读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西兰,后被引进到美国等许多国家。亲子阅读作为早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基本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让幼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
要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注重家庭单方面的作用还不够,还要求父母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方面形成合力。家长要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把幼儿园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带回家,父母监督幼儿坚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