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企业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及防范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9-29 共5562字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企业面临的机遇愈来愈多,但挑战也接踵而至。如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等等,这些不断变化的因素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风险。现代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开始注意到防范企业法律风险。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懂得如何管理和控制外部市场和企业内部所带来的法律风险。

  一、法律风险

  (一) 法律风险概念

  所谓企业的法律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的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包括企业自身在内的主体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对企业造成的负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

  其与自然风险和商业风险不同,以势必承担法律责任为特征,但可以通过法律对其控制。我国自 2006 年以来,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开始在央企推广全面风险管理,2009 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发布《进一步加强当前形势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有关问题的通知》,2011 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编制了《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并作为国家标准发布施行。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与管理逐渐被现代企业所重视。

  (二) 法律风险特征

  1. 法律风险的广泛性

  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企业设立、运营、终止全过程,法律风险无处不在。同样,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法律风险伴随始终。如面临着被不诚信的客户欺诈违约的法律风险; 面临着核心员工跳槽引发商业秘密泄露的法律风险; 面临着企业产品质量瑕疵造成消费者人身财产损失的损害赔偿法律风险等等。

  2. 损害结果表现形式的特定性

  企业法律风险造成的损害结果其表现形式是特定的。若是法律风险由企业自身引起,其损害结果表现为: 刑事责任,例如企业因违反刑法而受到刑事制裁; 行政责任,例如企业因违反劳动法规而受到行政处罚; 民事责任,例如企业因侵犯他人权利而承担赔偿责任。若法律风险由合同相对方引起,企业则可能面临着对方欺诈违约,经济效益损失的损害后果。

  3. 法律风险的可预防和可控制性

  企业可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科学的评估方法对企业潜在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预测其发生的概率和造成损失的范围,积极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损失的目的。预防法律风险是在风险发生前,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如为了防止企业商业秘密泄露,企业可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这样可以约束员工,避免商业秘密泄露给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控制法律风险是指对已经存在的法律风险,积极制定相应对策,尽最大可能使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企业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

  (一) 企业设立中的法律风险

  在设立企业的过程中,企业发起人是否对拟设立的企业进行充分的法律设计,是否对企业设立过程有了充分的法律认识,是否履行了作为发起人应尽的义务,发起人签订的出资人协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公司章程的制定是否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是否符合企业的生产经营,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拟设立企业能否具有一个合法、规范的设立过程。

  例如出资人协议涉及的法律风险包括未对出资人的出资方式、出资时间、设立费用的分担等条款进行准确合乎法律的约定。一旦设立的企业无法运作时,出资人协议的法律风险就会很明显暴露出来。导致最终责任承担的问题。

  (二)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订立、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未来实际结果与预期发生差异而导致企业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并因此给企业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它往往是由于企业外部的合同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企业自身未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造成的。合同法律风险可分为合同签订前法律风险,如对方的资信状况和合同谈判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合同签订时存在的法律风险,如合同的具体条款、合同规定的双方权利义务、责任的承担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如合同相对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按时交付货物给企业造成损失; 合同产生纠纷时的违约损害法律风险。

  合同法律风险是合同风险最重要的一类,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良性运转。

  (三)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对其所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享有的专有权利。

  当今社会,企业发展的好坏,主要标志之一是其是否有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特质,是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企业独特的品牌。然而多数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品牌保护的重要性。也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缺乏对品牌的保护极易导致其他企业的模仿,从而损害本企业的经济效益。从法律风险的解决成本看,避免他人制造侵权产品比事后救济更为经济。

  虽然每个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同,但核心生产力都与知识产权密不可分。如公司发展战略,知名品牌,核心战略等,一旦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而被其他企业模仿用作其生产运营,则企业将遭受巨大的损失,事后救济面临无法实现的风险。

  (四)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

  企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努力。高素质、高责任心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企业从招聘、面试、录用、签订劳动合同等过程都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

  企业不遵守法律必将给企业带来纠纷。如企业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不按时发放工资等都会引起员工与企业的法律风险甚至涉诉。

  另一方面,企业在招聘劳动者时,过于自信,没有对劳动者的简历、背景、资格证等资料进行仔细审查,例如不排除劳动者与其他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未解除,劳动者的简历存在伪造等情形,这些潜在的因素必将引起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纠纷,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损失。同时,部分员工为了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企业利益,例如掌握核心技术的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跳槽”至其他企业,不仅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的被迫中止,同时还会引发企业商业秘密泄露的法律风险。因此现代企业应该重视对劳动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建议

  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法律风险的不断增加,使得企业在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得不更加关注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并主动采取措施,防范法律风险。如何最大限度地防范法律风险已经成为企业最紧迫最重要的法律建设任务,同时也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实现企业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不败地位的迫切需要。

  (一) 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1. 强化企业普法教育,增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普法教育的学习包括企业领导的学习和企业员工的学习。如何强化普法教育学习,增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一,企业文化的重塑。将知法、懂法纳入企业法律文化中。

  例如联想集团的企业文化是“求实、进取、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凝聚力,将法律纳入企业文化中,实现企业文化的重塑,能够提升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法律意识,注重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第二,法律培训制度化。

  只有通过企业内部具体的制度将法律培训落实,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组织法律培训,才能切实保障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定期法律学习。了解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潜在法律风险以及对企业的影响,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2. 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制度

  “中国 500 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需求调查显示”,公司治理和合同管理是中国 500 强企业最大的法律风险。

  大部份合同法律风险都是因为合同本身不完善或者合同履行过程出现了问题而产生的。因此。合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防范合同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对企业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合同的签订、履行、违约处理等方面制定全面的合同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应包括: 合同归口管理制度、合同分类专项管理制度、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合同台账及统计报表制度、合同归档制度、合同履行监督管理制度等。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

  同时,要加强合同的动态管理,随时审查对方的资信状况。对于合同的签订、履行、终止全过程应做到实时监督跟踪,定期检查确认。防止履约不能法律风险的可能,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3. 建立法律风险论证机制和及时反映机制,保证法律风险的及时,迅速处理

  企业对重大经营决策事项应事先进行法律论证,并提供书面意见,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法律保障。保证经营、管理的合法可操作性,将经营、管理、投资等行为均纳入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建立法律风险及时反映机制是防范法律风险的必要途径,也是必须纳入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要求。法律风险及时反映机制就是指在遇到突发、紧急事件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时,各部门协调配合,及时确定法律风险程度,确定防范对策,积极控制不利方面的发展,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损失最小化。法律风险及时反映机制需要两方面要求: 一,各部门协调分工、密切配合。例如实践中,业务部门了解真实情况,法律部门了解法律规定,办公室和财务部门掌握部分证据资料,各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在最短时间内,确定防范对策; 二,加强与外部的联系与沟通,开拓法律工作视野、扩展法律工作领域,加强与政府、公检法、客户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起开放的工作模式,实现法律风险的快速反映。

  (二) 完善法律事务机构,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这是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组织保障。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企业已被置于与国外企业同一市场规则的法律环境,因此,必须选用一批懂经济、懂法律、懂管理和能掌握、运用世贸规则的高级企业管理人才,建立和完善法律事务机构,以化解经营风险。

  1. 企业法律顾问应全程参加企业合同的签订—履行—终止过程

  企业法律顾问应积极参加对外合作项目的磋商和会谈,并与业务部门积极会谈磋商,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后,根据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准确判断企业法律风险的大小,并积极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亲自签订的重大合同,应与合同承办部门一同跟踪合同的履行。及时发现、分析合同履行中存在的问题,适时提出解决措施。并不是所有的合同都能完全履行,当合同相对方存在违约情形时,企业法律顾问应积极与对方协商,协商沟通不成,可采取诉讼仲裁的方式,确保企业合法权益不致遭受较大范围的损失。

  2. 企业法律顾问参与起草、审核企业规章制度

  企业规章是针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等内部管理活动等所制定的各种规章、章程、程序,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参与企业规章制度的起草、审核,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法律顾问的起草、审核,首先应从合法性方面审核,确保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不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否则即使制定的再完善的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终究是一纸空文; 其次,在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合法的情况下,企业法律顾问还应该考虑在企业内部实施的可能性与有效性。

  确保已经制定的合法的规章制度能够在企业内部最有效力的实施。

  3. 相关合同管理制度法律顾问的介入

  合同专用章是指公司在对外签订、变更、解除各类合同及具有合同性质的意向书、备忘录等文件时,需以公司名义确认合同效力而使用的合同专用章。在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企业法定代表人利用合同专用章谋取私利或盗用合同专用章的行为屡屡存在,这就给企业经营甚至企业信誉带来法律风险。企业法律部门可以对合同专用章进行保管,这是因为法律顾问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由其保管合同专用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合同专用章的规范行使。同时企业法律顾问应监督合同专用章的套印,加强对合同专用章的审批登记程序。

  建立和实行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对化解企业法律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总法律顾问在企业中地位与“三总师”相同,直接对法定代表人负责,是企业决策层成员。在签订合同过程中,企业总法律顾问可以参与决策,保证决策的合法性,对合同签订过程中的相关法律风险提出防范意见,变传统的事后防范为事先预防。

  四、结语

  作为一种损害可能性,企业法律风险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若法律风险防范不善则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无法挽回的损失。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制并不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主要在大型国有企业中推行。在中小企业,只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却忽视法律风险的防范。

  未来的竞争靠风险管理,谁少犯错误,谁不犯错误,谁就有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谋得发展,这就需要企业正视现状,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管理。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对法律风险的事先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不断提高企业领导及员工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同时要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切实做到企业法律顾问是企业的“防疫员”,是企业的“保健医生”,随时为企业“把脉诊疗”。总之,积极有效地引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对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嘉杰,王怀远,张长青. 全国合同管理师职业认证考试辅导教材[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223 -227.
  [2]傅正安. 伦企业法律风险防范[D]. 西南政法大学,2011:15 -20.
  [3]王东杰.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 理论探讨,2009(4) :67 -68.
  [4]孙彪. 千禧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的建立[J]. 法制与社会,2009(3) :82 - 84.
  [5]叶铭芬.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2) :29 -34.
  [6]邓江凌. 企业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 理论学刊,2010(7) :99 -101.
  [7]秦日伦,蒋海岩,王坤明,宋真玮,李芳. 全方位动态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企业管理特刊,2009(4) :44 -50.
  [8]刘光. 论我国企业法律风险之防范[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8(6) :65 -68.
  [9]侯志鹏. 浅析企业法律顾问在企业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中的作用[J]. 法制与社会,2012(3) :248 -24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经济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