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师论文 >

各地区产业链金融发展方向探析及对策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25 共499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经济转型升级视角下长三角产业链金融发展探究
  【第一章】长三角产业链金融建设分析绪论
  【第二章】产业链金融相关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
  【第三章】长三角产业链金融发展现状
  【第四章】发展产业链金融SWOT分析
  【5.1 - 5.3】构建产业链金融与经济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
  【5.4  5.5】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与产业链金融水平评价
  【第六章】产业链金融对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作用实证研究
  【第七章】各地区产业链金融发展方向探析及对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产业链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7 各地区产业链金融发展方向探析及对策建议

  7.1 各地区产业链金融可能发展方向探析――以杭州为例

  7.1.1 长三角各地区主导产业

  长三角各地区均有其占优势的特色产业、重点产业(表 7.1)。发展当地的产业链金融可以以其主导产业为方向,提升该产业在全球生产网络、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引导产业链延伸和高端化发展,进而增强经济活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7.1.2 杭州市产业链金融可能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金融

  杭州市是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明确的全国电子商务中心,杭州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水平,位于全国的"第一梯队",在网站数量、B2B(以阿里巴巴为代表)、C2C(以淘宝网为代表)、B2C(以天猫商城为代表)、第三方支付(以支付宝为代表)等方面位于全国第一,并涌现出一大批全国、甚至世界有名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如网盛科技、浙江盘石、中国绿线、数米网科技等。

  杭州聚集了全国 1/3 的互联网公司,并且中国电子商务的成交额有 2/3 是在杭州创造的。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中共杭州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做大做强通信、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游戏和电子商务、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游产业链,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互联网经济、打造"世界电子商务之都"和"互联网经济强市"的目标。

  与互联网金融产业紧密相关的电子商务、信息软件、金融服务与电子商务业四个产业在《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均属于政府重点扶持的十大产业。

  发展以互联网金融为载体的产业链金融,杭州具有深厚的优势。有部分企业已经在此方向上进行良好的尝试。

  【案例 6】"医药在线"电子供应链金融模式

  "医药在线"是由浙江珍诚医药在线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医药行业专业型B2B 电子商务平台。2013 年,"医药在线"平台的交易额为 20 亿元左右。截止2013 年底,"医药在线"在上游已与 1500 多家供应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下游为 1.5 万家第二第三终端及分销企业提供医药分销和渠道增值服务。医药行业是个较为特殊的行业:(1)行业周期性弱。其供求与需求都较为稳定,产品价格也较为稳定。(2)医药行业监管严格。首先,医药企业的准入门槛高;其次,医药产品的物流、仓储标准等要求严格,且受到监管部门监管;最后,药品销售需要资质,也受到监管部门监管。同时,由于医药产品的价值较高导致单笔交易金额较大,因此对整条产业链而言资金较为紧张。
  
  基于这种情况,"医药在线"与工商银行深度合作,共享"医药在线"平台提供的大数据,开发出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为"医药在线"上下游企业进行融资。该业务对于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分别采用不同模式,针对上游企业,工商银行对"医药在线"平台实行整体规模控制,目前信贷额度为 1 亿元,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在真实交易的基础上,可提出申请,申请信息直接到达工商银行授信系统,再由工商银行根据"医药在线"提供的数据进行授信。针对下游的第二第三终端及分销企业提供医药分销和渠道增值服务,工商银行根据平台历史数据计算出合理授信额度对企业进行授信,"一次开户、长期授信",但是,授信的资金要定向于支付平台上交易。目前,"医药在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 亿元的整体额度不够,有大量需要融资的企业排队等待融资。

  在发展以互联网金融为载体的产业链金融过程中,杭州市政府应该起到引领作用,不能、也无法替代企业行为。如要龙头企业或核心企业为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担保、减免税收(杭州市地方税收不多)等,主要应该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规范市场软环境,健全制度等。通过健全、完善互联网,发展以互联网金融载体的杭州市产业链金融,占领世界互联网金融的高地。

  7.2 对策建议

  (1)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

  长三角各市政府可以借鉴台湾经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此机构按公司组织形式设立,为独立法人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运作,不以盈利为目的,接受各市政府相关部门在产业导向上的指导,目标是向业务经营良好、有发展潜力但缺财务担保的、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链中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保证,并分担融资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信心。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各级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为主)及企业捐助。符合担保要求的中小企业可向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辅导机构申请,或直接向信保基金申请。
  
  政府要求信保基金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审、保、偿分离,明确界定贷款担保的相关指标,保障担保贷款运作的安全性,并建立相关网站公布信息,让社会进行监督。基金需配合各市辅导中小企业的政策,所担保的中小企业一般以属高科技、新能源、或重点培育产业为主,通过信保基金提供信用保证以补充中小微企业信用的不足(章和杰,姚姝靓,叶园,2012)。

  (2)创建产业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产业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包括征信平台、金融创新产品、相关法律和法规查询、风险预警等。

  一、征信平台。在长三角各市内,通过政府主导,建立征信体系。将税务、环保、公安、工商、海关、银行等信息统一纳入平台。供信保基金征信使用。

  二、有关产业链金融的、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产品发布。供其他商业银行和企业选择,例如解决动产质押实用性不强,不允许"未来财产"和"价值量浮动的财产"作为担保物,缺少便捷的担保登记系统,优先规则不明确,执行效率低下等问题。

  三、相关法律、法规的查询等。如通过查询各市产业发展基金、产业互助基金支持的对象等,相关企业可获得一定资金支持,金融机构能降低一定风险。当然,查询信息要责、权、利统一,即在获取信息时,要负泄露信息的法律责任。

  四、风险预警等。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通过挖掘、整合、分析在产业链金融网络中的相关信息,能及时全面地掌握产业链金融的运行状况,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发展态势,能够及时准确的发出预警,通过常态化地及时预调、微调等,最大程度地减少产业链金融中各部分的风险,以确保产业链金融有效运行。

  (3)打造产业链电子商务平台

  创建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解决征信问题、相关物流信息的搜集和成本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物流监管难题。

  在进行产业链金融布局过程中,商业银行有雄厚的资本优势,但物流、商流方面较脆弱;电商则相反,电商拥有的正是商业银行缺乏的数据信息入口。因此,政府可以起牵头作用,带领商业银行与电商平台开展战略合作。利用企业产业链融资需求旺盛的机会,将产业链整合进入电商平台,建立数据入口;依托电商平台对商家的信用评级制度,结合上述征信平台,建立集成化的产业链评价标准,对企业资信进行甄别;由商业银行对获得资格的商家授信。这种战略选择有助于双方构成一个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合作模式,有利于各自更专注于发挥自身所长,获得双赢,同时可避免双方发生恶性竞争,相互吞蚀对方业务领域(吴昭蒙,2013)。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后,政府还要在其中起协调作用,使商业银行和电商更融洽的合作及共同运营,促进新型的商业模式的诞生。

  (4)发展多元化产业链金融体系

  政府应积极引导产业链金融发展模式多元化,应当在继续发展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业务的同时,积极鼓励物流企业和企业集团直接参与产业链金融服务,以促进各产业链金融业务的多元化发展。目前,长三角各市的产业链金融主要以商业银行服务模式运作,因此,各市政府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引导发展物流企业主导模式和企业集团合作模式的产业链金融体系(谢世清,何彬,2013)。信托在产业链金融中应用模式也可以进行推广,可应用在汽车、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核心企业特征明显、资金支付相对集中且规模较大、产业链特征较为完备的基础性行业(谭军,杨慧,2013)。

  (5)实现产业链信息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是产业链信息化中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就商品编码而言,企业、物流公司、银行等各方现时对同样商品的识别表达和编码根据不尽相同。各方系统的对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互与共享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实现商品编码的统一。同时,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对接和平台与平台之间的交互也涉及接口、传输协议、数据类型等标准问题。在行业内部及行业与行业之间无法做到统一的情况下,应该鼓励从事不同标准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的中间型平台的孵化和培育(薛亮,2013)。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应推动制定行业化的标准,并在推广应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6)颁布产业链金融地方性法律法规

  颁布地方性的相关法律法规是长三角各市产业链金融业务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法律环境,可以避免、至少减轻产业链金融中参与各方的法律风险。

  从全国范围的法律来看,目前,我国《担保法》和《合同法》中产业链金融的相关条款并不完善。由于产业链金融业务往往涉及多方主体的重大利益,通常包含质权所有权的原始分配和质权所有权的流动带来的再分配,很可能引发所有权的纠纷和矛盾。相比于国外,我国在抵押权、担保物权等涉及产业链金融的法律概念的界定、纠纷处理、登记制度等方面的空隙和不明朗限制了产业链金融的正常发展(谢世清,何彬,2013; 周骜,2013)。长三角各市政府应该颁布地方性相关法律法规,用以弥补《担保法》、《合同法》中有关产业链金融条款的不足。

  对产业链金融业务的准入资格、行业管理办法以及操作指南等内容加以规范,为产业链金融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降低其风险。另外,相关的法律要尽可能地保护相关人的合法利益,简化操作程序,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降低谈判成本。

  (7)制定商业银行间有序竞争机制

  制定各商业银行在产业链金融中相关的竞争机制,可以化解各银行之间的无序竞争,并间接的解决产业链中龙头或核心企业过度融资、中小微企业又融资难的问题。

  政府应加强引导,在统一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指引下,引导商业银行各尽其能,各取所需,提供差别化的信贷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例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重点对各市的核心企业进行授信,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对各市发展现代农业提供金融服务,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可以以广大的中小微企业授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苏志鹏,2013)。

  (8)加大对产业链金融相关业务人才的培养力度

  由于产业链金融涉及政府、商业银行、企业(包括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等),为使产业链金融稳步运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政府的引导下,可通过新成立的产业链金融协会(暂定名)对链上的相关人员,进行不定期培训。

  (9)鼓励金融创新,适当放松监管

  放宽对财务公司的制约,主要是功能放宽,实行多元化经营,包括债务承销资格、投资限制、服务产品限制等。充分利用财务公司产融结合的基本特征,允许财务公司为集团的上市公司提供资金结算、归集、信贷等正常业务,涉及的关联交易应按照市场法则进行公开信息披露。适当放开为上下游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方式,在某些内部政策上协调一致。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也应该适当的降低金融业壁垒,扩展产业链金融的范畴,以便出现像 UPS 这样的非金融机构来实施产业链金融服务。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应实行单独考核,应该以控制风险能力和为产业链企业的融资服务能力为指标,以此引导财务公司正确发展,不断降低集团的整体财务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融资服务能力,提升企业综合效益。

  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差异化策略提升融资产品品牌的竞争力,例如开展"一牌多品"的营销策略,塑造品牌的统一形象,提高品牌辨识度,维持并逐步提高市场份额。

  (10)加快物流建设

  在产业链金融运行环节中,物流企业扮演着重要的监管人角色,银行需要与有实力的大物流公司合作才能有效降低风险。虽然长三角物流发展走在前列,但还是缺少大型的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化平台与银行业务的对接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政府应加快区域内物流建设,加强银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加快引进大型的物流企业,及时跟踪评估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贷后管理动态分析,为产业链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经济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