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师论文 >

金融融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6-07 共503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探析 
【第一章】金融融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绪论 
【第二章】农村基础设施及其融资的概念与理论 
【第三章】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模式比较与选择 
【第四章】农村基建项目融资模式发展中的问题 
【第五章】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成功经验的借鉴
【第六章】农村基础建设融资模式优化的对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农村基础设施构建中融资方式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我国有这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原因长久以来都是以农为本,当前我国也是农业大国,有着八亿农村人口,所以,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三农问题的解决是重中之重,三农问题也成为历届政府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重点,也是我国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完善无疑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太高,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就这一点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的发展,农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农基建设中投融资模式单一、资金流入匮乏、服务意识淡薄等等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历史问题导致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解决过程,这也就变成了农基建设的拦路虎,减缓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本融通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融资模式优化问题的研究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对于发展新农村和两极分化、改革政治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等都有着非凡的重要性。

  1.1.2 选题意义

  目前来看,我国依然是农业大国,这个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村问题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农基建设毫无疑问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本融通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融资模式优化问题的研究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对于发展新农村和两极分化、改革政治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等有着不可忽视的战略和现实双重意义。

  从理论意义的角度上讲,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不是很多,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这就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的发展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学术基础。

  从现实意义的角度上讲,第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着我国小康社会水平的高低。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二居于农村,所以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三农问题必须作为重中之重来对待,是万不可小视的,而农基建设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又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因而,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农基建设便也成了全面小康的的根本要求。第二,自然规律告诉我们农民生活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和发展情况,而自然风险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首要问题,尤其是当前自然灾害的频发更是加重了农业发展的负担,靠天吃饭在很多地方仍是主流。这就要求尽快发展和不断完善农基建设已是刻不容缓。第三,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农基建设并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和非常庞大的工程,而资金问题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是农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所以在农基方面的资金要求汇聚起来是非常庞大的,每年的资金缺口近三千亿元,而当前状况是我国财政资金投入不均衡,用于农基建设的投入力度有限,吸引私人投资的各种机制也不是很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理性人的投资人只有看到有利可图才会把资金投入到农基建设中,而农基建设又有经济效益较低的特点,能够有吸引力的项目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项目对于资金的吸引力大大不足,故而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我国的农基建设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基础设施融资问题研究

  随着农基建设作用的凸显,我国政府和各界领导人对于其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发达国家用实践向我们证明了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社会发展、国家整体实力提升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农基建设并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和非常庞大的工程,而资金问题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是农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为进一步加快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投融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农基建设融资问题的研究便理所应当的成为众多学者专家重点项目,其中便产生了不少成果。

  葛兆强(1997)是第一个对融资机制概念进行详细阐述的人,他认为,财政、贷款和市场是融资机制的三种类型郑泽华(2002)对融资机制的概念进行了丰富,他认为融资机制应该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融资主体的确立以及国民储蓄转化为融资的方式、渠道等方面。

  丁健(1999)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特许经营权的方式组织项目的融资,而不是直接以融资者的身份介入到项目中去他根据项目的不同类别和类型提出了五种不同的融资方式。

  刘立峰(200l)则认为通过发国债或是依赖银行来为基础设施建设筹资很难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

  魏陆(2003)在进行相关的量化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严重的财政债务方面的问题。

  李国民(2004)认为,合理的融资机制应该能有效的作用在相关的经济主体,并合理的调节资金的供需,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融资的效率。

  钱维(2006)提议在融资领域建立竞争机制,鼓励民营资本的进入,重新确立市场的主体地位。

  2.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不足

  谁调查谁有发言权,杨邦杰(2006)、黄卫红(2006)等分别进行了大量的调研,用调研数据说问题,因为做了大量实地考察工作,他们发现了农基建设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公路建设不足和设施后期维护不够重视,进而造成设备的老化和毁坏,当然污染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据此他们指出基建设施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基础作用,要想实现中国梦,实现新农村建设,那么其首当其冲的便是农基设施的建设,而资金的作用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融资问题必须提上日程。

  陈池波从博弃论以及制度经济学等方面认真分析了农业融资不足的原因。纳什均衡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博弈论对策做出的重要解释,均衡的结果是双方都不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融资。制度经济学认为,现有的融资制度、产业制度等阻碍了融资的顺利进行。

  王广起 (2006)认为,我国农基建设的首要问题在于供给不足切存在着严重的失衡,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其根本方法是建立合理有效的适用于农基建设的工作机制,其中又以长效投入机制最为重要,让全社会参与其中,利用社会资金,促使农基建设健康有序稳步前进。

  3.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和模式选择

  刘家伟(2006)指出,城市在基础设施融资方面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借鉴的,因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借鉴一下城市的经验。

  陈秀芝等(2004)则认为,传统的融资体制严重阻碍了基础设施的融资,因而他认为应该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来促进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融资。

  曹力群(2000)、温铁军(2001)等学者认为,正规的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金融服务是效率太低,通过跟踪调查他们还发现,农户从正规银行机构忽的贷款的难度大,因而他们建议放宽融资的金融管制,提供一个相对自由度融资环境。

  张晋东(2005)认为,竞争机制进入农基建设时存在着众多的障碍,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对次采取相应手段,在其中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创造有利条件引入竞争机制。

  杨林则认为,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机制进行改革,比如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政策导向等方面。

  廖家勤(2006)提出,应通过法律手段来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政府职责,做出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选择。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西方很早就开始了对基础设施融资问题的研究,对基础设施融资问题的研究一直也是西方诸多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综观其发展历史,对于基础设施融资问题的研究,国外的研究大致包括一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0 年以前,基础设施融资方面的理论。魁奈作为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基础资产和固定资产一样都属于生产资本。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政府机构应当对于农基设施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有个清晰的认识,并对其有足够高度的重视。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凯恩斯的需求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的投入应该减少对私人投资产生的基础效应,其重点应该放在对农基和公共设施的融资上,并在私人融资不足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融资,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早期的经济学家对基础设施的研究可以归纳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并维持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对基础设施的融资可以减少失业,促进的经济发展。

  第二阶段:1940 年至 1970 年间,发展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在基础设施融资方面的研究。二战之后,发展经济学领域的众多学者纷纷从基础设施的作用以及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等角度出发,对基础设施融资进行了研究。罗森斯坦一罗丹认为,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应当加大对基础设施的融资。此时,发展经济学家更加强调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政府的不可替代性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第三阶段:1980 年以后的研究。这一时期开始从计量的角度研究基础设施的融资,用计量模型和方法对基础设施融资进行定量的分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福克斯和默里通过研究证实,基础设施可以很好地吸引私人投资。1980 年之后,理论界开始认识到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主张积极引入商业化、市场化的管理弥补政府的低效率。西方的学者普遍意识到,基础设施建设应融入商业化原则以及私营机制。着对于我过农村基础设施的探索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1.2.3 小结

  以上所述表明,农基设施资本融通问题已经在学术界有了重要地位,重点专家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巨量的研究和分析,并让人欣慰的是取得了可人的成绩,这意味着对于农基建设的探索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并不断的有新的突破,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基础设施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理论。但是很多文献只是给出了宏观框架和制度设计,缺乏一定的操作性和实践性以及各种模式的优化比较。因而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和强化:

  第一、区域细分。我国东西跨了 60 个经度和南北跨了 49 个纬度,所以我国就存在着多种气候和地形,各地的自然条件也差别巨大。以前对于农基建设融资的研究多数是放眼全国,很少把地域差异考虑进去。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资金问题,快速平稳的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非常有必要分区域研究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并进行归纳总结。

  第二、政府主导。纵观国内外关于农基建设的成功经验,因为农基建设的经济效益一般,对于私人资本的吸引力有限,所以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后文中会提到美日韩三国的先进经验,其中政府的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对比优化各种融资模式。每种融资模式都各有优缺点,有必要对现有的融资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对比,并找出适合山东省乃至各个地市当地政策及自然环境的特定融资模式,总结出各种融资模式的优缺点,加以整合并探索出适合当地的独有的新的融资模式。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一是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了各种融资模式的优缺点,并对不同的融资模式进行了优化选择。通过比较国内外不同的融资模式来研究适合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

  二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应用经济学不仅需要对问题进行定性的解释还要需要有定量的支撑进行技术分析。定性分析指的是运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总结,并试图揭示经济活动的规律;定量分析更倾向于用数字来说明问题,更具依据性和严谨性。本文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更加清晰的说明了研究的问题。

  三是微观与宏观的结合。本文对融资模式选择的探讨是在宏观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因而政府的政策及体制环境等都会对融资模式的选择造成影响。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是本文采取了资料汇总以及实地调研分析等方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与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做出客观的阐述与分析,分析结论具有切实性;二是利用大量的现行案例,阐述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与特征比较,在借鉴国内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成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选择的对策建议。具有新意。三是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历史上主要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体,融资建设模式刚刚起步,相关参阅的资料偏少,特别是本人的调研资料还不够全面,有关融资模式的优化对策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调研。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经济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