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河南乡村基础设施投融资困境探究
【第一章】农村基建投融资发展研究引言
【第二章】农村设施投融资现状分析
【第三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益分析
【第四章】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分析
【第五章】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及成因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农村地区基建投融资模式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1.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三农”问题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课题。从 2004 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连续 12 年锁定“三农”问题。其中 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完善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继续高效增加“三农”支出。中央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继续保持向“三农”倾斜,优先保证将财政资金投向于“三农”.2015 年刚刚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和资金投入创新机制。
1.1.1.2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急需资金支持
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较以往年度有很大改观[1].但是相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言,仍有很大差距。财政资金供给上的严重短缺无法满足农村健康发展的资金需求,如何在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更广泛的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和不断创造条件引进外资,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成为决定我国农村现代化能否顺利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省,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但是由于政府债务较重且其自身财政收入来源有限,项目投融资模式匮乏,导致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严重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的健康发展和农民自身财富的增加。因此,完善投融资模式,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已成为河南省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1.1.2 选题意义
农村基础设施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比仍较为滞后。以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为例,首先对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融资现状、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典型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分析研究,试图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对加快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1 早期经济学家对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研究现状
素有“现代经济学之父”、“古典经济学家”之称的亚当·斯密,在其所着的《国富论》中提出了农业基础设施对一国经济的增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张首先应把财政资金优先投向于农业,让农业能够获取充足的资金,从而保证农业能够取得较快的发展[2].而凯恩斯在其着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出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达到政治上的目的的同时,又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可谓是一举两得。他提出:政府应主要将资金投资于公共设施等能够带来较大社会效益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投资于营利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既忽视了群众的社会福利,同时对私人资本产生了挤出效应,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3].
1.2.1.2 发展经济学家对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研究现状
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认为基础设施对一国工业化进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必须要先于那些收益来得更快的直接生产性设施的投资,这样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经济效应对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带来经济效应,从而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盈利能力,加速社会经济的增长。提出政府应全面的、大规模的在基础设施部门进行投资[4].罗斯托在其《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通过对熊彼特的“创新”学说、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等理论的整合,指出基础设施的先行建设是一国经济起飞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强调在投资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应不断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5]汤姆·汉克斯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为了避免在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人口增长与国民收入陷入持久均衡的状态,在一国社会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应该优先将财政资金投资于农业,保证农业优先得到发展,以加速农业和农产品的增长,能够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经济快速发展[6].艾伯特·赫希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也指出如果疏忽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进程。他认为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要实行国家干预和经济计划,但他更强调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作用[7].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2.1 关于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的研究现状
李国民(2004)认为融资机制是指在资金的筹集和分配、生产要素有效组合的过程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及采取不同调控方式的融资行为,从而达到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机制[8].刘立峰(200l)提出仅仅依靠政府发行国债筹集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短期内难以有效支持经济的增长,强调政府如果仅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实行债务融资,来满足其应承担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则不利于基础设施的健康发展,应采取多种融资途径满足其资金需求[9].
沈林凤(2011)等从博弈论的角度提出为了提高企业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积极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政策法规引导、鼓励企业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又要考虑私人供给的准入制度、产权和责任制度来保障企业获得利益的权力与义务,出台连续和稳定的优惠政策提高社会资金投资的积极性.侯军崎(2012)认为目前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由于存在多层委托代理,使得整个组织运行成本较高,效率低下,无法有效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资金需求,应重新构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并提出了双层合作组织体系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其中双层合作组织体系指的是以现有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主要向大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所需资金的上层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以改制后的农村合作社为基础,主要向中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所需资金的下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11].
高希红(2014)等,将我国常见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归纳以下三种模式:(1)政府集权模式;(2)公司化运作模式;(3)混合运作模式。并提出现行投融资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投资总量不足;(2)融资渠道狭窄。并借鉴美日德法相关经验,提出了应扩宽融资渠道,转变政府定位,制定优惠政策等措施[12].赵鹏举(2014)等根据投融资模式与市场化的接近程度,将其分为低、中、高三个市场化层次进行分析,并且根据不同的市场化层次采用不同的融资渠道[13].
1.2.2.2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足问题的研究现状
杨邦杰(2006)等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到农村公路存量不足、缺乏养护,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总量不足、老化现象严重,教育和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的投资仅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 2%和 1%,指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农村经济顺利发展的基础,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突破口,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14].
郭焕书(2012)、惠恩才(2012)和魏跃军(2011)等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资金供给量无法满足资金需求量。分别提出了建立合理的农村基础设施资金运作模式,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各级财政部门应扩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预算,资金投向优先向“三农”倾斜并逐步建立稳定增长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机制;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出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广大社会闲散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各界乃至外资共同参与进来,实施更优惠措施鼓励城市银行资金和企业资金及其它私人资本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来[15-17].
1.2.2.3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和模式的研究现状
刘家伟(2006)等认为,在借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的基础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摆脱单一的资金渠道,积极争取早日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18].赵冬辉(2012)、张桂玲(2014)等根据农村基础设施的现金流量的大小将农村基础设施分为三类:具有连续现金流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具有间断、不连续现金流的农村基础设施及在建设经营过程中无法产生现金流的农村基础设施。指出针对具有连续现金流的农村基础设施应采用 PPP 模式、ABS 模式进行融资;针对具有间断现金流的农村基础设施应根据项目自身能够产生效益的大小对该项目可采取的融资模式进行挑选甄别。而对于在公益性及外部性存在问题的具有间断现金流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选取 PPP 模式融资,而对于公益性相对较弱的具有间断现金流的农村基础设施选取 PFI 模式融资;针对无现金流的农村基础设施可与具有现金流的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捆绑融资[19-20].
吴晓娜(2012)等从融资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指出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三种主要的融资模式(政府无偿财政拨款,农村金融机构借款,证券市场化融资)的不足。并提出了政府应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对各级财政部门预算支出份额按其预算收入进行合理规划;农村金融机构应不断创新和改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水平;推进投融资主体市场化等措施[21].刘银喜(2013)等从基础设施券的角度丰富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路径。其认为,引入基础设施券可以使政府根据农民的利益诉求投资于农民急需的基础设施,从而使中央政府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运转体制发生根本转变[22].
1.2.3 研究文献评价
从查阅到的有关文献可以看出,不断提高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探索出更适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和融资渠道是各专家学者所达成的共识。当然在肯定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成果的同时,不难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归纳如下:从研究内容上来看:(l)国外文献的研究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考虑到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经济体制、制度环境存在迥异,其理论基础尤其是现实操作方法是否适合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分析。(2)国内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文献还比较匮乏,主要只是针对某一个方面进行研究,而全面的研究仍然是比较有限。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更多的国内专家学者普遍倾向于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来研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三农”的实证分析。但是在变量选择方面上,出于研究目的的考虑,很多文献选用不同的变量并进行不同的技术处理,从而导致出现不同的结果,令人困惑。
1.3 理论基础
1.3.1 农村基础设施概念界定
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界定,学术界众说纷纭。典型的代表有:廖家勤(2006)等提出,农村基础设施指的是为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和农村文化发展以及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其建设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农村社会扩大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可以说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和农村文化发展以及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23].
彭代彦(2002)等提出,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且使用期限较长(一般在14-15 年),并且能够保障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各要素的有机统一[24].综上所述,本文的观点认为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农村的物质生产、居民生活及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的各要素的有机统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和农村文化发展以及农民生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1.3.2 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概念界定
投资指的是各类投资主体,具体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通过理财手段将自有资金或实物资本投向能够实现预期收益项目的经济行为;融资指的是经济主体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未来发展的情况,通过事前分析和决策,通过一定的渠道从其自身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筹集企业自身发展所需资金或实物的经济行为。由于投资和融资是企业的一个整体过程,故习惯上将投资和融资统一为投融资。所以,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指的是投融资主体通过一定的渠道投入资本、融入资金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域,已实现投资者的预期经济收益和融资主体的社会效益的行为过程。
1.3.3 公共物品理论
公共物品理论是一项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构建公共服务的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单从经济学物品的角度而言,指的是那些具有公共属性的物品,其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等特征。狭义的公共物品指的是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纯公共物品,广义的公共物品还包括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资源及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俱乐部物品,其中公共资源与俱乐部物品合称为混合公共物品。通常情况下,纯公共物品是由各级政府利用财政预算资金提供,而混合公共物品则通常是由政府采取 PPP 融资方式提供,即各级政府通常提供财政补贴和特许权经营等方式,而私营机构提供建设资金并取得一定的经营权来实现供给上的市场均衡。本文所讨论的农村基础设施指的是广义公共物品理论下的农村基础设施。
1.3.4 项目融资理论
项目融资是一门综合了金融学、工程技术、管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学科。起源于 13 世纪的欧洲,最初的融资模式的原型为“产品支付贷款”,并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指贷款人(政府、企业或银行金融机构)向特定的工程项目提供贷款协议,对于该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享有债权请求权,并以该项目资产作为担保的融资类型。具有融资金额较大、风险高、周期较长、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的特点。项目融资的方法常见的有 BOT 法、PFI 法、PPP 法、ABS 法等。
1.4 研究内容
文章在对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分析研究时,即采用了实证分析又进行了定性分析。具体来说,在对可查阅到的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的同时对农村基础设施及其投融资的有关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界定;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测算出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然后结合常见的项目融资模式,选取典型的融资案例予以分析以了解河南省目前采用的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主要问题并进行分析并对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本文主体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查阅相关文献和了解有关时事的基础上,提出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予以评价的同时界定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然后介绍文章的研究结构和研究内容并阐明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首先对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予以研究分析,具体来说,从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总量和投融资规模及投融资强度三个方面予以分析,从而得到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不足的结论。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利用 C-D 生产函数模型在对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增长作用测算的同时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益予以测算,为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和合理布局提出了建议。然后利用案例分析法,选取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的典型案例予以分析,试图找寻更加合适的投融资模式。
第三部分:对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存在以下问题:(1)政府财政投入不足;(2)农村农民投资不足;(3)金融机构信贷不足;(4)社会资金投入不足。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因为:(1)基层政府债务缠身,财政投资能力有限;(2)村集体收入减少,投资能力有限;(3)“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能力不足;(4)农民人均收入较低;(5)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6)农村金融市场有缺陷;(7)融资模式欠缺。
第四部分:在对前面几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资料广泛搜集并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做到能够把握该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研究成果。并试图结合选取具体省份-河南省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予以研究。
2.统计与计量分析方法。采用 C-D 生产函数模型:ln(GDP)=r0+r1ln(CAP)+r2ln(LAB)+r3ln(LAN)+r4ln(FER)+ω来测算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果并同时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益进行测算,为河南省政府将有限的财政资金重点投资方向提供依据。
3.案例分析法。作为对实证分析的补充,选取河南省近几年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的典型案例予以分析,在了解河南省目前所采取的投融资模式的同时,尽可能的探索出更加适宜的投融资模式。
1.5.2 技术路线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进程中,三农问题被党和政府提高到新的高度,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课题。而农村基础设施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近...
第4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探究4.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村基建融资的分水岭,78年之前其额度是整个农业融资额的百分之十,但78年后资金额度却降低到不足百分之二,其中八五...
6重庆市农村三权抵押贷款风险防范对策针对上述等系,我们认为要加强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主要需要在以下几点进一步加强,要从制度上突破法律对农村资产的束缚,《物权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的修改应该尽快提上日程;要构建利益均衡体系,在...
第二章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分析2.1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总量分析2.1.1河南省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省近年来在中央支农政策的影响下,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由表2-1可以看出,河南省农村基础...
不断的研究与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于有效的提高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协调提升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引言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强力支撑,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农村金融却面临着边缘化和抑制现象,不仅难以分享农村经济增长带来的效益,反而其滞后与缺乏良性互动现象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抑制问题南阳市属于典型的农...
第6章结论和展望6.1结论针对我国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方面比较紧缺的现况,我国的基础设施融资方面存在的困境,研究者对PPP融资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对PPP融资模式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并且对PPP融资模式实施的过程当中存在问题及风险深入的探讨...
1绪论1.1研究的背景及问题1.1.1研究的背景长久以来,很多城市居民在申请抵押贷款时,都会将其所拥有的房屋作为抵押物。但金融机构却不愿接纳农村房屋作为抵押物,导致农民难以获得足额的贷款,影响农业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盘活农村土地资产,200...
4重庆市农村三权抵押贷款风险分析重庆农商行自2009陆续推出了林权、农村居民房屋所有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中在一起的三权制度,为破解三农贷款难题,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作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到2014年末,重庆农商行累计发放农村产权...
摘要在我国现代金融服务整体框架中,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相对来说最为落后。要改变农业发展资金缺乏的困境,可以以农民融资问题为切入点。但是长期以来农民手中的一些资产经营权,比如土地、房屋、林业等,均不能被当做抵押物以换取贷款支持,重庆市开全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