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

新制度下高校预算与会计核算问题与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9-18 共3658字
  摘要

        为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高等学校经济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13 年 12 月 30 日颁布了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0 号,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自 201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新会计制度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预算管理,以适应新会计制度的核算需要,促使预算工作和核算工作的协调发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是当前各高校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高校预算和会计核算的协调是新会计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
  
  自 2000 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财政制度改革,如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发改革、公务卡使用制度。为了能够更好地符合我国财政预算体制改革与全面促进高等院校经济业务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了对高等院校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进一步的规范,更好的提升高等院校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扩大高等院校资金的使用效益水平,我国财政部对国内高等院校会计制度进行了三次修订,从而逐步形成了现行的新的高等院校会计制度。新制度定位于满足高校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需求,不仅要反映高校预算执行情况,也要反映高校财务状况。
  
  (一)新会计制度体现了财政改革对会计核算的要求
  
  从新制度中可以看出,此次变动适当融入了政府收支分类、国库集中支付以及部门预算等与财政改革相关联的会计核算内容。新制度中增添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补助结余”等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同时按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新制度中将“财政补助收入”这一会计科目又细分为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而且还要严格遵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设置的“支出功能分类”有关的功能科目来进行明细核算。与此同时,还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预算管理,设置“应缴财政专户款”以及“应缴国库款”会计科目,有机地将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结合在一起。
  
  (二)新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设置,兼顾了会计核算和高校预算的双重要求
  
  新制度下收支类科目要求按会计科目、功能分类科目、经济分类科目进行设置,并区分资金来源(财政拨款 / 非财政拨款)、预算类别(基本支出 / 项目支出)进行明细核算,年终分别结转至相关净资产科目。比如,对“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制度要求 :本科目应当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明细科目 ;两个明细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教育”、“科学技术”等“支出功能分类”的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同时在“基本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在“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对“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等支出科目,制度要求 :本科目应当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等层级进行明细核算,并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同时,在“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新科目的设置兼顾了预算和核算的双重性,对高校的预算管理和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高校预算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预算是计划工作,是用货币形式表示的用于控制未来经济活动的计划,是经济决策所确定目标的货币表现。高校预算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反映了预算年度内单位的资金收支规模和资金使用方向,是进行会计核算的主要依据,为会计核算提供物质基础。会计核算是执行工作,以货币为主要量度,对经济业务和预算执行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连续地、系统地记录,产生一系列会计信息的过程。高校会计核算是由会计人员依据有关会计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遵循会计的基本原理,采用专门的计量方法,以高校实际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高校本身各项业务的活动。高校通过会计核算为预算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确保预算管理职能的实现。高效率的预算管理能有效的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有效保障。高校只有将预算管理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才能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预算会计论文
返回:财务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