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诸多问题上提出的深刻见解,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战略提供了明晰的思路.在农业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关于中国农业发展"两个飞跃"的思想.在农业现代化面临重大转型的今天,邓小平的"两个飞跃"的思想依然是指导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
一、邓小平的"两次飞跃"思想的提出及其背景
(一)中国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两个飞跃"的思想.1990年3月3日,邓小平在与中央领导人谈话时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1992年,邓小平在审阅中共十四大报告稿时再次强调了"两个飞跃",同时更加明确地阐发了他的思想.他指出:"关于农业问题,现在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我以前提出过,在一定的条件下,走集体化集约化的道路是必要的 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农业也一样,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不仅有国有企业那样的全民所有制,农村集体所有制也属于公有制范畴.现在公有制在农村第一产业方面也占优势,乡镇企业就是集体所有制.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 仅靠双手劳动,仅是一家一户的耕作,不向集体化集约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就是过一百年二百年,最终还是要走这条路. "邓小平的"两个飞跃"思想是对马克思的农业合作思想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提出了土地公有制实现的不同形式以及变革土地所有制、经营方式和改造土地经营主体的重要性.阐明了通过合作社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列宁则进一步提出把合作社从生产领域拓展到流通领域,强调自愿原则和工业对农业的改造作用.毛泽东把合作社实践应用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中,确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两个飞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发展思想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
(二)"两个飞跃"思想提出的背景
"两个飞跃"思想的提出是经历了10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开始崭露头角,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政治多极化进程起步的背景下提出的.就农业现代化本身而言,"两个飞跃"思想的提出一方面是对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中国农业发展成就的肯定,另一方面是对中国从小农经济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向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路径的总体构想的一部分.
1."两个飞跃"的思想是对20世纪初到90年代的世界农业发展整体趋势的把握.19世纪末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开启了世界范围内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20世纪的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农业全球化发展.第二,农业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第三,农业产业化发展.20世纪的整个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人口从事非农产业和转化成城市人口的进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进程成正相关关系,农业和工业、商业等日渐融合,农业产业化使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日趋缩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农业现代化使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农业人口整体比重明显缩小,由此也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现代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正是在对世界经济和农业现代化趋势的清醒认识基础上,邓小平思考了中国农业在新阶段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
2."两个飞跃"的思想是对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现状的清醒认识和正确导向.1978年农业率先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10年间,中国农业的经营制度、生产方式、农业结构等引发了农业的重大转型,一方面促进了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邓小平对中国农业现状的充分认识是他提出"两个飞跃"思想的重要依据.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业转型有如下特征:第一,恢复了以农户为基础的土地经营制度,增大了农民从事非农经济活动空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集体经济所无法克服的监督激励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充分保障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大幅度增产.第二,乡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变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多,为解决农民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国家允许农民利用自己土地开办乡镇企业,农业内部结构也随着乡镇企业发展得到调整.这一时期,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围绕粮食需求的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结构不断提高和优化,到1989年,农业生产基本满足我国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农产品需求.粮食生产取得明显突破,总产量突破历史记录,粮食价格相对稳定甚至下降,其它各种市场价格高的农产品的面积和产量也获得扩大和提高.但是我国农业整体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从1978年到1987年的农业劳动平均复合增长率平均达到5%,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水平,但是这一水平只有同期日本的1/3,苏联的1/4,不到美国的2%.第二,农村劳动力增加与耕地递减同时并存.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由于乡镇企业主要服务于"离土不离乡"的发展战略,重点是解决本地农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随着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弹性越来越低,资本替代劳动倾向增强,对于农业转型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弱.另外农村劳动力的基数和自然增长率过大,劳动力人均耕地随之也逐渐递减,大量农村劳动力处于隐性失业中.第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体制受到冲击.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建立的过程中,农村基层的机构和领导班子陷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已经无法同时承担经济职能和政治职能.第四,"农民负担问题"逐步显露.1983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废除了在农村实行长达25年的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1980年后,我国实行财政包干体制,乡镇政府无法获得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来弥补财政收支缺口,就通过"三提五统"、"两工"等形式把收支缺口转嫁给农民,并逐渐发展成为"农民负担问题".
以上国际国内农业发展的状况,使邓小平认识到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已无法真正破解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必须要从国际农业现代化的经验中吸取营养,把农业适度规模的集约化和社会化发展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中国农业产量的稳定增长基本能够满足人民的需要,这也为农业现代化新的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邓小平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战略思想.
二、"两个飞跃"的实质及其内在联系
(一)"两个飞跃"的思想是邓小平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构想
邓小平提出"两个飞跃"思想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思考的重要内容.我国改革是从农业开始突破的,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考也是从农业开始形成并发展完善的."两个飞跃"的思想不仅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为这一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两个飞跃"的实质是在小农经济占农业主体的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就"第一个飞跃"来考察,农业现代化的前提首先是农业要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然后才谈得上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因此"第一个飞跃"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取消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束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产量,满足人民对农产品的基本需要.
同时,中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由农业和农村提供原材料和市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由工业来提供技术和工业产品的支持.这是农业和工业之间关系的客观规律.因此,无论是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还是工农业发展的需求,问题的突破口都在于通过农业的制度变革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中国农民在实践中的创造力也为这种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因此"第一个飞跃",即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必然构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第一步.
就"第二个飞跃"来考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提高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经营和农业发展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带来土地经营和农业发展的分散化、碎片化,这与社会化生产的历史趋势相背离.尽管我们提出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但是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现实已经清晰地告诉我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没有完美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是由于家庭为主的经营方式弱化了集体组织在生产过程中的职能,另一方面是由于"财政包干"的基层财税模式降低了集体组织在生产中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改革所激发的劳动生产力在1987年之后释放完毕,依靠劳动积极性和一家一户的传统劳动方式所带来的粮食增产效应也不可持续.因此,邓小平进一步提出"第二次飞跃",就是要通过倡导适度规模经营,倡导集约化生产来消除一家一户生产的落后状况,同时再一次提升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就适度规模经营的集约化农业生产而言,是对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主动运用;就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而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探索.两方面的结合,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其次,"两个飞跃"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大胆探索.在1992年对"两个飞跃"的再次强调中,邓小平明确提出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农业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范畴,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农村的实现平台.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推进集体经济的发展,这表明"两次飞跃"思想的最终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表面看来是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否定,但在实际上,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识基础上提出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道路.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顾生产力水平一味强调公有制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要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也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和历史性,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巩固和壮大公有制经济的实力.因此,废除人民公社就是要解放农村的生产力,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农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飞跃,即发展集约化和农村集体经济.
因此,"两个飞跃"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的两个发展阶段.一方面,"两个飞跃"所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具有农业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即适度的土地经营规模、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一体化的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科学和信息化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等等;另一方面,"两个飞跃"所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前提和目的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既要借助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手段来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又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二)"两个飞跃"的内在联系
农业发展"两个飞跃"代表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两个紧密衔接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飞跃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土地制度的改革释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引入商品经济的力量引导农民发展多品种的农业产品,满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日益增长的多种农产品需求,同时实现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的农业领域改革,改善了生产关系,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以此重大变革,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极大释放了压抑已久的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第二个飞跃是适应农业集约化和生产社会化的客观必然趋势,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与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集体经济.这是我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农业的集体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有经济在农村的实现平台.
"两个飞跃"联系紧密,"第一个飞跃"是"第二个飞跃"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没有"第一个飞跃"解放潜在生产力,农业仍处于停滞阶段,就不可能为农业规模经营打下坚实基础;"第二个飞跃"是"第一个飞跃"的继续发展,"第一个飞跃"之所以要被"第二个飞跃"代替,主要原因是前者只是低水平的集体化,是与落后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生产的客观历史趋势必然要求农业生产也要融入全球化和现代产业体系中,必然要求与高度社会化的农业生产相适应的集体化的发展.当前,正确处理"两个飞跃"的内在关系的实质是要正确处理好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系.农业是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工业和其他现代产业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现代工业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资料;现代服务业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社会化生产的渠道和物质手段.我国农业已经实现了"第一个飞跃",农业为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如今正在为"第二个飞跃"进行包括农业在内的经济转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推动三次产业的协调和升级,为下一阶段农业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提供必要的准备.
总之,"两个飞跃"的思想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两个飞跃"思想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必须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实现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调整的相互协调和促进,发展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两种发展模式是"两个飞跃"思想的实践探索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动态关系问题.农业的发展是前提,工业的发展是基础,农业现代化是以工业化带动农业集约化协同发展的过程,其重要的标志和中介是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除了工业和农业关系的问题之外,还有集体化和集约化的关系问题.集约化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生产力的手段,集体化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目标体现.工业和农业、集体化和集约化这两重关系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既有世界其他地方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些共性特征,也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个性特征.共性特征体现在都是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个性特征体现在集约化和集体化的不同关系的处理上.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两种模式
追根溯源,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早在新中国成立初就提了出来.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又一次把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宣布,调整国民经 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他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强国".1979年,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邓小平把这个目标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小康之家".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发展、农业发展和农民发展的综合发展体系.从这个标准来看,我国农业现代化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以集体化促进集约化,即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带动农业的集约化发展.这种农业现代化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东部发达省份的农村(个别农村,并非全部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主流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省份凭借政策、地理等得天独厚的条件获得了先发优势.在这些地区,乡镇民营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以制造业、加工业、商业贸易、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乡镇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这为农村环境的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充沛的资金和技术来源,带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这一类型的特点在于:第一,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主体的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龙头.这些企业吸纳了本村、周边、乃至全国范围的大量农民就业,从而使周边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可能.第二,农村的产业结构极大优化,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产业结构呈现出部分后工业化社会的特征,农业本身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优化,农产品以面向国际市场的经济作物为主.农业的科技含量高,农业生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乡镇企业的充分发展使集体经济组织有充足的资金、技术和物资来组织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在引导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另一种类型是以坚持集体经济道路的"明星村"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这种类型的特点在于:第一,集体经济是农业现代化龙头.以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主要平台,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在二、三产业的企业或企业集团积累资金,以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建设、农民富裕以及农业的现代化运作.第二,农业现代化的集约式发展是集体经济实力强大的自然结果.集体现代工业经济的强大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就业,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自身对土地的集体所有权进行集中使用和管理,从而为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三,集体经济的发展和集约化农业的发展都和外部市场乃至全球市场有着密切联系.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高度联结,以外部市场带动集体二、三产业经济部门,以集体二三产业经济部门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产出主要以集体经济内部消化吸收为主.以集体化促进集约化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是我国部分农村的特殊经济环境、政策和历史沿革的结果.
从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上看,具有典型的农业现代化特征,代表了"第二个飞跃"的未来趋势.第二种模式是以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带动集体经济发展.这种模式是我国大多数农村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状况,也是其现实的选择.原因在于:第一,集体组织以及集体的内部成员没有在本地发展起较好的非农产业,劳动力大多选择成为"农民工"到外地城市工作.第二,实际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减少,同时又存在着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技术、资金等比较匮乏.第三,多属于粮食主产区或者老少边穷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制约或者自然条件制约比较明显.因此,以集约化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成为这些地区的必然选择.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第一,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薄弱,人口素质、科技水平、资金、物质等条件不具备.第二,以家庭为农业生产单位,经营规模较小,农业不构成主要收入来源或者构成主要的微薄的收入来源,家庭联产承包的责任农地更多是一种社会保障的功能.第三,集体经济组织力量不强大,无法承担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责任.第四,农业现代化的龙头是外地和本地的大型农业企业,往往采取"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农民处于弱势地位,经济利益受制于农业企业的发展程度和信用状况.第五,合作社和村委会等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大多数合作社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较大的违约可能性,并且相关法律规定比较缺乏.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和制度的完善,第二种模式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环境逐渐好转.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各项制度改革方向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对于占农村大多数比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而言,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两种模式是对"两个飞跃"思想的探索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两种模式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两个飞跃"思想的探索,主要是对"第二个飞跃"的探索.就发展程度而言,第一种模式更能体现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趋势,也更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农村的落实和巩固.但是这种模式需要有成熟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或者集体经济组织的力量的强大.对于我国中西部大多数农村而言,这种模式在短期之内不具有现实的普及可能性.因此,第二种模式的农业现代化就成为当代中国大部分农村实现"第二个飞跃"的主要选择.
四、实现"第二个飞跃"的现实选择: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型农业现代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围绕着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全会提出了在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的改革举措.这就为实现"第二个飞跃"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即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具体而言:
一是要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现实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非但不可能走向现代化,反而会否定双层经营这个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要么导致"一大二公"的老路,要么导致土地私有化的邪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要通过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农业经营的运行环境和条件,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二是要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扶持政策.加强科学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完善农业设施装备,强化优势农业的生产技术支撑;要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业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大市场和信息体系建设力度,促进农业产销链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三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体现社会化生产和集体经济组织效力的重要形式,应当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相关立法,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范化,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经费,拓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领域,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四是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资源公平配置,充分保障农民在城乡要素交换过程中的收益权.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业发展,还包括农民生活幸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要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另外,农业现代化还需要农村基层组织有力量,因此必须要进行财税体制、行政考核体制等领域的配套改革,为农村基层政府组织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和考核标准,使农村基层政府组织能够真正扮演好农业现代化的积极引导者的角色.
推动农业的"第二个飞跃"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无论是采用何种模式,这种实践都应当坚持如下原则:第一,农民自愿原则.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农业现代化进行的如何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农民的实践,因此必须依照自愿性原则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各项工作的进行.第二,政府引导原则.政府组织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政府的作用在于提供政策支持,联系金融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与农民的对接,引导农民和市场相结合.第三,循序渐进原则.农业现代化首先是农业产业的现代化,产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导致风险,必须要循序渐渐.农业现代化还是农村发展和农民素质的现代化,这更是一个长期的认识提升过程,更需要通过引导,教育等逐步进行.
传统上人们一直认为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但20世纪60年代后自然资源贫乏的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使我们认识到经济增长未必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学家们在质疑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石油、煤炭、天然气及各种...
结语无论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去评价,还是以当代的思维去研究,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光芒都是无法被遮盖的。现阶段,对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进行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主要研讨了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历程、主要内容以及当代评述,并且...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是世界经济思想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从全球视野出发,才能明确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历史方位和丰富内涵,才能充分展示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对世界经济思想文明成果的吸纳和对世界经济思想发展的贡献,凸显对人类文明互鉴的关注与思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这一纲领性文件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直面中国经济社...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人类生存,更成为影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我国学者也试图从演化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中寻找发展生态经济的依据。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结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相较过去十年将有所减缓,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势在必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金融业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关键节点,货币市场上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的优化和资本市场上股票市场的改革已经启动,金融业改革对于...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了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观点、见解和论断。诚然,就已掌握的文献来看,邓小平并未使用过科技创新一词,而是常常运用诸如变革、更新、创造、突破等词...
一、引言1935年,一本当时中国国内最顶尖经济学者的论文集在序言中写道:货币问题与金融问题,可说是经济问题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恐慌深刻化的今日,这两问题简直成了世界经济问题的焦点了。各国货币专家,乃至金融专家,均在绞尽他们的脑筋,设计打开...
新中国经济学的60年与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60年的实践是相互共生的60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提出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也是时代赋予中国经济学人的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围绕这一问题,以马克...
第四章邓小平金融思想的当代价值了解并研究邓小平金融思想,其最终目的是要指导我国金融业发展,进一步发挥金融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虽然在新的世纪我国金融业发展日新月异,金融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