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军事教育论文 >

构建基于能力本位观的军队院校任职教育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5-02-02 共3452字
论文摘要

  我军院校任职教育是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未来岗位任职需求而给予受教育者以岗位任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是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的职业教育。突出特点是强调以实践为基础消化理论、以应用为中介发展能力、以服务部队为宗旨促进军官职业道德的形成。因此,加强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任职教育方法研究,对于改善任职教育教学效果、提升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的能力本位观

  院校教育中的能力本位观初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北美,即“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的观念[2]。在发展过程中,能力本位观又有任务本位能力观、整体主义能力观和整合能力观的区别。整合能力观是对前两种能力观的折衷,即认为能力是个体一般素质及在职业任务中实践表现的二者整合,并把能力理解为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的差异[3]。目前,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国家的能力本位理论都是整合能力观的具体体现。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能力本位观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员的能力,注重提高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家层面制定了专门的培训包,培训包明确规定了承担并达到各行业岗位具体任务和职责的能力。施训院校的课程设置以培训包规定的能力标准为依据,并将能力标准转换为具体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技能培训和实践能力,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结果的考核中,强调能力本位的考核[4]。

  能力本位观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本质上主张新的人才培训模式应由注重知识转向注重能力,所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运用,即能力的培养。当然,这种能力本位并不是简单的指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反馈等要素的一种综合能力。

  根据部队人才使用的特点,任职教育所培养的学员能力从结构上可分为专门技术能力和关键能力。专门技术能力是指与从事岗位专业相关的技术能力,又可分为特定技能和通用技能,与关键能力相互包容。

  以雷达专业为例,特定技能包含雷达理论基础、情报获取与传输、雷达装备效能分析、雷达对抗、雷达部队组织指挥、雷达装备保障等,这些技能反映了本专业的技术特色,一般在任职培训中有特定的课程与其对应;通用技能包括专业职业基础、岗位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等内容,通用技能相对于特定技能更具有一般性,可适用于其他专业或任职岗位,该部分能力也是任职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即所谓授人以渔的“渔”;关键能力可以按照“职业行为、心理承受、生存发展、与人合作”的原则分解为军人气质、军事指挥、政治敏感、自信心、自我控制、组织协调、勇于承担等方面的能力,该部分能力是走向部队初始指挥军官岗位的必备技能,通常在军校四年本科教育过程中已经打下较好的基础,但是对于地方国防生学员而言,则是在任职培训过程中需要大力补充和强化的内容。

  二、能力本位观在任职教育中的特点

  能力本位观强调对学员能力的培养,该能力与所从事的岗位相对应,对于不同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达到的水平在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中均有体现。因此在具体实施上要以总部制定的大纲为依据,确定本专业学员需掌握的基本技能要求,进而制定施训内容和标准。根据能力本位观的基本思想,其在目前任职教育中表现出如下特点:(1) 突出能力培训是任职教育的核心要求。施训院校应依据总部和上级机关的要求,在教学环境、保障条件、法规制度、师资队伍、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适应能力教育的特点。(2)突出能力培训是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课程体系的设计要以任职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均要与部队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相衔接,这样保证学员所学能满足部队的实际需求。(3)突出能力培养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内容。教学内容建立在以培养学员实际岗位能力为目标的基础上,强调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4)突出以能力目标作为对学员评价的尺度。基于部队任职岗位对学员的能力需求,设计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价的标准,其中包含理论水平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两部分,而实践能力应该是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构建基于能力本位观的军队院校任职教育

  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当今时代对各类人才的综合要求,这三者之间在本质上是密切联系和相互转化的。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它通过实践发展为能力和素质;素质诉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能力是素质的外在形式;而具备较强的能力和素质又能使人更多更快地摄取知识。在三者生成和相互转化过程中,实践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任职教育的能力本位观要求任职教育要以实践教学为核心。虽然要重视理论学习,但不能简单地为了课本上的知识而进行教育。

  教学工作应注重在向学员传授各种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对学员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任职教育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能力本位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根据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的要求,部队院校所承担的个人训练本质上就是一种能力教育,即根据部队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各专业人员的岗位能力标准,按照该标准设置课程进行教学,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估,最后根据评估结果授予学员不同的等级,如合格或不合格、熟悉或掌握等。施训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都需围绕培养学员的任职能力来展开。

  (二)能力培养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任职教育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员的岗位能力,所以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中,任职教育课程中基础课较少、理论课比重下降、实践实作环节大幅增加的特点十分突出,也体现了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进一步,课程内容上也要体现出本专业的针对性、实用性、“必须、够用”、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在教材选用方面,突出实用性,必须与部队实际结合,特别是与新的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接轨。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体现出教室即实验室、实验室即教室、学习环境就是工作环境的特点,使能力培养成为教员教和学员学的共同目标。

  (三)能力标准是对学员进行质量评价的尺度

  以能力为本位的评价主要采用标准参照性评价,而不是采用基于教材的常模参照性评价,这里的标准就是与部队岗位紧密结合的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评价的原则强调任职能力标准是测评所有学员最终成绩的基准。因此需要突破现有的笔试、论文等简单评价模式,从课堂考核、小组讨论考核、读书笔记考核、试卷考核、技能操作考核、综合答辩考核等多个方面,以及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员评价等多个角度进行考核评价,保证考核结果充分全面、合理有效,使人信服,并能够从中找出教学过程中的对应问题和不足。这些考核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就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不同学员的实际能力。

  (四)实践能力是对学员考核的重要内容

  如前所述,能力本位观要求任职教育必须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和主体,那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也必然是任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能力包括任务处理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任务处理能力是指学员完成指定任务的能力,如对某型装备的维护保养,达到周维护、月维护所要求的内容;应急处理能力指学员完成突发任务的能力,如某型装备突发出现故障,能够快速准确判断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相应地,实践能力的考核必须完成一定科目的考核内容,该科目可以指定或随机设置,或者进行综合考核与答辩。

  四、结束语

  随着以学历教育为主向岗位任职教育为主的新的军队院校教育体系的建立,任职教育已成为院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更好更快地实现院校转型发展是当前军队院校所面临的一项十分现实而又迫切的任务。这其中如何培养学员胜任部队的实际岗位需求是院校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于任职教育,能力本位观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学员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学员经过院校培训后具备哪些能力、能够做什么、做得怎么样。因此,构建以能力本位观为核心的任职教育应是军队院校任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仅仅是初步的探索与分析,下一步要结合任职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作进一步研究,进行相关的改革试验和数据统计分析,力争在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改革上有新的突破,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显军.任职教育应当成为军队院校教育的主体[J].中国军事教育,2004,(1).

  [2]崔瑞峰,田东平.美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评估模式探析[J].成人教育,2008,(2).

  [3]杨文明.英国职业教育的评估体系与借鉴[J].外国教育研究,2003,(12).

  [4]薛栋,潘寄青.对德国职业能力本位观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军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