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军事教育论文 >

袁世凯构建的军事教育体系研究引言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6-12-30 共418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引 言

  一、问题的提出。

  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转折,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 1856 年、1894年相继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政治愈发腐败,经济衰落不堪,列强的欺凌让中华大地笼罩在黑暗之中。战争的失败,导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不管是清政府还是有识之士都开始思索失败的原因,以求救国之路。

  当然,战争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直接的原因是中国旧式军队武器装备落后,旧式军事人才不能适应近代新式战争的需要。这就促使人们去培养新型的军事人才,进而推进了军事教育近代化。

  作为清末民初重要的政治军事领域的风云人物,袁世凯在军事教育方面的成就也十分突出,大大推动了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进程发展的步伐。

  袁世凯是清末民初的重要人物,他活跃在清末民初的政坛上二十余载,直接影响着历史的进程。但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骂他是"窃国大盗"、"独夫民贼"、"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也有人称他为"中国华盛顿".尽管袁世凯是一位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但是他的一些活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领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前人对袁世凯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成就论述颇多,鉴于袁世凯的军旅出身,他在军事教育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就,本文主要对袁世凯的军事教育实践对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

  二、研究意义。

  袁世凯的从军经历使他对军事教育有着优于旁人的敏感性与热情,凭借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他在军事教育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杰出的贡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进程的发展。因此,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现实角度,对其在军事教育近代化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这一问题的历史意义,一是全面地了解袁世凯在军事教育方面的所作所为;二是通过对袁世凯在军事教育领域的改革认识其对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在那些方面做出了贡献;三是可以对袁世凯在军事教育近代化进程中所处的历史地位进行深入剖析和定论,以期对袁世凯这个复杂的历史人物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对其有更明确的认识。

  现实意义方面:一是通过了解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军事教育概况,认识和研究教育发展的历史历程与相互联系;二是通过分析时代因素与教育活动的效果,客观认识袁世凯的军事教育改革对后续军事教育发展的影响;三是客观地评价袁世凯在军事教育近代化进程的历史地位,并尝试以全新的视角对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另一方面,研究过程对国防军事教育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对袁世凯军事教育的改革,比如军官教育的近代化,派遣军事留学生,重用外籍教师,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创办大量的军事院校等都对当代的军事教育和国防建设有着不同程度的启示。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袁世凯奏议》、《袁世凯传》、《袁世凯评传》、《河北教育史》、《天津文史资料》、《袁世凯与中国近代化》等文献资料的翻阅、整理和分析,从中收集袁世凯关于军事教育思想与活动对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的影响的相关资料,以期对此更加系统地分析与整理。

  2、历史研究法。

  以袁世凯所处的历史时代为背景,研究袁世凯对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四、相关研究综述。

  袁世凯的军事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们研究清末民初他的教育近代化有很大的帮助,他的军事教育实践比较多,军事教育思想散见于其奏章中,其军事教育实践与思想对清末民初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目前相关研究的成果看,袁世凯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已更多的得到认识和肯定。

  关于袁世凯研究的文献资料比较丰富,原始资料有廖一中、罗真容主编的《袁世凯奏议》,这套资料搜集了袁世凯从 1898 年 9 月 17 日开始的奏章,其中很多奏章都提到了他的军事教育主张。沈云龙主编的《养寿园电稿》,主要是袁世凯在养寿园期间来往的电稿,其中涉及其军事教育思想。沈祖宪的《容庵弟子记》中也有涉及其军事教育的内容。《大清光绪新法令》是从 1901-1911 期间清政府颁布的法令,其中有一些涉及军事教育改革的法令。这些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第一手资料。

  有关袁世凯的传记比较丰富,如苏全有、贺科伟主编的《袁世凯传》、张研主编的《原来袁世凯》、李宗一主编的《袁世凯传》等等,这些传记都对袁世凯的生平有翔实的介绍,但是因为有的年代比较久远,对袁世凯的认识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近年来的传记则比较客观地叙述了袁世凯,评价也较逐渐公允,其中对他在军事教育方面也有较翔实的描述,对研究袁世凯军事教育具有较高的价值。

  除原始资料与传记之外,还有一些论文也对袁世凯军事教育进行了论述。施渡桥的《论袁世凯的建军治军和军事教育思想》[1]有关袁世凯在甲午战后军制、办学改革方面的论述具有代表性,尤其是对他的治军建军和军事教育思想的先进性进行了探讨。李宁的《袁世凯与晚晴军事教育近代化进程》[2]以袁世凯构建全面的军事教育体系、人才培训、国外先进军事理念的引进与教学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其在晚清军事教育发展中发挥的重大推动作用。杨德才的《论袁世凯创办的军事学堂》[3]主要介绍了袁世凯创办军事学堂培养的军事人才,并探讨了这些军事学堂在北洋军阀集团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姜廷玉的《略述袁世凯的军事教育思想与实践》[4]主要论述了袁世凯的军事教育理论与实践,以及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与局限性。王逸峰的《袁世凯与中国近代军事教育》[5]主要论述了袁世凯在兴办新式教育与培养人才的举措以及袁世凯的军事教育的思想。

  吴洪成、宋云青的《袁世凯与清末民初的留学教育》[6]一文主要论述了清末民初袁世凯的留学理念与留学举措,涉及军事教育方面的是清末时期其在军事留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刘菊素、向勇的《袁世凯与清末教育改革》[7]一书认为袁世凯提倡军事学堂的创办,对清末教育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瀚青、印录在《论袁世凯在河北教育近代化中的作用》[8]一文主要论述了袁世凯督直期间进行的教育方面的改革,其中涉及军事教育方面的是袁世凯创办了 20 所军事学堂及教育法规的制定推行;郭强的《论袁世凯在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9]主要论述了袁世凯在清末新政时期推行的教育改革及对清末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涉及军事教育方面的是新政期间袁世凯创办军事学堂思想的发展,从开始办速成学堂到正规学堂与速成学堂并举再到分级军事教育体制;多俊岗的《袁世凯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10]主要论述了袁世凯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涉及军事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袁世凯的军事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军制改革与军事学堂建设。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对袁世凯军事教育的研究不够系统,比较零散,缺乏全面的整理。另外,研究重点大多集中在其军事教育思想或军事教育实践,对其军事教育方面的改革在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军事教育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少有论述。本文从时代背景入手,对袁世凯军事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及各阶段军事教育实践成果进行论述,深入剖析其在中国军事近代化历程中扮演的角色,最后对其个人历史地位做出评价,以期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

  五、核心概念界定。

  (一)近代化。

  近代化也即所谓的现代化,它开端于 18 世纪末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变迁。现代化以经济上工业化、政治民主化为核心,依科学技术为动力,推动社会的进步,正如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由农变工,并促使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社会各领域实现全面跨越。

  中国近代化起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在此之后,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等都进行了探索,其近代化类型不同于大多西方国家。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这一进程贯穿封建社会末期开始贯穿至今,是社会经济、政体结构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近代化的领域和内容上,同样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经济领域在生产力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政治领域由封建专制过渡到民主政治。

  (二)教育近代化。

  研究中国教育近代化,就需要用现代化的视角来审视。美国学者罗兹曼( Rozman ,G. )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便是如此,该书从科技、国内外对比等五个方面阐述影响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所在与制约因素,对国内从事类似课题研究起到了启迪作用。

  教育史专家田正平教授给出的教育近代化的定义是:"教育近代化指的是与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基础与封建专制政体相适应的传统教育逐步向与近代大工业生产和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近代新式教育转化演变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换句话说,它指的是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之后,通过多次的教育改革,学习、借鉴西方教育经验,改造、更新传统教育,努力赶上世界先进教育水平的历史过程。"[11]中国教育近代化就是打破传统教育的条框并进行自我升华,进而形成适应社会与人类发展需求的先进体制。[11]

  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在实施过程中经历了起始、整体发展、曲折前进的历程,而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制度的建立健全与探索实践则与其相辅相成。

  (三)军事教育近代化。

  据教育近代化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军事教育近代化作如下诠释:它是一个社会教育进步变迁的历程,其主要标志就是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演变为代表更高社会生产力的大工业生产,封建君主专政政体走向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军事教育近代化则是一个学习西方先进理念与科技知识,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并进行创新的历史过程。

  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是国内外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晚清末期社会经济萧条,国力衰弱,另一方面西方列强崛起并入侵,原本风雨飘摇的封建政体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晚清开始了自身的军事变革,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种变革带来的是新式军事教育体系的创建,也是西方先进文明在中国应用的体现。这种近代化,凸显了社会的进步,带动了人们经济文化生活、教育理念、政治思想的开放与发展。

  中国的早期近代化以军事为主,在当时时代的大背景下,当权者从睡梦中惊醒并开始积极向外学习,引进西方先进军事装备,开办军事工厂。直到甲午之战,清政府的惨痛失败才进一步让当权者认识到军事教育扮演的重要角色。自此,近代化的内容从单纯的学习装备技术,逐步朝军事教育的变革过渡。随着全国新式学堂的大量创办及对外军事交流的不断加深,军事领域率先形成完备的教育体系,实现了与国际发展的接轨。军事教育涉及知识面很广,它的发展,极大的带动和影响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军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