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教学论文 >

PBL的实施过程及其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6-04 共3278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这此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高职教育逐渐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加快经济发挥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受追捧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结合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情况来看,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亚需解决。特别是高职教育中的计算机专业,由于师资力量有限、人才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

  以我国的广西省为例,就业问题以及招工难问题同时并存,一方而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另一方而来讲,高职教育培育出来的人才却又找不到工作,就业率长期较低。而造成这种现场出现的原因往往都是因为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的能力与企业实际需要不符,人才资源短缺的原因不是人员的不足,而是有能力的人才的短缺。据调查,部分用人单位在招录计算机专业的员工上岗后,这此刚刚毕业出来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其知识而与实践所需相比是极为狭窄的,在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时,往往束于无策。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并没有结合实践所需,及时改变和调整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而是继续套用先前的普通高等学校所用的“二段式”的教学结构,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模式,这样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动于实践能力不强,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符。

  一、PBL介绍

  Project-Based Learning缩写为PBL,它是一种基于项目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强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中的活动为中心,以工场为中心,融合各学科知识,教学中激励学生们以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模式。

  1. PBL的特点

  在丹麦,PBL模式已被教育部列为人学和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瑞典,PBL模式被用来解决不同背景、不同专业学生共同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一项教学于段。在挪威,PBL模式被用于社会科学、医学及许多“交互式”课程的教学,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经验。它蕴含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学习和教育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通过设计相应的教学流程,更好地适应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

  2. PBL模式的教学过程

  对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PBL模式展开教学的过程进行研究,力图为PBL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运用提供一个详细的、便于操作的流程,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走向成功。

  本文探讨的课题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全而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为切入点,探讨适应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课题研究突出两个方而:

  一是侧重从理论上对PBL模式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加以梳理,并由此对与其基本操作流程加以分析、改进,提出适合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流程。一是结合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将教学一线的实际成果加以总结归纳并进行改进,使之具有实际推广价值。

  二、基于PBL在软件工程课程的应用

  本研究主要采用量的研究方法,辅以质的研究进行验证。PBL模式强调动于实践,能够解决知识与技能分割、知识和技能常常难以迁移到实际工作中去等问题;PBL模式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比如文字表达、创新、沟通交流:PBL模式采用小组协作方式能够解决在传统教育中忽视团队精神培养、情感教育的问题。

  1.软件工程

  何谓软件工程,举例来说就好比盖座人楼一样,仅仅砌砖和垒墙是不足够的。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并不仅仅是编写代码那么简单。软件工程是将与软件开发相关的所用活动综合在一起,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特别是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而言,系统的对软件工程学科的学习对于提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通常高职院校都会将这一学科放置最后一个学期子以学习,以进一步完善整个软件开发。

  2.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始终相信学生都很聪明,他们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渴望在学习以及将来的应用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教师除了是一名引路者之外,更应是一名有着独立思想的好的思考者和学习者。同样,学生也不能仅仅被动的接受知识,更应在所学所用上有所创新,寓学于乐、教学互长。通常我们在分析如何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过程中,往往都是从学生自身以及教材内容和课程的设置上找原因,而往往忽视了对老师自身的素质的提高。如我们在分析翘课率时,就应分析到底是课程内容设置太过鼓噪、学生偷懒还是教师在传授课业过程中没有吸引人的表现呢?学生翘课并不一定是因为偷懒或者是别的不好的原因,实践中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没必要去课堂上人家一起上课,他们更多地渴望将自己的所学尽快用于一方,服务于一方。此时,教师能主观地认为他们是一名坏学生吗?当然,也有部分学生虽然态度上比较散漫,但是这也并不代表他们不渴望学习、不渴望知识。作为一名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引导的职能,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PBL教育模式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带领每个小组分队最人程度地完成项目任务,对于这种教育模式下的教师,如何将知识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进而再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要求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当场子以解决,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动于实践能力,及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应用PBL模式于软件工程课程

  通常人学生对于软件工程这一学科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他们往往认为在学期末开设这样的课程是枯燥且无意义的,课程内容中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等,对于实践而言是没有帮助的,他们认为开发项目的主要内容就是编程,而能写出代码最终促成功能实践才是能力。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学生会形成这样的想法呢?部分老师可能认为,作为高职教师,他们而对的学生往往更多的关注是在动于实践上,而非理论专研和学习上,他们清楚需求分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单纯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却会让课程变得了无生趣,学生听得石里雾里,学生真正要实践时,更是无法顺利的将这此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因此,通过应用PBL模式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项目驱动力,以分组的模式,带领各个小分组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动于实践能力。

  四、总结

  当然,从我国的高职教育现状来看,PBL模式并没有完全普及开来,尚处于探索阶段,关于PBL模式教学的研究也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而对教师的教学则较为忽视,对PBL模式的教学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研究。把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特别是高职计算机课程领域的研究案例更少。鉴于此,本课题尝试将PBL这一先进教学模式应用于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的教学,把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方法和技术融于具体教学中,构建一个开放、变革的教学模式。研究不仅仅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注重教师实施教育的过程与细节,更要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由实际的案例与详细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闰寒冰.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张人红.研究性学习在美国.教育发展研究,2001.(8).
  [3]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03.
  [4]钟志贤.而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刘阳,吴殿红.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与实践田.滨州学院学报,2006.(6).
  [6]李成忠,张新有.计算机网络应用与实验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7]晏弼成,何曼娜,蔡文辉,宋石.网络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9).
  [8]刘宏志,周美娟.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田.山西医科人学学报,2005.7(2):193一194.
  [9]宋玲,吕立坚,杨颖.对改革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和实验体系及内容的探索.200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计算机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