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操作、乐于探究,旨在让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选择感兴趣、操作性强的话题,采取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开展研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指出:“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性,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直接体验,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研究性学习摒弃了接受式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知识,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研究性学习的引入为信息技术增添了无限生机。
一、信息技术课程下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有利于明确学习目的。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还要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片面地认为上信息课就是上网浏览、听音乐、聊天,教师要将学科学习与技术应用融合起来,让学生去完成演示文稿、网页等作品,产生学习成就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2.有助于提高信息素养。研究性学习丰富了学习资源,拓展了学生视野,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走访调查、社会实践、信息搜集等形式丰富获取信息的途径,逐步学会筛选、处理和表达信息,从而提升信息素养。
3.有利于加强学科整合。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手段,促进了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能丰富学科知识的呈现形式,能取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会运用几何画板、FLASH 等工具探究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信息技术课程下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内容
研究性学习要走出重智轻情、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评价方式的困扰,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1.参与活动的态度。评价内容包括参与活动的意识、分工合作的精神、信息和分享信息、尊重他人的想法、认真获取结论等方面的内容。
2.活动体验情况。教师要借助于活动记录、研究报告,了解学生是否乐学和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关注学生是否提供积极的建议和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
3.研究方法及掌握技能。教师要关注学生资料的多样性、价值性,分析是否有条理、表达是否清晰。
4.学习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完成学习成果,可以是动画、网页、设计等作品,也可以是调查报告、研究论文等形式。
三、信息技术课程下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法
1.树立生本评价观。信息技术评价旨在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在注重教师指导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自我探究。学生是评价的主体,理应参与到评价之中,因而教师要树立生本评价观,改变传统的被动评价状态,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完善。
(1)自我评价。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亲自参与活动、独立完成各项研究任务、亲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只有自己才能感受深刻。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包括探究兴趣、学习内容、是否努力、是否具有创造性等内容,从而不断矫正自身行为,缩小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同学互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彼此分享、互相促进、互相帮助,通过同学互评可以获得必要的反馈,从而反省自己、完善自己,促进合作效率的提高。(3)教师评价。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切不可放任自流,要及时捕捉信息,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毅力、合作意识和研究方法做出以激励为主的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让他们出色地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
2.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制定评价量规,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品等对学生获取的知识、技能等以等级的形式进行衡量,并据此做出定性结论的评判。如在制作专题网站活动中,根据“网页制作量规评价表”对主题、网站规划、内容、素材运用、技术、页面效果、小组合作、创意等按 A、B、C 三类进行评价。对于难以量化处理的内容,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可以采用定性评价方式,教师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有努力就有收获,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3.档案袋评价法。教师要通过收集学生不同时期的作品或课堂观察、提问、作业等资料,可以是图片资料、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学生的行为表现,通过对比对学生的现实表现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让学生健康的成长。
总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甄别、导向和激励作用,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能提高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各种先进的电子科技产品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样信息技术教学相较其他科目灵活性与实用性较强,教师应改变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长时间的口头教学过程中,融入与教材内容相关且...
1、前言高中信息技术紧随社会发展前沿,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变化性以及对社会的应用性。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策略2.1以问题的形式进...
计算机作为当今世界各行各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得到了全世界的重视和应用。在我国各地的中小学中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变得更加...
一、引言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课的开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
当越来越炙热的眼光瞄向信息技术这一领域时,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学生需要在高二第一学期结束时参加省级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达到规定的合格分数线,才算是完成了跨入大学校门的第一步。然而,由于高考的甄别模式,教师在进...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现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中已得到普遍应用,然而据调查发现,运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的学习仍处在较低层次,以机械记忆和模仿操作为主,缺乏创造性、探索性。这种状况的产生与教师应...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信息的获...
信息技术进入职业高中课堂以来,其学科地位、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学习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每个公民的必备知识和基本能力。作为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注重总结信息...
2004年,国家正式出台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试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不仅在课程内容上有较大的拓展和深化,而且在课程的性质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
CSCL(即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各种信息的交互性以及学习的协作性,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协作能力、交流反思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