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课的开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本文结合以下几点进行探究。
二、前奏曲--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驱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开始教学,编好教学前奏,先声夺人。比如,在学生首次进入机房时,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放映一段介绍计算机应用的精美视频,并且向学生们展示一些用计算机制作的一些精美的电子板报、幻灯片和动画片头以及电子游戏等,充分地调动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求学欲。紧接着,教师可以主动地告诉学生哪个是主机、显示器等硬件,告诉他们如何开机和关机,什么是操作系统等。这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前奏。此外,类似于这种“前奏”不仅在学习本课程的开始阶段可以运用,而且还可以在普通节次教学中也可以亮相,学生学习起来也会乐此不疲。
三、游戏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学科比起其他的学科,其有些内容比较的抽象和复杂,学习起来也不易被学生们接受和理解,这样也就导致教学再教学起来也比较的费时费力,学生学的也同样感觉到枯燥无味。因此,针对这样的教学,教师就应该及时地更新教学观念,深钻教材内容,采取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其中的一些理论知识化繁为简,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并且有滋味的游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那么枯燥乏味。例如,我们在探究“人工智能”的时候,安排学生完成“阿拉丁猜人”游戏,让他们真实的体会人工智能。这样就把枯燥的相关的理论学习中,就可以选择一些游戏穿插在其中,学生学习起来也会觉得有趣,并且还能够让他们更乐意接受。
四、信息共享,合作交流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并不满足于书本中的知识,他们总试图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更多的信息,这可以反映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为了将学生们的这种探究知识的欲望通过具体的途径表达出来,教师可以进行专题讨论、小组活动以及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信息共享”的平台,这样也能适当地增加其他学生的信息量。例如,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中为学生腾出几分钟的“信息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然后根据问题,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讨论解决。这种“信息交流”的开展,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而且还能激活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既能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进取的精神,也能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五、设计“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任务驱动”教学主要指的是将过去以传授型为主的传播的知识教学教学模式转变为以任务完成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这样既改变了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又能让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这对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推动性的作用,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实施“任务驱动型”的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环节进行教学:一是,合理地创设情境教学,提出一些任务让学生完成;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去主动地分析任务,并且还能够逐层进行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践、讨论,进而在得出结论,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具体的任务中去完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操作的平台,让他们运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解决一些问题的能力。
六、保证学生能够上机进行实践操作
新课程理念倡导,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具体实践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首先就需要适当地多加一些上机课的课时,这是为学生创造具体的实践机会打好基础;其次,将学生的上机实践也作为一项考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动手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此外,教师在学生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要及时地进行指导,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还要适当地加大上机实践的比重,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具体实际操作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水平。
七、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合理地利用评价的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以此来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其次,教师要能够及时地处理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疑问,并且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效地清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惑障碍。最后,还需要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教师学习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相应的,知识的更新周期也变得越来越短了,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为了培养一些优秀的人材,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计算机的课堂教学效益,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的时候,能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了,也才能不断地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顾建军,李艺,董玉琦,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王绍斌。浅谈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2011,(6)。
[3]韩正涛。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O4)。
[4]刘长芹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基础与实践。山西出版集团,2013,4.
[5]李晓光。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年17期。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各种先进的电子科技产品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样信息技术教学相较其他科目灵活性与实用性较强,教师应改变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长时间的口头教学过程中,融入与教材内容相关且...
1、前言高中信息技术紧随社会发展前沿,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变化性以及对社会的应用性。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策略2.1以问题的形式进...
计算机作为当今世界各行各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得到了全世界的重视和应用。在我国各地的中小学中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变得更加...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操作、乐于探究,旨在让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选择感兴趣、操作性强的话题,采取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开展研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指出:对研究性...
当越来越炙热的眼光瞄向信息技术这一领域时,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学生需要在高二第一学期结束时参加省级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达到规定的合格分数线,才算是完成了跨入大学校门的第一步。然而,由于高考的甄别模式,教师在进...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现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中已得到普遍应用,然而据调查发现,运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的学习仍处在较低层次,以机械记忆和模仿操作为主,缺乏创造性、探索性。这种状况的产生与教师应...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信息的获...
信息技术进入职业高中课堂以来,其学科地位、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学习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每个公民的必备知识和基本能力。作为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注重总结信息...
2004年,国家正式出台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试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不仅在课程内容上有较大的拓展和深化,而且在课程的性质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
CSCL(即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各种信息的交互性以及学习的协作性,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协作能力、交流反思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