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都在不断加速。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计算机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但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与社会的需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1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1.1 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偏远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还未实现计算机的普及教育,直接导致刚入学的大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而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依然采用同一本教程,教学内容比较单一,而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突出每个专业所需的重点[1],造成有基础的学生失去学习热情,没有基础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1.2 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落后
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相交替的教学方式,其中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各占一半。 这种教学方式看似比较理想,但实际上存在很多弊端。由于课时紧张,教师要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要一边记笔记一边要看投影演示,经常会顾此失彼。一周以后,学生上机时基本已经忘了上一周所学的内容, 虽然老师会重新讲解操作步骤和技巧,但面对人数众多的学生,辅导显得力不从心。
1.3 考核手段落后,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
目前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和高级办公自动化考试均采取笔试与上机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机基础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而非理论水平,因此最科学的考核方式是上机考试,单纯的笔试难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2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思路
2.1 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对于每个大学生都非常重要,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求职者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该课程的首要目标,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同时,计算机教学应当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不同专业的教学侧重点应有所区分。 多开设一些计算机类的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2 采用分级教学模式
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可以采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分级化教学模式[2]. 具体做法是:对入学的新生进行计算机水平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情况划分出不同的等级,从而制定出不同的教学内容。
2.3 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
2.3.1 以机房为授课地点
使用电子教室系统,在机房授课。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强调实际操作的特点,本人在几年前就尝试在机房讲课,结果表明,在机房授课的效果明显好于在教室授课,学生学了就能练,当场学习当场掌握,学生反映良好。
2.3.2 采用自然班教学模式
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通常采用合班的方式,学生人数常在百人以上。 教师在机房的辅导压力显而易见。 采用自然班教学可以解决上机辅导难的问题,自然班的人数通常在 50 人以下,教师便于辅导,而且学生相互之间熟悉,便于分组讨论和相互辅导2.3.3 制作教学录像,便于学生自学。
为了解决上机辅导难的问题,本人于 2008 年制作了《多媒体技术处理》课程的教学录像,将每一个知识点和案例制作成录像,学生上机的时候可以参照录像进行实践操作,教学效果非常理想。事实上,这种类似于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的教学模式同样适合于计算机基础教学。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学生可以脱离教材非常直观地学习各类软件的操作。
2.3.4 利用电子教室提高辅导效率
电子教室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利用一套软件,在现有的电脑网络设备上,实现教师机对学生机的广播、监控、屏幕录制、屏幕回放、语音教学等操作来统一地进行管理与监控,辅助学生完成电脑软件的学习、使用。 此系统融合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先进思想,突破传统教室对时空的限制,既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又符合电脑教学轻松、互动的自身特点。
2.4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引导着学生平时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目前大多高校仍采用传统的考试评分制,但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操作性、实践性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3]. 对于操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的考核应采取机试,以等级考试或高级办公自动化考试为标准,随机从题库中生成考题,缩短校内考试与社会考试的差距。 对于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例如多媒体处理, 任课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将设计型的实验项目布置下去,以任务为驱动,留给学生完成,学生之间互相考评。 作为最后总成绩的一部分,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因此,考核方式应尝试从多个方面综合评估,例如从三方面进行考核,即平常表现、上机考试和综合设计。 具体的考核指标及各指标在综合评分中所占比例,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予以确定。
3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一门必修课。本文所提出的增设选修课、分级教学、教学录像和电子教室等改革思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邓秋菊.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探究[J].科教导刊,2015(1)。
[2]曹课兴,思广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分级教学改革模式探析[J].榆林学院学报,2014(3)。
[3]胡啸.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3(1)。
本文分别介绍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和计算机二级对于计算机操作水平的要求,进而分析了计算机二级对于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消极影响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措施,对于提高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对生活的影响力日渐增加,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应加强对计算机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在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计算机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对社会对国...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兴领域的崛起,推动信息技术全面渗透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信息技术的核心在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所谓的多媒体教学主要是指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多个角度之间的设计来将传统的教学工作与现代多媒体设备进行结合,以此来将大量计算机专业的知识内容向学生进行传递,进而促进现代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
计算思维最早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旨在阐明学习计算机学科知识和从事计算机专业开发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思维活动,计算思维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要进一步深入,学生的信息素养要得到显著提升。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对学生信息意识素养培养的策略。...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是网络化的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应当而且非常有必要在网络环境中开展。基于此,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做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进而使学生掌握更多实用的、先进的计算机知识...
统计,在社会对IT人才巨大需求的推动下,全国超过850所高校(含独立学院)开办计算机专业[1],每年毕业人数高居理工科各专业之首,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2].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重理论、轻...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校园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教学的改革有了更多选择的方向,如何将网络空间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已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