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俄战争:"内政腐败,军声未有克扬于外者"
1904-1905 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匪役不利,而俄则陆海二军,仅存余烬,虽欲更举,力亦殚矣"."强大"者一败涂地,"弱小"者大获全胜,这样"反常"的现象引起了严复的极大注意。他想探讨成败之间是否有一定的规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此岂疆场之事? 利钝本不可知,抑未战而所以胜负者已存,特世之人不之察耶?"(第 1 册 157 页)严复对俄国在远东的所作所为甚为关注,在日俄之战还未爆发时,就已经预言日俄之间必有一战,且早在癸卯年(1903) 十月就曾在翻译《社会通诠》最后一章时,写下一条长长的按语,列举出俄国的七大弱点,认为其国运十分堪忧.1905 年初,严复陪张冀到欧洲为开平煤矿事打官司期间,也非常关注英国社会对日俄之战的反应(第 1 册 170 页) .
1905 年 9 月,严复在《外交报》第 120 期上发表《原败》一文,对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严复指出,战争开始之前,俄皇尼古拉无权,太后揽权,权贵用事,任用小人、私人,上下日以发财致富为事。亲藩大公,"所领库帑,名整军实者,大抵自肥"(第1册 160 页) ,又集资投机于西伯利亚、中国东北及朝鲜等地矿产森林,以求巨富,对于备战,则大都毫不措意。而战争爆发之后,腐败现象更加严重: "如去岁三月塞尔哲大公(即本年二月间为人所刺杀者) 所领库款数十兆罗卜,名筹备军储。至四月,所办罐头熟肉,至于糖酒烟茶,由莫斯科运往东方军前,值罗卜者以兆计矣。
当是时,有塔马老甫者,实司转饷,拟取道德国之丹辑,由海运以达辽海。乃其物至德,皆已转售,其取值不及原购之半也。至其四月,复由莫斯科有运致军衣之事,然至萨麻拉,以受载过重,毁车中止。借词夏令天热,而一切毡毳呢羽之品,皆散之。六月,国民捐送药物扶伤器品,费至不赀。
起运后二十余日至墨梅勒,有二贾人,以什一之价尽收之而去。同月,由圣彼得堡运佛企酒十万箱至满洲,云以犒军,及至开箱,则无酒也。八月,运军火,亦于中途以半价出售之于二华商。"(第 1 册 161 页) 国民捐助用来抚恤伤残军人及其家属的款项多被贪污(第 1 册 161 页) .士兵所穿之军靴、军衣,所食之白糖等,更因主管者克扣而不敷使用,"而莫斯科、圣彼得堡二京大官,事其事者,皆以致富。闻所侵吞者,不下数百万罗卜也"(第 1 册162 页) .在军官提拔方面,腐败更加严重: "海陆军员缺,欲得之者,非贿不行,学术、资格、劳积皆不问。
大抵一少年居海军学塾中年余,第令其家有财,费罗卜数千,即可得缺。陆军亦然,惟其价值,较海军为稍贱。以是之故,二路之官,多愚劣稚呆,于驾海行军,几无所晓。问其何能,但饮佛企酒、吸雪茄烟足矣! "(第 1 册162 页) 更为糟糕的是,俄国腐败现象十分普遍,"司纠弹者之腐败,且更甚于他曹"(第 1 册162 页) .
严复在历数俄国军政当局的种种腐败行为之后,得出结论: "从来内政腐败,军声未有克扬于外者也."(第 1 册 162 页)严复指出,俄国"自大彼得以来,蔚然为一强大国"(第 1 册 162 页) ,但由于内政腐败,引发人民不满,时有民众起而反抗,因此,日俄之战中,"俄之所调发,以应前敌者,大抵皆豫备之兵也".为什么不派遣常备兵而派遣预备役兵? 原因就在于俄国国内"内乱方殷,尼古拉与其族所恃以弹压其民者,仅仅恃此素所嗅咻豢养之常备兵耳"(第 1 册 162 页) .而这些预备役兵,都是平民百姓,本来就是不满和反抗沙皇的"乱众",把他们强行送往前线,就是要一石二鸟,借刀杀人,即"外之有御敌之用,内之有去疾之功"(第 1 册 162 页) .但是,这些乌合之众在被派赴前线途中大量逃亡或自杀,到了战场上的也无心作战。所以,"今夫俄之败者,非日本之能败也,其十七八皆俄自败之"(第 1 册 163 页) .
严复从种种事实中得出一个结论: 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溃败,"于俄国非因也,果也。果于何? 果于专制之末路也。夫俄皇尼古拉,亲为十九、二十世纪之国主,乃欲守二三百年大漠西域之旧制。宗教则务使民为迷信,风俗则塞外输之文明,报纸则监之以申援尔,宪法则言其时之未至,加以群凶在位,独厉威严。海牙之会,粉饰野心,以欺天下,谓帝王之位可长保也。
率之民不聊生,内乱大作,方其与日战也,犹冀引通国之目光,使之外向。天不佑暴,师徒舆尸,国财虚糜,而民心益怨","革命党人,日益猖横,俄皇之命,悬其手中","罗马诺甫之朝代,其不为法国褒尔谤之续者,盖亦仅耳"(第 1册 164 页) .
1906 年 2、3 月间,严复在《外交报 》第133-135 期上发表《一千九百五年寰瀛大事总述》一文,对该年度世界大事做了一番回顾,重点对俄国在对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做了探讨。他指出,俄国败北的根本原因,就在俄国自身。
俄国"自大彼得崛起开基,以专制曹署二者,为必用之机关久矣。一主于武功,而文教则有未逮。……根本不图,而徒勤远略,兵无斗志,而吏售其奸。其于日本也,甫一交绥,败端即见"(第 1 册 173 页) .沙皇尼古拉二世"以懦弱庸暗之才,守朽索针毡之天位,言其情景,殆如蹴踘之皮球,毫无自主之力,而听外力所左右高下而已。夕许其民以莫大之自由,朝则收回成命,或反其道而行之。今日为维新,明日主守旧。
既下廷旨言天赋人权矣,而哥萨克与军官之以非理残民者,又蒙不次之锡命"(第 1 册 174页) ,如此失信于民,与民为敌,终于引发工人罢工,民众骚动,交通阻断,政府大危,最后不得不动用大量兵力,才算暂时平息下来。
严复在评点《老子》有关章节时,也从哲理层面对俄国的失败做过评论。在《老子》第 30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一句处,严复批注: "人主,凡一国之主权皆是,不必定帝王也。故孟德斯鸠谓伐国非民主事,藉使为之,适受其敝。何则? 事义相反,不两存也。"同章"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句上,严复批注:"不云胜而云果。有道之师,胜乃有果。不道者,无果也。"在同章"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句,严复批注:"夫不得已,岂独用兵然哉? 凡事至不得已而后起而应之,则不中理亦寡矣。俄日之战,俄之所以败者,以取强也; 日之所以胜者,不得已也。
顾不得已前,尚有无数事在,非不知雄而守雌者所可借口也。"在同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句,严复批注: "不道之师,如族庖之刀,不折则缺,未有不早已者也。中国古之以兵强者,蚩尤尚已。秦有白起,楚有项羽,欧洲有亚力山大,有韩尼伯,有拿破仑,最精用兵者也。
然有不早已者乎? 曰好还,曰早已。老子之言,固不信耶! 至有始有卒者,皆有果勿强而不得已者也。今中国方欲起其民以尚武之精神矣。虽然,所望他日有果而已,勿以取强也。"1906 年春,严复还在上海中国环球学生会发表演说,对西方历史上主张强权的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评析,并进而指出: "五洲之国,其纯以兵力开基者固多,而纯由兵力之国,欲祈景命之隆长,尤绝无而不见也。方其用兵,兵者,所以辅其名号者也。名为体,兵为用,公理为主,强权为奴,而后事成,反此者未见其能成立也。
故徒兵不足以定名分也,必名分先定,而兵力加诸不尊此名分者。然则强权不足以生公理,特为公理之健仆,使不憓者必公认其主人。历史中欲不由公理,而但操强权者众矣,顾其中有一成事存立者乎! "从这些材料都可以看出,严复不仅是在反思俄国失败的原因,而且也是在谋划中国的未来,告诉国人: 强国如果不遵道义,一味取强,其结果必然是自取败亡。中国要培养国民的尚武精神,争取进入强国行列。但是,成为强国,并非"取强",而是希望"有果",希望不要重蹈俄国的覆辙。
三、欧战: 强国强军之路在何方
1914 年 8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严复"自欧陆开战以来,于各国胜负进止,最为留神,一日十二时,大抵六时皆看西报及新出杂志也"(第 3 册 624 页) .在整个一战期间,他不仅部分翻译了英国《泰晤士今战史》,作为《居仁日览》的一部分,呈送袁世凯当局供决策参考,而且还以"地雷"为笔名,在《公言报》上发表大量时评文章,对欧洲战局、战史和俄国革命、中国应否参战等问题发表意见。同时,他还通过与师友的通信、诗词等形式,发表对欧战的观察及对中国军政等重大问题的看法。这一时期,严复的关注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一) 欧战的新特点
在严复看来,欧战与以往的所有战争都不同,具有若干新的特点。
第一,交战双方以民族(种族) -国家集团为组织形式,战争规模空前。严复在所译《泰晤士今战史·欧战缘起第一》开篇这样描述:"耶稣降生千九百十四年八月之初,欧罗巴所谓诸文明国,一时民气趋于作战,愤盈激烈,殆生民以来之所无,即在拿破仑末造,亦未有如是之蹈厉也……斯拉夫、拉丁、条顿、盎格鲁种族之异,厘然分明,方各起以交相残杀。盖世界忽然一复于狉榛,而所以分强弱、判存亡者,各视其种力为何如已耳。"在致熊纯如的信中,严复也说: "今日之战,动以国从,故其来也,于人国犹试金之石,不独军政兵谋,关乎胜负; 乃至政令人心道德风格,皆倚为衡。"(第 3 册 674 页)第二,科学发明被普遍应用于战争,大量新式武器投入实战,战况空前惨烈,伤亡极大。
严复指出,"欧洲是役为历史中最烈之战"(第 3 册 626 页)。"今者欧战之开历三岁矣,其惨烈浩大,为人类历史之所无,已死伤者二千余万人,所糜金钱以一国言,日费六七兆镑,其作战杀人之机械,空有飞艇,水有潜舟,凡三百余年彼中科学所发明者,靡无不用,交战之国,几于有妇皆髽,无男不役。以今方古,不独东方旧战视之蔑如,即拿破仑诸役,与夫最近之南非、辽沈,皆儿戏耳。"第三,财政、经济等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严复注意到,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影响战争的诸多要素发生了明显变化,新兴的兵种海军潜艇部队(当时空军刚刚处于萌芽状态) 重要性凸显,传统的陆军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作战,都比过去更加依赖于大炮、机枪等重型武器。而新式武器装备等均较以往冷兵器时代更依赖于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近代化的机器大生产,都必须有强大的财政和经济实力等才能够支撑,因此,财政和经济等因素在近代化的战争中成为决定战争结局的关键性因素。同时,农业生产水平和交通运输、社会组织能力等,也都成为支持长期战争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严复指出: "谋国之事,异于谋身……第一存于财力,其次存于兵械,其次海军,其次稍练任战之陆旅。"(第 3 册 617 页) 在致熊纯如书中,严复说: "欧战行又经年……以仆策之,则今日之事,其解决不在战陈交绥之中,而必以财政兵众之数为最后。……总之,今之战事,非同昔比,英、德两系,必有一亡,而长短在所不论。
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有明确阐述,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并发展成熟, 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十分丰富, 包括国防理论、国防战略、国防经济、国防教育、国防科技、国防文化、国防动员、国防外交、国防法制、国防历史、国防...
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兵学理论,注重对事物整体与动态的把握,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能动转化和循环发展。慎战与善战的战争观念,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战术原则等治军思想是孙子兵法的灵魂。监狱要实现监管安全的全胜战略,...
《吴子》又名《吴起兵法》《吴子兵法》等。战国吴起撰。吴起是战国初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吴子兵法》是吴起千百次军事斗争的经验总结和实践结果。...
列宁瓦解旧军队的策略思想及其在十月革命中的巨大成功充分说明,革命不能没有军队的参与,而瓦解、争取旧军队是建立革命军队的一个重要途径。列宁瓦解旧军队的策略思想不仅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而且对于中国革命产生了直接、深远...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开始.2004年以来的近十年中,国内对这一思想的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无论是在相关文献资料方面,还是在研究论着方面,都取...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主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号召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而奋斗.这一强军目标的实现,关键在得人,而得人先得育人。军校是为部队培养人才的基地,以育人为根本使命,...
绪论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作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同时也作为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他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指明了方向。在其投身的浩若星辰的理论创作和高潮迭起的革命斗争中,军事活动所占的地位不可谓不重。在与他的亲密战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法国人引以为傲的马其诺防线被德军装甲部队轻而易举地绕过后,在纳粹闪击战的狂飙之下,整个法国开始崩溃。巴黎沦陷后,贝当元帅作为最高领导人向希特勒投降。1940年6月25日,他授权查理亨茨格将军作为法国代表与德军凯特尔元帅签...
一、司马穰苴家世与兵学渊源《司马法》与司马穰苴渊源有自。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司马穰苴,田氏,春秋时被齐景公尊为大司马,生卒年月已无法详考,主要活动于公元前5世纪前后。田...
时代性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活力的源泉。对此,习主席强调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形式上抓起来不难,但要真正取得实效就不容易了,关键是要突出其时代性和感召力。这种突出,正是以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与时代共进、与官兵同行为基本内核的。任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