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威慑目标的设定
心理威慑发挥效用是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威慑能否取得成功,首先取决于威慑能力与目标是否协调。心理威慑是为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服务的,威慑能力与战略目标相协调是确保心理威慑效果的重要前提。根据认识论原理,心理威慑就是使对方通过对当前客观现实的认识和感知而引起心理反应,从而改变自己的决策和企图。这种“客观现实”就是双方的威慑能力。威慑能力是实施威慑活动的基础,是双方在某一目标上力量的反映。力量和目标息息相关,力量是目标的基础,目标是力量的参照。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任何威慑都只能是虚张声势; 失去了参照,力量则只是一种没有比较的存在。能力是力量的互动,它不仅考虑到威慑者为达成目标所愿投入的力量,也考虑到威慑对象为了维护目标所能投入的力量。以有限的力量作用到有限的目标上,便能获得相当的能力,即使是弱国,只要其目标选择适当也能拥有相应的威慑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弱国由于目标对其生存利益攸关,其做出反威慑决心比威慑方要坚决得多,也就是说其可信度更高。
二、威慑决心的树立
就作用机理而言,心理威慑是通过威慑信息使对方感受到危险,造成心理上的恐惧感,破坏对方的心理平衡,以遏制对方或使对方屈服; 心理威慑是给对方传递信息而不是行动,即通常使用非战争手段,如通过发布战争宣言、实施示威性演习、调整部署等,以显示实力和决心,从而达到制止战争或使对方屈服的目的。心理威慑通常并不是通过军事力量的实际较量结果显效,而是通过对较量结果的事前判断产生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威慑显效的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一个控制对方的战略判断,从而影响其战略决策的过程。心理威慑的指向是威慑对象的心理,其效果取决于威慑者使用力量的意志。使用力量的决心本身就是重要的威慑力量,意志越坚定,威慑效果越大。同时,决心也是相互的,威慑方有做出威慑的决心,被威慑方也有做出反威慑的决心,关键看谁的决心更坚决,是威慑方相信被威慑方会做出反击,还是被威慑方相信威慑方会使用其军事力量。
三、威慑重点的圈定
依据对象的不同,心理威慑的对象可以分为三种,相对弱小的、实力相当的和相对强大的。一般来说,相对弱小的对手由于力量有限,在与强大对手发生冲突时,只要不涉及其核心利益,一般会选择退让; 但是一旦其核心利益受到威胁,且感觉无路可退时,往往会采取孤注一掷式的攻击。因此,针对弱小对手的心理威慑,可以通过力量展示,使其感到恐惧; 通过营造有利态势,使其感到无能为力; 通过对其核心利益的保证,消除其疑虑心理。
实力相当的对手是军事实力与威慑者相当的威慑对象。由于威慑双方实力相当,因此要慑止对手更需从给其造成更大伤害的角度去影响其代价风险评估,强化得失的不对等性,动摇对手意志,以此达到慑止对手的目的。强大对手是在军事实力上比威慑者更强大的威慑对象。在双方力量比较上,威慑者处于弱势。双方发生冲突的领域对于两者来说利益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 对于威慑者而言,往往涉及核心利益; 而对于强大对手而言,利益的重要程度可能相对较低。此时开展心理威慑,核心是让对手明确威慑者有扞卫核心利益的能力和决心,在对于将战争强加于威慑者头上时,定会不惜一战,并力求使对手付出的代价超过它从战争中所谋取的利益,以侵略得不偿失威慑对手。
四、威慑手段的运用
心理威慑中,传统手段主要是军事力量展示和外交宣示。现代条件下,经济手段、科技手段和心理手段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对象的多元性,要求心理威慑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必须树立整体威慑的理念: 只有综合运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各种手段,将分散的威慑力量、势能有效聚合起来,集中释放,才能获得最佳威慑效果。必须强化整体威慑的意识: 既要重视军事威慑的基石作用,也要充分运用经济威慑、政治威慑等软威慑力量; 既要充分认识到核威慑在战略威慑运用中的核心作用,注重运用核威慑来争取战略主动,又要看到信息化条件下核力量使用的局限性,注重把核威慑与常规威慑、信息威慑、空间威慑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陆海空天联合、核常并举的整体运用态势,实现联合制胜。必须注重多种威慑策略运用: 不仅要通过平时的威慑,还要通过战时的“逐步控制”“逐步升级”或“跨步控制”的威慑; 不仅要通过军事途径,还要通过经济、外交、文化等途径; 不仅要通过“实物”威慑,而且要运用“理论”威慑; 不仅讲进攻,还要讲防御; 不仅讲“摧毁”,而且讲“生存”; 不仅要给对手制造“外科手术式”的实战创伤,而且制造舆论上的危机; 不仅要制造“硬件”力量上的差距,还要制造“软件”力量上的差距;不仅要寻求“生存威慑”,还要注重“发展威慑”; 不仅要开发高能级的威慑价值,还要开发中低能级的威慑价值; 不仅要注重单项力量优势的发挥,而且要更注重系统整体效应的发挥。
五、威慑效果的提升
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威慑,既是综合国力的全面较量,又是双方决心意志的对抗; 既是单元与单元的较量,又是系统与系统的对抗; 既是在有形战场上的较量,又是在无形的信息领域的对抗。及时有效的信息攻心已成为心理威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心理威慑成功的重要保证。信息化条件下,信息传递流量大内容杂、手段多速度快,信息威慑成为一把双刃剑: 利用好,就可以把威慑信息及时传递给威慑对象,有意识地控制其认知和决策; 利用不好,决心和实力传递不但不能增效,还可能给威慑对象造成误解,达不到威慑效果或造成冲突升级。当今世界,心理威慑在信息领域的斗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必须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心理威慑的特点,建立起有效的威慑信息传递系统,使威慑对象能及时准确了解威慑者使用威慑力量的决心; 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威慑信息反馈系统,准确掌握威慑对象的基本动向,及时调整威慑心理战方式。选择威慑样式时,要把信息攻心与具体威慑行动有机融合起来,要创造性地运用传播媒介追求威慑效应,要运用多手段传递威慑信息。
六、威慑代价的评估
如果威慑失败,威慑者是否有意愿执行惩罚,直接决定着威慑效果的可信度; 如果执行威慑承诺的代价不大,威慑者往往会倾向于开展行动; 如果执行威慑承诺的代价超出威慑者的心理承受范围,威慑者则往往倾向于放弃行动。这是因为一国介入某一冲突的可能利益决定了其所愿付出的代价。
由于冲突的范围越大、强度越高,冲突各方可能付出的代价也就越高。因此,威慑者必定希望能控制冲突的范围和强度,使其不至于超越某一界限,并设法在冲突受控的前提下获取胜利。所以,有效降低执行威慑的代价,更有助于心理威慑取得成功。
一、现阶段基层部队官兵进行心理辅导管理的现状(一)在进行心理辅导时,主要的问题表现在辅导管理的职责不明确,管理部门划分模糊。我国明确规定了进行心理辅导工作时我国部队政治生活的重要部分,但是从实际的实施情况来看,政治部门并没有起到相应的辅导...
人性即一切人所共同具有的特点,人性观指对人性的基本信念和态度。所谓人性的复杂性是指: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是难以理解的还是容易理解的。官兵对人性的认识会影响他在部队的适应性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进而影响他的心理健康。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人性...
与直观感觉不同,“选拔合适的候选者”与“淘汰不适宜的候选者”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拔策略,在选拔的理论与实践中有着巨大的差异,前者称为“择优”,后者称为“汰劣”。...
原标题:浅析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心理战自古以来就是用兵者所看重的军事手段。兵家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注重心理战的应用。心理战和物理战作为战争中两种基本的作战样式,其作用方式和对战场局势的影响,始终受到关注。而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物理...
一、军队反腐正风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一)道德信仰缺失从人类政治思想史来看,道德信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道德信仰迷失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国际...
0引言心理战是个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大概念,而不是军事领域的专属概念,它内在地包含心理进攻和心理防御,它与武力战交织在一起,两者彼此兼容,相互借势.军事上心理战:是指以既有或潜在的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各种形态的信息媒介为武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伴随军营内外环境更迭多变,如何观兵、析兵、知兵,进而懂兵、爱兵、带兵,已成为基层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此,笔者结合点滴实践,就当前士兵心理察析与疏导工作略作几点思考。一、拨开士兵心理遮障,把握实情、强化认知伴随更多90后青年踏入军营,在...
心理健康是官兵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条件,是其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心理服务工作对于增进官兵健康、维护部队安全稳定、提高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军队心理咨询是为军人心理健康服务的,其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解决军人心理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军人身心健康。由于军人担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不论是战时还是平时,其身心方面所承受的压力都高于常人数倍,如果他们心...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指的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主要包括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四种积极的心理品质[1].在教育领域,尽管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但相应的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2].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