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同(major identity)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与青少年对职业领域的认同探寻过程有关。专业认同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和持续三个子维度。首先是认知性专业认同,即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了解,是产生其专业认同的基础;其次是情感性专业认同,指个人与专业的情感连结程度。在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对所学专业的情感认同使个体获得心理上的安全与情感愉悦满足;再其次,这种内在的情感上的愉悦与满足会直接导致积极的行为动机和外显的行为效果,从而形成可持续性的专业认同。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状况既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又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
我们通过调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口腔医学本科专业学生专业身份认同和专业培养认同状况,了解其专业认同状况和影响因素,为优化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提高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1、调查对象和方法
对我院口腔医学专业第1、3、5、7学期的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第9学期学生分散在各个实习单位,未纳入。共发放问卷212份,回收209份,有效问卷205份,有效回收率96.7%。参照彭艳红等设计的问卷。该问卷总体信度0.943,维度信度最低0.822,信度极佳。问卷共26题,其中态度问题14道;事实问题12道,反应专业学习的软、硬件因素。问题均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从“非常符合(非常满意)”、“符合(满意)”、“无法确定”、“不符合(不满意)”到“非常不符合(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依次赋以5~1分,分数越高者,代表其对专业的认同度越高或者对教学评价的满意度越高。
采用集体方式进行问卷发放,被试者当场完成问卷并进行回收。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口腔医学本科生总体专业认同感的项目平均分为3.58分,高于中间值(5分制,中间值为3分),表明总体专业认同感良好。性别差异对口腔医学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度无明显影响(表1)。
2.1专业认同的年级差异
不管是专业身份认同,还是专业培养认同,得分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4年级专业认同得分最高,2年级得分最低。但是1、2、3年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年级与其他年级相比专业认同得分显著升高(P<0.05)(表2,图1)。
2.2专业认同的录取志愿差异
专业调剂录取与第一志愿录取相比P=0.000,与第二、三志愿录取相比P=0.002,第一志愿录取和第二、第三志愿录取相比P=0.117。提示第一志愿录取和第二、第三志愿录取对专业认同无明显影响,而调剂专业录取的学生专业认同感明显低于志愿录取生(表3)。
3、讨论
李素华认为,认同具有以下的特点:①认同是社会性的,是一种集体行为,认同源于个人与他者之间的关系;②认同是动态的、自然发生的,认同会发生变化,具有可塑性;③认同是客观社会存在与个体意识作用相结合形成的,既是个体意识作用的结果,同时也依赖客观社会存在的一些条件。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是变化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专业身份认同,主要指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程度、是否接纳自己在本专业学习以及是否有学习本专业的兴趣等。专业培养认同,主要是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老师教学思路等的认同程度。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如何优化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对于提高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
本调查显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口腔医学本科生整体专业认同度较高,这可能与医生这一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有关;另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口腔医学本科生第一、二、三志愿录取的学生占总学生比例为72.68%,处于较高的水平。本结果显示第一志愿录取和第二、三志愿录取对专业认同无明显影响,而调剂专业录取的学生专业认同感明显低于志愿录取生。提示志愿对于学生的专业认同有重要的影响,增加志愿录取生,减少调剂录取生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学校培养质量的提高。专业认同与性别关系的研究结果报道不一。
傅雷、黄涛等发现专业认同与性别无明显差异,而彭艳红、王顶明等认为男性的专业认同低于女生。本结果发现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认同不受男女性别差异的影响。
王顶明等认为专业认同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与探究,是一个与学习过程相伴随的动态概念,学习者在与其他参与者互动的过程中,会因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对专业的既有看法,可能会对某一专业由陌生到喜欢并为之努力,也可能会由喜欢到茫然甚至背弃。本调查显示,口腔医学本科生在第1学期有较高的专业认同度,但是第3学期认同度下降到最低水平,随后上升,第7学期达到最高水平,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提示专业认同度在大学期间并非一成不变,结果与王顶明等的观点相吻合。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与课程设置有一定关系。我国口腔医学院校本科采取的是5年制,前4年为理论课时间,最后1年为毕业实习。一般采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三段式教育方法,除了在第1学年开设口腔医学导论外,口腔医学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到第3学年(第5、6学期)才开始授课,第3学年只上部分基础课,其他课程主要集中在第4学年(第7、8学期)完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口腔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沿袭了国内一贯的传统,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但是接触专业过晚也带来专业学习时间过短等问题。在我国香港、台湾及国外诸多口腔医学院校学生普遍接触专业早,以香港大学牙学院为例,口腔医学专业基础和临床课程从第1学年即开始,第2、3、4学年专业课学时数分布较均匀,占每学年总学时数的82.35%~88.24%,使学生始终处于口腔医学专业教学的环境之中。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患者,有利于突出口腔医学的专科特点。本结果发现学生进入大学时对口腔医学专业有较高的认同度,但是第1、2学期的学习课程除了第1学期的《口腔医学导论》外,主要是军事理论、英语、政治课等公共基础课程,由于较少接触专业,对专业的认识产生偏差,兴趣下降,导致第3学期专业认同度有下降趋势。随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逐步开设,专业认同度逐渐回升,在第7学期专业认同度明显升高。结果提示,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早期接触专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可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Jonathon D.Brown.自我[M].陈浩莺,薛贵,曾盼盼,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8-22.
[3]彭艳红.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理论述评[J].兰州学刊,2005,(4):201-203.
[5]傅蕾.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研究[J].皖南学院学报,2010,26(5):141-144.
[6]黄涛.上海地区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杜祥永,孟国祥.我国口腔医学本科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对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3):246-249.
[8]陈宁.大陆、香港、台湾口腔(牙)医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J].医学教育,2003,23(6):16-18.
[9]许浩坤,鲁红,陈发明,等.多媒体联合CBL教学法在口腔黏膜病教学中的应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3,23(6):414-416.
作为社区教育发源地之一的加拿大社区学院,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为加拿大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世界各国中学后教育(post-secondaryeducation)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别具一格的加拿大教育行政体制及其独树一帜的...
基础化学是为了满足医学专业的需求而开设的基础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该课程以化学理论知识为基础,与医学知识密切结合,具有独特的特点,加强化学教学对于提升医学生的综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形势下医学教学的重要方向。...
目前,很多医学院已经开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面实施学分制。但因为导师制建设相对滞后,没有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导师制的概念导师是在学分制的实施过程中,负责指导本科生如何从自身...
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是一所顺应时代发展, 以培养音乐传媒、国际演艺、影视娱乐等应用型、复合型、原创型人才为主要办学定位的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湖南永州九嶷山学院开创了中国民办高校的新纪元。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招生比例开始扩大,由于受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公办本科院校结合社会资金创办的独立学院如...
2013年6月,吉林医药学院圆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2013年7月,吉林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意见.无论是评估整改,还是高教强省,都迫切需要我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在服务吉林经济社会...
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群体系。我国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和2012年内蒙古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都提出要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对我国...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针对不同学习任务选择不同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快且呈爆炸式增长,医学生要想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必须打破教育定终生的观念,树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