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被看作是大学生攻克就业难关的关键,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正确运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为教育界热议话题。通过分析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三方面影响,剖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以期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从而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竞争力;政法类;大学生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快落实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人才受到社会各领域的欢迎。各高校适时进行了院系调整,除了综合性大学原有的法律系发展壮大为法学院。法律人才的培养一时呈蓬勃之势。但是人才市场化、社会化,高校大量的扩招及随之而来的就是供需矛盾的就业难题。
一、政法类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政法类院校学生的特点
政法类院校大体指传统上以法学为主的高等院校,包括全国知名的政法大学和各公安、司法、检察等行业高等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系。通过政法类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报告发现,政法类院校毕业生在择业满意度以及工资待遇等方面的问题日益严重,结合实际情况,发现造成困境的因素大概有两方面,一类是学校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不足,另一类是学生不清楚自身定位,没有形成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不止一部分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并非出自兴趣和特长,而是听取长辈对自己的建议而择取。在入校学习后,由于缺少实习经验,对岗位设置不熟悉,不善于对专业知识与个人素质进行有效结合等原因造成就业率低,离职率高。
(二)政法类院校学生就业前景
麦可思发布《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中公布了包括法学在内的七个红牌预警专业,在中国法制社会的快速发展时期,法律专业毕业生的“滞销”不得不引起思考。 (详见表1)一方面从数据不难看出人才输出大于市场需求,但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这就出现了所谓的“就业鸿沟”问题。
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就业工作者的思考,存在这个问题的原因要从学校和学生两个主体去分析:首先,学校方面缺少科学的课程设计。就现行情况,学生通识教育的安排占据了主要时间。教育部将16门法学核心课程确定为专业必修课之外,并要求学校各自结合特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各政法类院校的法学专业以平均60门课程计,实习之外的7个学期平均开设课程8~9门,课堂教学占了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缺乏对学生就业的引导,忽视职业规划工作,就业服务手段落后,就业指导教材建设、就业实践活动不足。
其次,学生方面就业意识不足。据初步调查,在学生和学生家长的眼中九年义务教育的唯一目标就是高考成功。这种观念导致学生一进入大学的殿堂,就丢失了奋斗的目标,迷失了努力的方向,以至于不知道将来要从事什么行业,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自己的优势更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大学四年的时间,只是知识机械化的积累,并不能让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从而导致学生眼中的就业就只剩下公务员等“黄金岗位”。
每年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是政法院校学生的首选就业方向,校园内到处是相关的培训班广告。学生的求稳意识导致学生就业面窄,途径单一,就业竞争力不强,已成为众多在校学生面临的问题。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估自己,被动就业缺少创业意识,偏向事业单位等稳定岗位。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内涵
关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概念的相关研究有很多,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结合近年来用人单位的需求,我们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表1 2015年中国大学就业预警专业】
(一)性格品德
指个人对环境中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一贯反应。包括责任心、进取心、自信心、主动性、忍耐性、独立性等个性特征。有的大学生由于学习与就业压力较大、家庭经济困难、人际关系失调等原因,往往会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障碍;有的大学生没有敬业精神,这些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能力。
(二)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个人在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时获取该任务所需要的必备知识以及经验。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静态衡量。另一方面,学习方法的科学性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是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大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也不能仅满足于成绩,应不断地充实自身知识,才能更有创造力和发明潜力。
(三)社会技能
就业意味着融入社会,而当今社会是一个分工合作、瞬息万变的大数字社会,学生要想成功就业除了学习能力,则仍需要有必备的社会技能。社会技能包括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现代化办公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等技能。
三、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大学生减少对就业的迷茫,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而正面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一)职业生涯规划对 性格品德 的影响
职业生涯规划分为认知自我、确定目标、实现目标等三个环节。大学生通过对自我的剖析,获得了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理想等信息,在此基础上综合社会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外界因素,借助科学的规划方法,得出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然后制定实现目标的执行计划,经过一步步执行,发现与目标的偏差,这时要反作用于自我就行纠偏,在一定程度上为了完成目标而完善自我,从而对性格品德起到了正面的积极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对性格品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我认知的环节。自我认识是指主体从气质、性格和能力等三方面的自我评估,一般能代表自我认知水平。气质是先天形成,无好坏之分,在日后的实践中可以获得和改变,是一种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性格是在后期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也受周围环境影响的重要心理特征,能决定一个人处理事务的方法和态度。能力,是指完成特定任务所需要的技能。
(二)职业生 涯规划对 学习能力 的影响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为学生引导正确的学习方向,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明确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理念,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完善知识结构,不断与目标定位进行匹配,纠正自己的偏差。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及时树立危机意识,意识到校园外存在的激烈竞争。另外,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很多有效提高学习能力的游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智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意志力,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
(三)职业生 涯规划对 社会技能 的影响。
职业是个人与社会相互连接的纽带,职业生涯规划正是这纽带的建设者,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清楚认识到,专业与职业、就业与工作的关系。在明确了自己的社会定位之后,积极获取相关职位的信息,了解相关职位的就业形势以及市场价值。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培养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积极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力。利用这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困难,势必能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四、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眼下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并且把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但是成效甚微,一方面学校煞费苦心设置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另一方面学生对职业生涯的依旧渺茫。究其原因有三方面,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大班制的教学不利于职业规划,缺少职业规划的实践环节。
(一)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
职业生涯规划的老师被称作是“职业导师”,由此可见,职业导师在这门课程中的作用之大。但是目前高校很少有一批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大部分由思政工作者兼任。这部分工作者或者缺少专业的培训,或者没有教学经验,往往把职业发展规划当成思想工作的阵地,甚至是班会形式。
(二)大班制的教学不利于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量体裁衣的过程,从自我认知,到目标定位,再到提高自己,这三个环节是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停地纠偏。但是大班制的教学根本无法完成对每位学生的纠偏。另外,课程设置往往只按照学期为单位,上学期老师的教学内容与下学期老师的教学安排没有沟通,很容易造成重复教学,对职业规划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导致学生反感情绪。
(三)缺少职业规划的实践环节
职业生涯规划最终是把学生与社会相连接,如果老师没有亲身实际体验,势必会给教学造成困难。如果能设置一些走访,或者邀请社会工作人士进课堂亲自讲述,对学生来说会更有说服力,另外会带来新鲜感,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借助社会工作人士,统一为学生心中的实际性问题答疑解惑。
五、小结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鸿沟”难题已经遍布全国,而职业生涯规划是把学生与社会岗位相连接的重要桥梁,所以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会有效缓解“就业鸿沟”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旨在教会每一位学生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特点形成专属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就业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参考文献:
[1]乔淑贞.法类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南教育(中旬),2012(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等教育出版社,1998(11).
[3]李名梁.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述评[J].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4]贾超.高师院校政法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困境与解决途径初探[J].价值工程,201(02).
[5]李欣,赵娜.当前独立学院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求知导刊,2016(41).
[6]郭剑.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20).
1研究背景二十一世纪以来,全国各地社会体育专业院校快速扩张,办学主体多样,除了一些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以外,一些医学类、农业类、理工科类的院校也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此外,各类院校出现课程设置紊乱、人才培养体系不...
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共749万人,达到历史高值;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然而,并非大学生供大于求;而是当前部分大学毕业生能力不能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还有部分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清或对职业定位模糊,而进入...
大学生职业规划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随着我国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政策推行,高校实践性教育的重要性愈来愈受到高度重视。开展针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方面的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实践教学...
职业生涯就是事业生涯, 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职务的发展道路。一个人的事业究竟应向哪个方向发展, 他的一生要稳定从事哪种职业类型, 扮演何种职业角色, 都可以在此之前作出设想和规划。下面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6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自我认知经过竞争激烈的高考顺利进入大学,有不少同学会失去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及学习积极性,无法合理利用课余时间,面对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无从选择。针对这一情况,在新生入学后应积极开展大学四年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培养自我的综...
随着近些年来大学毕业人数的急剧增加,与之相伴随的便是与日俱增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因此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使之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数量与质量成为目前各大高校持续性关注和探讨的教育焦点问题。与以往的研究不同,为了能够更好地夯实大学生的就...
一、案例背景高某,女,某高职院校三年级学生,所学专业是酒店管理(酒店信息工程),2016年7月毕业。因为她所在的二级学院急需招一名学生来管理OPERA机房,任课老师动员她留校实习,她同意了。所以从2015年912月,她是在本校的机房实习,负责机房的运转与...
大学生择业难、人生规划混乱、理想不明确、信念缺失等,是现阶段高校大学生自身发展较难逾越的困境。Super生涯发展理论的发展实质与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以及人生彩虹图的绘制,让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进入了新的天地,而我国高校现阶段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所出...
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正式出台,随着扩招政策的推进,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呈激增之势: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人,2014年高校毕业生727万人,2015年749万人,中国高校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随之而来的是待就业人数逐年增...
在目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不可缺少的,全国高校都在努力尽心做好这一工作,如何能够帮助大学生进行更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是我们学校和老师的共同责任。一、树立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重要性职业生涯规划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