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王维人生哲学体系探析
【引言】王维人生领悟的现代价值探究引言
【第一章】王维人生哲学形成和发展的背景
【2.1 2.2】“空中有生”的生命观
【2.3 2.4】任运自然的处世观
【第三章】王维人生哲学的特点、影响和现代价值
【结论/参考文献】王维人生观念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3 任运自然的处世观
明末徐增在《而庵诗话》曾说:"今之有才者辄宗太白,喜格律者辄师子美,至于摩诘而人鲜有窥其际者,以世无学道人故也。"王维不易学,原因在于很少有人能把握好经纬之才与淡泊心境的融合尺度,而这也正是王维"任运自然"处世观为人称颂之处。
"万法皆空"的般若智慧不仅给王维带来对生命的根本性认识,更使其在"适"的价值取向的指引下,以珍惜之心面对人生,在山水中寻得自我,在仕与佛间安放自己的生命。这些都间接无声的改变着他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并使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圆融出自己任运自然的处世观。其任运自然的处世观中具体分析,有与自然相融的态度,有达观平和的人生态度,更有实际生活中消除冲突的仕隐关系的亦官亦隐的政治态度。这种处世观一方面使王维不执着于过去、现在和未来,活在当下,真实自在的生活,更为后人留下一部关于处理与自然、与人生、与政治独特的生存哲学。
2.3.1 "物我融合"的自然态度
在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与自然的问题研究上,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之一,是历代哲学家研究不休的话题之一,其内涵是天地人宇宙万物乃是息息相通的有机整体。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先秦哲学中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庄子的顺天说、荀子的制天说、《易传》中的天人谐调说。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东方的先哲们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王维的诗中最经常最多描述的便是自然山水之乐,"物我融合"最恰当的描绘出了王维与自然的关系。王维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没有专门的论述,但从其作品中对于自然与我的描述中,往往能让人"物我两忘".
正是这种两忘,使人能清晰的感受到他对自然的态度,感受到他与物相融、和谐的自然观。如《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杳无人迹的空山,古木参天,一切都是空寂幽深的,人语之声在林间响动,然后身影悠然入林,一切又都归于原来的模样,只有晨光仍照在青苔之上。人与物,和谐相融,皆化为一,安详自在。又如《戏赠张五弟諲三首》中:
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
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
云霞成伴侣,虚白侍衣巾。
何事须夫子,邀予谷口真。
"入鸟不相乱"是《庄子》中"齐一"思想的诗化,人与物天人合一,无争无碍,融为一体。王维思想的杂糅性使诗文浅显易懂,却韵味深藏,各有各解。
既有世界万物皆空所化的生命本质,又有大德曰生的生命常态,还有与物齐一的和谐。
"一花一叶,皆是如来",自然事物中无不蕴含着佛性,王维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中总会有着很多"空"的描述,在描绘其心境的清净的同时,更通过自己的心灵娓娓道出"物我本空"的实质,用超脱的心境把客观虚幻的物象和自身虚幻的心性相结合,浑然天成。僧肇法师曾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天地万物皆为同源,一切生物不可分离,来自于空,又复归于空。道家也极其强调人与自然恶和谐统一,道家认为的"自然"不仅指天地万的总体,更是事物的本来状态。万物皆是道所化,人与物和谐相融,正是对"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的映衬。
钱钟书说"人与山水,如好美色;山水与人,如惊知己。"万物皆灵,王维以亲和山水的体验方式感受生命,与自然平等相处,全身心的投入融入自然之中,将七情入山,六欲化水,转山顺水中化为一物,与整个自然的万事万物相融,与天人合一,化解生命的困顿,自在安详,无拘无束。若化为物,则不知生不知死,不知春夏秋冬,不知世事的不得志,不知逆流中的痛心苦楚,全身心的释放自我,在山水自然中放任自我,回归自我,静享生命的自由。
2.3.2 闲适平和的人生态度
王维任运自然的处世观是以"适"为取向,将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自然、佛家的中观思想共同融合,形成的超脱对待人事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蕴育出心灵生存的静谧超脱的维间天地,更使王维在现实的人生中平和闲适,达观超脱,使他在现实面前真正的平和无碍,自在安心,不纠结与现实过往,真实平易的对待自己的人生、生活。如《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溅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辛夷在山中自开自落,生死轮回无声无息。不关心有无人欣赏,不在乎花开花落,这是发自内心的"无所而不适"的超然。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是超然和自在的。《坛经》中慧能也以"三无"即"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重点说明心无挂碍执念的重要性。无挂无碍,任运自然,与万物无争。这正与南禅宗所提倡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共妙合和之处。
在王维的隐逸诗中,"闲"字出现的次数也很多,愈加显示了其闲适平和的心态,如:
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川寂寂闲。(《寄崇梵僧》)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冬晚对雪忆胡处士家》)澄陂淡将夕,清月浩方闲。(《泛前陂》)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闲居日清净,修竹自檀栾。(《沈十四遗拾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登河北城楼作》)"闲"是王维诗意存在的外在形式,更是他人性深处的精神表征,是他不断追求身心绝对自由的彰显。人生中现实与理想的距离不是不存在,亲人挚友的生离死别的彻骨之痛更不会轻易消散,政治的昏暗腐败不是看不到眼,只是时不我待,无能为力,王维不是不忧,而是忧的超然。诗人以摆脱心的束缚的超越,以达观态度在人生红尘中释放,从达到一种闲适自在的生命状态。
这种"闲"与"适",是他对现实和人生的包容,是人生百转千回的纠缠中超脱而出的智慧。以另一种生活的方式体悟生命的真善美,不著牵挂,不生障碍,任运自然。这种人生态度在《终南别业》更有直接的体现: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诗文用语淳朴天然,平淡又真挚,仿佛山林老者的闲话人生。诗人信步游走在山水之间,不疾不徐,走到水的尽头,就悠然坐下观看天上行云变幻,其中所得心中自知。与山中林叟轻语漫谈,归家时间也已忘记,自由、惬意、闲适、豁达。生活淡如白水,却并不因此单调,而是从内而外洋溢着一种洞悉人生的睿智,任运自然的超脱。
人生苦恼无非贪嗔痴,妄念俱灭才是真正善知识,一迷一悟间,既是了悟成佛,又是真知人生。王维的"禅"于他来说,不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人生引导性、调和性的哲学思想,使他在"适"的价值标准下,在懂得生命本质的境遇下,消融是非得失,消融好恶,消融生死距离,真正修到了"眼界无染,心空不迷"的境地。于是,刹那间,仿佛既是一生。
2.3.3 "无可无不可"亦官亦隐的政治态度
如何更自在更有意义的生活,如何到达理想和梦想的彼岸,原本就是每个人人生的重要课题之一。儒家告诉王维要积极有为,而现实给予王维的总是背道而驰的生命苦酒。王维前期身处大唐最繁盛的年岁,后期身处唐帝国由盛而衰的20 年。从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杨国忠当政,即从 736 年至 756 年安置之乱的爆发前,在大唐盛世太平的表面之下实则政治昏暗,步步危机。王维亲眼目睹了官场的勾心斗角,朝廷的昏庸腐败,面对这些,"无可无不可"、"身心相离、理事俱如"这种观点改变了他对仕隐的态度,消融了仕隐的对立,这也是构成了王维后期"半官半隐"生活方式的思想基础。
《老子》在四十八章中说"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这是道家思想关于无为而治的思想,其中"无为"绝对不是单纯消极意义上的真的消极无所事事、无所作为,道家秉承自然的观点,认为做该做的,不该做的也不妄为,任以自然。王维置身于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专权的昏暗时局中,既不会之同流合污,也没有决然离去。在王维《与魏居士书》中阐明了他之所以做"亦官亦隐"选择的理由:
虽方丈盈前,而蔬食菜羹;虽高门甲第,而竟空寂。人莫不相爱,而观身如聚沫;人莫不自厚,而视财若浮。···降及嵇康,亦云顿缨狂顾,逾思长林而忆丰草。顿缨狂顾,岂与免受维絷有异乎?··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後贫,《乞食诗》云「叩门拙言词」,是屡乞而多惭也。孔宣父云:「我则异於是,无可无不可。」可者适意,不可者不适意也。
君子以布仁施义、活国济人为适意,纵其道不行,亦无意为不适意也。苟身心相离,理事俱如,则何往而不适?
王维也曾在受贬之后低沉过,迷茫过,期盼归隐,但随着之后的人生变迁的感悟,道佛的化解,三家思想的不断融合,使其领悟到"适"的价值标准。对于阮籍和嵇康的人格,王维很是欣赏,但是对于他们决然离去归隐的做法并不认同。
他认为即使身处高门之中,只要心中没有挂碍,内心不乱,无需逃往山林,规避尘世,仕即是隐,隐即是仕。这种做法使他恰当巧妙的化去仕隐、世与出世之间的矛盾,解决困扰自己多年的难题,无往而不适了。
从张九龄罢相到安史之乱的 20 年间,玄宗怠政,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专权,嫉贤妒能,政局昏暗。《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中云: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辄以计去之。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王维本是张九龄一手提拔而来,却在以后的仕途中不仅没有降职被贬,反而是逐渐在升迁。其中原因不仅是其名誉朝野,更大的原因是王维这种无碍的政治观。他这种"适意""无可无不可"亦官亦隐的模式,不仅消融自己内心的挂碍,更使诗人散发从容无碍的色彩,给他在官场带来了可进可退的灵性,也免去政敌的猜忌,警惕和迫害,使其身走于仕隐之间,心却超然物外。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观天山云卷云舒。庭前仕途身,方外超然心,这即是王维的生命。君子能屈能伸,王维不仅是君子,更是雅士。正是他的这种可进可退的仕途模式,使他免于体会儒家济世之梦决然破碎的声响,可以静静等待,品味希望的美好和现实的珍贵。诗人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既站在云端俯瞰人间烟火,又立足于现实仰望理想,在俯仰间铸造生命的妙笔,用生命的"适"意去跨越这俯仰间的距离。
2.4 禅修工夫论
王维的信佛不同于一般人,不仅在思想上深究禅理有新的感悟,更能在实践生活中,持之以恒的身体力行。唐代帝王们对佛教除了后期武宗灭佛外,大部分都采取包容保护的态度,这也使得佛教在唐朝得到空前壮大。王维生活的时代,"禅宗"分南北两派,南宗禅以慧能为代表,北宗禅以神秀为代表,尤其到了王维生活后期,更是南禅宗的天下。总体来说,王维的禅修,前期主要受北宗的影响, 具体方法是念佛和坐禅;后期主要是南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是顿悟,身心相离。
2.4.1 坐禅念佛的工夫
据《旧唐书。方伎传》记载,神秀被迎往东都洛阳时,王公贵族和百姓万人空巷去迎接他。礼佛之风悄然兴起,高僧门下长环绕许多俗家弟子,学士高官亦因多种原因求拜禅学大师。正是这样,礼佛不仅成为一种内心需要,更成为一种风尚。在这种氛围之下,王维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王维家庭信佛使他从幼时即耳濡目染的接触佛教,随着人生经历的不断增多,消除内心的困顿成为其礼佛的最主要原因。王维早年与北宗禅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北宗禅的渐修功夫对王维有很大影响,从"中岁颇好道"开始,他的习禅历程就是先从北宗禅开始的。北宗禅师神秀继承达摩祖师禅学的基本主张,即通过坐禅观心和克己修行来驱遣妄念。就修习功夫来说,王维前期修习的北宗禅渐修工夫,主要方式是念佛和坐禅,这时王维处在念佛静心,坐禅摄心的阶段。
王维对坐禅工夫很是倾心,《旧唐书》记载他"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这一阶段坐禅能使其在遭到贬谪后的不得志,入禅静心,守心等待时机,如在为北宗禅师净觉撰写的《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师塔铭》对净觉安居坐禅能达到"猛虎舐足,毒蛇熏体,山神献果,天女散女,澹尔宴安,曾无喜惧"的境界很是赞叹。据《大照禅师碑铭》的记载,北宗禅法要旨是:
其始也,摄心一处,息虑万缘。或刹那便通,或岁月渐证。总明佛体,曾是闻传,直指法身,自然获念。滴水满器,履霜坚冰。故能开方便门,示直宝相;入深固藏,了清净因。耳目无根,声色亡境,三空圆启,二深洞明。
这种方法在于通过集中精力坐禅,抛去所有关于世界的念想,可能用极短时间也可能用很长时间,人便能进入觉悟的境界。提示修行者要在最开始从自己的内心懂得佛的真实意义,然后向着成佛的目标努力修行,便可自然而然地使愿望得到实现。犹如滴水石穿一样,这是一个渐修过程。坐禅在王维诗文中多有体现,比如《过福禅师兰若》"欲知禅坐久,行路常春芳。"以自己的体悟说明修行必须坐禅,禅坐久了其心才能朗如日月,心中安定万物都自显芬芳,这是王维自己习禅的心得。还有如《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也是足见其在早期阶段对坐禅的倾心,坐禅以成为他消解心中愁苦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些诗文说明王维对于坐禅一直是坚持的,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在坐禅中致于虚静,静寂中得乐,这也正是北宗禅渐修的效果。这种效果在《山中寄诸弟妹》描述其领悟:
山众多法侣,禅诵自为群。
城郭遥相望,惟应见白云。
这是诗人在随僧侣禅诵之后,远眺远方得到的感受。在诗人眼中山静水静的,人静,更主要的是作者心境之静。虽然城郭遥远,白云轻飘,但正是因为心清心静,所以眼前唯有云的超脱与淡泊。
2.4.2 顿悟见性的功夫
北宗禅的渐修工夫使王维慢慢的消磨心中的困顿,但终究没有融去困顿。随着北宗禅的式微,南禅宗的崛起,王维在南选的途中结识了南宗禅的神会大师,随后其禅修的工夫从北宗转移到南宗禅,以至于南禅宗对其以后人生的价值取向和生命观都起到深不可测的作用。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后期王维转投南宗禅,但北宗禅的理念和做法也伴随其一生。
开元二十八年即 740 年,王维在南选的途中与南宗禅大师神会相遇于南阳,据《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记载:"于时王侍御(指王维)问和尚言:若为修道得解脱?答曰:众生本自心净,若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脱。王侍御惊愕云:大奇。曾闻大德,皆未有作如此说。……王侍御问:作没时是定慧等?
和尚答:言定者,体不可得。所言慧者,能见不可得体,湛然常寂,有恒沙巧用,即是定慧等学。
"由此,王维对南宗"真空妙有两不相妨","担水砍柴,莫非妙道"的禅法极其佩服,而后倾心于南宗禅。随后又应神会相请为禅宗六祖慧能撰写了《六祖能禅师碑铭》,为南宗禅的传播起到巨大作用。
南宗不再采用从达摩祖师以来就遵循的坐禅形式,而是主张顿悟,认为一念悟,众生即佛。南禅一反禅定苦修的修行方式,认为成佛的关键在于是否能识心见性。禅宗力主顿悟说,不提倡苦修的方式,也这为士人敞开了一道既能直接消除痛苦又便利的法门。南宗以无念着手,并不限于静坐,认为行、住、坐、卧皆是禅,应当当下直接的把握顿悟成佛的根源-本心。慧能的佛性说首先认为一切众生皆是佛性,由凡夫刹那成佛的关键在于顿悟。慧能认为需要真正的契悟本心,不离自性,直指本心。修行上以"三无"即"无念、无相、无住"的"三无认识论."无念"慧能认为不是心若死灰的空寂状态,而是"于念而无念",念念之中随缘自在;即不是"断念",而是对所缘应物,无所挂碍无所执着。"无相"硕士学位论文也并非"绝相"而是"于相而离相";"无住"是指内心无所住的状态。
正是这种一渐一顿的区别,使王维对南禅宗一见相契,在南选归来后,其《谒璇上人》中得见其对南宗的一些领悟:
少年不足言,识道年已长。事往安可悔,馀生幸能养。誓从断臂血, 不复婴世网。浮名寄缨佩,空性无羁鞅。
"缨佩"指官场,作者从前一直有在不得志中怀有归隐的执念即"不复婴世网",到后悟得"空"之自性,"浮名寄缨佩,空性无羁鞅"即对此不在有羁绊,这种的见解转变正是与南宗"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的精神相契合。后期王维一直与神会相交甚深,在为六祖慧能写得碑文中更是对南宗的精神把握更深,以至到后期直接影响王维的价值取向和对生命的看法,为其"亦官亦隐"的为官方式种下伏笔。
2.4.3 素食尚俭的工夫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中散发着父亲对儿子做人的殷殷期盼,也承载着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思考,认为一个人须寡欲淡泊方可怀有渊博的志向,方可坚守自己的志向。在生活方面,王维一生尚俭,素食。
《梵网经》中:"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佛教戒律甚严,认为戒是"防非止恶"的最好途径。在盛唐,礼佛者真正能自觉做到素食的并不很多。王维能如此坚定的遵循这一既修身又静心的方式,既有其家庭原因又有个人的因缘。王维身在素食之家,其母师事名僧普寂禅师 30 余年,一生"褐衣蔬食,持戒安禅",这一点也使得王维与其弟王缙都深受影响。《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王维"居常蔬食,不茹荤血",这是王维严格恪守佛教素食戒律的实践行为。在其隐居蓝天时,《旧唐书》说他"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王维的素食观不仅和其家庭有关,更与他的一生理想有关。儒家仁爱好生,生生之谓德,重立身修德。王维虽然在佛道的影响下,安心尘世网,游走在仕隐之间,周身散发着禅意禅韵,但其一生都不曾放下儒家之梦,王维不伤生,修身养德,即是对自己心中理想最后的坚持。素食不仅戒身更戒心,他一直都在等待时局的转变,等待时局为自己的经国济世之梦再次带来可能。
王维的素食、好俭在其诗中多有描绘:如《游感化寺》诗:"抖擞辞贫里,归依宿化城。绕篱生野蕨,空馆发山樱。香饭青菰米,佳蔬绿芋羹。誓陪清梵末,端坐学无生".又如《戏赠张五弟諲三首》:"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见兽皆相亲,入鸟不相乱".只是清粥,白米,绿羹,在他眼里就已经是美味。这种素食俭朴的生活不仅没有使他感到生活的寡淡,反而让诗人与自然中的万物更加亲近,内心更加宁静,润泽,满足,心境更加平和淡然,在王维的诗中更多出高贵的品格和旷达的胸襟。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恰恰是这种一生坚持的生活方式使他更好的融入自然之中,探索感悟生命的本质,正是这种方式使其不断修身养德增加了他生命的宽度和容量,让他期待有朝一日幸得明君,再拾故梦。可惜,生命中没有那么多等待和如果,安史之乱的烈火在他 56 岁之时燃进了他已经平和的生命之中。待得叛乱平定,其名得雪,官拜尚书右丞这一与理想最近的阶位时,他已暮年。生命留给他很多难以言说的苦寂和无奈,但其一生温润一生坚持,令人心塞和动容。
洪水、泥石流、飓风、海啸、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如鬼魅般纠缠着人类,人们时刻处于被自然灾害夺走生命的危险之中。频繁爆发的自然灾害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人们到底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人们对此问题的思考,有的...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理论影响极大,不仅是霍布斯道德哲学及政治哲学的重要前提,而且也奠定了整个现代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石。荀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自然状态这一概念,但其整个思想也是以人类刚出生且未进入社会之前的状态开始的,亦是其建立...
环境伦理学是一种伦理思想,规范着人类的思想与行为,本文精编了10篇“环境伦理学论文范文”,以下范文都是各期刊杂志编辑力荐的,以供阅读参考。...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是人人为战的战争状态,而战争则使人活的希望成为泡影,于是,为了人的自我保存,理性便发出了寻求和平、信守和平的指令,这也是理性发现的首要和基本的定理和规则,同时这也成为霍布斯的第一条自然法。由于第二条自然法规定了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自身的过程中形成的两种最基本的关系,人的所有活动都围绕此展开。这两对关系既相互独立,各有各的适用范围,又相互影响和制约。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更为根本或者说是更为优先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则是派生...
控制自然意识是生态剥削思想的发源,源于原始人类的恐惧自然。随着科技发展,控制自然成为了资本主义生态剥削的内在逻辑。因为这种观念大行其道,生态剥削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必然产物。摈弃控制自然观,回归马克思主义征服自然的本意,是生态正义的逻辑起...
生态智慧一词虽然在道家哲学的经典读物中未曾出现,但这不意味着道家思想中没有生态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然而,正是基于人类共同的命运和周围世界给予人们的回应,以至于道家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人与自然的深度关切.其丰富的生态意识不仅作为古人处理自身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