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物联网伦理问题与解决方法探析

来源:大众文艺 作者:马玥
发布于:2020-04-28 共3223字

  摘    要: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发展,作为新兴技术产业以其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的技术特性,将人与万物置于全方位信息交互的网络之中,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革命。与此同时,当代技术与性质的新变化对伦理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不得不面临着人的主体性淡化、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等一系列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才能更好地促进公共安全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 物联网; 伦理问题; 对策;

  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物联网在互联网的基础上重构了社会形态,将人与物、物与物联系起来置于全方位信息交互的网络之中,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步伐常常比伦理的步伐急促的多,对我们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技术的力量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使我们处于完全被信息技术支配的危险,韦伯所谓的“铁笼”之中的担忧都是实际存在的。

  一、 物联网技术面临的伦理困境

  (一)人的主体性的伦理困境

  在物联网时代,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网络数据的传递功能几乎可以取代人们的日常工作,热水器可以自动调节水温、汽车可以自动驾驶等诸如此类。作为主体的“人”的行为已经被转化为一个数据,发生交换的不仅仅是人,也有非人、自然物和虚构的人工智能程序。物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好处使人们对其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服从技术的强权逻辑,在使用技术的同时不断向技术屈服。人类创造和发明技术,当然旨在造福人类自身,但技术一旦产生,却未必受制于创新发明技术的人。主客关系在不经意间颠倒了,原本受制于人的技术好似形成了独揽人类生活的力量,作为主体的“人”则不自觉的沦为技术的附属品。人类和机器逐渐趋于一种平等的地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引进更是模糊了人类与机器之间的界限。物联网带着先进的技术无孔不入地侵占了人类生活,在技术时代里已经不再是人控制技术,而是技术束缚、统治和支配人的行动。人们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以至于技术出现任何问题,都会造成人们的焦虑和恐慌,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面向客观世界的主体地位。
 

物联网伦理问题与解决方法探析
 

  (二)国家安全的伦理困境

  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以来,2009年8月IBM又发布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正式揭开IBM智慧地球中国战略的序幕。这就意味着物联网打破地域空间的限制,让世间万物互联互通,因此数据信息极容易通过远程无线传送被干扰或窃取。***总书记在2014年就提出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论断。从基础设施方面来看,城市网络、道路交通设施延伸到农业、工业、金融业等关键基础设施一旦遭到蓄意攻击,势必会削弱国防安全使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安全遭受威胁。从军事方面来看,物联网拥有“一个未探明储量的金矿”的美称,是孕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的新契机。物联网的全面感知特征不仅能够满足军事信息的实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的需求,而且还能突破地域限制,构建海、陆、空多维一体的战场感知网络并实现全域覆盖。如果我国的国之重器、作战装备及作战态势都被连接到物联网上,一旦重要军事信息被敌方或者恐怖分子窃取,作战的各个应用程序透明化,国家的国防力量失去保卫功能对国家总体安全必将造成严厉的冲击。

  (三)个人隐私的伦理困境

  物联网的信息处于感知、传送、应用的各个阶段,其发展将使个人信息的收集合法化,人们普遍的使用电子设备,隐私泄露逐渐成为常态,这是一个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的问题。物联网对于数据收集的便利很可能引发少数人产生盗取数据信息来赚取非法利润的行为。位于深圳的人脸识别公司曾发生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超过250万用户的680多万条信息记录被泄露,包括身份证信息、人脸识别图像、24小时内的位置记录等敏感信息。物联网拥有“全面感知”的特性,能够全面和深入地感知到个人隐私。通过所浏览的信息进行感知,了解到人们的生活习惯及喜好等隐私,随之推荐可能喜欢的商品。在物联网环境下,个体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被物联网所感知并记录下来。由于物联网机器和感知节点都处于无人监控的状态,这也为攻击者提供了机会,黑客或病毒侵入个人在信息世界的隐私空间,甚至通过传播和散布个人隐私信息以谋取非法钱财。

  二、物联网伦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道德建设

  物联网将人与物、物与物联系起来,无论是研发者、管理者还是使用者都是物联网信息技术的主体,其主体是否具有优良的道德伦理直接关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性。主体的行为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对其进行制约,以确保实践主体具有至高至善的道德行为以维持物联网的空间秩序。实践主体在享有信息自由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以发展的眼光倡导物联网的平等原则,强调任何局部网络的利益和发展机会不应以损害其他局部为代价,使物联网伦理的主体逐渐从“个体性”扩大为“整体性”。物联网主体本身应当自觉的提高自身的道德建设和社会责任感,把握明辨是非的标准,树立科学、正确的物联网道德意识形态,充分认识网络“双刃剑”做到趋利避害,从而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加强物联网伦理道德建设,坚决抵制各种不道德行为。只有建立至高至善的道德规范才能建立起和谐稳定的信息网络关系,才能使得物联网信息的优势得以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加强技术研究

  目前,物联网技术在无线射频识别(RFID)、网络传输、智能处理这三个方面都存在技术漏洞。由于技术上的不完善容易导致信息泄漏,严重时甚至威胁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人民的健康安全。由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大部分被国外厂商占据,国内更多的是由外引进,加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研发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无线射频识别标准不一,无法达到全球通用,要想将其作用发挥至最优状态就必须制定统一的标准。网络传输比较普及的是通过广域网络通信进行信息传输,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加强更高级别移动通讯技术的研发,尽早普及5G移动通信。为了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性,国家需要大力研发实名身份认证系统、数据加密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对智能处理技术进行保护,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将人类的理念和伦理道德融入技术的研发和设计之中。我国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还应该增加技术研究的资金投入,结合政府、科研机构和高校组成产业联盟,共同在核心技术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三)完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在信息安全立法方面已经初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但仍然难以跟上物联网发展的脚步。任何空间都需要秩序,在有序的环境下技术才能够真正造福人类。物联网作为新型产业同样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伦理道德建设只能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自身素养,没有特定的法律法规作为坚强的后盾,管理难度太大。从现在社会的发展来看,物联网技术将继续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将物联网进行立法有助于促进整个物联网技术的稳定和持久发展。政府要加快信息安全的立法进程,构建完整的信息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物联网安全体系的规划,建立物联网安全风险评估系统。通过立法程序,完善物联网的信息采集和存储的安全性,进一步构建物联网安全和隐私保护,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上升至法律、法规,并借助法律、法规的强制和规导力量对物联网的技术应用进行引导和约束,调节因物联网所产生的社会矛盾,才能最有效的保证社会秩序。

  三、总结

  对整个人类而言,技术既是主体彰显自我力量的象征,也是自我毁灭的力量。物联网将物质世界与人的世界相互连接、相互感应,在改变社会形态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围绕技术所产生的伦理关系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是人们在涉及技术活动过程中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应该尽到的道德责任,是对技术正面价值的维护和负面价值的制约。因此,任何技术的发展和使用都离不开伦理道德的约束,也不能背离“以人为本”的原则,理性面对技术的异化,科学面对技术的伦理风险,争取伦理的步伐紧跟技术的步伐,共创物联网美好世界。

  参考文献

  [1]蓝江.5G、数字在场与万物互联——通信技术变革的哲学效应[J].探索与争鸣,2019(09):37-40.
  [2]吴飞.新闻传播研究的未来面向:人的主体性与技术的自主性[J].社会科学战线,2017 年第1期.
  [3]许晔.IBM“智慧地球”引发我国的思考[N].学习时报,2012-10-15(007).
  [4]闵春发.物联网技术的伦理问题[J].学海,2013(06):132-134.
  [5]郭贵春.自然辩证法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56页.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原文出处:马玥.物联网技术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20(07):273-27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