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儒家的经权思想始现于孔子,孔子经权思想中的“经”是儒家遵循的基础准则和道德标准,“权”则是儒家思想中的灵活与变通之处。而交友思想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亦体现了经权之妙。本文从论述经权的含义及孔子经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入手,着重探析孔子交友之道的经权之处。同时,交友作为时代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孔子交友思想的经权内容在当代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孔子; 交友; 经; 权;
孔子思想内涵丰富,其中经权思想涉及守经与权变两方面,体现了孔子思想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阅读《论语》能感受到孔子经权思想的妙处。
一、经权释义及孔子经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经”“权”释义
“经”字本义是指织物上纵方向的纱或线。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有:“织之从丝谓之经。”孔子经权思想中的“经”则是其引申义,指常道,有原则性而不会更改的含义。
“权”字最初是指黄桦木,因其坚硬的特点常被用于秤锤。许慎《说文解字》中有:“权,黄桦木,从木,声,一曰反常。”与“经”的“常”这一含义相反,“权”有“反常”即变的意思。《论语·子罕》“可与立,未可与权”中于“权”,朱子集注有“权,称锤也,所以称物而知轻重者也。”此则体现“权”通权达变之意。
(二)孔子经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经权思想中“经”具有原则性与不变性,《中庸》载:“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此三者亦是孔子常提及的,孟子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仁、义、礼、智”四端,董仲舒进而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经”是孔子思想中坚守的大道。
至于“权”,《论语·子罕》载:“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这是孔子直接表达“权”的一处,孔子认为可与共学的,不一定能与之适道;能与之适道的,不一定能与之坚守不移;能与之坚守不移的,则不一定能与之通权达变。可见孔子也不赞成一味的坚守不移,为人处世要“可与权”,能够灵活变通。《论语·子罕》中“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直接体现孔子为人是不喜任意、专断、固执而自大的人,“言必行,行必果,然小人哉!”孔子将这样的人也称作“小人”。只知道坚守“经”的固执而不知“权”反而不能把握孔子思想的内在深意。
儒家思想是儒家在追求理想社会与人生中形成与发展的,孔子思想的“经”使得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能够把握思想核心,“权”则让儒家思想在传承过程中不断保持活力,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契合有新的适应性发展。然一味死守“经”或“权”都不是孔子本义,“经者,道之常也;权者,道之变也。”朱熹强调经、权不离道,而经是常行之道,权究其根本是不离经的。
二、孔子交友之道的经权思想体现
“朋友”的本义是指同族内的兄弟,而至春秋时期,“朋友”作为独立的意思成为新型社会关系,此时“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孔子处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也十分重视交友。《中庸》载:“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孔子将朋友之交视为人处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基本人伦关系之一,可见其对交友的态度。交友之道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也体现了孔子的经权思想。
(一)孔子交友之道的“经”体现
1.“仁”方面
孔子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希望人能达到仁德境界。“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亦在交友之道中是“经”中之重。《论语·卫灵公》载“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孔子认为贤者应当结交所居住国家中的“士之仁者”。而“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交友之仁者,不仅是对结交的朋友具有仁德的原则性要求,也因此可与之影响,来成就与实践自身的仁德。
孔子认为要和有仁德的、知识渊博的人交友,这样能够提高自身修养达到仁德境界,这是孔子交友之道所坚守的“经”,即交仁友,以辅仁。
2.“义”方面
《论语·乡党》载:“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此节记孔子交友之义。孔子认为朋友去世如若无人安葬,那么作为朋友之友就应当为逝友办理丧事,朱子于此处有“朋友以义合,死无所归,不得不殡。”对于朋友的馈赠的祭肉必拜谢,这是尊重朋友,将其祖先如同己亲一般情深意重。
孔子交友注重朋友的人格价值与精神追求,他认为人要遵循“义”行事,因此交友之道也需以“义”为原则。
3.“礼”方面
孔子认为“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习礼,就不能立身处世,可见孔子对“礼”的重视。交友之道中虽孔子没有直接提及“礼”,但《论语·颜渊》中有“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侧面反映了君子为人谦恭有礼就不担心没有朋友,而交朋友时若能平等相待,相互尊重那么朋友肯定能遍布各地。可见“礼”是交友之道“经”的体现。
4.“智”方面
孔子强调为人要“智”且要善交“智”友。《论语·季氏》载:“乐多贤友,益矣。”结交贤明的朋友对自己是有益的,这也是人际关系中的“三乐”之一。《论语·里仁》:“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交友不能过于性急,过于性急反而会遭到疏远,这体现了交友时自身也要具备“智”。
同时,孔子交友强调“仁”。又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表明与仁相处是完美的,而不与仁相处是不明智的体现,直接体现孔子认为与仁相处是智的体现,交仁友亦是“智”。
5.“信”方面
“信”是孔子提及朋友之交中次数最多的一方面,可以说是交友之道中最重要的一处。孔子一再强调“主忠信”,与朋友相处最重要的也是“信”。《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人若不讲信用犹如车没有不能行走一般,为人没有凭借。其弟子曾子三省其身,其中审度自身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则在曾子每日审查自身的内容之列。朱熹于此注:“三者之序,则又以忠信为传习之本也。”子夏亦强调交友要言而有信。此外,交有“信”之友且自身也有“信”,如此“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信”在交友中具有双向性,要结交言而有信之人,自身也要能做到信者信之。这是孔子交友之道“经”思想最核心的方面。
总的来说,孔子经权思想中“经”的方面是儒家所要遵循的道德标准与基础准则,在交友之道上则于“仁、义、礼、智、信”之中均能体现。
(二)孔子交友之道的“权”体现
孔子的交友之道并不是完全遵循“经”的五个核心思想就能够做好,还要依据实际道德情景把握交友的亲与不亲即交友的限度、信与不信以及交与不交的问题。
1. 亲与不亲
孔子重视友情却不主张过分亲密,交友要能够灵活把握与朋友间的距离。子游曾表示:“朋友数,斯庶矣。”与朋友过于亲密那么离疏远也就不远了。《论语·颜渊》中子贡向孔子询问结交朋友的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也。”孔子认为朋友有过失时我们应该提出忠告并善意去引导,但是如果朋友不听劝导那么也就不必再劝,因数而见疏则是使自己受辱了。这也反映孔子提倡交友的同时主张与朋友之间不要过于亲密。
当今我们总提及“闺蜜”“兄弟”似乎和朋友形影不离,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善于把握孔子交友之道的“权”,更有助于我们了解距离产生美,再好的朋友也不能够过分亲密。
2. 信与不信
“信”作为孔子交友之道的基础准则并非一成不变的,孔子交友十分重视“信”,为人不能够无信,但交友之中也强调其“权”。孔子认为完全把“信”当做道德准则,说话必诚实可信,行为举止必果断的“然小人哉”。
从而“信”是交友的原则之一,但是如果朋友做了明显违反道的事,还坚持信任,这种不问是非曲直只懂得贯彻言行一致的人孔子视作“小人”。孔子交友中的“信”是建立在儒家的道的基础上的,不是愚昧的信任,有时需要我们懂得“权”而“不信”。
3. 交与不交
《论语·述而》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见孔子交友是具有包容性的,人无完人,几个人在一起总有比自己好或者不好的地方,而与这些人为友可以参照取友善而去其不善之处,从而使自己获得提升。《论语·学而》中孔子却又提出:“无友不如己者。”与之相似的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便是交友“权”之处。也许这个人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值得学习,但是在儒家“道”的标准上如若不同或者还不如自己,那孔子是认为这样的人最好“不交”。
那对于已经交的朋友该如何“权”?子游与曾子都曾说自己的朋友子张仪表堂堂,但是不能够达到“仁”。虽然“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是却也不能因此放弃已经结交的子张,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取一起共勉,或者适度保持距离来“权”友情。
孔子还将朋友分为三类。“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依此损益,可以看出孔子交友之道的“权”。我们要交正直、诚实且学识渊博的朋友。不交奉承、谄媚与巧言令色的人。
总之,儒家经权思想的首创者孔子在其交友之道思想中也体现出“经”与“权”,交友要遵循“仁、义、礼、智、信”,而在交友的度、信与是否结交上则要在守经的基础上能自我灵活变通。把握孔子交友之道的经权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把握儒家思想。
三、孔子交友之道经权思想的现实意义
朋友之交作为孔子认为的社会必须的五种人伦关系之一,即使在当代仍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关系。而孔子交友之道的经权思想对于我们交友具有启示意义。
于“经”,孔子交友之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当代对我们交友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交友之时,我们会结交讲仁义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朋友之间以礼相待,那么这样善交友,结交益友逐渐遍布各地。当下社会发展,父母兄弟不能够时刻在身边,而生活中无处不需要沟通合作,仅仅一个人是困难的,而各地朋友的关怀让我们充满勇气。对交友“信”的把握有助于我们重建社会信任,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如今社会中诚信缺乏严重,追求个人利益而不讲“信”,这样背景下孔子交友在“信”方面的遵守能够督促自身成为可以让朋友信任的人,并结交讲“信”的朋友。如此形成一条以“信”为基础的立足于社会的交友链,逐步改善社会风气。
于“权”,孔子交友之道能够让我们灵活把握朋友关系,不断与社会情况相适应。当下我们作为独立的个体重视友情,但是我们不应该过分依赖与亲近朋友。同时若朋友有做的不妥当之处,我们在合理劝导之下不应执着否则反成“自辱”。比起结交有“信”之友更要结交善“信”之友,当下为人处世强调灵活变通,一味不顾实际情况“言必信,行必果”的朋友虽讲义气,但不懂得权衡事情发展而取舍。此外,交友之道的“权”还能为我们指引择友方向。结交的朋友应该是“益友”而要远离“损友”,对于在道的层面不如自己的或者是完全不同的人则避免与他们结交。
总之,孔子交友之道的经权思想在处理当下朋友关系方面能让我们重省自身,亦对当代交友有所启示。我们应该在把握“仁、义、礼、智、信”的原则基础上灵活变通。在交友之道上既日省“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又当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安保罗.四书本义官话[M].济南:齐鲁书社,2016.
[3]程颢,程颐.二程集[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
[4]许慎.说文解字[M].长沙:岳麓书社,2006.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M].金良年,今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下[M].金良年,今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一、问题提出创造性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心理品质和能力(SternbergLubart,1996,pp.677-688).社会的发展呼唤创造性(创新性),然而,创造性的匮乏在某些社会已经成为顽疾,这其中的内在机制如何?与社...
阿昌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地区,是云南特有的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之一。阿昌族伦理思想是阿昌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的总和,是阿昌族一切文化活动的主轴和基调,对本民族的思想、行为起到约束、规范、教育的作用。本文...
面对乡村经济伦理的现代转型, 深刻分析其转型的表现及原因, 探索现代乡村经济伦理的建设路径, 对于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经过几十年的艰难探索,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瞩目的成就基本上是靠高污染、高能耗、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以社会的发展角度,从生态当前利益以及长远利益来考量,生态文明...
第二节道德至上型的社群主义公民身份平等观社群主义公民身份平等观的共同点都是集中在批判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平等观,继而建构自己的公民身份平等理论。麦金泰尔批判了罗尔斯和诺奇的平等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得平等。沃尔泽批判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的基...
6《管子》经济管理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在经济管理领域,这种由国家调控市场,扶植农业,就是起步于管仲,延续至今,故管仲可谓是中国经济学家的鼻祖。他主持齐国的国政,相齐长达40余年,对齐国的政治、经济进行了全面改革,如他开创了盐铁专营、粮食储备、...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济伦理学科发展,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学术话语发展经验,从学理层面讲好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的经济发展故事,其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这里所谓的子曰中的子即孔子,子曰即孔子曰、孔丘曰或仲尼曰。《左传》中共载有孔丘曰3条,孔子曰7条,仲尼曰24条,总计孔子言语34条。《左传》中孔子的言行虽然散见于各处,但还是有一定的理论主题,有一定的理论线索可寻的。现有的成果对《左传》中子曰包...
从经济学理论上讲,一个具备了国际储备货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资本流动和管理三方面职能的国际货币体系,才称得上完备和稳定.然而以此来看,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却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即:国际储备资产中美元占据绝对支配地位,国际收支长期不平衡,以及国际资本流...
四、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环境是我们生产、生活的场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