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经济基础型的马克思主义公民身份平等观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21 共745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公民身份平等问题探析
  【绪论】平等视域下的公民身份解读绪论
  【第一章】平等:公民身份的理论视域
  【2,1】权利优先型的自由主义公民身份平等观
  【2.2  2.3】经济基础型的马克思主义公民身份平等观
  【第三章】当代中国公民身份平等问题及其化解路径
  【结语/参考文献】我国公民身份平等观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节 道德至上型的社群主义公民身份平等观

  社群主义公民身份平等观的共同点都是集中在批判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平等观,继而建构自己的公民身份平等理论。麦金泰尔批判了罗尔斯和诺奇的平等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得'平等。沃尔泽批判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的基础上提出'复合平等'的理论。
  
  一 麦金泰尔的'应得'平等

  麦金泰尔在其著作《追求美德》的第 17 章"正义之为一种美德:变化中的各种观念"中以'应得'概念为基础对罗尔斯和诺齐克的平等观进行了批判。麦金泰尔主要批判了自由主义内部规则-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和诺齐克反对任何分配准则的机会平等-的混乱和不可公度性,继而提出了基于道德基础上的"应得"平等。麦沿袭于亚里士多德的平等观认为平等即'应得',每个人能够得到自己所应该得到的东西就是平等。罗尔斯认为应得取决于我们所制定的正义的规则,而麦金泰尔则认为我们应该以基于传统的、过去的、美德的'应得'概念来代替正义的规则。

  首先,麦金泰尔认为罗尔斯和诺齐克的平等观的社会性假设即个人优先于社会排除了'应得'的概念,正面的说,'应得'的内容应该是社会优先于个人、基于美德、源于共同善。罗尔斯和诺齐克的平等观所共有的社会性假设就是个体优先于社会,他们认为,我们仿佛船只失事后被抛入荒岛上的互不相识的陌生人,这时必须要制定若干规则来保护每一个个体。罗尔斯认为"'无知之幕+相互冷淡'

  的假设胜过'仁爱+知识'的假设,它简洁、清楚、合理,而且是一种弱条件,后者却太强,要求太高。"因此罗尔斯认为只要保障公民个体的基本权利和设置公正的制度就就是最为合理的社会,这种理论随着熟人社会的逐渐隐、代之以陌生人社会有其合理性,但是麦金泰尔认为正是这种观点把作为美德判断基础的源于对共同体共同善追求所产生的'应得'观念排除在外。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麦金泰尔认为公民身份的平等观念即'应得'应该是以美德为基础,对共同体的共同善有所追求。麦金泰尔并没有具体地阐述公民身份的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而是从道德的角度对公民身份的平等作了说明,公民身份无论是形式平等还是实质平等都应当以公民美德为核心,以追求共同善为目标。

  其次,麦金泰尔批判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对于过去的忽视,导致'应得'范围的缺失。麦金泰尔在此设定了'应得'是基于过去的、传统的、历史的存在,而非像自由主义那样是一种自然权利的天赋存在。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将历史、文化传统、过去完全抛开,蕴含着一种'非历史'的倾向,麦认为这样将使得个体无法依据过去的行为和文化传统明确'应得'的范围。麦反对公民身份的平等观念处于一种虚空和绝对的状态,比如诺齐克基于权利的平等只是一味地强调权利的不可侵犯性,但却并不能给出很好的论证。

  最后,麦批判罗尔斯和诺齐克的平等观仅仅只是依赖于制度设计,这样并不能使平等的道德精神在公民身份得以彰显。他说,"如果政府并不体现或代表公民的道德共同体,而是一系列制度安排,以便将一个科层化了的统一体至于一个缺乏真正的道德共识的社会至上,那么政治责任的性质就变得全然模糊不清了。"到此为止,麦对于公民身份平等问题的诠释既不是从自由主义的权利平等,也没有涉及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平等,而是从道德平等的角度来阐述的。公民身份的平等问题能够通过公民本身的美德和对共同善的追求得以解决。这种道德性质的平等如同权利的平等一样虚幻,因为这种道德的平等观将是否实现平等完全归功于个人的美德品质上,这就具有了主观性。但是它批判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的权利平等具有合理性,并且为我们理解公民身份平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公民主体的道德品质对实现公民身份平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沃尔泽的'复合平等'

  在社群主义者中,沃尔泽是属于少数的在批判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理论的学者,他批判罗尔斯的民主平等是一种简单的平等,而把自己的平等理论成为复合平等。

  要了解沃尔泽的'复合平等'我们首先要从善的多样性分配原则入手,沃尔泽认为,社会中有无限多的善,从每个大的领域到每个具体的小的物品都有属于自己的善,而任何一种善都有自己独特的分配领域、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那么社会中应该存在着众多的分配领域和分配原则,例如分配领域就囊括了社会中各个层面,包括成员资格、荣誉、神恩、爱、以及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商品如医疗、食物、住房、财富等等。善的多样性和分配内容的丰富决定了简单的、单一的分配标准并不适用,沃尔泽说,"社会不同善应当基于不同的理由、依据不同的程序、通过不同的机构来分分配。"沃尔泽批判罗尔斯的民主平等是一种简单的平等,其原因如下:

  1、民主平等主要针对的是财富和收入,即金钱。财富和收入确实是公民之间不平等现象的表征,对于金钱的支配可以改善一些不平等现象,但是金钱不是万能的,金钱有其自身的局限。金钱能够满足我们日常的最基本物品需求,但是价值、善观念、成员资格、尊严之类的东西是无法买到的。罗尔斯的民主平等只是确定了财富和收入领域中的分配原则要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利益,但是出于财富之外的其他领域并没有涉及到。

  2、从哲学的思维来看,哲学的性质在于以一种统一的、理念式的思维来统摄各种现象界,从柏拉图的理念论到康德的先验自我无不如此。同样在人们追求平等历程中寄希望于用哲学的思维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以求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沃尔泽说"从来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有分配的单一标准或一套相互联系的标准。"3、沃尔泽提出了"物品的理论"来反对简单的平等。沃尔泽认为,物品不仅仅是一种具有质料的产品,它实际上也是一种人赋予的意义的存在,因此物品的善也因人而异,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好的东西可能对于另一个人来说就是不好的。

  归根结底沃尔泽物品理论的背后是善优先于权利的观点,任何物品都是由社会历史的意义和人的偏好所决定的,物品本身并不能排除出各种善观念的集合。

  基于此,沃尔泽提出了'复合平等'理论,任何一种社会善和具体物品都可以构成一个分配领域,在不同的分配领域中有不同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这些不同的分配领域的平等总和就是'复合平等'."如果说平等是消灭一种差别,但也仅是消灭特定的差别,即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消灭不同的差别而不是消灭全部的差别。"这表达了沃尔泽对于平等的理解。紧接着,沃尔泽指出了实现复合平等的三个标准-自由交换、应得、需要。'自由交换'的标准反应了市场中的自由平等精神,'应得'意味着对于每个人自身设想而言,因而其实质是多元的和道德的。应得总是处于一种我认为这个东西是我应得的,每个人在自己的心中都有一个标准,这就导致多元化倾向;说它是道德的是因为,应得与公平、平等紧密相连,只有应该得到这些东西才配拥有这些东西,体现一种公正的道德感。
  
  '需要'是三者当中最为本质的,无论是自由交换还是应得都是处于人的需要产生的。每个领域的需要也是不同的,例如医疗领域按照需要的标准,那么其分配原则就是健康,因为只有健康才是在医疗领域中最为需要的,这就意味着只要有需要都应当能够享有医疗,这才是平等的。不论你的社会地位、严重程度、有钱没钱,当生病时都应平等地享有医疗保障。

  依据三个分配标准-自由交换、应得、需要-应用到各个不同的分配领域中,建立起属于不同领域的不同分配原则。但是这些不同的分配原则如何自处呢?是否存在着冲突?是否互不侵犯?是否没有矛盾?是否有重合?是否相互渗透?……等等问题接踵而来。沃尔泽对此的回答是公民在一个分配领域的优势不能转化成为另一个分配领域的优势。沃尔泽举例说:"公民 X 而不是公民 Y 当选政治职务,于是这两这个在政治领域就是不平等的。
  
  但只要公民 X 的职务没有在任何给他带来超越 Y 的利益-优越的医疗照顾、将自己的子女送到更好的学校、享有更好的事业机会等等,那么一般而言他们并不是不平等的。"沃尔泽同样认识到了'复合平等'中各个不同领域的分配原则可能会产生冲突,"每一种社会善或每一组物品都构成了一个分配领域,在其中只有某些特定标准和安排是合适的,即使是各个领域的分配标准冲突也是可以的。"不仅如此,各个分配领域之间根本没有严格的界限,很难将其划分的特别清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会常说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话语。沃尔泽的复合平等对于简单化的平等观而言,具有新的视角和意义,但是不免过于理想化。无论是麦金泰尔的'应得'平等还是沃尔泽的'复合平等',其理论基础都是善优先于权利,以公民美德、公共善来实现公民身份的平等。

  第三节 经济基础型的马克思主义公民身份平等观

  一 蒲鲁东的社会与机遇平等

  蒲鲁东(1809-1865)作为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在其两篇著作即《什么是财产》和《贫困的哲学》中提出了其平等观即社会和机遇平等这一观点。在《什么是财产》一书中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财产就是盗窃",批判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天赋自然权利(财产权、自由权、生命权),认为私有财产权就是不平等的根源,提出了社会与机遇平等,在随后的《贫困的哲学》一书中蒲鲁东以政治经济的角度来建构自己所认为的平等。蒲鲁东对平等寄予无限希望,他认为平等是最能够代表人类的本质,"我们将终于承认,在我们的不知不觉中,甚至就在我们肯定它是不能实现的时候,平等天天在实现着,不用去找寻它,甚至也不用去盼望它,我们就将到处把它建立起来,这个时候已经不远了,那种与自然和真理相符合的社会秩序一定会和平等一起、在平等之中并通过平等而得到实现。"蒲鲁东社会与机遇平等的理论基础是自由和相互性。他认为平等产生于对个人自由分析的基础之上,平等是人们获得自由的一种权力,并且是不侵犯他人自由前提下的自由。从中可以看出,蒲鲁东的平等具有相互性,他希望能够建立相互性条件下享有平等的社会。蒲鲁东所生活的时代造就了他的思想,19 世纪初,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实现,工业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强大,除了政治中所宣传的人人平等理念之外,社会和经济领域却出现了极端的不平等现象,大量的失业人员、贫困人口。蒲鲁东早年也经受了很多的不公平待遇,他的愤怒使他重新思考社会和机会不平等问题。

  他不像启蒙思想家那样主张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重要的是他宣称平等思想应该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并且提出了社会与机遇平等,他的社会与机遇平等是在分析以往的平等观建构起来的。1840-1842 年,蒲鲁东就如何实现社会平等和正义问题发表了三篇论文,在这三篇论文中,他通过对平等和正义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作了归纳和梳理"中世纪的《福音书》确立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16 世纪和 17 世纪确立了在知识和理性面前人人平等;1789 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发了面前人人平等。"他认为 1789 年的法国革命所追求的是法律上的平等即本文所说的形式平等,但是 1848 年的法国革命所追求的平等即他所认为的真正的平等是社会和机遇的平等。

  这种平等在经济领域的体现在"多劳多得、按劳分配",而不是平均主义,应得的报酬与人们的各种劳务、职务、贡献、才能以及个体生产者的责任成正比。

  这是社会主义者首次提出按劳分配的思想。理解按劳分配原则有三点:其一,这里的按劳分配与资产阶级所说的'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益'分配原则有很大的区别。在《什么是所有权》中,蒲鲁东认为人人都享有自己劳动的产品,个人的劳动产品不应当是资本家的财富积累。其二,蒲鲁东认为所应该废除的是特权和垄断所导致的不平等,而不是由劳动报酬所导致的不平等。其三,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圣西门也曾经提出了'按能力来分配报酬'的公平分配思想,但较之圣西门,蒲鲁东不仅从正面论证,而且也从反面来论证即'不等的劳动有不等的报酬'.

  正是因为这种按劳分配的社会平等,蒲鲁东在此基础之上继续提出了机遇平等。

  机遇平等主要是针对当时所处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所提出的反抗,强调的是在这个社会中所有人都享有平等的机会待遇。

  最后,工人出身的蒲鲁东敢于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提出了社会与机遇平等,超越了以往仅仅强调的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的思想,将平等扩展到了社会和经济领域,使得公民身份实质平等逐渐作为一种实践而存在。但是,蒲鲁东的平等观带有一种唯心主义倾向,他把平等绝对化,理念化。正如恩格斯所说:场经济体制中逐渐的商品化、物化、异化,公民身份之间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资本主义制度用形式的平等掩盖了公民身份的实质平等即社会平等和经济平等,马克思认为这种实质平等才是公民身份平等最应当努力实现的目标。

  马克思的经济平等体现在他对资本主义社会公民身份不平等的根源的阐述,建构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公民身份平等。马克思认为公民身份不平等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以剥削剩余价值为主导的劳动分工,因此只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才能实现公民身份的平等和全人类的平等。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市场经济(商品经济)表面上给予了所有个体以平等的身份进入到市场中追求自己的利益,看似赋予了所有公民以平等的权利,但是当进入到具体的商品交易即工人通过出卖劳动力与资本家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等价交易时,工人与生产资料是相互分离的,工人的生产劳动过程就是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过程,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本家与工人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出现的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

  物质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马克思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造成了公民身份的不平等,而要想实现公民身份的平等就需要社会中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消灭私有制和剥削,消除阶级对立,最终建立一个物质极其富足、自由人联合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的平等逻辑是这样的:没有了阶级、没有生产资料私就没有了阶级和贫富对立,自然不平等也就消失了。他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着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同时是马克思也设定了一个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的公民身份平等理论,马克思作了具体的论述包括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全方位的平等。

  政治上人民当家做主,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经济上坚持公有制经济和多种集体制经济,完善按劳分配制度。社会领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齐全等等。

  最后,马克思平等观的方法论运用了历史唯物论和阶级分析法。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了划分,他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有三种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物的依赖关系形态、个人全面发展形态,与此相对应的三个历史时期和社会阶级即封建社会(封建阶级)、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同时马克思认为这三种状态是历史的必然发展,并且后一个形态高于前一个形态。第一个历史形态建立在个人服从-臣民对皇权、教权的服从、附庸对封建主的服从-的基础上的,很显然,个体以臣民身份不平等的存在着。第二个历史形态起源于对个人权利和平等的抽象,强调人人权利平等,在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的保障下确立了公民身份的政治平等,但是这种状态下的公民身份平等一种虚假的平等,以制度的、形式的平等来掩盖经济的、政治的不平等。因此只有第三种历史形态下才能真正消灭剥削和阶级对立,社会主义甚至是共产主义社会将会是一个没有剥削的所有自由人的联合。马克思认为只有随着"阶级差别的消灭,一切由这些差别产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自行消失。"把公民身份的平等观放置于历史实践形态中既排除了抽象个体的理论假设,又使得公民身份落实于具体的历史生产实践中。解决公民身份的平等问题不仅仅靠着完美的思想实验,还需要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解决,因此马克思说"平等的观念,无论是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产物,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科学社会主义流派以一种历史的、具体的、实践的方法论来试图对公民身份平等问题作出解答,无论从平等的含义到平等的内容都是具有深刻的变革意义的。

  它革新了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的抽象纯粹的理论预设,它成为了无产阶级争取全人类平等的有利武器,开启了世界社会主义的浪潮,直至现今,社会主义流派仍然作为很多国家的理论指导思想,鼓舞着世界上被压迫者和社会底层民众对不平等进行抗争,只要马克思主义思想还存在,不平等就应当被克服。毋庸置疑,所有人都会被社会主义思想所鼓舞,但是在被鼓舞的同时,我们仍然需要给自己泼一瓢冷水,任何激进的革命和阶级都是值得世人警惕的。通过阶级对立来实现公民身份平等未免不失偏激,无产阶级被革命化和浪漫化,无产阶级诉诸于革命暴力推翻万恶的资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这种带有革命暴力倾向的运动最终可能会损害到公民身份的平等。结合实践,我们会发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给公民身份所带来不是普遍平等而是极权阶级的形成和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此外,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和阶级分析法不免依赖一种强大的历史目的论的力量,历史目的论的力量愈大,个体的行为选择的力量就愈小,在这种强大的历史目的论下,个体的行为价值选择将变得无关紧要,这无疑是一场是灾难。

  权利优先型的自由主义公民身份平等理论所强调的形式平等即权利平等和以公正的宪政制度加以保障有可取和借鉴之处;道德至上型的社群主义公民身份平等理论显然是继承了亚氏的公正既是政治理想又是个人美德的思想,平等作为公民美德加以提倡;经济基础型的马克思主义公民身份平等理论强调了公民身份的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实质平等,同时马克思主义公民身份平等理论的一个最大意义不过于其方法论的指导,平等问题应该被放入具体的历史背景之中。可以说,权利平等或是形式平等是公民身份的优先条件,没有权利的平等和公正的制度,公民身份不具有任何意义,而仅仅依靠形式平等,公民身份的平等精神并未完全彰显,社群主义公民身份和马克思主义公民身份的平等理论是对自由主义公民身份平等理论的补充。至此公民身份的平等理论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即形式平等、实质平等、道德平等,理论的纷纭多样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不竭的资源。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