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世界观近现代主要描述模型特点比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11 共5290字
论文摘要

  哲学常称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当用“变量、描述模型”这种科学界能够接受的方式去理解“世界观”,它就是指主体使用描述模型形成的关于客在世界的认知图景。如此而言,哲学职能就是分析和批判业已形成的世界观描述模型问题,追究描述模型在逻辑前提、概念指意、变量关系、思维习惯中潜在问题。本文严格区分“客在世界、描述模型”两种复杂化进程,沿“主体”变量的“客在产生进程、描述模型设置进程”的对应关系,针对是否、如何设置“主体变量”问题,系统性分析近现代“世界观”描述模型的分类及其适用性问题。

  一 描述模型的“变量”确定问题

  建构描述模型,首先是确定“变量”问题。关于世界观的描述模型问题分析,也必然从此切入。

  第一,描述模型为何设置时间( t) 变量。在哲学界,从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的时间哲学思想基础上,沿康德所说“时间( 去掉它与我们直观的关系) 即不能自存性地,也不能依存性地算到自在对象的账上”[1],马克思写下: “因为只有从物质中抽掉时间这个因素,物质才是永恒的和独立的”[2]。时间哲学已经揭示,时间属于“主体认知方法”,而非“客体属性”,从而把一切含有时间( t) 要素的事物都送回到“意识世界”。在科学界,仍默认把“时间”作为“客体属性”来运用,仍没明白: 将“时间”归于“客体属性”,只是人必须的采用历史分析方法( 用历史特征为现实属性赋值) 认知所导致的集体错觉,客在世界本身并不与时间相关。时间变量,让人类世界观中有历史、现实、未来“描述三态”,而客在世界只有一个不断变化的现实形态。

  第二,描述模型中“变量集”对应问题。哲学家、科学家有共识,描述模型的变量所对应的“应该”是客体及其关系,“应该”与客在世界的事物相一致。但问题出在: 描述模型“变量集”真正对应的,是被主体发现的“对象集”,并非“客体集”; 而人站在永远不可移开的“现象”屏幕前,始终不能保证“对象集”与“客体集”有一致对应的边界。这一方面是说,如暗物质、黑洞等现象隐含的客体,仍然没有真正进入“对象集”; 为此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说“起初闯入意识领域的只是那些变化和‘差异’”[3]。另一方面是说,“对象集”之中不免有诸如“燃素”之类没有对应客体的对象; 对此需要主体尽力用逻辑批判、经验实证等理性方法去除。

  第三,描述模型中“运动变量”的同质性问题。科学家、哲学家均承认,客体在空间永恒运动; 但在速度变量的赋值原则、方法上潜在许多问题。其一,对象的运动“属性”与运动“关系”不加区分问题; 如光速不变原理中,“光速”究竟表达的是光的运动属性,还是对于其他客体( 观察者或其他光子) 的运动关系。其二,传统上,是将“虚空”作为背景来描述“物的结构变化”,类似刻章时采用最为经济的“阴刻”方法( 反之,类似“阳刻”) ; 而爱因斯坦之后,开始将“物质 \虚空”双本原作为具有关联性的双变量,却并未深刻理解这描述逻辑所遭遇“阴刻、阳刻”混用问题。其三,现代科技揭示微粒运动具有波性,实际上由此产生对“传播、运行”速度变量不同质问题; 但一直被“波粒二象性”掩盖。其四,人类只能采用“历史特征”近似等于方法来为速度变量( V) 赋值,无法规避“现实属性不同于历史特征”问题。

  第四,描述模型中“相互作用变量”赋值问题。 哲学与科学都承认“相互作用”变量,但此变量赋值却仍然隐含问题: 其一,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能否改变“物质”( 构成物体的原始粒子) 的运动“属性”? 其实“光速不变原理”就隐含“物体、物质”运动本质差异问题。其二,它是否都可以量化为变量值问题; 如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可以量化等。其三,各种相互作用是否都可以进行同质化转换问题; 如四种( 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基本相互作用的大统一理论如何建立,“人—物”间的相互作用能否也被纳入等。其四,各种相互作用的底层形成原理问题; 即本质世界( 原子世界) 层面“是否有、如何有”不同质的相互作用等。

  第五,描述模型中“主体变量”设置问题。在哲学界,“主体变量”或被设置在认知层面而成为脱离客体的“精神变量”,或被设置在“人类集合”内而缩变为“社会变量”。在科学界,自然科学习惯于无视主体特殊于其他客体,仅提供“无”主体变量的“自然观”描述模型; 而社会科学也是习惯于用统计等方法将之特征去除,来建构“虚”主体变量的“社会观”描述模型。只有把“主体变量”统一到“自然观”描述模型,才会解决这两种“分裂”。虽然“老、新三论”等系统科学,为“主体变量”进入描述模型提供了阶梯; 虽然“盖亚假说”标示“生命体”作为变量被设置进关于地球的描述模型,但“生命体”与“主体”的能动性差异问题,仍然没很好解决。

  二 近现代主要描述模型特点比较

  近现代学界,将客体的“空间运动、相互作用、主体能动”等客体属性作为现实形态变量,结合认知方法所注定的“时间”变量,对客在世界形态及变化,主要形成三种描述模型:

  1、机械决定论描述模型( A 模型)

  A 模型,是近代最基本的世界观描述模型,不设置主体变量; 认为当所有“运动”变量集合用 x 表示、所有“相互作用”变量集合用 y 表示,客在世界形态随时间( t) 变化就可用函数 f( x、y、t) 来确定。它不承认主体变量带给客在世界“或然性”因素,认为“或然性”因素仅是主体对客体变量的认知能力不够而形成的失误或遗漏,在上帝等超级主体那里没有或然性。牛顿把 A 模型的应用范围推向整个科学界。

  A 模型,是把客在世界描述成精确运行的大钟表,认为当某客体系统的初始条件一旦确定后,此后所有变量都在第一次赋值( 宇宙大爆炸或第一次推动等) 后,变量均成为连续的自动被赋值( 惯性赋值) ; 客在世界在此后的形态变化,会依照自然规律精确地依次展现,会呈现出一条确定的变化路径:“历史”只有一条严格的因果链条结成的轨迹,“现实”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构形态,“未来”也只有一条因果链条不断铺展的路径。客在世界是如同按照某种设定程序运转的、自我变形的机器,因此称为机械世界。

  A 模型,导致牛顿追问“第一次推动”( 变量的初始赋值) 问题,康德用“星云假说”给出了自我赋值解释,但他们都如爱因斯坦说“上帝不会掷骰子”那般,没看到“主体”可以凭其“能动性”给客在世界带来“或然性”,当然也就没在描述模型中设置“主体变量”。

  A 模型不设置“主体变量”,一方面是将人等主体只作为单纯“认知主体”( 观察者) 外在于客在世界,不是作为能动性的“实践主体”存在于客在世界之内; 另一方面,仅将人等主体视为上帝( 或大自然) 制造的被动运行的复杂机器,忽视主体在不同于其他客体的能动性。17 世纪的笛卡尔强调“动物是机器”[4]51的观点,18 世纪法国 J. O. 拉·美特里的甚至提出《人是机器》[5]的观点,实际就是为 A 模型解决“去”主体变量问题。

  2、主体决定论描述模型( B 模型)

  B 模型,可看作描述模型 A 的改良版,是把“主体”与“其他客体”相区别,增设了“主体变量”,并为“主体变量”设置了有决定作用的权重。理解 B 模型的关键,在于明确什么是“主体”。

  其一,“主体”以“能动性”区别于“其他客体”。它不是指黑格尔所说的可以脱离客体的自主自为的精神,而是指马克思所说的凭借意识能力具有自主自为行为能力的那些客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动性的特殊客体。客在世界进化出主体,是一次巨大质变。

  其二,“生命体”不都是“主体”。主体不仅具有生命体的系统自组织能力、自我繁殖能力、刺激反应能力等特征,关键是它还具备根据意识做出自主行为选择的实践能力———即具有能动性特征。向日葵,是生命体,但不是具有意识能动的主体。在划界上,将这两者混同,或将主体仅仅限定在人类,可说是“宽严皆误”。主体,不仅指人,是指能做出自主能动行为选择的那些客体; 不排除外星智能体或未来机器人。但在人类已知主体中,人最优秀。

  其三,“主体”不同于“复杂机器”。主体的能动行为不但是选择性的,且选择是自主的和能动的。机器无论多复杂、多精密,它的行为也是非主动的、被程序化的、被设定的; 尽管它在记忆、感觉等等个别功能上甚至超过“主体”,但它的行为实质上仍然具有被确定的必然性。自主自为的能动行为选择,是判定“人工智能产品”是否已经升华为主体的关键判据。B 模型设置“主体变量”的依据是: 客在世界自我进化出的主体,为客在世界注入了主动性的变量,注入了形态变化的非确定( 或然) 性。主体,至少可以自主能动地做出“行动、不行动、怎样方式行动” 等 2 种以上的行为选择。就是说,主体变量都同时具有 2 种以上的“或然性”赋值。当主体变量的不断进行“或然性”赋值,就会导致客在世界形态变化的结果差异。当认知差异和价值多元的众多主体,同时进行能动性“行为选择”,就会给客在世界形态带来巨大的“或然的”可能。

  主体的能动性带来“或然”赋值,导致 B 模型不再是 A 模型的一次性( 初始决定) 赋值,而是被众多主体不断地“或然性”赋值。所以 B 模型,仍然是客在世界形态由自身变量“决定”的描述模型; 但主体站在“现实”,向历史回看因果律决定的链条仍然是一条唯一轨迹,向未来展望却有多种的可能变化路径。对客在世界未来形态而言,“掷骰子”的确实不是上帝,而是客在世界产生出来的众多的主体。

  3、人化决定论描述模型( C 模型)

  C 模型,是 B 模型的改良版,突出了“人”在客在世界变化中的突出作用。“改良”是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了“人”在主体变量体系中的权重。理解 C 模型的关键,是明确“人”在主体变量中的特殊性。人,这种地球上最优秀的主体出现后,已经成为主体变量的主导力量,对地球区域的客在世界形态变化产生了更强烈的作用; 人类在主体变量集体中已经拥有最大的权重,而且优势仍在强化; 或者说,自我提升了在客在世界形态变量体系中的权重。人的能动性行为选择( 实践) ,已经给地球及其万物形态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使地球因此在越来越广泛的意义上成为人化自然,日益成为人工生态系统; 而且通过“航天”行为开始把这种“主体变量”赋予更大的客在世界( 至少已是太阳系) 。

  人类终非是如神般的超级主体,“人化自然”难免存在来自人性的危险。其一,无论人类的意识水平通过“科研途径”能自我提升到多高,仍是在逐步走向“真理”的路上。这注定人化自然必然具有某种程度的盲目性。生态危机就是这种盲目性的表现。当下人类已经有越来越强的生态危机意识,对C 模型开始自我校正、完善。其二,人类的社会文明与个人文明是互动生成的现实有机网络,但终究是由众多差异性个体所组成,个人的人化自然能力随社会科技发展而同步增长; 但科技作为“双刃性”工具,也同时给客在世界的文明进程添加了众多自伤自毁按钮。

  百年来,随着人类在主体变量中的主导地位逐步强势显现,让人类开始从“敬畏自然”( 设神崇拜)矫枉过正地恶性膨胀到“战胜自然”( 自我神化) 的地步。但是现代生态危机,开始让人类的“人化自然”核心理念从“战胜自然”向“引导自然”回归。以“引导自然”为核心的现代 C 模型的人化自然理念,既能鼓励作为主体变量主导者的人类承担现实责任,又使自己正确地置身于主体群变量主导的客在世界自我进化之中。

  三 描述模型的适用性问题

  对描述模型,当下学界形成一种评价观念: 从“机械决定论”到“主体决定论”、再到“人化决定论”描述模型,是人类的世界观走向正确和精确的进程。然而评价依据上,当下学界仅能够给出———客在世界复杂性、系统性、发展性、生态危机、人的作用等等———外在现象层面的解说; 而没有从本体存在层面对———客在世界为什么不是机械世界,而是主体世界、人化世界———给出科学逻辑解释; 没说清,客在世界中“或然性”从何而来; 也没有从认识论层面就“客体———描述”变量设置关系,给出三种描述模型的内在关系解释。

  评价描述模型时,既要看到客在世界形态自我演进的复杂化进程: 客在世界有漫长的“没有主体”时期,也在地球( 不排除其他天体) 上发生了“机械世界”向“主体世界”演化、向“人化世界”演化; 在机械世界,依然“上帝不会掷骰子”; 但在已经产生主体的客在世界,却是众多主体在同时“掷骰子”。也要看清描述模型也相应地在不断复杂化: A 模型,适用于描述那种尚未产生“主体”的客在世界( 即机械世界) 变化; 这机械世界也存在向更复杂的客体形态的自我进化,只是缺少主体的机械世界的进化速度很慢。B 模型,适用于描述对那种已经产生“主体”的客在世界变化; 此时,客在世界进化出的主体注入的不确定性、或然性,可起到加速进化作用。C模型,比 B 模型更适用于对已经产生人类的客在世界( 至多不超过太阳系) 变化; 人在主体变量中的主导作用与强势地位,也给客在世界进化进一步加速的可能性。

  评价描述模型时还要看到: 在相应适用对象上,三种描述模型并无建构规范的正确性差异,只有对象的适用性差异。在相应的适用对象上,这三种描述模型,都符合科学原则( 描述求真性、逻辑自洽性、实践有效性、模型预见性、描述简洁性等) ,都符合唯物主义原则( 客在世界唯一、现实变量决定论、描述向客在归一等) ,都符合辩证法原则( 相互作用论、自我生成论、系统进化论等) 。所以学界对描述模型“正确性”评价,既要明确当客在世界已经是“人化世界”时,“机械决定论描述模型( A) ”已经不适用; 还需说明“无主体的机械世界”依然更广泛存在,A 模型在宏观及历史层面上仍然适用。考虑到主体( 含人) 在客在世界的局域性,或考虑到主体认知总是“由简到繁”,那么 A 模型仍然可以适用于对客在世界变化的简约描述。

  【参 考 文 献】

  [1]康 德. 纯粹理性批判[M]. 邓晓芒,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4:3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51.

  [3]薛定谔. 生命是什么[M]. 罗来欧,等译.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4.

  [4]周晓亮. 自我意识、心身关系、人与机器[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 4) :51.

  [5]拉·美特里. 人是机器[M]. 顾寿观,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6:6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