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探究孔子的人生哲学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5-09-18 共3237字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经过他所处社会的环境及其个人复杂经历的历练,逐渐形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艺、史学、教育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思想借助《论语》等先秦典籍流传千古,其中许多哲理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光芒,并被奉为古训。

  黑格尔说,孔子的哲学是一种道德哲学,而不是思辨哲学。孔子关于哲学根本问题的论述不如道家,关于宗教问题的论述不如墨家,但关于人伦哲学的论述,则超过先秦各个学派。[1]孔子的人生哲学主要是“如何为人”的哲学。探究孔子的人生哲学,警示言行处世,弘扬国学精粹,对修身、治学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论语》渊源

  《论语》是若干断片的集合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它出自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之手,根据其中的一些记录,有人推测,编定者应该是曾参的学生,理由有二:一是《论语》对曾参无一处不称“子”.二是《论语》记录曾参的言行比孔子的其它弟子都多,除了与孔子的问答,《论语》中的十三篇里都有单独记载曾参言行,曾参临终前对孟敬子说的一段话也被收录其中。根据孟敬子的年岁,以及《论语》所记载的年代最晚的人与事,可以推测《论语》的编撰时间是:始于春秋末期,成书于战国初期。

  秦朝焚书坑儒,《论语》一度失传。到了汉朝,出现三种不同版本,一是《鲁论》20 篇,因鲁人口述传授而得名;二是《齐论》22篇,因齐人口述传授而得名,其中 20 篇的章句基本和《鲁论》相同,但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三是《古论》21 篇,是后来在孔宅壁中发现,它没有《问王》和《知道》两篇,但把《尧曰篇》的“子张问”单独列为一篇,篇次和《齐论》、《鲁论》都不一样。[2]到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将《齐论》、《鲁论》合二为一,编成《张侯论》。[3]今天所用的《论语》,基本上按照《张侯论》。

  据《宋史赵普传》记载,宋朝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并广为流传。《论语》饱含为政、为学、为人的智慧,让后人研习不倦,各成流派。有说“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有说“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各有理据,更有人个别说“礼”和“仁”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笔者在此姑且放下“核心之争”,来探析孔子的人生哲学,吸取万世师表的智慧灵光。

  二、孔子的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是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它关乎人生的价值取向,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孔子的尚志勤学观、仁德观、中庸之道、名利观构成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

  1、孔子的尚志勤学观

  孔子非常重视立志,非常重视学习。他认为没有志向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不勤奋学习,人就不能提高。《论语》中“志”字出现十七次,专谈立志问题有十多章。“志”是理想、志向,是人生的追求目标。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论语》中“学”字出现六十多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孔子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习,并享受学习之乐,勤学不怠。立志和学习,是孔子经常和学生交谈内容。

  孔子认为立志不分阶层,不仅君子应立志,普通人也应该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孔子还认为,青少年时代是立志的重要阶段,人应该从青少年时代就立下志向,并坚持奋斗、不懈追求。“知其不可而为之”真实地描绘了孔子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志不强者智不达,即便是物质丰富、生活优裕的今天,也需要尚志勤学,积极向上,才能适应知识的日新月异,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发挥潜力,实现理想。

  2、孔子的仁德观

  仁德观是孔子人伦思想的结晶。《论语》中“仁”字出现了一百零九次,“德”字出现了三十六次。“仁德”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孔子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的学生,对“仁”做过多种解释,这也体现了孔子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子贡问“仁”,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

  强调为人处事,要推己及人。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5]强调对别人要有爱护之心。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6]“礼”指规范和制度,意为抑制私欲,使言行符合规范和制度,做到了这点,就可称为“仁人”了。子张问“仁”,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7]”五者是“恭、宽、信、敏、惠”,就是为人恭敬、宽厚、诚信,行事善于审时度势,注重慈惠他人。“德”,指“道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8]意为以德施政,就像北极星一样,在一定的位置上,众星环绕拥护。

  孔子鄙视不仁不德的思想和行为,对不仁不德的行为做了例举,“巧言令色,鲜矣仁!”[9]批评花言巧语,华而不实的言行。“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10]把不仁不德者列为小人,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仁德”的内涵。“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11]是孔子对颜回清贫乐道的赞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12]“仁者不忧。”[13]表达了孔子志在行仁德而感到的内心喜悦。

  孔子的仁德观主要体现在关爱别人、积极入世、遵守规矩等方面。仁德思想是孔子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原则。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做事推己及人,是普适一生的行为指南,哪怕是在各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依然不失其时代的借鉴价值。和谐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其中孔子和谐思想最具代表性。行仁行德,遵守规范,敬畏规则,讲究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而要达到和谐,得从不和谐处下手,找出不和谐因素,将其去除,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和谐。

  3、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与其仁德思想一脉相承,并自成体系。孔子要求言行要符合“中庸”的标准。朱熹对“中庸”的解释是:“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15]《礼记·中庸》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16]道出了中庸的实质。《论语》只有一次提到“中庸”,即“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7]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民众缺乏这种美德已经很久了。“子温而厉,威而不猛”,[18]孔子温和但却严厉,威严但不凶狠--待人中庸;“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19]钓鱼而不拉网拦捕,捕鸟不射宿巢栖息的鸟--对物中庸;“过犹不及”,[20]过头和达不到是一样的--做事中庸;“和而不同”,[21]小事注重和谐不计较,大事坚持原则不苟同--交友中庸。

  中庸之道既是孔子的个人身心修养的准则,又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中庸”之道强调中正以及中和的待人处事态度,它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启示人们,待人处事注意平衡各方利益。正确认识和运用中庸之道,对建立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孔子的义利观

  孔子的义利观包括见利思义,以义制利等内容。孔子认为追求利益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但同时也告诫人们,要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不要见利忘义。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22]“道”指正当的手段。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3]

  意为粗茶淡饭,弯着胳膊做枕头,也乐在其中。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的富贵,犹如天上飘忽的浮云。古训集《增广贤文》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孔子的义利观做了精准的概括。 孔子的利义观启示人们,人们应放弃唯利是图的侥幸心理,在利诱中恪守道德底线,记取“违义取利”的教悔,不做“大小老虎”,坦坦荡荡,走在阳光下。

  三、结语
  
  总之,孔子超越礼崩乐坏的时代局限,以身作则,强调自我完善,宣扬一种积极向上、仁德中庸的人生哲学。体现了万世师表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国家兴衰的担当,对国治民安的忧思。同时也启示人们,只有诚信友爱、敬畏规矩,才能为自己和社会发展增添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黑 格 尔 .《 哲 学 史 讲 演 录 》 第 1 卷,商 务 印 书 馆,1981.119.
  [2][3] 杨伯峻 . 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30、31.
  [4][5][6][7][8][9][10][11][12][13][14][17][18][19]
  [20][21][22][23] 夏于全 . 四书五经(第一卷)[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95、148、141、194、54、198、161、89-90、106、122、181、95、106、103、136、157、71、100.
  [15] 孙 小 礼 .21 世 纪 的 科 学 和 哲 学 [J]. 新 视 野,2003.6.60-62.
  [16] 钟年 . 中国乡村社会控制的变迁 [J]. 社会学研究,1994.3.90-99.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人生哲学论文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