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菜根谭》中的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24 共647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菜根谭》的儒释道三教人生观思想 
【绪论】 《菜根谭》中的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绪论 
【第一章】 《菜根谭》的作者及背景 
【2.1  2.2】 《菜根谭》中的理想观与苦乐观 
【2.3】荣辱观在《菜根谭》中的体现 
【2.4  2.5】出处观与生死观 
【第三章】 《菜根谭》的影响、价值及局限 
【结语/参考文献】 《菜根谭》的思想内涵与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绪论

  《菜根谭》具有深刻的意涵与华丽的辞藻,是一部用格言形式写成的语录体清言小品集,它的内容包括修身养性、处世应酬、居家为官等方面,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华,被世人誉为修身处世的奇珍宝训。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一)论文选题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很多优秀的哲学家在人格论、人性论、人生理想论、人生价值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留下了大量深邃的思想遗产,对人的本质、人生的价值、苦乐观、生死观、人与人的关系、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的命运、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理想境界以及实现途径都有详细的论述。《菜根谭》融入儒道释三家的劝世之语以及民间的处世智慧,蕴含丰富的人生哲学思想,本文试图补充、完善对《菜根谭》人生哲学思想的研究。

  (二)研究意义

  《菜根谭》作为一本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思想的清言小品文集,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学思想。在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其人生哲学思想进行梳理、归纳、阐述、论证,有助于弥补当前学界对《菜根谭》人生哲学思想研究的不足,丰富《菜根谭》的研究样态,从而对《菜根谭》有更准确和更全面的理解。

  《菜根谭》研究现状综述其一,《菜根谭》作者的考证。

  《菜根谭》的初刻本如今保存在日本,收藏于尊经部阁文库,附于《遵生八笺》书后。现今国内最早的《菜根谭》明刻本保存在上海图书馆,收录于《续修四库全书》之中,另有常州天宁寺刻本,刻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国内明刻本与清刻本卷首都标注作者是洪自诚,以明刻本为例,其标注为“还初道人洪自诚着,觉迷居士汪乾初校”,明刻本前还冠有明万历年间三峰主人于孔兼的题词。学界普遍默认《菜根谭》的作者为洪应明,但是也有个别学者对《菜根谭》的作者存在不同见解,章军华在《洪应明无辜 汪信民有冤--新发现宋刊明刻本<菜根谭>的作者辨证》中称“在江西临川汪革故里的汪氏族谱中发现一本附于族谱艺文志内的《菜根谭》。该版本标明《菜根谭》作者为汪革,卷首有汪革同年友胡安国的序言,序言亦称汪革为《菜根谭》的作者”①。针对章军华的论文,王兆晴提出了不同意见,她认为《菜根谭》的内容很多涉及明哲保身、避争远害之语,这可与晚明时期混乱的社会背景相互印证,而反观汪革的生平事迹,大多是他刚直笃实、狷介耿直的形象,这样的人一般不会写出“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这样教育人们待人处事的句子。其次,章军华论文中用于例证汪革为《菜根谭》作者的例子“白沙云:‘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吾忧’”,“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并不是所谓“白沙汪氏族谱”中“白氏”或“白沙”.“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吾忧”一句,出自明代大儒陈献章所作《白沙集》。

  而“白氏”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一句,出自白居易的诗《首夏》。白居易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创作《首夏》,其内容是为了表现对现实生活不满以及无力改变的无奈,因此,诗人只好归隐山水,这可与洪应明的生平事迹和《菜根谭》中归隐山水的思想相互印证。因此,王兆晴认为“《菜根谭》应为明人所作,而不是宋代人。”

  其二,对《菜根谭》版本的考证。

  林家骊先生在《洪应明与<菜根谭>》一文中指出,“今天所能看到的《菜根谭》版本,大致可分为明刻本与清刻本两个版本。其中,明刻本的版本分为前后两集,书前有明代三峰主人于孔兼的题词,卷首有‘还初道人洪自诚着 觉迷居士汪乾初校’字样。清刻本的版本有两种,一种是分前后两集,前集再分成修省、应酬、评议、闲适四个部分,后集则是概论;另一种不分前后集,全书分为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五个部分,目前所能追溯的这个版本的刻本是清乾隆三十三年常州天宁寺刻本,国内流传的版本大多属于常州天宁寺的清刻本。比较这两个《菜根谭》的版本,其中所收录的章数和前后次序都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大部分内容都相同,不过清刻本版本的章数明显多于明刻本版本的章数。”③据日本学者中村樟八、石川力山的考证,明代万历年间,日本的《遵生八笺》刻本后附有《菜根谭》一书;同时,还有明刻单行本存世,日本尊经阁文库收藏了明代版本的《菜根谭前集》和《菜根谭后集》两册,在这种版本中,没有于孔兼的题词;不过,尊经阁文库收藏的铃有享和癸亥三年(1803)印章的钞本前冠有于孔兼题词,封面和卷末有“昌平版学问所”的黑印章,卷首则有“浅草文库”的印章,这种钞本与于孔兼题词的版本,在字体落款、每页行数、每行字数等方面,都与《遵生八笺》所收录的《菜根谭》版本基本相同,但是根据里面的空缺之处推究,这种版本又不是完全抄于《遵生八笺》,应该是抄于另一个本子,但是究竟为哪个本子目前还不为人知。

  其三,研究《菜根谭》与其时代背景。

  府建明认为,明代中后期是明王朝国势由繁盛到衰落的时期,从正德经嘉靖到万历年间,由于“天子失德,朝纲废弛”,整个社会陷入全面的腐败和堕落,张居正死后,改革派遭到贬斥,其后东林党人蓄势再兴,藉由神宗废长立庶一事,大胆抨击时政,力图有所作为。但是由于当时宦官当政,天子失威,东林学派遭到残酷镇压。很多士大夫自此走上了隐逸山林之路,同时,表现隐居情怀的文学作品也大量问世。“这些作品大都表现这样的情绪:一种是感概时局之悲凉而生隐逸之省思,一种是畏世途之险侧而求全身之法,更多的是怀高远之抱负而自警自策。这种情绪表现在文字上,便时而激奋,时而沉郁,时而超然,时而悲叹。

  《菜根谭》在此类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意义,因此,其内容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这些痕迹。”①李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菜根谭》与明代历史和社会经济的关系、东林党人与洪应明的关系,分析了明代商品经济的特点与士人入贾的风气以及东林党人的遭遇对《菜根谭》中呈现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宗旨的影响,阐释了泰州学派的经济思想在《菜根谭》中的体现。②其四,研究《菜根谭》作为清言小品的特点。

  吴迪华认为,“清言作品不仅体现了晚明小品抒写性灵、不拘格套的特质,其本身也是认识晚明文人文化品格与精神个性的形象资料”,“清言小品信手拈来、兴之所至、随意挥洒,用恬然自适的笔触,轻松惬意地书写关于人生的感悟。

  其笔调以明畅轻灵为主,其叙事简洁明快,其评论曲折回环,自成佳境。”③《菜根谭》作为清言中的代表作品,将清言小品的独特美感与劝人为善的道德感化交织融合,打通了雅俗之间的对立,从而获得了更为丰富的表现空间。徐劲梅例举了《菜根谭》中“易置、同义、影射、正反”四种互文修辞手法,指出“互文修辞从语言形式出发,抓住语言意义特征,将作者的主观情感意志贯穿于前后语句,通过艺术留白空间的扩大,强化了阅读的审美体验,提供了艺术延伸的平台”④。

  李烽认为,“《菜根谭》与同时代的清言作品相比,更风标秀立,但是在‘王纲解纽’的时代它不合时宜,只有在清平盛世中,脱去腐旧外衣之后它清雅正大的人生气象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⑤。

  其五,研究《菜根谭》的传播及其影响。丁卓菁论述了《菜根谭》“兼容汇通式”的传播智慧,文章认为“从传播的内容上看,该书打通儒释道三教来传达作者对于日常生活、人生智慧的感悟;从承载的理念来看,该书面对承续多样文化传统的受众,抛除门户之见,持平三教,把儒家的入世、道家的无为和佛教的出世等精神很好的糅合在一起,做到了不同理念在传播过程中的相济并生、并行不悖;从传播的形式上来看,该书用词考究,优美隽永,全书语言植根于中国古典悠久的诗词文化和禅宗传统,平易雅致、词简意长,使得受众在接受思想启发的同时更能享受艺术美感”①。

  王成研究了《菜根谭》在近代日本的传播与阐释,“伴随着日本近代化的进程,《菜根谭》在日本的传播和接受也经历了汉学低迷与复兴、阳明学与禅学的近代化、修养主义运动等历史阶段,在各个历史阶段,《菜根谭》都以新的文本形式出现,不断被阐释,完成了在日本的经典化过程”②。

  其六,研究《菜根谭》人生哲学形成的时代背景。杜云认为,《菜根谭》的人生哲学思想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生活在明末内政混乱的旋涡中,明末因进谏神宗立宠姬之子而被驱逐的顾宪成,回归故乡无锡后,再兴宋代杨时曾讲学的东林学院,与同好一起伸张正义,反对权势者的体制,进行了大胆的政治批评,而宦官魏忠贤及其党羽对东林党人的迫害,致使许多东林党人惨遭杀戮。“把洪应明的境遇同东林党人所受的压迫和明末内政混乱的政局结合起来,再读《菜根谭》,就会发现只被人们看作是处世训条的内容,实际也具有极其鲜明的现实色彩。”③李烽则认为:“研究《菜根谭》与当时社会现实之间的内在关系,确实为我们解释《菜根谭》找到新角度,但是作为一本着重人生意味的清言集,我们更要看到书中与人情倾险相对应的清新自然、饶有真趣的闲适世界。”

  其七,研究《菜根谭》人生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周铁项在《道家思想与〈菜根谭〉》一文中论述了《菜根潭》中道家见素抱朴、法天贵真及辩证统一的思想,并阐述了由此而产生的反对奢靡、主张节俭,反对自满恃强、主张谦逊自处的思想和情操。⑤在《〈菜根谭>与儒家中庸之道》一文中,周铁项从心性操守、立身处世、待人应事、仕进隐退以及享乐节俭等几个方面详细剖析了儒家中庸思想对《菜根谭》广泛而深刻的影响。⑥王建认为:“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讲天理,谈心性,其主导思想虽然来源于王阳明的心学,但他的主要兴趣并不在这形而上的性理之学,而更注重现实伦理道德的培养,力图在实践方面给人以具体的指导”①。杜云在《<菜根谭>道德生活化研究》一文中提出:“《菜根谭》中的伦理思想既是洪应明作为个体的道德实践过程,也是传统教化伦理思想生活化的过程,而道德理论的立场则由传统重‘士’转向重‘民',真实记录了传统伦理在民众生活中的体现,同时也实践了上下层文化的交流过程”②。桑榆的《去留无意,宠辱不惊--漫谈〈菜根潭〉的禅宗意境》则从“和谐空灵的自然”、“淡中知味的平常”、“舒卷自在的自由”以及“达人观物的旷达”这四种禅境来分析禅宗思想对《菜根潭》的深刻影响。

  李烽在《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试析<菜根谭>闲适人生观》一文中分析了《菜根谭》的闲适人生观,文章首先指出闲适人生的内涵是顺应自然的自由精神,然后概括了《菜根谭》中以儒、道、禅思想为根基而产生的独善其身、依归自然、清静空灵三种不同的闲适人生类型,接着指出“儒家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道家讲人与天的和谐,而禅宗则是要人与内心达到和谐,洪应明是在不同的人生维度上采用不同哲学思想,通达圆融地处理人在世间的生存问题。这体现出中国文人的人生智慧:以当下生存为体,以儒、道、禅为用,既要理想又不离人生现实,注重实用又不肤浅”③。《菜根谭》的闲适人生观,让人们的尘世生活有了道德的提升,也让宋明理学的经典生活更靠近普通民众。

  其八,研究《菜根谭》人生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与现代意义。刘畅在《传统处世哲学中的自我实现与创新的意义--以<菜根谭>为例》一文中,首先将《菜根谭》的内容按其主要观点分为六类:“其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二,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及个人的选择;其三,自我修养的方法;其四,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其五,关于才华与能力;其六,自然与社会中对立概念的关系。”④然后,根据各个类别的内容,分析了其中关于自我实现的主张,解读了自我实现的目标和方式分别为理想人格的构建和平凡的自我呈现。王静和朱永新进一步指出:在对人生的管理上,《菜根谭》“要求人们通全明变,灵活圆融,以清静淡泊之心追求无为而治,调适疲惫的心灵,化解世间的矛盾和痛苦”⑤,从而建立圆满祥和的健全人格。

  孙翔和李锋敏在《<菜根谭>人身修养伦理思想探析》一文中,从“制欲正心,谦虚求学;克己忍让,心平气和;磨练意志,正直诚信;寄情自然,返朴归真四个方面来分析《菜根谭》中关于修身养性、处事应物的修养理论,”①陈慧则把这一理论应用于现代管理思想中,在《人性修养与人际交往--<菜根谭>对现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现实意义》一文中论述了《菜根谭》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文章首先从“淡泊的名利观念”、“真诚的仁爱心灵”、“自强的进取精神”、“持恒的坚韧意志”四个方面阐述了《菜根谭》中蕴含的人性修养思想,然后从“审时度势的处世态度”、“以和为贵的行事规范”、“宽以待人的交往意识”、“单纯朴实的为人原则”四个维度分析了《菜根谭》中权宜与自省的人际关系思想,最后总结了《菜根谭》的人性修养、人际关系思想对现代人生管理思想的启示与意义。

  王静、朱永新认为《菜根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心理学思想,他们具体论证了《菜根谭》中蕴含的四种管理心理思想:“德才兼备、德才相佐的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思想;立心立命、造福子孙的目标管理心理思想;庸德庸行、平和谦诚的人际管理心理思想;圆满祥和、健全人格的人生管理心理思想”③,文章认为其深邃的人力管理心理思想对人们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获得他人的友好合作具有借鉴意义。白冬艳,翟印礼,张德成在《〈菜根潭〉思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一文中,从济世兴邦的企业精神,高远清雅的企业家修养,精妙练达的企业管理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菜根谭》思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陈慧则在《领导素质与人力资源--<菜根谭>对现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启示》中具体提出了领导者应具备“境界、胸怀、能力、作风”四方面的素质④。韦鹏飞分析了《菜根谭》中德与才、功与利的关系,然后阐述了《菜根谭》中待人的宽与严,处事的方与圆以及教化、奖赏、用人的艺术等管理思想。陈慧进一步阐述了《菜根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启示:“以德为先;用人所长;因人而异;启迪心智,文章从审时度势的处世态度、以和为贵的行事规范、宽以待人的交往意识、单纯朴实的为人原则等视角研究了《菜根谭》对现代管理学具有的启示和意义⑤。

  府建明在《<菜根谭>的思想意趣与现实意义》一文中指出,现代人在阅读《菜根谭》时,应该注重蕴含其中的三方面意义:(1),重视道义,加强修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特别关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重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重视”道德“对人们安身立命的重要作用,《菜根谭》集儒释道三家之言,把”道德“作为一个人立身的根本,是值得我们重视的;(2)节制物欲,安顿身心。人之为人,欲望一直都伴随左右,也因为有种种欲望,人们碰到很多烦恼,不加克制的欲望对人们贻害无穷,因此儒释道三家思想都有许多关于节欲或灭欲的论述。《菜根谭》在这方面做了精妙的融合,既强调节欲,也反对灭欲。(3)进退有致,和谐适度。普遍来说,儒家重入世,道家重出世,佛家重来世。不过,伴随着三家思想的不断碰撞、交织、融合,注重入世、出世、来世这三种倾向经常同时体现在一个人身上,《菜根谭》采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同时抒发个人的体悟,突出强调人们在待人接物、立身处世等方面都要做到和谐适度。

  论文研究的思路、观点及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的基本思路及主要观点

  本文首先分析《菜根谭》作者洪应明”早年曾慕繁华,晚年栖于禅寂,隐于民间“的人生经历以及《菜根谭》一书产生的历史背景,其次从理想观、苦乐观、荣辱观、出处观、生死观五个方面对《菜根谭》的人生哲学思想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论述,最后阐述其人生哲学思想的影响及价值。主要观点:其一,《菜根谭》的人生哲学思想与社会政治背景、学术文化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其二,《菜根谭》的人生哲学思想深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其三,《菜根谭》一书在中国与日本两地产生过不同的影响。

  (二)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目前学界主要从哲学、美学、文学、文献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研究《菜根谭》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从伦理学角度对其人生哲学思想进行研究的论着还比较缺乏,因而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有助于弥补当前学界对《菜根谭》人生哲学思想研究的不足,丰富《菜根谭》的研究样态,从而对《菜根谭》有更准确和更全面的理解。但是由于学识有限,对《菜根谭》中蕴含的儒释道三教思想进行追本溯源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人生哲学思想的解读也尚待提高。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