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逻辑学论文 >

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局限性及意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16 共561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摹状词理论的内涵与批判探究
  【导论】罗素摹状词的局限性研究导论
  【第一章】摹状词与摹状词理论渊源
  【第二章】罗素摹状词理论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第三章】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批判
  【第四章】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局限性及意义
  【结论/参考文献】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发展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局限性及意义

  罗素摹状词理论在哲学、逻辑学还有语言学等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但是它还是具有这样和那样的局限性。在对罗素摹状词理论意义和局限性的研究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我自己的观点,在本章的最后有一些我看法。

  4.1 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意义。

  摹状词理论具有十分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它存在诸多不完善和错误的地方,但我们是不能抹杀作为 作为"哲学的典范"的启发意义,而它最重要意义就是弄清了"存在"的意义:"如果你取任何一个命题函项并且断言它是可能的(即它有时真),那么这就给予了你关于'存在'的最基本的意义。你可以用以下说法表达这个意义:至少有 X 的一个值,对此,这个命题函项是真的。"罗素不仅归结出"存在"的本质,也结束了两千多年来,自《泰阿泰德篇》以来 "存在"含义模糊不定的场面。

  首先就罗素自身来看,他所创造的摹状词理论是他一生集大成的重要理论思想。拉姆塞评价摹状词理论为"哲学的典范"这样高端的称号,穆尼茨也曾这样评价:"这个理论对他的逻辑原子主义的一般哲学的若干主要目标和原则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提供了重要的例证。罗素声称这个理论指明了解决本体论和语义学的某些问题的途径。罗素坚持奥卡姆原则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减少人们的本体论承诺的数目,而摹状词理论便实现了这个目标。它以清楚而又比较简明的方式表明怎样才能用新逻辑的那些特性和符号来阐明包含在这理论中的见解。"艾耶尔评价罗素指出:"摹状词理论所提供的并不是一种翻译规则,而是一种释义的技术,他的方法是使使用指称性词语时隐含的信息变得明晰起来,不管这些表达是专名或摹状词短语或者是要阐明有待从语境中获得的信息。"其次罗素摹状词理论的逻辑方法的运用解决了困扰哲学界众多哲学家们关于"三大难题"的困扰,从此哲学家们转移关注,从语言入手,贾可春这样说道:"一方面,关注语言从此成了哲学家们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对于语言哲学家来说,哲学分析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发现命题的知识的逻辑形式。另一方面,逻辑形式成了分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且正是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强调了逻形式这一概念的重要性。罗素的逻辑形式概念对后来的分析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总之罗素运用摹状词理论对日常语言进行逻辑方法分析,注重了语义的正确性和无歧义性,用逻辑语言代替了日常语言,这种完美的结合具有广泛的意义和深刻的影响。

  该理论的提出震惊哲学界,为以后的哲学家的哲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审世界观和形而上学的新路径。

  4.2 罗素摹状词理论局限性。

  当然摹状词理论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罗素认为当一个命题的语法主词被认为不存在时,该命题依然有意义时,该语法主词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在此类假设下作为语法主词的专有名词将都消失。而斯特劳森指出罗素将意义和指称两个概念未区分清楚,同时将蕴含和断定的界定未严格区分,因此特定的摹状词只能蕴含特定指称名词的唯一性,但对抽象的事物无法确定其有效性,即摹状词只能指称唯一的对象,而这个对象有可能是抽象不存在的。唐纳兰认为归属性用法和指称性用法仅适用于专有名词,并不适用于摹状词,摹状词只有归属性用法,因此摹状词仅适用于归属用法,对于指称性用法则并不一定成立。

  首先从罗素的数理逻辑分析方法来看。罗素认为数理逻辑的分析能够解决任何哲学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这个命题,根据罗素的理论,这个命题本身并非无意义,而是个错误的命题,因其分割后的三个命题矛盾,即所谓的指称错误,如果不存在外星人这个专名,那么命题成立。在谈及这个问题时,本人认为外星人只是一个指代,并非专名,因此所考虑得适用范围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环境当中。其次,这个问题只对于普通形式逻辑中的全称肯定命题解释为只要主语所表达的事物不存在,这一命题就是真的,存在一定的不严谨性,并未考虑到命题的传递性。例如"外星人不存在","光头的外星人也不存在"那么是否就可以表明"外星人都是光头",以这种假定摹状词理论对命题推断会产生逻辑错误。

  其次摹状词理论的理论依据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是错误的。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依据是:有意义即所指,孤立的摹状词没有意义,而包含摹状词在内的命题却是有意义的。

  这一理论忽略了指称和指谓的区别。同时孤立的摹状词并非无意义,而是要根据所指称的对象及语义来区分,例如"《挪威的森林》的作者"这一命题,"《挪威的森林》"是一本书,是个单独的概念,"作者"也具有自己单独的概念,而"《挪威的森林》的作者"更是具有单独的概念。我们有这摹状词所表示的概念,有的摹状词可能需要在命题中才能得到明确的所指,有的摹状词不需要命题的帮助就有明确的意义或指示。"《挪威的森林》的作者"就是后一类的摹状词。

  最后语法上的主词和逻辑上的谓词在转化时要考虑其关联属性。罗素摹状词理论是为解决三大难题所提出来的,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罗素在阐述摹状词理论时并未说明逻辑形式的区分,而忽略了语法形式和逻辑形式的差别。例如我们说这片树叶是绿的,以罗素的理论分析,树叶、绿的都是原命题的联言命题,并列存在,但离开了树叶,绿的这个命题本身无任何意义,因此存在着错误。

  总之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逻辑学和语言哲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维根斯坦和唐纳兰等哲学家虽然对其进行了批驳,而从客观意义上是对其理论的一个推进与发展,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从一方面解决了哲学三大难题,也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推动了哲学发展的进程,意义深远。

  4.4 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现代思考。

  本本文写作过程在对罗素摹状词理论从浅到深的研究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和产生了许多对摹状词理论的疑问,这些疑问也促使我去不停的思考和研究,最终形成了一些我对摹状词理论的现代思考。

  在我看来,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虽然解决了哲学界上的三大难题,但是他的解决好像并不是特别十分的充分,好像只能算是分析问题的方法,而斯特劳森对罗素的批判和补充也只是把语用学引入到了研究哲学问题的方法中,并没能完全解决三大难题;唐纳兰认为根据语境的不同摹状词用法可以分为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而罗素和斯特劳森的摹状词理论虽然承认了归属性用法,但是没有充分考虑语境因素,同时罗素否认摹状词的归属性用法,从而忽略了对摹状词用法的区分;克里普克认为,摹状词和专名摹状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必须加以区分,这种观点是对摹状词理论的一个发展,同时也批判了专名理论。通常情况下摹状词和专名摹状词的界定不是非常的清晰,经常混用,因此克里普克的批评是建立在专名和摹状词关系的理论基础上的,这一理论可以认为是一种新的理论,在理解克里普克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批评时,只有准确把握了限定摹状词,才有可能准确把握专名与限定摹状词的关系。

  综合上诉学者对摹状词理论的看法,我认为要想真正了解语句的含义,首先是要确定说话者语句中包含的摹状词在现实中所指称的对象,然后根据现实事实去判断这个语句的真与假。那么我们如何确定其指称对象呢?在我看来应该把摹状词放到大语境中充分考虑,这里所指的大语境是要以我们生活现实世界为背景的大语境。对摹状词指称的确定就是对人的生活世界不断顺应的过程;运用顺应的方式达到摹状词指称确定的目的。

  下面我来从多元世界、语境、说话人和受话人认知能力方面来谈谈我的摹状词理论的一些想法:

  一、多元世界。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包括物理世界、人的内在世界和主观创造世界等。确定摹状词所指称的对象不能只在一种世界中存在,而是存在于多元世界中。

  在物理世界中有诸多的因素,比如说规定的主体、时间、空间还有对象等,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对说话人产生不同心理变化,从而变影响到说话人语句中摹状词的使用,影响到摹状词的所指称的对象。在物理世界中最重要的要素时间和空间,时间包括说话人说话的时间,说话人描述事件的发生时间;由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所以空间包裹绝对空间和相对空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在确定语言中的摹状词所指称的对象时,我们则要在顺应物理世界的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才能进行有效的交际目的。那么如果我们不去顺应物质世界,不去注意时间要素的时间和空间要素的地点等,我们在日常交际就不能真正的确定摹状词所指称的对象。但是我觉得摹状词也不是一尘不变的,它也会随着我们现实日常交际生活中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的变化而随之发生变化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顺应的情况下,在对摹状词所指称对象确定时,对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确认正确的摹状指称对象。比如说"当今的美国总统",那么我们在说起"当今的美国总统"时要是在 2014 年说,那么"当今的美国总统"就指称的是奥巴马,那么要是在 2008 年说,那么"当今的美国总统"指称的则是小布什。我认为这就是要求我们在确定摹状词说指称的对象时候要遵循的时间和空间的因素。

  简单的来说,在我看来我们在确定摹状词所指称的对象时候岁物理世界中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而变化,简单地 我们在交际中使用什么样子的摹状词描述出的事件,对受话人来说都要顺应物质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正确的理解说话人的真正意图。

  二、认知语境。

  在我看来一个相同的认知语境对摹状词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日常的生活中说话者和受话者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时候,不管是说话者还是受话者都要对自己的认知语境进行调整,让两人在交流的过程中始终是顺畅的,才是一个有效的交际。唐纳兰曾经提出过语境对确定摹状词所指称对象的重要性,但是他也只是强调了其重要性,没有提出在确定摹状词所指称的对象过程中语境是如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看来说话者和受话者必须在认知语境中有重合的部分,相同的认知语境时说话者和受话者才可以愉快的交谈下去。比如说:老王和老李是相依为命的老夫妻,有天邻居老张看见只有老王一个人,问道:"你家那位到哪里去啦?",这时候由于老张和老王两口子是多年的老街坊了,对对方家庭情况了解熟悉,有了共同的认知语境,所以老张没有提起老李的姓名,只是用摹状词"你家那位"进行了描述,老王变知道老张的摹状词"你家那位"指称的是自己的老公老李,所以老王回答"最近住院了,都在医院呢。"再比如说,小红给小李说:"你回来在超市帮我买一瓶能让我头发'duang'的一下变的很多的洗发水回来。"小李没有问小红什么叫"duang"的一下能变很多头发的洗发水是什么,但是依旧给小红带回来小红想要的"霸王"洗发水,那是因为小李和小红都是年轻人,喜欢上网对象看微博,了解到了最近被网友们炒作很火的关于成龙代言霸王洗发水的段子,所以小红和小李有了相关的认知语境,小李一下子就能明白了"duang"这个现在网络摹状词所指称的对象是什么,如果小红给从来不上网的奶奶这样说,因为没有相同的认知语境,所以奶奶无法理解"duang"所指称的对象。

  可见相同共有的认知语境,在正确确定摹状词说指称的对象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两者共有的认知语境也不是永远不变得,说话者和受话者在日常生活交流的时候,也是需要两者对自己的语境进行整合,调整的才可以达到二者的和谐,才能帮助自己正确确定摹状词说指称的对象。

  三、说话者和受话者。

  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必须是由说话者(通过由摹状词构成的语句描述出事件)和受话者(接收话语后可以正确确定摹状词指称对象)构成的,前者作为言语的产生,后者则是言语的理解。受话人要去顺应说话人的语境才可以正确的确定摹状词所指称的对象,当说话人开始对事件进行描述的时候,说话人必定带有他的心理理解,他会从偏于自己的喜好的角度开始对事件的描述,那么受话人顺应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和其偏爱的角度立场去接受话语,才可以或者正确的摹状词所指称的对象,才是一种有效的,和谐的交际行为。比如小明让小红请他吃饭,小红说:"我哪里有钱啊,你去找咱班'土豪'去。"这里的"土豪"代表的是十分有钱的意思,受话人小明只有顺应了说话人小红说话方法方式和心理活动(小红不想请小明吃饭),才能正确的确定出摹状词"土豪"所代表的指称是小鹏。

  受话人在接受说话人的语句的时候,受话人也要去顺应说话人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说话人的社会背景,才能去领悟到说话人的真正意境。比如说:一个从来没有上过学的只会种地的农民和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一直坚持追随前沿科学的科学家,这 2 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农民给科学家说如何种地,那么科学家从来没有去接触过种地,他不能去顺应农民的社会背景,所以他们之间是无法进行交流的,科学家无法争取的确定农民的摹状词所指称的对象,反之农民也依旧不能。又比如说一个西藏人到浙江去游玩,西藏人说西藏民族语言,浙江人说浙江的地方方言,那么这个西藏人和浙江人是不能正常交流的,无法争取的确定摹状词指称的对象。

  在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进行语言交换时候,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偏好的出发点,还有他的社会背景等等诸多的因素制约了摹状词在日常言语中的正常开展。受话人在顺应说话人,才能从说话者那里或者正确的摹状词指称对象。

  4.5 本章小结。

  本来主要研究了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任何理论的诞生都具有他自己的意义,存在即是有意义的,摹状词理论的意义是十分辉煌的,被称作"哲学典范",它可能是罗素一生伟大的集大成,它解决了困扰哲学界多年的"三大难题",它确定了"存在".即便它如此的有意义,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忽略它的局限性,主要从罗素的数理逻辑分析方法、理论依据和语法上的主词和逻辑上的谓词在转化时要考虑其关联属性来进行局限性的分析。在本章的最后提出了一些关于我在研究摹状词理论时产生的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可能不太成熟也不太有高度,但却是我的研究过程真实的心得体会。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逻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