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逻辑学论文 >

“白马非马”问题的影响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6-12-16 共281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结论

  中国的逻辑思想起源于公元前 6 世纪到公元前 5 世纪初。然而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多学者通常把西方逻辑和中国古代的逻辑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甚至更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并没有逻辑,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认真的研究中国的文化背景。

  在我国,逻辑学的真正起源很早,可追溯至公元前 5 世纪,即便在世界历史上形成逻辑学体系的时间叫其他国家晚,但在其萌芽时期却丝毫不显逊色。同样处于百家争鸣时期的墨家学派,即便没能正面建立逻辑学法则,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却也提出了相应的逻辑性词语。例如"辩"、"名"、"类"、"故"以及"法"等。时间推移到公元前 4 世纪,在以孟子为代表的思想家的努力下,通过不断的辩驳与推敲,最终得出了丰富的逻辑资料与素材。

  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经历了动荡、借鉴与沉淀,人们开始慢慢的对于这种思维方式进行总结。以名家、墨家、儒家等学派为代表,为了各自学说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对逻辑思想做出了多方面各有特色的总结。其中,以公孙龙为核心的名派在整个的逻辑领域更为突出,其所提及的着名理论"白马非马"也成为了各派学者积极投身的研究对象之一,至于其中的诡辩理论则可以采取辩证的角度去看待,取其中之精华,而弃其中之糟粕,在这一过程中便可推陈出新、同时吸收并借鉴他派之长处,最终达到集大成之境界。

  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即便是当时思想领域的正统大家儒家也不得不考虑实际的变迁与时代的要求,在自家的学说基础之上由其集大成者进行最终的总结,整理出一套适合于学派发展要求的逻辑学思维模式。具体可见荀子,《正名》篇。

  这一点的引入是变革与同样是时代宠儿的思想学派墨家在其本土着作《墨经》中的表述大具殊途同归之势。他的理论是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一个充分的概括和总结,特别是在对事物概念的界定上和逻辑方法的运用上有着重要意义。

  随后,墨家在实际的研究与探讨过程中,发现了逻辑学的精妙所在,因而大范围的组织本派学者进行进一步系统、全面的整合与编撰,最终成文于其学术巨着《墨经》之中。该书在原由的框架之下系统化、理论化、全面化的对于中国古典现存的逻辑思想进行整合,其范围广度更是涉及了内容、特点、发展以及影响等方面。非但如此,墨家更好的遵循了"博采众长"且"为我所用"的基本准则,在原由的理论基础之上加之学派本身的思想精髓,融会贯通,重新整合出具有时代特色以及学派特点的逻辑学论断。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的逻辑学发展过程中,墨家的贡献是有目共睹切不可磨灭的,这同时也奠定了墨家在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上的坚实地位,对于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是古代众多学者对逻辑学认识和研究的重要思想工具。

  从哲学角度来看,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体,中国古代的逻辑也不免落入观点其中。崔清田曾经针对这一观点提出过如下的见解,在欧洲普遍发达的今天,世界各国在实际的治国实践中均以此为借鉴,无论是否适合本国的国情与社会现状都一并的照搬照抄,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角度来看,在这里欧洲的理论便不免被上升到了普遍理论的高度。对比于古代的中国,在先秦这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时代,若其一直沿用至今天,不知道可否成为诸国均追捧、效仿的"普遍理论".

  中国、印度、希腊三个国家在意识形态与逻辑传统上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在外人看来中国的古典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更有甚者甚至认为中国并没有逻辑学的存在。但在时间与事实的证明下,这种观点无疑是一种谬论。

  即便早在古代社会时期,我国在思想上就已经产生了一定逻辑性色彩,但在今天仍有部分学者对于我国早期的逻辑性思维秉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在对于一个事物进行贬低之时 最为常见的方法便是深究其逻辑的特殊性而置其普遍性于不顾,任何缺乏普遍性的理论在学界都是难以立足的。学者崔清田提及此处曾指出,在古代墨家所进行的逻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为了逻辑学本身,更多的是为了与竞争学派进行主流思想的争夺而生成的辩驳技能。在这种观点之下,墨家学派的逻辑学观点就不免被认知为其自身学说、观点的宣传手段与传播工具。

  从实质上讲,反对者所主张的学派理论也不过就只是抓住将逻辑学派宣传工具,在发展的目的上动机并不单一,仅此而已。这种说法从本质上否定了在学派宣传过程中对于学科本身客观上的发展与促进。它不是致力于科学真理的认识,而仅凭借观点立场进行整体的全盘否认。

  《墨经》在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丰富的理论价值。近代的着名学者包括梁启超、胡适、杜国庠等都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对《墨经》也都有着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墨经》在中国逻辑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是任何学派与学说都不可替代的,其作品本身大量的篇幅都在阐述逻辑的元素,其中以"辩"最为突出。虽然不可否认其中为本学派服务的目的,但在客观上的推进作用却仍是不可磨灭的。因此可以说《墨经》所阐述的并不是狭义的辩论逻辑,而是通过详细的逻辑推理来体现逻辑思维方式。所以,综上所述,无论墨家在发展逻辑学之时的最初目的何在,其本身所蕴含的逻辑思想在客观看来便已经属于成型的形式逻辑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 孙中原。诡辩和逻辑名篇赏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4] 冯棉。可能世界和逻辑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 杨俊光。惠施公孙龙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 张岱年。诡辩与逻辑名篇赏析。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7] 傅山。公孙龙子注[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8] 赵纪彬。先秦逻辑史论稿[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9] 周云之。先秦逻辑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0] 许抗生。先秦名家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11] 庞朴。公孙龙[M].济南:齐鲁书社,1980.
  [12] 温公颐。先秦逻辑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3] 周山。智慧的欢歌--先秦名辩思潮[M].北京:三联书店,1994.
  [14] 陈波。逻辑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5] 周云之。中国逻辑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16] 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育出版社,1983.
  [17] 周山。中国逻辑史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18] 温公颐。中国逻辑史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9] 钱穆。惠施公孙龙[M].上海:上海书店,1992.
  [20] 庞朴。公孙龙诡辩哲学批判[J].文史哲,1963(04)。
  [21] 周学根。公孙龙及《公孙龙子》[J]. 华中师院学报,1982(03)。
  [22] 辛从益。公孙龙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3] 周昌忠。先秦名辩学及其科学思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4] 张晓芒。先秦诸子的论辩思想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5] 杨俊光。惠学锥指:惠施及其思想[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6] 崔清田。名学与辩学[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逻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