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逻辑学论文 >

公孙龙思想的形成与特点研究绪论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6-12-16 共678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绪论

  "白马非马"这一历史性议题收录于公孙龙先生的着作《白马论》之中,并成为该书的支柱性理论一直流传至今。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其论点的关注度都处于火热状态,然而以往学者论及于此却仅是"外行看热闹"而已,真正引发学术性的讨论与剖析则是开始于近百年。在这些学者进行激烈辩驳之时往往从自身的立足点出发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观点,即便大家在派别与理论上存在争议却也不影响其对于彼此的欣赏与借鉴,在不断地改进之间进行知识与理论的更新,从更加深刻与新颖的角度进行了问题的理解与阐述。纷纷攘攘争论数千年,"白马非马"问题不仅在哲学范畴常驻常新,以其名命名的音乐作品、文章等也都呈"雨后春笋"之势,屡见不鲜。在历史上公孙龙先生在中国逻辑学领域的地位并不算是至高,但却以其独到的见解与思维占据着一席之地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创新性思维与独到性理论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与尊重,他的"白马非马"命题在如今看来亦是颇具现实意义的,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公孙龙简介及其相关着作

  公孙龙,复姓公孙,名龙。在司马迁的巨着《史记》中并未对于公孙龙进行单独的立传,因此我们至今仍然无法了解到他的详细生平以及个人事迹。历史学者与学术专家根据其生前作品以及零散的经历进行了生卒年的推断,普遍得到大家公认的年限大致在公元前 325、315 年到公元前 250 年之间。另外,关于这位伟大逻辑学家的确切国籍也是无从考究的,最为明确的记载也不过是在《迹府篇》中简单的将其称作是"六国时辩士"、"赵平原君之客"如此而已,更多的细枝末节已经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而无从考究。

  然而,无论公孙龙生活在怎样一个家庭,其思想的高度与广度都无法完全脱离时代的束缚,因此,想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并剖析其思想的形成与特点,从其所存在的年代入手都不失为目前最好的选择。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公孙先生生活在战国时期,而就当时的政治特点来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人口流动性强,文化交流传播广进而使得人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因此,公孙龙可以提出如此与时代相背的新颖见解也就不足为怪了。在除秦国之外的六国中对于人口国籍的界定并不是十分的严苛,门客的流动性也随即增强,所以,唯一可以得到切实断定的即公孙龙非秦人。

  得到这一重要的线索之后,再进行其生平活动范围的切入点也就简单的多了,经过古籍与文献的查找,学者发现在现存的历史依据之中对于其本身的活动线路大致可分为青年、中年以及老年三个时期,主要涉及的线路依次为魏国、燕国并最终止于赵国。在其一生的游学经历中,凭借着深厚的文化素养与知识底蕴一直备受着各大门阀、贵族所青睐,在那个门客制度盛行且竞争激烈的年代始终保留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引用当下比较流行的一句话"你经受得起多大的诋毁就承受的了多大的赞美,"公孙龙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直以来,他所创作的书籍、论点以及议题都是学界所争论的重点,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他以其自身的独创性与开拓性吸引着广大学众的眼球,并以其特有的风格而流传清史。在那个没有网络、摄影等高科技的时代,人们对于学术巨着的保护意识与今日相比更是不值一提,其在《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以及《旧唐书·经籍志》中所撰写的文章也都随风而散,仅仅存留六篇于世。所以,在现今流传的公孙龙先生所着的巨着中可谓是其本身思想精华的冰山一角。然而,即便如此《公孙龙子》一书却也当之无愧的成为先秦思想家的代表文献与经典巨着。在历史的长河中,时间飞速的流转,淹没的不仅是人肉真身,文人墨客的典籍瑰宝也一并葬送于此,所能存活着考的也是人们世代的口耳相传,实乃时代之幸运。,在其中《迹府篇》一书是后人用来记录公孙龙本人极其事迹的传记,另外《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这些着作提出了"白马非马"、"坚白石二"、"二无一"等着名逻辑命题。至今保存下来的注本有《公孙龙子注》、《读公孙龙子》、《公孙龙子释》、《公孙龙子悬解》、《公孙龙子集解》、《公孙龙子形名发微》、《公孙龙子译注》、《公孙龙子新注》、《公孙龙子论疏》、《公孙龙译注》以及《公孙龙子校释》等等。

  二、有关"白马非马"问题的研究现状

  在思想活跃的先秦时期,各种学说与论断争相出现,一时间学界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趋势,而在这个纷繁的时期,公孙先生以其"白马"命题独占名辩学界之鳌头,可见其在该领域的高神造诣。在《迹府篇》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关于公孙龙先生被质疑的小故事,相传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的六世孙孔穿曾对于公孙龙的观点产生质疑并亲自上门进行"讨教",要求其放弃自身的见解与观点,经过一番辩驳之后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这一古老命题放诸今日仍具有现实意义而丝毫不显得逊色、过时便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观点。由此可见这一命题成为名辩界"常青树"则是势在必行的。

  任何事物的现状、表现状态与其历史沿革都有着分不开的关联,思想的变革也是如此。纵观整个的中国古代思想史,占据着中国主流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不失为最吸引人眼球的亮点。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中国的古典文学思想更加重视"礼"的约束,而对于创新的要求就不那么严谨甚至可以说是禁锢,可想而知,再这样一种社会风气之下公孙龙所主张的创新言论想要流传下去是多么的困难,从另一方面也可以反衬出其学说的真理性与说服力。正如上文所提及的那样,"白马"问题贯穿于封建社会学术思潮的始终,各界学者也毫不吝惜时间、精力而对于其真谛进行探究。总结来说,首先在处于封建社会开端的先秦、汉朝时期,学者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仅仅局限于浅层次的理解,而并未进行高度的上升。其次,到了唐朝、明时期,在封建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这一"异端"体例好似销声匿迹于时代之中。接着,到了清朝,再度丰富起来的文学界限使得这一问题又重新走进人们的视线,然而,在君主的统治却仍无法放任其进行自由的发展与进步。

  在中国近代,"白马非马"问题在学者中引起的讨论相对较多,对于"白马非马"命题出现了很多精彩的解读,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不少的问题。举例说明,学者王琯对于该问题就秉持着质疑的态度,他认为《白马非马》这篇文章看似论证严禁、丝丝入扣,实则在整个的体系中仅仅就"白马非马"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而并未有过更深层次的提及。用他的话说便是"初视之似涉奇诡,然理殊易明":具体而言即"周延者,名辞包含所言事物之全体者也。如本论所称之马,能包括马类之外延全体,故为周延。白马为马之色白者,在众马之中只占一类。除是之外,尚有其他各类之马,白马莫能容焉,故为不周延".

  但是王琯却忽略了学说存在的价值,既然这一学说能够在非物质文明丰厚的中国存在至今就证明其具有常人所无法推翻的原由。审视这一命题时我们不难发现,它是一个全称否定命题,其中所谈及的两大主体"马"与"白马"本身都是命题的周延。在这一点上无论是王琯还是教育家孔子的六世孙,在辩驳命题之时都忽略了这一问题而试图在此情况下进行脱离环境的论断,显然这是不合逻辑且不合常理的。所以,孔的辩论注定失败,王琯的主张也必定被推翻。

  除去王琯之外,学者金受申从现代角度进行分析,采用传统总结与现代逻辑相结合的模式,以三段论为切入点对于《白马论》中关于马不同于黄马,黄马不同于马以及黄马并不是马等逻辑问题进行阐述,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正反两个方面。

  第一,大前提是"凡白马,非马也";小前提是"黄马,同白马也";结论为:"故黄马,非马也".

  第二,大前提是"凡黄马,非马也";小前提是"白马,同黄马也";结论为:"故白马非马也。"在金受申看来,上述两个论式是三支论法中最准确的方式,名辞也就都归为周延,因此由以上可以看出,"黄马非马"以及"白马非马"之说,是受到逻辑学以及伦理学认可的。另外根据以上论述可以得出下列两种论式:第一,大前提是"凡白,非马也";小前提是"白马,非白也";结论为:"故白马,非马也。"第二,大前提是"凡马,非皆白也";小前提是"白马,非马也";结论为:"故白马,非白也。"金受申通过以上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形势得出,在针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上中西方更多的差异并不是存在于论理程式上,而更多的出入在于切入点的不同。在我国,学者在进行该类问题的分析时更加注重推理方式的介入,即在采取不同的推理进行推理时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而,在方法选择上是我国推理的重点之处。而相对于西方来说,在进行问题的分析时更加注重逻辑的理顺,在不同的逻辑点之间进行连线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所以,在采取西式分析方法之时应将概念的明确作为首要任务进行理顺与分析。

  基于此,金受申在上文中对于公孙龙"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三段式论断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漏洞,加之这种论断自身即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复杂性与逻辑性,金受申在对其进行运用时并未从根本上掌握整个逻辑方式的要点所在,因而具有一定的牵强性。所以,无论上文所提及的论断多么完备甚至无懈可击都无法改变其论不对题之结果。

  除了上述两位学者的反对之声,庞朴在诸多的反对者中可以称得上是较为激进的代表人物了,其非但对于公孙龙本身提出了质疑并另外着书对其学说进行批判。他在《公孙龙子研究·批判》一书中明确指出在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一文中蕴含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与异于他人的观点渗透。但在这看似肯定的言语之间却蕴含着很深的批判之意。首先,从时代背景出发,在封建思想禁锢的先秦,这样的思想若想要得到一席之地定是来之不易的,并且在当时看来着无异于"大逆不道";其次,从论点自身出发,公孙先生在进行论点论述之时抓住了"马"与"白马"这两个看似包含关系词语的特性,将其界定了特殊的主宾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等级的确立,从而否定了"是"作为系动词的可能性换之以"非",这样便成立了最终的议题。针对此,庞朴认为,整个文章的议题过为简便并无深究意义之所在,另外在议题的论证上,论点结构简便,整体逻辑性不合实际等。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正便有负、有褒便有贬,列举了持有否定态度的诸位学者之后,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又有哪些逻辑学者对于此采取积极的态度。

  谈及此,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学者冯友兰,他在很久以前便发现了这一议题的可取之处与积极意义。在对于"白马非马"的具体沿袭过程中,其肯定了公孙龙在思想上的超时代前瞻性,以现代的眼光将这看似不合乎逻辑的问题上升至哲学高度,以"同一性"与"差别性"为本质进行"马"这一表象问题的探讨。

  那么接下来我们便沿袭冯友兰所持的哲学观点对于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首先,同一性在自身中包含着差别性成为了这一论题的实质所在。其次,在这里所论及的马的表象自其自身出发并根据白马与马在颜色上的差异而得出白马是否为马的结论。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便是在逻辑学中内涵与外延的逻辑关系。

  一直以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术领域都没有人真正的将"马"与"白马"进行实质上的分离,而在公孙龙所指出的议题当中将"马"与"白马"进行了本质性的分析,从内涵与外延的角度将其分为表现形式与本质属性两种,开创了逻辑学领域的新高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属于这一议题对于社会学术进步的重大贡献。

  即便如此,正如上文所提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即便在"白马非马"问题一度在我国古代的学术领域提出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其中不免缺乏详细考究的严谨性。在这一推理过程中公孙龙尊崇"A 是 A"的形式性逻辑方式,但在实际的探讨中不难发现这种推理方式从本质上看是缺乏一定理论依据的,并在实际的操作中违背了逻辑思维与辩证法。

  事实上,在这一议题当中"白马"本身便肩负着内涵与外延的双重责任。在实际生活中"白马"这一名词非但概括了"白马"白的特性又包含了"马"这一种类属性,更通俗的说它同时涉及了"白马"为马的一般属性与为"白色"的特殊属性,因此,公孙龙在实际的辩驳之中即便违背了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逻辑思维但仅仅考虑理论性问题也是不无道理的。

  在当代,学者们总结前人的经验对于"白马非马"问题的研究也更为深入。

  周云之对公孙龙的《白马论》的研究较为深入并给出了较高的评价,指出在《白马论》中,公孙龙在辩驳过程中一味的将"白马非马"中的"非"解释为"不等同"以及"差异"之意显然是过于狭隘的。因此,我们不能忽略文章中的背景情况而武断地把"非"理解为"不是"或者"不属于",从而生硬地仅仅在字面上把"白马非马"解释为"白马不是马"或者"白马不属于马".那样的话不仅违背了公孙龙提出此命题的本意,而且从自然语言的语义理论来说也是不恰当的,因为那样就把多义词错误地理解为了单义词。

  在诸如周云之、陈正英、郑伟宏等众多学界泰斗联合完成的《中国逻辑史》一书中,对于先秦逻辑学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也做出了公正的评价,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针对其中的弊端也做到了尽数指出。具体来看,本书指出:尽管公孙龙并没有明确地提出"外延"以及"内涵"等概念,但是"白马非马"这一说法却从逻辑理论的角度深刻地揭示出了"名"的内涵、外延以及在逻辑上"名"所处的种属还有和其他种属的差别。

  举例说明,在公孙龙先生的《白马非马》一文中对于"马"这一客体可谓是进行了"皮毛尽宝"的研究,从"名"到"种"的差异无不体现着现代哲学辩证法中关于事物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这样看来,该议题非但在当时掀起了辩驳的热潮,时至今日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兼具学术价值的同时也有着巨大的理论贡献。

  近现代以来,随着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全球化侵袭,国内外的思想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相互冲击,更多的观点、角度一起冲击着以往的思想体系,使得陈旧体系受到冲击的同时也迎来了文化的融会贯通与百花齐放。我国逻辑学者邢滔滔近年来曾在《科学文化评论》上刊登一文,文章主要的讨论对象即使公孙龙所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特别之处在于,该篇文章在进行文本论述的过程中令辟蹊径采取"任意对象"的理论进行议题的理解,不同于以往将"马"与"白马"两者混合而论的论证方式采取单一性的议论,在实际的操作中将两者均看作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且独立于原有的语言环境进行论证。

  与此同时,这一古老的智慧命题在日本学界也产生了不小的反响,日本着名的逻辑学家末木刚博和加地申行便对于此产生了热烈的求索欲望。在其观点部分可以得知,日本学者即便不能百分之百赞同公孙龙的观点,认定其中具有诡辩性质的存在,但仍然不可否认的具有着合理性的逻辑。

  在历史中,公孙龙这类学者通常被称作是"名家学者",那么何为名家学者呢?总体来看,以古希腊为代表,在该国家的统治之下所有的名家学者与智者均被称之为"诡辩家",即便这些"诡辩家"的研究领域在观点与论据上都存在一定的诡辩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不乏真正的逻辑性思维与观念,在此基础之上所形成的言论即使并不能百分之百的达到大众思维的要求也应因为其观点的新颖性与创新性给予其一席之地。

  在我国,对于公孙龙的争议从古至今就并未曾间断过,支持者认定其思想的先进性与学术性,而反对者择认为其观点只可称之为诡辩领域的"强词夺理",并不能真正的搬上"大雅之堂".

  任何事物在进行深入的探讨时都应该尊重其本身观点与环境,在针对"白马非马"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无论学界各方给出怎样的说法首先应该考虑的便是观点提出者本身的思维模式与想要表达的论点,就公孙龙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之所以提出"白马非马"这样的论题实际不过是希望以逻辑的角度,将"马"这一主题进行内涵与外延的分析,并最终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小困难,仅此而已。

  所以,还有一种观点便是公孙龙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不过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而并未真正意义上涉及深奥的诡辩之说。

  另外,申行则也在对于《白马论》进行评价时指出,并不可一味的仅仅关注公所提出的观点,而应该在进一步的了解之下再做论断。显然,公孙龙的《白马论》不只是提出了"白马非马"这一句话,在引出这个论题以后,接下来公孙龙还有其他一些论证。申行的这一观点也为上文的观点进行了理论性的支撑。

  所以说,要想正确理解"白马非马"这句话,就必须深入研究公孙龙的整个思想过程。然而,公孙龙在世的时候都缺少类似的考察和研究,即便是最早对公孙龙进行批判的荀子等人,大多也不过是只言片语而已。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命题便一直被人们误解。加地申行表示,在逻辑学上,以名实论为中心即语义学的争论的展开,成为了中国逻辑学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孙龙学派开始出现一直到荀子对其进行批判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这段时间,可以看作是这个历史的一个开端。

  "白马非马"这一命题,在公孙龙看来属于认识的问题,然而他的弟子们却误理解为是存在的问题,逐渐将一个逻辑性的类比问题演变成了实际问题,即现实中的白马并不是属于马的范畴。即"白马不是马".公孙龙弟子们的这种误解把他的学说变成了一种粗陋的诡辩哲学,结果"白马非马"命题遭到了秦汉时期的包括法家思想的哲学家们的严厉的批判。

  周云之则开创性地对"非"字做出了与众不同的解释,他的这种解释开拓了人们对于"白马非马"命题的解析思路,但是却背离了古代汉语中关于"非"字的基本释义,因而他做出的解释仅仅是表面上看似合理而已。

  然而,无论是上文提及的激烈批判亦或是后文所列举的积极肯定,在对于问题本身进行深究时都不免涉及一些不合理与漏洞,然而这些论证方法又其实都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既然其中并没有矛盾的地方,那么是否有一些同样合理然而却没有引起学者们重视的论证手段呢?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逻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