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思维作为一种高级形态的理论思维,是人类思维能力的核心。它通过实践从运动发展中、从矛盾转化中认识和研究事物,为人们建立把握世界和自身的理论方式,提供批判和反思世界的工具,从而更好地构建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世界。因此,提倡辩证性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深化的客观要求,对提高思维能力,更有预见性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一、辨证思维方式的内涵及特点
(一)辨证思维的内涵
任何思维都按照特定的思维形式、特定的思维规律进行。辩证思维则是运用辩证的思维形式(辩证概念形式、辩证命题形式、辩证推理形式等),按照辩证的思维规律进行思维。什么是辩证思维?恩格斯说:“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这就是说,辩证思维是运用唯物辩证观点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或者说是按照客观事物辩证法规律进行的思维。它要求人们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观察一切,分析一切,善于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克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二)辨证思维的特点
辩证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其认为要理解事物本质,必须透过表层假象深入内部,通过正确理性分析,才能够逐步把握。客观、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要求。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对科学进行超越,正是哲学的任务。
辩证思维是一种批判思维。强调在尊重前人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敢于质疑、批判,敢于提出挑战,敢于突破和超越,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在不断否定现实的基础上创造性发展新理论、创造新方法、提出新设想。提倡辩证思维方式,就是要坚持辩证法批判的、革命的精神,锐不可当的开拓精神,不迷信、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勇于和善于创新。辩证思维是实践性思维。辩证思维不仅用来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的辩证观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是主体反作用于客体的改造过程,是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是一种目的性的对象性活动。
现代辩证思维认为,世界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其内部多样性的联系和系统要素的完善,可以提高系统功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但同时,事物有多种发展可能性。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取决于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变化。人们可以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改变事物变化条件,促进事物发展。因此,辩证思维作为一种思辨活动属于思维意识范畴,体现意识本能的一种追问,满足人的终极性向往。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辩证法作为辨证思维的本质是唯一符合哲学本性的思维方式。
二、辨证思维方式的现实作用
(一)为人把握自身和世界提供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
世界是按辩证规律、矛盾规律发展的。辩证法则、矛盾法则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直起作用的。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在辨证中向前推进,人们正是认识到客观世界的辩证规律、辩证法则,自觉按辩证法则办事,运用辩证法则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辩证法自觉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才能能动地改造世界,做到理论上的自觉。
人们以往一直按实证科学的观点理解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是直接同一的关系,理解为脱离人的能动性而独立存在的客观规律。实际上,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们的思想虽以个体形式存在,但个别中蕴含着类,于是,整个人类思想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以类的形式存在,但人们运用这些类(概念)指向的又是个别。所以,辩证法作为实践的能动方法,关键在于解决认识论和存在论的一致性问题。只有当认识的展开同时也是存在自身潜在内容的展开时,才会发现一切外在于它的现成的认识方法,都不足以把握存在自身的实质内容,只有在认识论和存在论的矛盾统一中才能达到真理。这就是辩证思维方法。
如今,树立辩证思维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放眼今天的人类和世界,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法为人类科学认识自身和世界提供了符合人本性的思维方式。现代社会化大生产造成的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和世界文明。世界文明的演变和高度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辩证思维,树立辩证思维方式,将认识论和存在论统一,推进现实生活和人类世界的发展。
(二)为全球化时代新世界的构建提供广阔理论视角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辩证法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武器。马克思辩证法不是一般的唯物辩证法,而是通过实践辩证法存在和表现的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只有获得这种能动形态,并以此为基础,才能不断关注人类世界的变化发展。
作为一种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马克思辩证法是生存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超越、否定、批判、综合的思维方式。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才能真正为新世界的建立提供理论视角,引导人类走出当代困境。辩证思维方式的认知概念框架和价值态度框架虽然不能直接用来解决当代文明存在的某些具体问题,但当代世界的许多全球性问题只有通过具体的科学研究,依靠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行动,才能予以解决。
但是,科学技术不是万能、中性、客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既能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又会进一步恶化、加剧这些问题。全球性问题的产生,正是科学技术发展乃至不当使用造成的。因此,科学技术不仅给人类带来福祉和巨大物质利益,也给人类带来危害和灾难,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但是,我们不能因它有负面影响和作用而停止发展科学技术,因为这是一种消极无为的态度。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全球性特点,决定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人类共同体的通力合作,而不能靠某一个国家和地区解决,更加需要一种辩证综合的超越思维和态度,超越狭隘的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世纪之交,国际风云变幻、民族冲突加剧、地区矛盾、局部战争逐渐升级,诸如中东问题、朝鲜问题、台湾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通力合作”何其艰难,因为眼前微小的可见利益同遥远不确定的重大利益相比,更具诱惑和激励因素。特根斯坦明确断言,时代的病要用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治愈。因此,辩证思维方式对全球化问题下人们价值层面上思维方式的改变有启发性作用。
(三)为人们提供社会批判和反思的工具
马克思辩证法作为一门关于发展的学说,其内涵必然与人类历史的进步、人自身的完善、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密切联系在一起。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这种批判和革命精神不是某种外来的东西,而是立足于人的独特的生命存在和发展方式,根植于人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生命本性中。辩证法的批判和否定精神旨在批判和否定一切阻碍人的自我发展、妨碍人的生命自由的异化力量,以实现人的不断自我超越和自我提升。自我否定和自我批判是人生命的特有存在方式,构成人生存的基本原则。
在此意义上,辩证法的批判和革命本性是对人的生命本性和生命要求的自觉表达,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必然和最高形态。辨证的思维方式会促使人们对现存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进行合理反思。例如,何种是相对更好?应通过何种途径去达到?通过这种前提性的追问不断推动人们自我超越和创造,探索未来世界。以辩证思维方式特有的超越态度,摆脱狭隘实用的功利态度,摆脱知性思维方式的限囿,克服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相分裂相对立的意识;以辨证态度看待当代社会现象和问题,保持人类思维和价值评价的否定性和批判性,使人类永远保持一种求真意识、向善意识、审美意识,敝开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的空间,才能使人类文明不断获得新视野和活力。
总之,辩证思维方式以它特有的实践性成为最高形态的思维方式,所呈现的价值态度对人有哲学层面的正确价值引导。我们应该自觉学习、理解和运用它,以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人、人生价值、人类社会、人和世界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靳辉明 . 马克思主义原理及当代价值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4]恩格斯 . 自然辩证法[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5]陶晓明 . 辩证思维方式和高校学生素质[J].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63-66.
第二章罗素摹状词理论主要内容及其特点罗素在20世纪初期提出了摹状词理论,摹状词理论的提出得到了一片赞许和一片骂声,摹状词理论在赞许和骂声中一直不断的发展、被批判和被发展中。摹状词理论是罗素思想中的一个全新的方向,本章主要讨论罗素摹状词理...
自古以来,逻辑学与哲学和数学这两大基础学科就密切相关。随着逻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精细,逻辑学与更多的学科的交叉互动表现得日益突出。因此,对逻辑学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在逻辑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之时,对逻辑学整体性的认识和系统性的把握也就显得尤...
真正的逻辑学不仅是分析语词的科学,更是从哲学出发的认识原理,没有哲学就没有逻辑学。阿拉伯哲学的形成发展受到希腊-阿拉伯翻译运动的重大影响,阿拉伯逻辑学的形成标志着阿拉伯哲学发展的新阶段。以阿拉伯逻辑学为框架的阿拉伯哲学,不但表达着一种新宗...
藏传因明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代表了藏传佛教的特色,也代表了藏族特有的文化景观。古印度佛教自传入西藏,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仍然具有鲜活的色彩和强大的生命力。这集中体现在藏传因明生动活泼的辩经活动中,而其最常用的论辩方式就是应成论式。直到现在,...
量词是逻辑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传统逻辑围绕着量词做了很多的工作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但直到现代逻辑产生后,量词在逻辑学中的核心地位和价值才得到彰显和重视。现代逻辑的两个基本研究路径---句法学和语义学都是围绕着量词概念而展开的,对量词的语义解释...
绪论白马非马这一历史性议题收录于公孙龙先生的着作《白马论》之中,并成为该书的支柱性理论一直流传至今。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其论点的关注度都处于火热状态,然而以往学者论及于此却仅是外行看热闹而已,真正引发学术性的讨论与剖析则是开始于近百年。在这...
类比作为一种古老的思维方式,中西攸同。从所得的结论来看,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的、板上钉钉的必然推论。从思考的路径来看,既异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又别于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而是从特殊到特殊的一种特殊的、触类旁通的致思方式。从推理的依据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