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逻辑学论文 >

对类比思维方式的论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27 共1763字
论文摘要

  类比作为一种古老的思维方式,中西攸同。从所得的结论来看,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的、板上钉钉的必然推论。从思考的路径来看,既异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又别于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而是从特殊到特殊的一种“特殊”的、触类旁通的致思方式。从推理的依据来看,它规约着从已知到未知两个对象至少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并预设该属性与所要推知的属性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

  这些基本原则,中而西、古而今,都是一样的。但我仍然愿意把类比看作中国文化对人类的一个贡献。中国人之于类比,发明之遥遥领先,运用之普遍、娴熟,无出其右者。

  追根溯源,可以探及古老的《周易》,确切地说,人类最早的类比推理系统,正是在《周易》里萌芽并茁长的。玄学领军人物王弼指出,《周易》是一部“以言明象,以象尽意”的书,他用“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八个字来概括解读《周易》的方法。《左传》、《国语》中保存下来的二十二个筮例,展示了《周易》从占筮书到思维工具书转变的趋势。有当代学者认为: “《周易》符号系统里的初始符号,不同于西方符号系统里的那些没有属性内容、绝对抽象的初始符号。由绝对抽象的初始符号构建而成的推理系统,具有演绎性质; 由属性明确的初始符号构建而成的推理系统,只能具有类比性质。”( 周山《〈周易〉的文化价值》)培根的《论学问》,荀子的《劝学》,都是富含哲理、脍炙人口的论学之作,而其思维方式却迥然不同,背后依恃着两种不同的文化,可以当作两个标本来审视。《论学问》的篇幅超出《劝学》两倍,通篇只用到四处比喻,大家比较熟悉的如“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而《劝学》,简练精要,含蓄隽永,比喻类比论证构成了其主要说理方式,三个段落里比喻多达二十处。论点隐蔽在比喻、寓言中,由此及彼,以类相推,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毋宁说,中西思维方式的分野,正是从这里发端的。中国人偏爱并擅长形象的、关联性的思维,习惯于头脑中对记忆表象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形成新的表象。我们远祖的图腾崇拜物龙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西方人则崇尚运用概念去判断、推理,进行逻辑分析,形成抽象思维模式。“依靠例子的演说的说服力并不比较差,但依靠演说式推论的演说更能受到高声的喝彩。”一个“更”字,道出了亚里士多德的价值取向。西塞罗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言谈的隐喻样式出自迫不得已,在枯乏和窘迫的困境中,捞到了它。”可见,在他看来,与逻辑推理相比,形象说理的方式总是处于次选的位置。

  作为典型的农耕文明的代表,汉民族特别重视经验。农人积累了丰富的气候、时令与耕作生产方面的经验,代代相传。

  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倚重经验,通过知觉、经验,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中把握认知对象,进而在综合统一中,建立起整体的、联系的观念。

  康德在《实用人类学》中指出: “一切语言都是思想的标记。”作为思维的工具和符号,象形文字成就了中国人发达的形象思维。建立在象形文字基础上的思维,具有双脑活动的优势。文字之为抽象符号,它启动了左脑的抽象思维功能; 文字之为具象象形,它又启动了右脑的形象思维功能。久而久之,中国人长于比附联想,类比推理。

  思维与语言,一而二,二而一,像一张纸的正反面,一体两面,无法剥离。至于说二者谁影响了谁,也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这里我想说,类比的思维方式,在汉语中是留下深刻印痕的。上文提到的《劝学》,在比喻论证中使用正反对比的方法,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用语上讲究对仗,结构整饬; 音韵上讲究平仄,和谐悦耳。形式与内容兼美。

  今天仍然活在我们语言中的一些成语,就是类比思维的结晶。如“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陈轸以此劝阻昭阳,不要攻打齐国。“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江乙以此讽刺昭奚恤惜楚王之势而作威。“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类比利害关系十分密切。宫之奇以此劝虞公不可助晋灭虢。

  现代汉语中,我们经常见到的一些词语之间不同伦类的陌生化组合、匹配,也是类比思维在语言中投射的结果。如“植物肉类”、“液体面包”、“植物界大熊猫”等。索绪尔曾说: “类比是语言创造的原则。”跨越时间、空间、性别、形态、种类,超常搭配,将此域的词语置于彼域之中,因为冒犯逻辑而造成强烈的语义冲突,从而产生新颖、奇特的审美效果。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逻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