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河北省作为全国唯一个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完全具备了确立全国乃至全球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的潜力。然而,河北省旅游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和其他省份比较却并不突出。如何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具有独特优势的旅游资源,使之转化为产业竞争力优势并获得经济效益,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产业集群作为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经济形态,其具有的竞争优势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实践领域也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将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领域,对于同样发现产业集聚现象,且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与规律的旅游业的研究还不多见,但产业集群理论的集大成者迈克尔·波特曾提出,旅游业是集群效应最明显、最适合集群化发展的行业之一。现实中在旅游业发达地区的确出现了显着的旅游产业集群现象,这说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助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利用产业集群理论对河北省旅游产业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指导河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提升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一)产业融合优势。旅游业中的食、住、行、游、购、娱六个环节使得旅游业和很多产业之间存在着交叉和互补的关系。在旅游产业集群当中,诸多利益密切相关的企业集聚在相对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彼此间长期合作竞争,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企业间交易顺畅,有利于降低产业融合的交易成本。因此,产业集群可以降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门槛,提高旅游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效率。
(二)创新优势。旅游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必须创新。集群中的企业同居一地,在较小的经济区域内存在大量的竞争对手,迫使它们必须不断地进行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以满足顾客在价格、服务质量和产品差异程度方面的要求;二是集群内有较好的创新环境。集群内垂直联系的企业、水平竞争的企业、中介机构、教育与研究部门、有经验的顾客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使新观念、新技术、新知识相互扩散,形成知识溢出效应,有利于企业通过学习和模仿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
(三)外部经济的优势。旅游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集中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共享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劳动力供给和培训所带来的成本的节约,从而获得市场和行业信息等外部规模经济效应;集群内企业间有效的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可以形成区域性行业规模优势,这样当旅游区域中某一环节的需求增加,其他环节产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带动整个旅游产业集群内的需求,从而实现集群的外部范围经济效应。
二、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丰富。河北省地处华北,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其间分布有盆地,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平原,东面濒临渤海,海岸线长 487 公里。河北省地貌多样、气候宜人。名山大川、急流飞瀑、江河湖海、温泉冰雪、森林草原、珍稀动植物应有尽有。
除了秀美的自然风光,众多的文物古迹也形成了河北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魅力的文物旅游资源,有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0 处,居全国第一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8 处,居全国第三位,许多文物古迹堪称全国之最。
广袤的土地和悠久的历史还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如蔚县剪纸、衡水内画鼻烟壶、易水古砚、武强年画、丰宁布糊画、白吴桥杂技、永年太极等等。品种繁多门类齐全的旅游资源为河北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二)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全省目前已经建成开放旅游景区600多家,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99 家(全国列第 7 位),星级饭店520家,旅行社1,200多家,旅游车船公司30多家,旅游购物网点200多个,基本上已经具备了“食住行游购娱”的一条龙接待。河北省的旅游产业,从旅游资源开发到旅游要素供应层企业再到相关配套企业,都已具初规模,旅游产业链也在不断向横纵两个方向延伸。
(三)旅游收入不断增长。2012 年全省旅游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588.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94%和30.05%。
(四)旅游产业聚集区逐渐形成。全省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聚集,在空间上加强了资源整合,引导同类产品区域聚集,如石家庄大西柏坡红色旅游聚集区,秦皇岛—唐山湾滨海度假聚集区,张承草原生态度假聚集区,白洋淀温泉休闲聚集区,廊坊商务休闲聚集区,崇礼—赤城冰雪温泉度假区,桑洋河谷、昌黎葡萄酒文化休闲聚集区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
三、河北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利于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全省很多景区(点),由于“条块分割”,形成了部门与地方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和分散经营的格局,景区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区域旅游资源得不到合理整合,产业集群间的关联企业不能协调发展,使产业链上的各环节被局限于各自区域之内,无法协调运作,大大增加了各种成本,严重制约了企业的集群化发展进程。尤其突出的是,很多地方还存在着较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各地方政府为了各自区域的利益制定相应政策保护地方旅游业,这种人为限制竞争的手段严重制约了不同地区间旅游企业的交流与协作,不利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二)缺乏有利于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统一规划。作为一种集聚经济现象,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旅游地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及交通条件等紧密相关。河北省的旅游资源在地理位置上相对分散,有些地区经济比较落后,交通不够发达,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再缺乏全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必然导致各地旅游业各自为战,呈散点式发展,影响产业集群的生成,从而无法实现集聚效应。
(三)从旅游产业关联状况看企业间联系不强。旅游企业普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且由于进入壁垒较低,所以低水平产业重复投资较多,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最终导致同类企业间竞争激烈无序。而与主要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由于对技术或资金的需求程度较高,发展缓慢或根本无从发展,从而形成了上、下游产业之间的技术断层和错位,这种产业链缺损现象,无法通过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互动和外溢机制来促进区内关联群的形成与发展,所以造成旅游企业间的联系较弱,旅游产业集群网络无法建立。
(四)旅游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度不高。企业间的信任问题是集群形成和成长的关键因素。诚信文化能够推动企业间正式与非正式交流的正常运行,减少不必要的摩擦与矛盾、谈判与协商,避免企业之间恶性竞争。河北省虽然已经出现很多旅游产业聚集区,但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一个根本的问题在于信任机制的缺乏。在普遍追求经济利益的今天,很多企业没有树立正确的诚信价值观念,使得很多旅游区域内缺乏诚信文化氛围,从而导致失信的恶性泛滥。
(五)旅游产业集聚区内中介组织不健全。中介组织是保证市场经济顺利运转的润滑剂,是产业集群正常运作的支持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交易双方提供中介服务,以便降低交易成本。河北省很多旅游产业集聚区内部缺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如金融机构、民间风险投资机构不足,使企业融资发生困难;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短缺,影响到集群产业市场的正常秩序;人才市场落后,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旅游行业协会缺乏等,这些对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四、基于产业集群理论提升河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为适应大旅游时代的到来,各地必须整合临近资源,塑造整体优势。为了推进旅游资源与产业管理一体化,需要加强个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建立统一的事务协调解决机制。比如可以成立省级旅游发展联合会,对涉及不同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组织协调;积极探索有关县(市、区)地名与其境内知名度高的景区名称相统一、资源一体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建立旅游企业合作网络,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搭建平台。
(二)制定全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由于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差异比较大,要充分发展旅游产业,必须树立“大旅游”观念,对本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出整体规划。旅游产业集群化规划不同于旅游开发规划和传统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其目的在于推动全省旅游企业群体的聚集和成长,提高全省旅游业核心竞争力。该规划应该以打造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突出重点发展区域,集中力量打造发展龙头,建设一批旅游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并引导同类产品进行区域聚集,为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旅游产业集群打下前期基础。
(三)建立促进企业交流和合作的有效机制。旅游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是实现集群优势的前提之一,因此应建立促进旅游企业之间交流和合作的有效机制。比如,为当地企业提供交流的场所和定期座谈使大家有机会聚集到一起,交流信息,洽谈生意及合作项目。还可以构建河北旅游产业集群网,把旅游各相关部门组合到旅游集群网内,使之成为企业、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交流合作的平台。
(四)培育以诚信为基础的集群文化。诚信文化是集群文化的基石,塑造区域诚信文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运用舆论的力量对旅游企业进行诚信教育,大力宣传、引导诚信文化的形成;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与社会中介机构联合,对区域内企业进行公正、客观的信誉评级,向内外公布,对信誉良好的企业大力推介,对信誉差的企业则给予警示。
(五)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中介机构。以旅游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发展中介机构。如为企业提供信息沟通、技术交易、融资担保等的咨询公司、信息公司、风险投资机构等;为企业提供各种沟通和协调服务,促进生产要素流通的商标代理、税务代理、人才交流中心等;为旅游品牌建设,维护会员权益,促进旅游行业的交流的旅游行业协会等。
参考文献:
[1]Porter.M.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Harvard Busi-nessReview,1998.11.
[2]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创新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刘会燕. 基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J]. 社会科学家,2008. 10.
题目:淡季对旅游市场的影响及对策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大连旅游的SWOT分析1、优势分析2、劣势分析3、机遇分析4、威胁分析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旅游业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在淡季某些旅游地的旅游设施和从业人员大批闲置、旅游业经...
摘要: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红色旅游是我国特有旅游形式,它是政治、文化、教育与旅游在多个层面上的相结合。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以及市场需求的驱动之下,红色旅游发展势头迅猛。红色旅游的存...
受到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背景、区位条件和旅游发展战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不均衡发展和旅游经济规模在区域之间的分配不均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旅游业的经济绩效是区域旅游业资源优势、市场开发能力、产业发展潜力和支持能力的综合反映,通过分析...
省域间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及变化反映了经济利益的分配格局,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省域间合作,也需要适度的竞争。云桂川渝黔5省(市)毗邻,旅游资源均以优美自然山水和少数民族风情见长,深入认识其旅游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把握变化趋势,将有助于健全...
县域旅游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域空间,依托县域旅游资源赋存优势,以资源开发为基础,通过发挥旅游业的整合联动作用,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具有可持续、绿色环保等特点,成为众多具有优势旅游资源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因此,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
一、引言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本世纪末,第三产业比重将达三分之一,国内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将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它的发展,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国内旅游也是国民经济持续...
协调发展评价是研究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状况的重大课题,也是测度旅游经济健康发展能力的核心内容。当前研究热点集中在指标选择、评价方法、模型构建及计算过程等方面。余凤鸣等通过构造相关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12010年西安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一、相关概念每天有数以万计的用户通过手机的GPS功能搜寻实时的地理位置信息,到达在指定区域后手机会提醒你,这就是大数据。MBA智库将大数据技术定义为: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其核心价值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精确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得到极大的发展,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旅游业在景点门票、周边产业等方面,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旅游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目前,旅游业增加值已占GDP的4%以上,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和关联作用在不断加强,在拉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解决就业等方面的贡献明显,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