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旅游经济学论文 >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景分析(本科)

来源:网络 作者:杨老师
发布于:2014-11-01 共3361字

  题目: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景分析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一、风景名胜观光旅游    
  
  二、红色旅游  
  
  三、民俗旅游    

  四、体育旅游 
  
  五、观光农业旅游       
  
  六、山(岳)地旅游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  要:目前,许多国家或地区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部门和经济支柱产业。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理想旅游发展的形式,已在我国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成为许多地方和部门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项目。本文是针对我国几个重点旅游领域进行发展前景分析有风景名胜观光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体育旅游、观光农业旅游、和山(岳)地旅游等。
  
  关键词:旅游;生态;前景分析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及将它与其他类似的、有时是相关的,但是又不相同的活动区别开来。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艾斯特定义,1942年,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因而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从其定义来看,也就是说:只有在旅游和保护均有表征时,生态旅游才能显示其真正的科学意义。  生态旅游是世界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近年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年增长率达到25%~30%,生态旅游俨然已成为世界性旅游的潮流,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以下针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几个重点领域进行前景分析: 
  
  一、风景名胜观光旅游    
  
  风景名胜资源,系指富集着以独特自然景物和悠久历史文物古迹取胜,以景物环境为载体,人类实践创造的,有普遍社会价值的优秀财富。我国山河壮丽,景观奇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     依托丰富的风景名胜旅游资源,以下几种主要模式适合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的开发:(1)科学考察为主导的风景名胜旅游。可以开展此类旅游的有黄龙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等。(2)历史古迹类风景名胜旅游,如古长城、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等。(3)文化类风景名胜旅游,如我国的四大佛教圣地等风景名胜区。属古石窟艺术文化的,如我国的云冈、敦煌等风景名胜区。(4)自然类风景名胜旅游,如桂林漓江山水、承德避暑山庄、海南三亚等。(5)民族风情观赏类风景名胜旅游,如内蒙古草原风光、海南黎族村寨等。(6)现代工程观赏类风景名胜旅游,如长江三峡大坝等。 
  
  二、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如北京市的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宛平城 天津的平津战役纪念馆、盘山烈士陵园 辽宁省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等等,这些红色旅游景点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三、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族旅游以观赏、理解以及参与地域性风土人情为目的,特别适合于较短时段、较短路途的乡村旅游。它主要是将旅游区纳入文化之中,进而展示区域文化特征。   
  
  根据资源的特点,民俗旅游开发方式应该采取多种模式:(1)集锦荟萃式,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北京的中华民族园等;(2)复古再现式,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吴文化公园均属于此类;(3)原地浓缩式,如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公园,集中呈现民俗精华,如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寨风情园均属此类;(4)原生自然式。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如广东连南三排瑶寨。(5)主题附会式,如苏州名园”网师”园传统上仅白天对外开放,让游人欣赏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夜间不对外开放。(6)短期表现式,指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的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古尔邦节”、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以及松桃苗族花鼓、滩堂戏、下火海等。 
  
  四、体育旅游    
  
  最近几年,体育慢慢的成为了一种旅游时尚。体育旅游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发展的十分普遍,尤其是在欧美国家,周末逛公园已经满足不了人们,而是通过旅游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例如:滑雪、骑自行车郊游、山间旅游、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去游泳、冲浪等,既可以健身。又能放松心情。  体育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1986年成立了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大型活动,例如:丝绸之路国际汽车拉力赛、老式汽车远征旅游等大型体育旅游。此外,此外,在一些适合各项体育旅游的地区开发了许多项目,例如:黑龙江狩猪、桂林一云南自行车游、篙山少林寺武术游、沙漠一草原骑马骆驼游等。而最近,辽阔的内蒙古草原成为体育旅游的新热点,来自各地的游客不断地到内蒙古,在响沙湾滑沙;在呼伦贝尔盟举办的”冰雕雪橇节”上人们在天然滑雪场上一展风采。  
  
  五、观光农业旅游    
  
  观光农业旅游是旅游市场中的一种新产品,游为主题,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组合旅游产品,以引起旅游消费欲望,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以及参与新型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活动、感受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简称观光农业。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项目,观光农园这一旅游新产品不仅日趋活跃,而且日渐显示出良好的旅游 开发前景。在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周边交通便利的农业地带开展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观光农业旅游(或乡村旅游)已搞得红红火火。游历了名山大川的都市旅游者,在农业旅游中找到了一种真正接近自我、回归自然的乡土感觉。观光农园以其山清水秀,花果满山,鱼跃禽鸣,荷塘万里,凉亭竹棚,蕉林蔗林成片的农耕景观,从另一方面圆了许多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以农业生态的独特魅力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 
  
  六、山(岳)地旅游      
  
  山地生态旅游是以山地自然环境为主要的旅游环境载体,是一种以山地攀登、探险、考察、野外拓展等为特色旅游项目是一种现代旅游形式。山地生态旅游内容十分丰富,登山、健行、森林探秘、动植物观赏、温泉疗养、洞穴与瀑布探奇、宗教活动等,都是山地旅游的代表项目。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发展山地生态旅游的潜力极大。目前开发比较成功的有黄山、庐山、张家界、九寨沟、长白山、五指山、武夷山等。西安市秦岭山地生态旅游的开发也很有新意。中国山地生态旅游未来应重点开发的地区,疗养类有庐山、黄山、莫干山、鸡公山、峨眉山等;宗教探访类有四大道教名山和四大佛教名山;洞穴探奇类有贵州织金县织金洞、重庆武隆芙蓉洞、湖南张家界黄龙洞、鄂西腾龙洞、四川丰都雪玉洞、辽宁本溪水洞。      
  
  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既有世界各国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也有不容乐观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我们应充分 发挥优势的作用,弥补缺陷的不足,扬长补短。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充分挖掘人们集体的智慧,为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最后,真诚地祝愿我国生态旅游业日益繁荣昌盛、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陈福义,范宝宁,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3]周作明,永远的朝阳-民族旅游研究[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4]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规划原理旅游[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5]王兴斌,生态旅游科学探索[M]香港旅游,1997    
  [6]黄贵,初论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J],湖北体育科技.2001   
  [7]程占红,张金屯,生态旅游的兴起和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1   
  [8]潘秋玲,新疆荒漠旅游的开发前景与导向分析[J],干旱地理,2001,2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生态旅游论文
返回:旅游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