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旅游经济学论文 >

我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探析

来源:经贸实践 作者:万芳
发布于:2015-10-02 共3349字
  原标题:我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

  一、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旅游经济系统和景观生态系统在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价值增值和信息反馈的交互作用中,保持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当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从自然与经济的结合上树立社会经济的产值观、资源价值观和发展战略观。

  二、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

  现代旅游经济虽然形成于19世纪中叶,但是一直到了20世纪50年代才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旅游经济作为我国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旅游需求量显着增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出国旅游目的地不断的增多,我国国民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速度,出游范围更加宽广、出游方式更加灵活、出游规模日益扩大,2014年我国公民出境总人数达到1.17亿人次,快速发展的出境旅游市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入境旅游方面看,2014上半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6300万人次,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为230亿美元。我国入境旅游接待人数持续增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外汇收入的增长。

  2、旅游供给全面提高

  由于我国主要旅游资源及赋存条件的地区差异和各地区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我国主要旅游资源以某一类或几类为主,集中连片或呈带状分布,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我国东部沿海省区、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的中部省区是传统旅游需求中心。

  而西南的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新疆等西部省区,由于资源丰富,拥有形成旅游优势产业的市场条件,是21世纪我国旅游需求增长区域。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旅游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产品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3、旅游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作为旅游业,从本质上来说是符合构建以人为本、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国策取向,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地位也不断的得到提升,从1985年,中央首次明确旅游产业的地位,到1992进一步明确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再到1998年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直到十一五期间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大培育,从这个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旅游业是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势必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带动旅游景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旅游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我国地大物博,旅游资源很丰富,既有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也有深厚底蕴的名城古都;既有人文景观,也有自然景观。但是由于对旅游经济的认识还不够,现代的市场观念和营销观念缺乏及创新意识不够,导致很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配套设施也跟不上,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经济发展。

  2、旅游环境质量不高,服务意识淡薄

  旅游质量不仅包括服务质量,还包括旅游的环境质量。旅游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旅游发生的社会环境。如果某地区的社会环境不好,不能吸引游客,那么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得到发展。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是促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就是缺乏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差,市场秩序混乱。有些导游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不高,对景区缺乏了解,导致讲解质量不高,不能满足游客的要求。同时旅游景区管理不严,旅游景区内存在着价格混乱、漫天要价的不良现象,导致旅游市场秩序混乱。而某些游客乱扔垃圾,破坏景区的设施,这又导致了旅游景区秩序的恶性循环。这些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都不高。

  3、旅游经济缺乏战略合作意识,旅游资源得不到共享

  我国地域辽阔,风景秀丽,旅游资源很丰富,拥有庞大的旅游企业群体。但是由于旅游区域内的各企业各自为政,缺乏战略合作意识,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使旅游经济的区域合作受到限制,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和共享,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而在一些已经建立了旅游区域协作的某些地区,由于未能建立起明确的合作战略,缺乏基本的参照依据即统一的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而且协作深度也不够。这样不仅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浪费,旅游经济也得不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4、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旅游业本身是一种环境友好型产业,我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保持旅游活动和环境协调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的时间不长,生态旅游的观念引入比较晚,推广还不足,人们对生态旅游、对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的真正意义还不是很了解,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还不够,缺乏理解。因此人们忽视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大众化的生态旅游还没实现。旅游资源的盲目利用和粗放式开发,造成了很多旅游资源的浪费和损害,严重破坏了景区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统一性。

  三、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加大国家的投入力度

  发展旅游经济首先要完善各项服务和基础配套设施。旅游业是涉及住、行、食的综合性业,在刺激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政府应该帮助旅游行业完善各项服务和基础设施行,如餐饮、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加大国家对各项设施的投入力度。只有各项配套设施跟上去了,旅游经济才能更好的发展。

  (二)加大宣传生态和环保意识

  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都是要靠人们自觉维护的。大众化的生态旅游既要面对游客,又要面对旅游开发的经营管理者、组织者和景区内及景区周围的居民。政府通过加大宣传教育,提倡绿色消费,制定可持续的绿色教育计划,让游客们在旅游时选择有利于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旅游过程中注重环保,注重对垃圾的处理,不乱扔垃圾,节约资源,崇尚自然,追求健康,让每个公民都意识到环保问题与人们的切身利益相关,甚至关系到人类的生存,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旅游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自觉的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中心,维护好旅游市场的秩序

  旅游市场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才能促进旅游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而这种提高往往需要对各个环节加以规范和管理。首先就是要健全和完善旅游市场的管理体系,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者及相关部门要引进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采用可持续的绿色科技手段,对旅游景区内的价格进行宏观调控,防止出现价格混乱的现象。另一方面,要加快旅游行业的人才的培养,注重导游的素质,从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来严格要求他们,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更好的满足游客的需要。

  (四)区域之间加强合作意识,实现旅游资源共享

  各区域的旅游管理者应从长远、从全局出发,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观念和行政区域限制,处理好和规范好各合作方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加强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之间的合作,实现旅游资源的共享。通过优化和整合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挥旅游资源的综合效益,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五)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环境保护问题是发展旅游经济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国还处于生态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旅游经济的最终选择,而生态旅游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旅游开发经营中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要树立环保意识,并且要加大宣传教育,强化和普及环保意识,提倡绿色消费,让每个人在心中都有生态和环保意识,在旅游活动中自觉的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另外旅游开发中的相关部门还要转变旅游产业的粗放经营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如在旅游淡季时景区实行休眠制度,对景区进行修养和保护,在旺季时对景区的人数进行控制,防止出现严重超负荷运转,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小平:《中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定位》,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年,第99页.
  [2] 凌梅玲:《生态旅游——旅游新时尚》,亚太经济时报,2005年,第2页.
  [3] 任曼丽:《旅游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及预防》,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8页.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可持续发展概论论文
返回:旅游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