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马克思著作《哲学的贫困》的内涵解读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10 共362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哲学的贫困》的主要内容探究 
【绪论】马克思著作《哲学的贫困》的内涵解读绪论 
【第一章】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的产生背景 
【第二章】生产:经济范畴及所有权的物质基础探索 
【第三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形成  
【第四章】共产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 
【第五章】 《哲学的贫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的地位 
【结论/参考文献】马克思理论形成中的《哲学的贫困》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绪 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凸显,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探索资本主义该何去何从的问题。蒲鲁东和马克思作为当时较有影响力的两位哲学家出现了“碰撞”.蒲鲁东否定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制度的这一出发点使马克思一开始对蒲鲁东友好的接受和肯定,然而随着两人交往的深入,蒲鲁东越来越暴露出了他和马克思不同的理论信仰和与马克思共产主义背道而驰的态度,马克思意识到把蒲鲁东吸收到共产主义阵营这一边已经不可能了;他不得不尽快与蒲鲁东决裂,以便对蒲鲁东不正确的思想理论进行批判,消除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唯心主义对当时工人革命运动的影响,从而为工人阶级指明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这部着作就是对蒲鲁东空想的唯心史观和蒲鲁东不现实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揭露的伟大胜利,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成熟和第一次公开阐发。

  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现实的生产关系所着的《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贫困的哲学>》这本着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着作。马克思在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说,他和恩格斯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就是在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哲学的贫困》这部着作中形成的。《哲学的贫困》这部着作使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呈现于世人面前,是新世界观的第一次公开发表,从而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至少是重要标志。因此,对该着作进行理论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然而,虽然《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重要的经典着作之一,但是人们对它的重视却显得相对不够。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经典着作研究已经取得成果的往往集中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着作。即使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学者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的时候,《哲学的贫困》也很遗憾的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为此,本文将马克思的这一经典文献确定为文章的标题,希望通过对该文本的解读,缩小《哲学的贫困》和马克思其他一些经典着作之间的差距,为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返本开新”作一点努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在 1949 年以前,最早涉及《哲学的贫困》的是李大钊于 1919 年 5月发表在《新青年》月刊第六卷第五号上的《我的马克思》一文。李大钊主要依据日本人河上肇的译文,节译了《哲学的贫困》中关于唯物史观的论述。

  1928 年,《哲学的贫困》由李铁声译成中文,登载在上海创造社出版的《思想》月刊第 2~3 期,文章的题目是《“哲学底贫困”底拔萃》,译者根据日本人浅野晃的编译本摘录了第一、二章。

  1929 年 10 月,杜竹君取题《哲学之贫困》,翻译了马·吉拉尔书店刊发的法文版本,由上海水沫书店出版。1932 年 7 月,许德珩翻译了版本《哲学之贫乏》由北平亚东书局出版。1949 年 9 月,解放社出版了何思敬的译本,在附录中增加了《马克思给安涅可夫的一封信》。1961 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哲学的贫困》。

  1997 年,《哲学的贫困》发表整 150 周年时,马克思主义相关学者们在南京召开了“纪念《哲学的贫困》发表 150 周年的学术研讨会”,这时学术界对《哲学的贫困》的研究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新高潮。与会的专家对《哲学的贫困》的研究情况、它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以及它所蕴含的科学方法论的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明确提出了对该书加以深入研究的理论任务。

  在 1997 年到 1998 年之间,学术界围绕《哲学的贫困》发表了一批研究文章。1999年出版的张一兵的专着《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尤其值得注意。

  作者在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最后视域”,从“科学批判理论的新基地”和“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接合”两个视角,比较深入地对《哲学的贫困》进行了研究。

  然而,遗憾的是,这股热潮在中国学术界像昙花一现一般并没有持续下去。在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着作中,给予《哲学的贫困》的篇幅很少,有的甚至没有专节阐述,只是一笔带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学术界对《哲学的贫困》的研究成果还不够。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

  第一,《哲学的贫困》虽然是一本马克思批判蒲鲁东资本主义社会不现实的经济学理论着作,但是《哲学的贫困》最主要的还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哲学的阐发和问世。可是国外的很多学者大都偏向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哲学的贫困》加以研究,这其中有20 世纪前苏联和东欧的学者,例如,德国的瓦·图赫舍雷尔的《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形成3与发展》一书、巴加图利亚与维戈茨基一起合着的《马克思的经济学遗产》一书。他们受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者的影响,不能摆脱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局限,没有把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完整性、革命性,特别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当作科学的理论认真对待。

  第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应该是《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因为《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注重马克思的辩证法,根据辩证法论证共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愿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现实,不愿承认马克思后来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剥削工人实质的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是永恒的社会形态的唯物史观。西方有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施密特和阿尔都塞虽然分别在他们的着作《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和《保卫马克思》中都提到过《哲学的贫困》,但遗憾的是都没有对《哲学的贫困》这本着作进行深入的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的一些人普遍重视的是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的贫困》并没有被重视,他们认为《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着作。相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而言,意大利的德拉·沃尔佩有了一定的进步,因为他在《卢梭和马克思》中,对《哲学的贫困》给予了相当多的重视,然而遗憾的是,他虽然对《哲学的贫困》给予了比“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多的重视,但看中的依然是“科学的分析辩证法的产生”,对新的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同样没有足够多的重视。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对马克思的世界观都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是不论是对马克思世界观的正确理解、歪曲理解,全面理解还是片面理解,都缺乏系统和深入的解读和阐述,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

  (三)研究方法

  本文在搜集众多书籍、文献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试图进行多角度的理论探索。比较研究法。哲学思想在西方历史上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论述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及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为了能够更好的阐释马克思新世界观,就必须与黑格尔和蒲鲁东的旧世界观做比较研究。没有比较研究,就无法看出马克思新世界观与其他哲学家旧世界观之间的进步、科学之处,也就无法论述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对蒲鲁东《贫困的哲学》的超越。只有通过比较研究,才能准确的把握马克思理论的本真涵义。

  文献研究法。根据本题的研究目的和需要,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的着作、论文,全面的了解了与本题相关的基本信息,对于进一步开展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对历史文献材料的阅读和研究,形成了关于本题研究对象--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制度的一般印象。除此之外,还运用信息研究的方法,在网络上搜寻到了与本课题相关的大量信息,通过对文献和信息的整理和研究,了解了学术上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这对于全方位的加深课题的研究深度具有很大的帮助。

  (四)创新之处

  首先,一般来说,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而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至少是重要标志应该是《哲学的贫困》。因为:其一,《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第一次公开阐发;其二,《哲学的贫困》是唯物史观方法论的成熟应用,并因这个成熟的应用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学说,预言了科学的社会主义;其三,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已经形成。

  其次,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出发,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和唯物史观的创立发展为主线,以科学社会主义为落脚点,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是怎样通过对蒲鲁东哲学的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结合来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并根据时代背景,通过比较分析,重构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科学性。

  最后,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因此,对于马克思的思想研究不能脱离国际工人运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国际工人运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结合起来,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加充分的体现出马克思新世界观对当代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导意义。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