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哲学的贫困》的主要内容探究
【绪论】马克思著作《哲学的贫困》的内涵解读绪论
【第一章】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的产生背景
【第二章】生产:经济范畴及所有权的物质基础探索
【第三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形成
【第四章】共产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
【第五章】 《哲学的贫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的地位
【结论/参考文献】马克思理论形成中的《哲学的贫困》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 论
马克思以从事批判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终身事业,而他良好的哲学基础使他轻松驾驭政治经济学成为了可能。不仅澄清了德国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对英、法两国没立足于资本主义现实生产关系上的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展开了批判,这其中重要的一个论战就是蒲鲁东主义,而《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就显示出了不平凡的意义。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社会为实现工人阶级的解放,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怎么样科学的分析资本主义的社会生活,形成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局面的根本原因在哪?怎么样使经济学理论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从而使自己的哲学真正地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而马克思哲学与经济学的第一次成功结合就在《哲学的贫困》这本着作中,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呈现于世人面前。《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公开问世和较它之前着作相比较而言在理论上的第一次成熟。因为《哲学的贫困》涉及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哲学的贫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泯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科学的学说,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放人类本身,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哲学工作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哲学的贫困》创立的过程,和马克思批判蒲鲁东时理论论证的严谨性,为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真谛做贡献。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主义反对冒牌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至少是创立的重要标志。本文将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这一经典着作确定为论文的标题,希望通过对该文本言简意赅、尽本人最大能力的解读,让人们重新重视《哲学的贫困》,缩小《哲学的贫困》和马克思其他经典着作相比较而言在人们心中地位的不平等性和差距性,为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返本开新”作一点努力。
参考文献
着作: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6] 蒲鲁东。贫困的哲学(上卷)[M].余叔通、王雪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17] 蒲鲁东。贫困的哲学(下卷)[M].余叔通、王雪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18] 蒲鲁东。贫困的哲学(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19] 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20]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61
[21]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2] 姜海波。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研究读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
[23] 余源培, 付畅一。新世界观的第一次公开问世《哲学的贫困》当代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24] 陈先达, 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 3 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5] 哈林顿。大洋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26] [苏]卢森贝。政治经济学史(第 3 卷)[M].上海:三联书店, 1960
[27] [美]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28] [法]卢梭。论政治经济学[M].王运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
[29] [法]卢梭。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吴绪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57
[30] 读资本论[M].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31] 考茨基全集[M].莫斯科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28
[32] [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M].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33] [英]戴维·麦克莱伦。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34] [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5]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36]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组编。《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选读》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3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编。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38] 列宁全集(第 29 卷)[M].中文 2 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39] 孔祥利, 林乐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选读[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43
[40] 刘吉发。政治学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论文:
[1] 余源培, 付畅一。马克思与蒲鲁东关系之历史演变[J].毛泽东与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07)
[2] 王步峰。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律分析[J].中国政法大学, 2005
[3] 吴猛。马克思对蒲鲁东评价的转变及其思想根源[J].复旦大学名家论坛
[4] 张盾, 褚当阳。从当代财富问题看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09)
[5] 何元元。论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D].天津:南开大学, 2012
[6] 常乐。马克思的货币概念[D].南京:南京大学, 2012
[7] 廖显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起点:《哲学的贫困》[J].社科纵横, 2012(04)
[8] 朱进东。解读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从《哲学的贫困》到《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2)
[9] 张一兵。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的最初结合--蒲鲁东与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9(01)
[10] 欧光南。论《哲学的贫困》对唯物史观创立的贡献[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2)
[11] 何法宣。论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及现代意义[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2009
[12] 焦坤。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J].求是学刊, 2007(11)
[13] 潘丽丽。略论《哲学的贫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地位[J].法制与社会, 2008(06)
[14] 任洁, 唐芳芳, 夏一璞。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若干重大问题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1(05)
[15] 安立。浅谈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认识和理解[J].传承, 2010(12)
[16] 李纪才。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平等的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 2008(08)
[17] 陈胜云。《哲学的贫困》中的社会批判方法[J].南京社会科学, 1997(10)
[18] 陈廷斌。论《哲学的贫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1)
[19] 朱进东。论马克思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批判[J].江苏社会科学, 1999(1)
[20] 李景禹。《哲学的贫困》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着作[J].东北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1)
[21] 隽鸿飞。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哲学研究, 2004(8)
[22] 隽鸿飞。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史学意蕴[J].史学理论研究, 2006(3)
[23] 王忠勇。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思想的演进[D].郑州:河南大学, 2009
[24] 蔡桂珍。论《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突破[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31(06):58-59
[25] 付畅一。《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D].上海:复旦大学, 2006
[26] 王淼。马克思理论的现代性意蕴及其当代启示[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2010
[27] 郭金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当代观照及其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5(04):42-43
[28] 肖巍。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断想[J].思想理论教育(行动版), 2014(06):12
[29] 李鹏。马克思超越蒲鲁东的思想进程[D].郑州:河南大学, 2014
[30] Kai Nielson, Marx on Jutice. The Tuker-Wood Tesis Revisited[J].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Law Journal(S0042-0220), Vol.38, No.1, Winter 1988
[31] Robert Antonio(ed.) , Marx and Modernity. key readings and Commentary[J]. Blackwell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致 谢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转眼即逝,在这里,首先要感谢的是指导了我三年学习生活和工作方法的李刚导师,李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宽厚谦逊的为人,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号召着我做一个更优秀的人。他不仅传授给我知识和看待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教会了我如何研究问题、更好地从事论文写作,使我深受启发与鼓舞,令我终身受益。本学位论文无论是从选题还是到最终的一稿接一稿的写作修改,都是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一步步地启发推动下完成的,在此谨向李刚教授致以诚挚而又崇高的敬意!真想对李老师敬重的说一声:感谢您,您辛苦了!
其次,本论文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丁永刚教授一次次的叮咛和对我论文内外审修改意见的认真悉心指导。丁老师和蔼可亲更像是一位父亲,对我们学科上论文的层层把关,严格要求,才使我走向了顺利毕业的道路。在这里,也像丁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再次,中期论文预答辩时对我论文作出积极肯定和给出修改意见的各位任课老师,也对我论文在写作上的顺利完成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谨向何俊生教授、樊小贤教授、段联合教授等致以诚挚的感谢!
感谢舍友魏清、甘欢、姜雨欣等同学在我论文撰写过程中给我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带来的支持与帮助,是你们让我度过了快乐并充实的三年研究生生活,真心祝愿你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一帆风顺,一切安好。
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你们在我求学过程中不断地给予我物质基础和大力支持,是你们为了让我更全心的投入学校的学习和工作,默默忍受着我不再身边的陪伴;感谢你们在我受到挫折时对我的鼓励和电话那边的谆谆教导,真的感谢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
绪论马克思生活在资本统治的时代,他并不按照严格的西方传统的概念哲学运思和写作,而是毕生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致力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思想,这是马克思最为重要的特质,这也使得马克思的文本变得复杂且富有综合性,而且也正是因为他反资本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与掌握到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是使其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其复杂的理论通俗化,从而被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并最终化为人民群众...
摘要二十世纪以来急剧发展的全球气候危机、自然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使得人类将批判的眼光转向了现代文明的根基,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人类中心主义在这场争论中处在一个焦点位置,戴维佩珀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一个颇有特色的代表人物,因为他的主张带有浓...
3.3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弗洛姆首先批评了对马克思及其社会主义思想普遍存在的误解。他指出,在有些人看来,仿佛马克思认为人的最主要的心理动机是希望获得金钱与享受,这种为获得最大利润而做出的努力,构成个人生活中的主要动力1.这些人进而把马克思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雾霾等环境污染方面的危机与压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关于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本文试图通过研究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达到服务现实的目的。...
前言:通过近一段时间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进步,对分析现实问题也有了一个明确的方法。但如果对事物的各方面矛盾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是一味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简单的套用,那么会走入形而上的轨道。因此,必须要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我国在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上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这些学科的设立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当前我国学术界...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演变与内涵(一)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1952年12月,伦敦发生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虽然这是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公害事件,但由于伦敦在此之前也曾发生过几次类似的事件,因此当时并未引起英国政...
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的的持续增长,我们所面对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为此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迫切性就不言而喻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迎来了迅猛发展,为世界经济...
恩格斯不仅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哲学,而且对马克思的哲学观作出了详尽的阐释.为了把握恩格斯的哲学观和马克思哲学观的异同,必须正确理解恩格斯的哲学观以及恩格斯对马克思哲学观的阐释.俞吾金教授在《如何理解并阐释马克思的哲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