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的建树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28 共431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题目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探究
绪论 第一章 阿尔都塞哲学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
第二章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评价
结论/参考文献 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的建树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展开更多

  结 论
  
  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和演进的,同一个理论在不同时代并不完全适用,各具时代特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很多学者的影响,并在当时法国革命背景下应运而生。在新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斯大林教条主义横行,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盛行,这些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诞生都产生了深深影响。阿尔都塞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反思与创造,使意识形态理论得以良好的发展并延续。
  
  阿尔都塞面对当时法国缺少人文关怀,以及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解释党内一切事物,导致人们陷入迷茫,没有意识形态指引方向的现状,他不惧艰难,提出了具有个性化的意识形态理论。他选择对马克思着作进行重新学习与思考,发现新思想,建立一套新的理论。阿尔都塞认为,看人的生存关系与想象关系,前者与后者的关系,都处于包含与被包含的状态,双方所演绎的场景更是虚幻、不可触摸的,是一种无尽的想象。
  
  阿尔都塞通过研究表明,社会处于国家机器管理之中,但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国家机器,是实物和精神上共有的国家机器。国家不仅需要警察、法院等部门来维持统治,还需要意识形态层面来维持其思想上的统治。一个国家的维护,如果只是单方面依靠“镇压性国家机器”,那么对其长远发展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会导致“亡国”,诸如秦朝、商朝等。在统治过程中,更离不开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的存在与作用的发挥。上层建筑多数还是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其对经济基础的作用。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进一步继承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更加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与功能,同时深刻地了解和认识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综合来说,国家应包括警察、监狱、部队等一系列的具有强制性的暴力性手段组成,包括教育、法律、文化等意识形态的行政部门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且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扩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包括对文学意识形态的研究。诸如对法国文学的发展与批判,产生空前绝后的影响。这一思想在《论作为一种观念形式的文学》中可以很好地体现。社会文学可以进行描述,体现并研究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及其在社会关系中的维护作用。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还对文学意识形态的研究有所涉及,具有个性化的发现与发展,特别是对其中的当代西方文化以及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视角。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也具有不足,阿尔都塞混淆了意识形态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之后存在众多弊端,存在诸多逻辑困难。我们应积极吸取前人经验,改进不足,不断完善意识形态领域的需求与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恩格斯(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法]阿尔都塞着,李其庆、冯文光译。巴里巴尔。读<资本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法]阿尔都塞着,唐正东、吴静译。黑格尔的幽灵--政治哲学论文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法]阿尔都塞着,杜章智译。列宁与哲学论文集[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0.
  
  [5][法]阿尔都塞着,陈越编译。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6][法]阿尔都塞着,顾良译。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7][法]弗朗索瓦·多斯着,马胜利译。碎片化的历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英]罗素着,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9][英]约翰·阿克顿着,胡传胜、陈刚、李滨、胡发贵译。自由史论[M].苏州:译林出版社,2012.
  
  [10][匈牙利]卢卡奇着,杜章智等译。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1][意大利]葛兰西着,葆煦译。狱中札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2][美]E·P·汤普森着,高铦等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3][日]今村仁司着,牛建科译。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4]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5]普兰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6]齐马。社会学批评概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7]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8]贝内特。科学、文学与意识形态[M].大连:辽宁大学学报,1994.
  
  [19]衣俊卿。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0]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2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2]张一兵。问题式、症候式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23]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4]张秀琴。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5]朱晓慧。哲学是革命的武器-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26]刘宇兰。“同一性思维”的意识形态批判-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性向度研究[M].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
  
  [27]郑忆石。阿尔都塞哲学研究[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
  
  [28]郑忆石。马克思的哲学轨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9]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30]波琳?约翰逊。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J].巢湖学院学报,2005(2)。
  
  [31]郭芳。浅析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功能理论[J].法制与社会,2011(2)。
  
  [32]张一兵。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与康拉[J].学习与探索,2002(4)。
  
  [33]张一兵。意识形态:永存的想象之境-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评析[J].学术研究,2002(12)。
  
  [34]张一兵。阿尔都塞哲学的真实思想意境(笔谈)[J].哲学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2(12)。
  
  [35]王晓升。意识形态就是把人唤作主体-评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的四个规定[J].福建论坛,2006(2)。
  
  [36]唐正东。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是一种永恒的但必须被超越的他者[J].浙江学刊,2004(6)。
  
  [37]于文秀。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与“文化研究”思潮[J].哲学研究,2002(6)。
  
  [38]丁立群。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一种文化哲学阐释[J].哲学动态,2003(3)。
  
  [39]汪行福。论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唯物化阐释[J].南京大学学报,2011(9)。
  
  [40]俞吾金。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新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4(3)。
  
  [41]王雨辰。科学·意识形态·哲学--阿尔都塞唯科学论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心论题述评[J].江汉论坛,1996(9)。
  
  [42]张秀琴。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43]张秀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J].政法论坛,2004(2)。
  
  [44]张国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中的微观权力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2)。
  
  [45]姜延博。马克思与阿尔都塞视野下的意识形态理论[J].延边大学学报,2013(2)。
  
  [46]翁寒冰。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层次解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版),2013(3)。
  
  [47]陈杰,向晨晨。浅析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功能理论[J].国外理论动态,2008(8)。
  
  [48]毕芙蓉。穿越意识形态的迷雾-阿尔都塞马克思观析评[J].哲学动态,2005(9)。
  
  [49]黄应全,苏宗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学说[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5)。
  
  [50]杜丽华。解读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功能理论[J].黑龙江史志,2011(7)。
  
  [51]颜岩。从卢卡奇到齐泽克--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J].江苏社会科学,2011(6)。
  
  [52]王鹤岩,徐晓宇。后现代语境下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理性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1(5)。
  
  [53]李国俊,陈延华。基于“文明”的逻辑:从技术文明到生态文明[J].自然辩证法与研究,2013(6)。
  
  [54]李国俊,何艳庆,孙伯宁。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立场和原则[J].学术交流,2012(1)。
  
  [55]王凤才,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葛兰西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辨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
  
  [56]田金芝。阿尔都塞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2.
  
  [57]William S. Lewis. Knowledge versus “Knowledge”: Louis Althusser on the Autonomy ofScience and Philosophy from Ideology[J]. RethinkingMarxism,2005.
  
  [58]Paul Q. Hirst. Althusser and the theory of ideology[J]. Economy andSociety,1976.
  
  [59]Gregory Elliott. Analysis terminated, analysis interminable[J]. Economy andSociety,1993.
  
  [60]Leonard Williams. Althusser on ideology: A reassessment[J]. New Political Science,1993

        [61]Hristos Verikukis. Knowledge versus “Knowledge”: Louis Althusser on the Autonomy ofScience and Philosophy from Ideology-A Reply to William S. Lewis[J]. RethinkingMarxism,2009.
  
  [62]Max Statkiewicz. Theater and of Ideology: The Notion of Spostamento in Althusser'sTheory of Theatrical Praxis[J]. Rethinking Marxism,1998.
  
  [63]Stuart Hall. Signification, representation, ideology: Althusser and the post-structuralistdebates[J].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1985.
  
  [64]E.P.Thompson.The Peculiarity of the English[A].John Saville and RalphMiliband.Socialist Register[C].London:The Merlin Press.1965.


  致 谢
  
  回忆两年的学习生活,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让我有更高的追求和更新的目标,让我不断历练和成长,我的知识结构得到了更新,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在这里,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这一切都得益于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和同学们的鼓励支持。是你们,给了我克服困难、认真刻苦、勇于钻研的决心和动力。在此,我对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深深的感谢!感谢李国俊、王鹤岩、史洪飞、李晓梅、徐晓宇老师。通过你们的认真授课,使我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我尤其要感谢我的导师徐晓宇老师,在我两年的学习生活过程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支持,无数次利用业余时间对我进行单独的辅导。每当我在学习当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徐老师都会耐心地帮助我,在我有畏难情绪的时候及时地鼓励我,用她认真敬业、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影响我,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同时,我要感谢我那些可爱的同学们,在我就读期间,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使我不但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友情。两年的研究生学习虽然很短暂,但它将对我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一定要将所学充分实践到工作中去,争取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辜负老师的悉心教导和殷切期望!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