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当下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混乱恶化局面: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贫富失衡的日益加剧、政治纷争的日益增多、市场规则的日益混乱、权利分配的日益不均、自由竞争的日益破坏、福利援助的日益退缩,针对全球化的弊端和严重缺失,反全球化提出了以下诉求:自由、平等、民主、博爱、公正、人权、法治、安全、发展、福利、富裕、和谐、可持续等,这些价值取向的要素恰恰正是社会主义价值所呈现的内容。
讨论反全球化的诉求其实就是在讨论全球化的未来。我们要正视反全球化,反全球化不是逆历史潮流的发展而反对全球化本身,反全球化是对全球化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那么,我们就要正确面对反全球化及其它所提出的诉求,而不要去回避它更不要去打击它。
我们要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和解决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之间的矛盾,这样就清晰地知道了自从全球化诞生的那一天起,反全球化就必然会随之产生;要用辩证地思维去反思反全球化的价值,这样就会很快地发现反全球化与全球化之间的矛盾正在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在反全球化与全球化彼此抗争的浪潮中,激荡了社会主义价值与资本主义价值博弈的未来结局;全球化为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反全球化为社会主义号召了群众基础。从而,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困境中,昭示了"两个必然"理论的时代价值;呼唤了社会主义价值范式引领的全球新局势--全新全异的全球化!
第一章 反全球化及其理性反思。
如果说全球化像当今历史舞台上一场盛大的交响乐,那么反全球化演奏的就是不和谐的乐章,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主导者指挥着这场以"利益最大化"为主题的音乐盛会;如果说全球化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经济效益犹如一场饕餮盛宴,那么反全球化的领导者,以犀利的目光捕捉到了这场宴会不公平的"利益分配"规则,他们看到的是:只有部分发达国家正在贪婪地暴饮暴食,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正在饥寒碌碌地焦急等待着……
1.1 反全球化的原因分析。
没有全球化,就没有反全球化。没有全球化产生的问题就没有反全球化产生的条件,没有当下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缺失和弊端,就没有反全球化的诉求和抗争;没有"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的自私和贪婪,就没有反全球化的批判和爆发;反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引发产生的,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自然衍生品,反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自身矛盾体的另一个侧面。
1.1.1 反全球化的哲学分析。
历史的发展过程是跌宕起伏的、是动静结合的。反全球化就像涨潮的江水涟漪未平、思潮叠起。反全球化的出现紧紧围绕着全球化的发展,反全球化的产生是有其自身逻辑性的,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反全球化,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产物,这也说明了反全球化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反全球化的产生推动着全球化的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所以我们要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反全球化与全球化的问题,还要通过"矛盾分析法"解决反全球化与全球化之间的矛盾问题。
1.1.2 反全球化的历史分析。
20 世纪末期,世界经济大潮与各国政治风云发生了巨大的碰撞,一方面,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形成,亚太经济迅速发展,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但另一方面,国际政局动荡不安,东欧剧变,海湾战争,苏联解体等一系列动荡的重大事件相继发生。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苏东剧变是全球化的牺牲品吗?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苏东剧变的发生,社会主义体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进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了低谷,共产主义思潮进入了低潮时期。
如果上文提出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很多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非常痛惜地指出:"在这样的全球化浪潮中我们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我们国家经过许多年辛辛苦苦取得的成就可能会毁于一旦。"于是反全球化运动愈演愈烈,从而形成与全球化相对的浪潮,反全球化看到的是这样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也给一些国家的社会稳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带来威胁。
经济全球化不仅加剧了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市场、和资源方面的竞争。即使在发达国家里,由于进行的新科技革命而采用高新技术的产业结构调整,也使相当数量的劳工和民众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失。虽然新科技革命不仅仅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且也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是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各国经济运行的风险。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全球化就不可能健康地发展,从而将会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共同事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反全球化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1.1.3 反全球化的社会分析。
在 20 世纪 90 年代,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缓慢,西方国家在世界市场、经济基础、科技金融等领域占有的绝对统治地位,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促进帮助下,力求膨胀的资本主义失去了束缚它的阻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正在力挽狂澜之时,与全球化站在对岸的反全球化应运而生,并与之相反地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全球化运动和反全球化思潮,所以反全球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
第一,全球化过程中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自从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销售、自由贸易、市场管理、信息金融等领域处于领先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因为在资金方面的困难,贸易条件的恶化,科学技术的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优势通过资本向外扩张,把全球化进程中引发的经济危机转嫁给发展中的落后国家。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和不公正的国际贸易规则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显现的尤为突出。世界市场的价格无论是工业初级产品的价格还是矿产原料初级成品的价格都是由几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联盟所操纵的,发展中国家根本没有机会能够参与到这些价格的商讨中。此外跨国公司凭借着在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的优势,正逐渐地敲开了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大门,各国贸易逐步开放,跨国集团利用他们在互联金融领域的控制权利,从而进行国际金融资本的扩张。
反全球化看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受到的严重的不公平待遇,从而激发了反全球化对全球化的强烈抗议。
第二,全球化过程中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世界自由贸易的推行者曾经预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世界收入分配将会变得愈发的平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将不断地缩小。
但事实证明,当下最贫困的 5 个国家财富总量才接近 5 个最富裕国家财富总量的百分之一,这个数字还会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变化。日益扩大的贫富鸿沟说明了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并没有如期望的那样,使全球公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平等地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自身的经济科技实力和对国际市场的垄断控制,通过经济方式、政治手段、军事战略等方法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掌控,并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由此导致了南北之间不对等的两极分化。
反全球化意识到是不公平的制度规则使南北差距加大和矛盾日益加深,使原本经济基础就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承受着更大的危机。
第三,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被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向前发展,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跨越了国界之后,其基本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然而它的表现形式和规模同以往相比却有了很大的改变。生产全球化使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产业搬迁到发展中国家,利用这些国家的生产成本的低廉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但是这也导致了发达国家自身产生了严重的失业率。发达国家内部的工人阶级认清了跨国公司的野心,辨清了跨国公司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惜牺牲本国工人就业机会的这个事实。而这些部分劳工代表日后便发展成为了反全球化运动的主体成员之一,在某种层面上可以说,反全球化是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冲突中孕育而生的。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和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导致了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弊端和一些缺失,所以反全球化为了弥补这些弊端和缺失应运而生。
1.2 反全球化的涵义解读。
现在仍有大多数人对反全球化还存在着很多误解。例如,有些公众把反全球化误解为就是"反"全球化,或者单纯地认为反全球化只是反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弊端等等。其实不然,反全球化是不同世界、不同国家、不同阶级、不同立场的人们通过理论抗辩或者实际抗议的方式,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表示不同程度批判的总和。我们要辨清对反全球化狭隘的误解和广义的理解,这样深层次地探究反全球化的涵义,可以有助于我们在理论上反思反全球化与全球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1.2.1 对反全球化涵义的狭隘误解。
首先,有些公众误认为反全球化就是冲突和暴力的化身。像西方发达国家媒体宣传的那样,把反全球化与国际恐怖主义联想到在一起,其实这是对反全球化最大的误解。虽然从历史以往的大事件看,反全球化确实有过暴力倾向的运动,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过于渲染和故意制造反全球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偏差,真相的背后是反全球化的正当非暴力反抗形式被剥夺,反全球化不能正义地行使权利而被动采取了正当防卫措施。例如有的反全球化激进分子和组织代表,在有关全球化国际会议召开的会场外和大街上举行游行、示威等活动,则会遭到警察的棍棒抽打,高压水枪的袭击,激起了反全球化相关组织的反抗动机,于是引起了互相之间的暴力冲突。
其次,把反全球化狭隘地误解为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阻止者。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是反全球化组织领导者良莠不齐,这其中混杂了很多的像无政府主义倾向的策划者,他们有时是出于主观上想刻意吸引各国政府和政治家们的关注,因而故意制造与政府机构的争端。但是通过得到"军队霸权"的惨烈打压和惨痛教训,反全球化运动的激进领导者将三思而后行。诚然,反全球化其实已经找到了将他们的实践行动更加广阔地深入到世界各个角落的办法,反全球化现在会采取更多的温和方式,例如每年会举办一次"世界社会论坛"和通过互联网方式在网络平台上开展"绿色和平"等运动。
最后,把反全球化狭义地理解为只是纯粹的反全球化运动。自 1999 年"西雅图风暴"以来,反全球化相继举行的为世人所熟知的各种各样抗议运动,其中主要的游行示威抗议行动,是直接针对世界三大经济组织即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其次是针对跨国公司而进行的反全球化运动。诚然,澄清对反全球化狭隘的误解和狭义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扩大视野,不被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1.2.2 对反全球化涵义的正确诠释。
首先,反全球化并不等于反全球化运动,只能说反全球化运动是反全球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反全球化它涵盖了一种理论思潮和一类价值观念,它既可以上升到抽象的哲学范畴,亦可下至到具体的客观活动,至今对于反全球化的概念学术界和理论政界都没有给予一个很清晰的明确解释。它既可以是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进行批判;可以是对当下全球化对资本主义价值认定的抨击;也可以是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的抗议;还可以是对把全球化自身作为意识形态的反对,所以反全球化是与全球化"唱反调"的理论思潮。
其次,反全球化不是单质的,不能用某一特定属性来总结它,反全球化"反"的内容琳琅满目,可以说是反对新自由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反对跨国企业联盟,反对西方化,反对文化同一化,反对全球化中不尽如人意的种种弊端。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根据马克思的这个"原始理论"说明了反全球化不是某个人或者是单纯的某个组织,单独的一个国家能够形成的,反全球化它是社会中大多数个人、很多组织与很多国家的关系总和而汇成的共同意愿。"人性就是人的社会性",诚然,资本主义的阶级利益远远大于共同人性的诉求,所以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利益也远远大于人的本性,这澄清了反全球化的出发点,表明了反全球化所代表的不是资本主义的阶级利益,然而反全球化恰恰代表的是"人的最根本利益",从而提出的也是"人性诉求".
再次,反全球化与全球化在客观上有某种相似之处,它们都像是一把双刃剑,对历史发展的进程都有着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反全球化随着不断深入的实践活动,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反全球化同自身的过去相比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它包含了更多的新形势、新议题、新思维,在社会中受到广泛地交流并不断地创新着。
由于反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是更宽、更深、更远,所以反全球化出现了更复杂的现象。就像托马斯·弗里曼《世界是平的》里面所说:"如果你把它想成全都是好的或全都是坏的,那你将不会得到它。"最后,反全球化是针对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全球化背面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全球化阴暗面不合理的分配规则,而采取的纠正措施。反全球化试图让全球化意识到今天的严重局面,从而能让全球化进行反思,要求全球化做出全方位的整改。为了全球公民的切身利益,反全球化向全球化纵深行进,找到全球化所有弊端的核心,直击全球化给当下社会带来的大量不安定元素,让全球化真正地回归于全体公民的利益怀抱中。
诚然,反全球化的"出现"和"存在"都是为了全球公民的共同利益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1.3 反全球化价值的辩证思考。
随着反全球化运动不断地深入,反全球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反全球化价值也随之显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启发下,要用辩证地思维方式去反思反全球化的价值,因为反全球化价值具有双重性。
1.3.1 理性的反全球化有利于全球化的自我修正。
全球化是历史正确发展规律不可逆的选择,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鲁杰罗说:
"阻止全球化无异于阻止地球自转。"但是正由于资本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全球化,以西方价值标准建构的价值体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的狭隘性和过于注重利益最大化的危害性,从而让反全球化捕捉到了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的片面性、非理性和狭隘性等严重症结。
只有全球化修正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消除自身的负面影响,才能弥补全球化以往的过失。反全球化与全球化是"你进我退""我进你退"的矛盾关系,此处"进"的含义是进步和正确的发展,反全球化要求全球化与时俱进,回到正确的轨道方向上发展,只有把这个作为先决条件,反全球化就不再会与全球化抗争。
理性的反全球化就像是一面镜子,在要求全球化正视自己的不足和"丑陋"的一面。全球化只有制定正确制度和实施正确发展战略,才能保证全球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理性的反全球化有利于全球化修正自己的错误和缺失;理性的反全球化有助于全球化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公平,文化发展,生态平衡,人民生活幸福加快地实现。
1.3.2 非理性的反全球化有碍于全球化进程。
全球不平等的社会问题和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以及全球化过程中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都要依靠全球方案与政策来解决,然而有一些反全球化者在没有提出可行性方案的基础上,还试图用暴力手段和街头抗议的方式阻碍全球化合理方案的实施,这严重阻挡了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步伐。固然,全球化导致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贫富失衡日益加剧、政治纷争日益增多、市场规则日益混乱、权利分配日益不均、自由竞争日益破坏、福利援助日益退缩等等。但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这些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恰恰需要通过全球化来解决。
例如,当有些外资企业在投资国所产生的利大于弊时,反全球化者就不应当只是出于简单地看待问题,而妨碍这些外资企业在投资国开展合理的经济活动。因为这些外资企业联盟能够引进前沿的科学技术,从而提高投资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时不仅仅增加了投资国的就业机会,还大大地提升了员工工资标准和人民生活水平。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反全球化者不应当出于情绪化地处理问题,把全球化的弊端归罪于这些跨国公司,不应当去阻挠人们从全球化中获得科技知识、先进管理和与国际接轨的权利。
绪论马克思生活在资本统治的时代,他并不按照严格的西方传统的概念哲学运思和写作,而是毕生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致力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思想,这是马克思最为重要的特质,这也使得马克思的文本变得复杂且富有综合性,而且也正是因为他反资本主义的...
我们以往的哲学对辩证法概念的解读极为混乱,以至于人们对辩证法的评价也有好有坏.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在所有的哲学术语中,恐怕再没有比辩证法这一概念所交替经受的光荣与屈辱更多的了.[1]88以往的大多情况是,一提到辩证法很多人会说,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相对,就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与掌握到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是使其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其复杂的理论通俗化,从而被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并最终化为人民群众...
摘要二十世纪以来急剧发展的全球气候危机、自然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使得人类将批判的眼光转向了现代文明的根基,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人类中心主义在这场争论中处在一个焦点位置,戴维佩珀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一个颇有特色的代表人物,因为他的主张带有浓...
第四章创客文化的塑造策略对创客文化价值观念的塑造需要从制度与精神方面给予支持,也需要对创客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给予引导。我国的创客规模较小,需要国家进行自上而下的支持与鼓励。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
3.3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弗洛姆首先批评了对马克思及其社会主义思想普遍存在的误解。他指出,在有些人看来,仿佛马克思认为人的最主要的心理动机是希望获得金钱与享受,这种为获得最大利润而做出的努力,构成个人生活中的主要动力1.这些人进而把马克思的...
第三章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3.1毛泽东时期--开始认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事万物都是矛盾统一的。我们面对的世界,就是我们人类与自然界组成的,我们是辩证统一的。随着社会的飞速前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雾霾等环境污染方面的危机与压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关于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本文试图通过研究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达到服务现实的目的。...
前言:通过近一段时间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进步,对分析现实问题也有了一个明确的方法。但如果对事物的各方面矛盾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是一味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简单的套用,那么会走入形而上的轨道。因此,必须要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我国在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上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这些学科的设立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当前我国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