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阶段,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剧烈的嬗变。利益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有“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的看法, 也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不同的利益格局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 在主体性、客体性、社会关系的框架中对利益问题进行了准确阐述, 确立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 人是利益需求的主体
利益的存在与人息息相关。原始社会, 人类为了生存尝试用多种手段获取食物, 主动制造生产工具并对大自然进行改造, 某种程度上, 人赖以生存的这种“需要”就是利益。“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的出现提供了利益存在的可能性。
人区别于动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人在满足基本生活后, 往往会追求更高效的生产工具从而满足更多样化的需求。客观存在本身没有利益问题, 当这些事物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现实需求时, 利益就产生了。利益取决于主体的需要程度, 而人能够对现实需要的尺度进行衡量。因此, 利益需求的主体只能是人。
(二) 物质资料是利益需求的客体
评论界对利益各有解释, 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物质资料视作利益需求的前提。换句话说, 人们首先需要水、食物、衣服、住所这些基本物质资料解决生存问题, 然后才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资料。通过争取物质生产资料, 人类延展了自己的技能、改变了生活状态, 继而创造出社会文明。
同时, 利益必须建立在人对物质资料有所期待的条件下。离开了物质资料, 主体将不存在需要, 利益关系则无从谈起。
(三) 实践活动是利益的实现手段
从本质上看, 利益就是主体在追求客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 人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 创造出满足需求的物质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配。恩格斯著名的观点是“劳动创造了人”, 而劳动指的就是实践活动。
马克思认为,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活动。通过改造生产工具, 人完成了质变性的飞跃, 跳脱出动物特性而变成了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在实践活动中, 人类从自然界获取需要, 维持自身发展。而在获取足够的物质资料后, 又创造出新的需求对象。经过一定的社会加工, 人们会对这些新需求重新分配, 满足其他人的利益诉求。因此, 实践是利益形成的实现手段。
二、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当代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只有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社会矛盾, 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近年来,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持续深入, 不断加强反腐力度,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办事, 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然而, 一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 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所欲为, 对政治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造成了政治利益的不健全发展。因此, 我们党要以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为指导,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最大程度地协调各阶层、各方资源、各种力量的利益矛盾, 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 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有助于经济持续稳定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本质上是利益之间的冲突。改革开放后, 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随之而来的利益分配不均产生了许多问题, 收入差距、行业差距、区域差距、教育、医疗、房价等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矛盾逐渐凸显出来。物质资料是所有利益关系的基础, 只有保证利益分配均衡, 经济才能健康发展。一方面, 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社会财富做大做强。另一方面, 要统筹各方利益, 做好利益分配。***总书记指出:当前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利益分配不均导致了贫富差距分化等经济问题, 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从法律、政策方面协调管理, 兼顾集体和个人、先富和后富、强势和弱势的利益关系, 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共享社会经济成果。
(三) 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有助于文化健康发展
思想文化扎根于社会客观现实, 是物质利益在精神方面的反映。马克思对思想和利益有这样的看法:“‘思想’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因此, 只有和谐的思想利益才能推动健康文化的形成。社会转型必然带来新思想的出现, 互联网兴起后, 各种各样的观点交会在网络空间。人们出于好奇猎奇心理, 推崇娱乐至上、贪图骄奢、不劳而获, 不仅忽视了传统价值观念、革命英雄等意识形态的教育, 还造成了意识形态空虚的不良后果。因此, 我国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断发展文化事业, 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协调文化领域的各种矛盾, 以实现文化水平积极向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与掌握到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是使其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其复杂的理论通俗化,从而被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并最终化为人民群众...
3.3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弗洛姆首先批评了对马克思及其社会主义思想普遍存在的误解。他指出,在有些人看来,仿佛马克思认为人的最主要的心理动机是希望获得金钱与享受,这种为获得最大利润而做出的努力,构成个人生活中的主要动力1.这些人进而把马克思的...
前言:通过近一段时间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进步,对分析现实问题也有了一个明确的方法。但如果对事物的各方面矛盾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是一味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简单的套用,那么会走入形而上的轨道。因此,必须要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我国在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上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这些学科的设立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当前我国学术界...
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的的持续增长,我们所面对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为此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迫切性就不言而喻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迎来了迅猛发展,为世界经济...
在当代阐释《资本论》的哲学思想,我们所面对的首要问题是:《资本论》是运用还是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建、并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哲学,因此,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诉诸马克思毕生研究的伟大成果《资本论》...
摘要:马克思主义具有其先进性与与时俱进的特点,而学习这门课程就是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
归纳演绎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即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抽象具体法及逻辑历史法)之一,是辩证思维方法中比较基础和重要的方法。归纳法是指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运动;演绎法是指从一般理论、概念走向个别结...
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就其内容来讲,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在解读层面上,要用时代的视角和语境,去阐释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二是在发展层面上,要用时代的标准和要求,去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三...
第1章引论1.1《共产党宣言》中人道主义思想的研究价值《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2月为当时的一个共产主义组织而写的一篇政治纲领,是用来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行动指南,这不是一篇纯粹的哲学理论文献,这篇文献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