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人类追求并致力于营造更美好的物质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是历史之本。《共产党宣言》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运动规律的研究, 一方面肯定了资本主义对人类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基础, 另一方面也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类实现美好生活的资本限度与未来可能性。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及其以利润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必然会限制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资产阶级社会在再生产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在不断生产着自身的解体, 这一过程同时孕育着不断发展的人民主体性、无产阶级在政党领导下走向联合行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从而为构建更完善的社会形态、在更高阶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共产党宣言》立足于无产阶级的立场, 为实现其解放提供了现实的革命策略。在新时代的中国, 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中国道路。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美好生活;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道路;
Abstract: According to Marx and Engels,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which human beings pursue and devote themselves to creating a better material life is the root of history.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ical movement law of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Communist Manifesto affirms that capitalism provide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foundation for people to create a good life, but on the other hand, it reveals the capital restriction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of people's good life under capitalist conditions. Due to the inner contradictions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the profit-centered development model, capitalism will inevitably restrict the achievement of people's good life. The bourgeois society is constantly producing itsown disintegration while reproducing the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This process breeds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s subjectivity and the joint ac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olitical party. Based on the position of proletariat, Communist Manifesto provides some realistic revolutionary strategies for its liberation. In the new era of China, we must combine these basic principles with the specific realities of China and build a China path of good life.
Keyword: Communist Manifesto; good life; people-centered; China path;
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 (后文简称《宣言》) 发表170周年,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序言中所提到的, 至今《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并未随时代发展而过时, 但是对于这些一般原理的实际应用,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376十九大报告指出,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那么, 《宣言》中是否存在着关于美好生活的“一般原理”, 以及如何在实际发展中把《宣言》中的美好生活观与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 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随即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 通过对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分析, 一方面肯定了资本主义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创造了客观条件, 另一方面也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上对于人们的美好生活的限制和压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其内在矛盾, 在不断实现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同时也孕育着自身的解体, 最终必定会被另一种更完善的社会形态所取代,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22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 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出了现实的路径和革命策略。这些革命策略具有一般原理和方法论的意义, 在新时代的中国, 我们要把《宣言》中所阐述的这些一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构建美好生活的中国道路。
一、人民美好生活的历史基础和资本限度
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上,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 (后文简称《形态》) 到《宣言》再到《资本论》及其手稿, 其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 经历了一个“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在《形态》中, 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对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和历史基础进行了阐释。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美好生活并不是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和想象, 而是现实的个人的“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 [1]157是包含着吃喝住穿等基本需要以及新的需要、生命的繁殖、语言、意识等因素在内的总体的物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1]147这是任何时代人们“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但是, 马克思所研究的人从来不是抽象的人, 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联系之中的现实的人。一定社会的人们的美好生活总是与其所处社会的特定物质生产方式紧密相关。资产阶级社会与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不同, 其美好生活的内涵也必定是不同的。因此, 要分析一定社会中人们的美好生活, 必定要深入其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之中。
《宣言》继承了《形态》中关于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物质生活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是历史之本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并基此探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限度与超越路径等问题。事实上, 马克思从未止步于泛泛地指认人们追求与创造美好生活的现实实践是历史的本质, 而是要进一步剖析美好生活在特定社会生产方式中的生成机制及其内在矛盾。因此, 从《形态》到《宣言》贯穿的一个研讨思路是:美好生活的历史实践是如何扎根于特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过程之中, 此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问题。相较《形态》而言, 《宣言》不仅仅是在整个历史观的层面把资本主义视为私有制一般历史过程的一个阶段而言, 更重要的是, 将其推进到私有制发展的最高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来具体地分析其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性。所谓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 通过对于资本主义这个“人体”的分析来更好地把握不同社会阶段人们的美好生活。
一方面, 《宣言》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必然性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创造了一定的历史基础。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资产阶级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1]402在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 商业、航海业和工业迅速发展, 封建的行会经营方式由于不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被工场手工业所代替, 行会师傅也逐渐被工业的中间等级所代替。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够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大工业的推动下, 现代资产者逐渐代替了工业的中间阶级。可见, 资产阶级社会是人们在实现自身的美好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在资产阶级社会发展初期, 由于其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人们美好生活也得以进一步实现。“自然力的征服, 机器的采用, 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 轮船的行驶, 铁路的通行, 电报的使用, 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 河川的通航, 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1]405正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自然界才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 社会生产和人们的需要体系才得以突破一切原有的限制而不断发展扩大。[2]390同时, 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生产力的需要驱使其奔走于世界各地, 不断开拓世界市场, 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 日益将整个世界拖拽进资本主义的体系之内。在此基础上,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生产和消费都突破了地域、民族的局限而成为世界性的,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不断消失, 形成了“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1]404随着资本所推动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形成, 人们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也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 其美好生活的内涵不断丰富, 层次也不断提高。
但是, 另一方面,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和不断发展, 资本逻辑越来越成为一个总揽全局的结构性总体, 劳动者的需要及其美好生活也被纳入资本增殖的逻辑之中, 被资本所建构和限制。这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 资本的生产关系排除掉了社会大多数人对社会财富的分享[3], 劳动者的美好生活及其实现的能力受到资本的限制。“在资产阶级社会里, 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 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1]415在资本的生产关系下, 劳动者与其生产资料相分离, 因此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只能沦为资本的奴隶, 靠出卖自身的劳动力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养家糊口, 成为像劳动工具一样的资本的附属品。而另一方面, 资本也只有靠与雇佣劳动者相交换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增殖, 因此资本为了不断把雇佣劳动者再生产出来, 必然会把工人的需要和工资仅仅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1]407这样, 劳动者的美好生活在量上必然受到限制。
而随着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劳动者实现美好生活的能力由于其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生产关系的本性, 仍然不会有所提升。一方面,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随着分工的不断细化和机器的广泛使用, 劳动者的劳动越来越简化为不需要特殊技艺的简单劳动, 妇女、儿童都加入了劳动者的行列, 越来越多的人被纳入资本的生产关系之中, 成为资本的“产业后备军”。而资本在社会生产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不需要那么多的雇佣劳动者, 因此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面临着被资本排挤出去的威胁, 劳动者之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可见, 资本正是通过这种相对过剩人口的不断生产“把工资限定在与资本增殖需要相适应的轨道之内”, 运用这种“经济关系的无声的强制保证资本家对工人的统治”。[4]846另一方面, 随着资本生产力的提高和利润的增加, 资本家必然会把更多的费用投入到不变资本而不是劳动力上。因此我们看到,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虽然社会生产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但是劳动者的生活处境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实现美好生活的能力依然受到资本逻辑的制约和限制。
第二, 劳动者的需要和美好生活被纳入资本增殖的逻辑之中而服从于资本发财致富的目的。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占据主导地位以及这种关系的不断再生产, 资本逻辑就不再仅仅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本运行方式, 更重要的是成为了“现代社会结构的一种方式以及人类自我认同感的社会存在模式”。[5]96在这种资本逻辑的全面统摄下, 劳动者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会被纳入其中而服从于资本自我增殖的目的。一方面, 资本利用国家暴力手段把劳动者与其生产资料相分离, 把劳动者不断作为资本所需要的雇佣劳动者再生产出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大量的历史事实来揭露资本的暴力剥削和血腥立法。在资产阶级社会中, 国家绝不是为了调整资本与劳动的关系而存在的, 而是服务于资产阶级的“虚幻的共同体”, 是作为“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而存在的。[1]402另一方面, 随着资本生产关系的确立, “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创造了一种同它的需要相适应的、在结构上适合于它的结构的法律、一种相应的国家等等”。[6]163而且, 这种资本的意识还会进一步侵入工人的“心灵领域”和“伦理领域”, [6]169呈现出一种无意识的物化意识结构, 使工人自觉认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而自愿成为雇佣劳动者, 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劳动才能实现自身的美好生活。而实际上, 资本的生产关系中劳动者所处的地位就决定了其通过劳动所获得的不是财富, 而仅仅是生活资料。劳动者通过劳动和消费仅仅是为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服务, 而不可能实现自身的美好生活。资产阶级所谓的道德和法权观念等, 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观念上的表现, 本质上是把人训练成“单纯的商品和劳动工具”而已。[1]418
由此可见, 资本自身就是一个不断生成与动态演进的矛盾总体。一方面, 资本主义由于其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势必会限制人民的美好生活的实现, 并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牢牢限制于资本增殖的逻辑之中。但是, 另一方面, 资本在不断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同时不断地把推动自身灭亡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生产出来, 即财富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资本发展的界限就是它自身, 它所包含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就决定了它只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 “是一个必然的过渡点”。但是这个过渡点不仅“包含着一切狭隘的生产前提的解体”, 而且“创造和建立无条件的生产前提, 从而为个人生产力的全面的、普遍的发展创造和建立充分的物质条件”[2]512。
二、构筑美好生活的人民主体性与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
《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 指出资本主义由于其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限制人民的美好生活, 随着人民物质生产的发展势必会被更完善的社会形态所取代。[1]422在这里,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和人类的解放已经不同于早期的那种哲学的设想, 而是基于科学的历史发展规律所得出的结论。在他们看来, 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不是所谓的理论演绎和概念运动, 而是现实的社会发展的结果, 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这种对于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看法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社会主义者, 他们虽然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对于人民美好生活的限制, 但是由于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 看不到建构美好生活的现实条件和历史主体, 无法为其提供现实的方针策略。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把这些社会主义分为三类, 即反动的、保守的和空想的社会主义。反动的和保守的社会主义, 都是站在已经被淘汰或即将被淘汰的阶级的立场上批判资产阶级, 面对自身已经或即将被淘汰的历史命运而企图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或者是改造现有的所有制关系。由于他们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 无法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角度去分析现代资产阶级产生及其被超越的历史必然性, 因而他们的这些批判仅仅是代表所在阶级所发出的悲叹和幻想而已。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只有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 因为无产阶级是大工业发展的产物, 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空想的批判的社会主义是站在先进的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资产阶级进行批判。他们看到了资产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对立以及蕴含的促使其自身瓦解的因素, 他们所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的一些主张也起到了启发无产阶级觉悟的作用。但由于是无产阶级早期发展的产物, 他们看不到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正是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物, 也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任何历史主动性, 因而思想中带有很多幻想的成分。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实现共产主义不是出于人道主义和“平等化”的要求, 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正是在资产阶级社会中产生的, 只有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下才产生了废除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如果我们在现在这样的社会中没有发现隐蔽地存在着无阶级社会所必需的物质生产条件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 那么一切炸毁的尝试都是唐·吉诃德的荒唐行为。”[2]109
首先, 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为人民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关系领域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日益呈现出商品化、合理化和全球化的特征。[3]资本的社会关系破坏了一切以前的“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 把人们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中解放出来, “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在这种社会关系下, 人与人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纯粹的金钱关系”, 一切职业的神圣性都被抹去了, “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1]402-403马克思后来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把这一社会关系的变化概括为从“人的依赖关系”过渡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独立性”的阶段。在这个社会阶段, 前资本主义所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固定的依赖关系都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 无论是人的活动还是其活动的产品, 都表现为交换价值这种一般的东西, 人们通过交换价值形成了全面的依赖关系。每一个人的产品, 只有通过交换价值才能成为对他人有用的产品, 而每一个人也是通过交换价值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支配社会财富的。这样, 人与人的关系就表现为物的关系, 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 商品、货币等物成为人们唯一信任和依赖的关系。可见, 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 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表现为物的关系, 但是这种生产关系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相异化的普遍性的同时, 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2]112从而为第三个社会阶段, 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一社会阶段创造条件。[2]107-108
其次, 正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中, 无产阶级的联合成为可能, 为人民美好生活的进一步实现创造了必要的主体条件。一方面,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和资本生产关系的推广, 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的人数越来越多。另一方面,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 劳动者的劳动越来越被抽象化为一般劳动。不仅本国之内, 而且全世界的劳动者之间的差别都越来越小:不仅年龄、性别对于劳动者来说没有什么社会意义, 就连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对立也日益消失, 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日益联合为一个整体。而这种联合由于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所创造的发达的交通和通讯技术而不断得到发展扩大, “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联合, 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了”。[1]409
可见, 尽管这并非资本家的意愿旨归, 但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构建美好生活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与一些必要的条件。正如前面指出, 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能动性与主体性是在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运动中缓慢发育的, 也容易陷入资本增殖的表象逻辑中迷失斗争方向, 此即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揭示的拜物教问题, 以及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共同指向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危机问题。因此, 在超越资本主导的现代性并建构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历史进程中,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也是人民主体性与历史能动性的必要内涵。这就是为何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时期的理论着述中都十分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牵引力作用。在《宣言》中, 这一点体现得更加明显。
《宣言》强调, 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政党即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人代表的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 没有任何与无产阶级不同的利益。但是与其他无产阶级相比, 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就在于, “在实践方面, 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 他们胜过其他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413共产党的领导对于整个无产阶级革命而言是相当重要的, 是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保障。而共产党要领导无产阶级实现自身的解放, 就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
第一, 共产党人必须把长远目标和当前斗争结合起来。正如《宣言》指出, “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 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1]434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阶级, 实现共产主义。共产党人在为最终目的奋斗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当前的斗争, 要积极参加一切有利于无产阶级的斗争。但是, 共产党人要始终明确, 参与当前的斗争是为了实现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第二, 共产党人必须把原则的坚定性与政策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详细分析了法国、瑞士、波兰、德国等国的特殊情况, 指出各国的共产党人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措施。共产党人“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 但是同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党性原则, 把无产阶级的长远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利益。[1]435第三, 共产党人既要同其他党派相联合, 同时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宣言》强调“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 [1]435要团结一切可能的盟友反对最主要的敌人。但是与此同时, “共产党人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 [1]434始终保持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坚持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三、新时代构筑美好生活的中国道路
正如***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所说:“两个世纪过去了, 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重, 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耀着耀眼的真理光芒。”[7]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通过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所受到的限制, 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方向与策略, 这些基本原理和革命策略对于新时代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 对于这些原理我们不能简单套用, 而必须通过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 构筑美好生活的中国道路。
首先, 构筑美好生活的中国道路, 要坚持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历史基础。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不是一种思想的活动, 而是历史的活动, “是由历史的关系, 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1]154正是在社会物质生产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中, 人民的历史主体性和社会联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日益联合起来, 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虽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 但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发展仍然是解决我们当前主要问题的根本策略。因此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 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激发生产发展的活力, 不断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8]21
其次, 构筑美好生活的中国道路,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物质生产的发展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础, 但是要保障物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的美好生活不被纳入资本逻辑之中, 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马克思的一生中, 人民立场始终是其根本立场, 因此当在《莱茵报》时期遇到对于物质利益发表问题的难事时马克思毅然抛弃了黑格尔的国家学说而转而批判资产阶级社会, 为人类实现美好生活寻求现实的解放路径。正如《宣言》指出,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411《宣言》就是要让绝大多数的人民“抬起头来, 挺起胸来”, [1]412让人民有信心、有勇气去实现自身的美好生活。新时代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 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 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9]213-214一方面,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新时代我国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不仅对物质文化需要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且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需要也有所提升。民之所望, 施政所向。因此, 新时代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就是要抓住人民最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教、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7]。另一方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能力。在历史唯物主义者看来, 历史就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 人民才是历史和美好生活的真正主体。因此新时代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群众共同奋斗,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团结群众, 使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最后, 构筑美好生活的中国道路, 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强调共产党的领导作用, 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根本保障。在现时代的中国也是如此。要做到物质生产的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相统一, 就必须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 不断为实现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奋斗。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在短短几十年里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8]20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解放、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而党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就要不断加强党自身的建设,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首先,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就要求党始终坚持人民的立场, 始终以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科学制定我国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其次,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以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主线, 全方位地加强党的各个方面的建设。在政治建设上, 自觉维护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 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建设上,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组织建设上, 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在作风建设上,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9]45。在纪律建设上, 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 继续加强反腐败建设, 保障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在制度建设上, 健全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 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
“时代是思想之母, 实践是理论之源。”[9]34马克思主义哲学绝对不是僵死的、凝固的东西, 而是探索和认识真理的观点和方法。它给予无产阶级的不是教条和绝对真理, 而是“伟大的认识工具”。[10]435“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 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7]如果说《宣言》是“无产阶级新世界观的宣告”, [10]415那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我国美好生活的“共产党宣言”。通过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新时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前进道路上, 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不断构建美好生活的中国道路。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张双利.论《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J].探索与争鸣, 2018 (5) :58-67.
[4]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5]仰海峰.《资本论》的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6]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 任立, 燕宏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7]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8-05-05 (02) .
[8]***.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9]***.***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10]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极为重要的一部,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中所阐发的共同体思想显现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深度和远见,这一思想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真理性。...
【内容摘要】:全球化对于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人可谓是耳熟能详,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文化、政治全球化。难以置信的是: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与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涉及了有关全球化的思想与内容,虽然《共产党宣言》中没有直接使用全球化这一概念,...
《共产党宣言》阐明的基本原理对于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新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义重大。...
第4章《共产党宣言》文本中实践人道主义思想前文我们对马克思本人的人道主义思想转变和《共产党宣言》的写作时代背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对待《共产党宣言》中是否包含人道主义思想的分歧主要还是在人道主义思想的定义上存在着很大分歧。作为哲学层面,...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进了新时代,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相应地转变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强烈需要同现实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发生的矛盾。...
第2章《共产党宣言》中是否包含人道主义思想的争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是为了指导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而诞生的,其中包含着作者本人的丰富的哲学思想,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一贯的哲学思维,其中所包含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历史唯物唯物主...
党员的立场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党员立场不稳,犹豫不决,不能做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那迟早是要犯错误的。只有牢记党的宗旨,切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与人民站在一起,时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才能离目标越来越近。...
摘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和平和发展已经取代阶级斗争成为当今的时代主题,在这个和平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的矛盾依然存在,世界局部地区依然处在动荡中,对人的关怀俨然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人道主义思想已经超越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成为世...
第3章《共产党宣言》中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据前文我们对《共产党宣言》中是否包含人道主义思想的争论做了简短的分析,大部分学者只是在其它有关人道主义思想的论文中对《共产党宣言》中是否包含人道主义思想有所涉及,这就有待于更加深入的对《共产党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对《共产党宣言》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将《共产党宣言》中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到中国实际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