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导言》中无产阶级坚持理论自觉的表现与当代意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1-21 共4463字
论文摘要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鲜明地提出了“人的解放”的革命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发挥理论的作用。在当时德国,理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实践却远远落后,所以作为领导阶级的无产阶级只有发挥理论的能动性,充分发挥理论的革命作用,才能唤醒德国人民的意识,最终实现人类解放的目标,无产阶级要实现人类解放的使命,还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马克思在文中写到“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转变为物质的力量”。这就需要理论在现实中要发挥“批判的武器”的作用,一经群众掌握就能转变为“物质的力量”,而无产阶级就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心脏”和“物质力量”,本文主要阐述了无产阶级坚持理论自觉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理论自觉?有何特征?无产阶级坚持理论自觉有何必要及表现?本文试图从这些问题探讨中提出有意义的参考。

  一、理论自觉内涵及特征

  理论自觉思想在《导言》中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在文中理论自觉蕴含了如下论述的几层意思:

  首先,在德国,社会主体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处于社会底层,是受到压迫最残酷的阶级,也是革命性最强的阶级,要实现德国革命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理论自觉。笔者认为无产阶级理论自觉指无产阶级在理论上觉醒和自觉行动,对理论与实践关系具有科学的认识,能够意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并在德国革命实践活动中自觉地以理论为指导,并自觉增强理论主动性和积极性,理论自觉的目的不在于获得理论本身,而在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人的解放的伟大目标。其次,理论之所以能够有助于人类解放,是因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理论的产生是时代和国家的需要。在德国,革命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而在德国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理论的阶级是无产阶级,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物质武器, 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精神武器。二者的结合将使德国革命达到新的高度。

  再次,无产阶级要充分发挥理论的能动作用,在德国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唤醒人民的意识,让他们感觉到被压迫、被剥削,在思想上形成强烈的斗争意识,在理论的指导下自觉地同各种压迫作斗争。人民的觉悟意识和斗争实践是迈向解放和自由的第一步,所以无产阶级理论自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理论自觉有哪些特征呢?笔者认为《导言》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代性。理论自觉是以现实性为基础的,而构成现实的要素是以时间地点为转移的,德国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社会国家,国王扮演着封建专制的角色,而英法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处于这种矛盾之中要扫除各种障碍,只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扫除政治上的障碍,消灭奴役制。在德国这种时代背景下,彻底的革命需要彻底的理论,这就要求理论一定要满足革命的时代需要,加强理论对具体革命实践的指导。

  (二)革命性。理论自觉必须同批判性、革命性相联系,同时理论自觉也必须同实践性相联系。

  理论自觉其自身的实践和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中,特别注重维护理论自觉的革命批判精神,德国革命不可能是法国那样纯政治的革命,而只能是彻底的、全人类的革命。在法国,部分解放是普遍解放的基础,在德国,普遍解放是任何部分解放的必要条件。

  普遍解放是全人类的解放,部分解放就是德国人民的解放。在马克思看来,要想真正地实现德国革命的成功。要发挥理论的革命性作用,德国是一个理论比较彻底的国家,要充分发挥这一理论优势。

  (三)创新性。无产阶级坚持理论自觉不是坚持僵化的、教条的理论,理论的生命在于对时代做出鲜明的回答,在《导言》中理论要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和人类解放的钥匙,这种创新具有以下几点意义:第一,理论是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德国时代和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第二,吸取其精华,使理论本身发生变革,批判改造其他不合理的理论,跟上德国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性是理论自觉的生命。

  二、无产阶级坚持理论自觉的必要性

  直到 18 世纪末,德国还基本上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只有一些生产方式十分落后的手工厂,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市民生存在社会狭缝中,但到了 19 世纪 30 年代,在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刺激下,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旧的封建生产关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德国在理论上发展迅速,却连资本主义的任务尚未完成,马克思认识到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德国的革命能不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这是摆在无产阶级面前的艰巨任务,需要理论唤醒无产阶级的意识,实现德国人民不可抗拒的理想。

  首先,德国理论是从彻底废除宗教出发,对以宗教为精神寄托的那个世界的斗争,一定要废除人民的虚幻的幸福,并要求人民现实的幸福,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来思考,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世界,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性,要充分发挥哲学的批判和揭露功能,建立德国人民的现实性,追求自身的幸福和解放。所以批判宗教是理论自觉的前提。

  其次,无产阶级坚持理论自觉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解放,必须要弄清人类遭受奴役和压迫的罪魁祸首。那么人类解放要具备哪些条件呢?人类要认识到自己所遭受的奴役和剥削,具有解放和斗争的意识,这是人类自身重要的条件之一,《导言》明确写道:“问题在于不让德国人有一刻去自欺欺人和俯首听命。应当让受现实压迫的人意识到压迫,从而使现实的压迫更加沉重;应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

  要想人民意识到压迫,必须借助“批判的武器”,在思想上形成强烈的斗争意识,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只能依靠自己而不是依靠(宗教或者统治者)才能实现自身的彻底解放。所以,德国人民只有依靠自身,坚持理论自觉。在马克思看来,人民的觉悟意识和斗争勇气是赢得解放的坚实基础,是他们走向自由和解放的第一步。

  再次,那么怎么样使人类意识到奴役和压迫呢?在马克思看来,人民群众要接受思想启蒙。简而言之,第一,对自己遭受的奴役和压迫有充分的认识,形成强烈的解放意识。第二,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是彻底的革命性的先进阶级,它是唯一有资格和能力完成人类解放的阶级。无产阶级是各种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无产阶级把自己从压迫中解放出来,必然推翻剥削制度的一切基础,从而解放全人类。第三,发挥理论的革命性作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他认为,“批判的武器”即理论、精神条件决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马克思在文中强调群众掌握理论的重要性,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力量,只要用正确的革命理论武装群众,使群众有了革命的意志,有了用理论武装的思想,就会产生变革社会、改变社会的物质力量。

  三、《导言》中无产阶级坚持理论自觉的表现

  首先,无产阶级理论自觉还表现在掌握现实哲学。德国的哲学非常先进,特别是黑格尔的法哲学,只有德国的哲学和法哲学才和现实处于一个水平,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的致命弱点是与实际相脱离,马克思对当时的德国哲学进行了批判,“你们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不消灭哲学, 就能够使哲学成为现实”,所谓消灭哲学,是指消灭黑格尔的思辩哲学。实现哲学指的是把哲学理论和群众相结合。消灭思辨哲学与在现实中实现哲学是互为前提的,不祛除掉哲学的思辨性就不能使哲学走向现实,思辨哲学从根本上是排斥现实的;反过来说,哲学不能在现实中实现,就不能彻底消灭思辨哲学。

  可见,消灭哲学并不是要最终消灭哲学,而是要使哲学走向现实,通过实践的方式去完成哲学的历史使命,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把哲学与无产阶级相结合,最终把实践哲学变为革命哲学。在《导言》的结语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必须把新哲学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马克思宣布自己的哲学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武器,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服务的,一切内在条件一旦成熟,德国的复活日就会由高卢雄鸡来宣布。

  其次,无产阶级理论自觉表现在把哲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过程中需要把无产阶级和哲学结合起来,统一于人的解放的革命目标,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 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 就不能成为现实; 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为现实, 就不可能消灭自身。所谓消灭无产阶级,就是要改变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实现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而这必须要借助哲学理论来实现,把哲学变为现实,就是要祛除思辨哲学,把哲学理论应用到现实革命中去。特别指出的是,在无产阶级革命中,要注重革命实践,因为改造世界比解释世界更重要。只有在改变世界中才能真正认识世界, 而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又在于指导实践、改变世界。

  四、《导言》中关于理论自觉思想的当代价值

  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作为一个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人们思想、观念、价值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关注实际利益,而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这样发展下去,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就会在我们头脑中滋生。所以,在这种困境下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笔者认为,结合《导言》坚持理论自觉有以下价值: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时俱进。

  陈先达在《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特性,不是它坚持的基本原理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表现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以及由此而得出的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结论。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成就应该为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高度重视。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自觉进行理论创新,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先进的理论必须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只有那些满足了人民的需求的理论才能深得人心, 人民才会主动地向理论靠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论, 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一定要注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才会转化为物质力量。

  最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自觉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定要与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体现时代气质, 为实践服务,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无产阶级行动的指导方针,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一定要自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实践和物质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中国化是其与中国的文化实践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理论对实践有着能动的反作用,但理论自觉的最终目的是回到实践, 实践决定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把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 自觉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告诉我们要辩证地吸收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阶级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自觉做到了理论创新,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6][8][9][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5.
  [7]陈宇剑.“消灭哲学”与实现哲学—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J].哲学研究,2009.
  [10]陈先达.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