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但刚刚传入中国后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被很多人所了解,包括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五四时期得以广泛传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与五四时期所宣扬的德赛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的高度的关联性,而德赛精神的宣扬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德赛精神的内容
德赛精神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在中国的五四时期,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先进的知识分子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德先生”指的是Democracy,即民主;“赛先生”指的是Science,即科学。这些知识分子在新旧民主主义转换时期,把以民主与科学为最响亮口号的德赛精神作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坚决同封建愚昧与封建专制进行斗争。因此,德赛精神是当时进步思想的核心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德赛精神最开始出现在新文化运动,但从广义上来讲,新文化运动是属于五四时期的。1915年1月15日,陈独秀发表文章《<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他掷地有声的写到:“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由此可见,以陈独秀为首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以当时时代的最强音德赛精神,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德赛精神所反映的民主与科学分别是对五四时期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最深刻的诉求。德赛精神对封闭的中国封建社会拒斥革新的落后思想的极大冲击,使得民主与科学成为五四时期的两大旗帜。
中国政治受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影响。在中国,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和张勋复辟使整个国内政治局势乌烟瘴气,之后紧接着是军阀的割据混战,使得民不聊生。国际上,中国人虽然抛弃了天朝上国的优越感,虚心想西方学习,但是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彻底激怒了中国人民,众多的仁人志士开始反思中国存在的本质问题,学习西方的进程逐步深入,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民主。正所谓科学促进发展,民主推动进步,科学与民主作为五四时期时代的最强音,德赛精神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的推动了当时中国人的思想的进步。
二、德赛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关联
中国知识界开始重视马克思主义是在1918年左右,但事实上中国人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处就对马克思主义有所接触。那么在这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广泛的传播呢?显然这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德赛精神的广泛宣扬密不可分。
德赛精神精神所宣扬的民主与科学凝聚着西方近代文明的核心理念,而马克思作为西方思想的高度结晶也必然蕴含民主与科学两大主旨。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但民主和科学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体现。一方面,追求民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当中强调真正的民主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所获得的政治解放,而是“人类的解放”.在五四时期,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很多体现马克思主义民主与科学的着作还未传入中国,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这两大主旨也在一些早期传入的着作中有所体现。比如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有很多关于民主政治和科技促进历史进步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又恰恰与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对民主与科学的诉求不谋而合,因此使当时的中国人对很多传入中国的西方思想中唯独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如此深刻的认同感,这都与马克思主义和德赛精神这种逻辑关联密不可分。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的逻辑关联,民主和科学不仅作为西方文化的结晶,同时马克思主义又蕴含了民主与科学两大主旨,才使得德赛精神的彰显对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广泛传播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德赛精神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德赛精神在五四时期的高扬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做了重要的铺垫和准备。不得不承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广受欢迎离不开十月革命的胜利,但是在十月革命之前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虽然也接触过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译文作品,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是没有任何兴趣的,也不会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也是在德赛精神广泛的彰显之后。
陈独秀、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首要缔造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他们不仅是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大力传播的先行者,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的顶峰。以他们为首的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五四时期的文化环境下,以宣扬德赛精神为重要基础和准备,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李大钊认为“民众的势力是现代社会上一切构造的唯一的基础”,“政治如果不由人民发动,断不会有真共和实现。”这里李大钊就讲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变为更加通俗,被更广大的中国人所接受的话语来表达。李大钊在“赛先生”的基础上,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说明生产力对历史的作用,以此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些主张都反映了五四时期的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以彰显德赛精神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当中找到与之契合的地方,并加以传播。
参考文献:
[1]《德赛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逻辑关联》;范丹卉;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2月。
[2]《勿忘德、赛二先生》;岳阳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6月;388.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言问题研究》;郭建宁;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5]《李大钊全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与掌握到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是使其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其复杂的理论通俗化,从而被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并最终化为人民群众...
3.3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弗洛姆首先批评了对马克思及其社会主义思想普遍存在的误解。他指出,在有些人看来,仿佛马克思认为人的最主要的心理动机是希望获得金钱与享受,这种为获得最大利润而做出的努力,构成个人生活中的主要动力1.这些人进而把马克思的...
前言:通过近一段时间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进步,对分析现实问题也有了一个明确的方法。但如果对事物的各方面矛盾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是一味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简单的套用,那么会走入形而上的轨道。因此,必须要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我国在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上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这些学科的设立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当前我国学术界...
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的的持续增长,我们所面对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为此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迫切性就不言而喻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迎来了迅猛发展,为世界经济...
在当代阐释《资本论》的哲学思想,我们所面对的首要问题是:《资本论》是运用还是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建、并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哲学,因此,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诉诸马克思毕生研究的伟大成果《资本论》...
摘要:马克思主义具有其先进性与与时俱进的特点,而学习这门课程就是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
归纳演绎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即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抽象具体法及逻辑历史法)之一,是辩证思维方法中比较基础和重要的方法。归纳法是指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运动;演绎法是指从一般理论、概念走向个别结...
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就其内容来讲,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在解读层面上,要用时代的视角和语境,去阐释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二是在发展层面上,要用时代的标准和要求,去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三...
第1章引论1.1《共产党宣言》中人道主义思想的研究价值《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2月为当时的一个共产主义组织而写的一篇政治纲领,是用来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行动指南,这不是一篇纯粹的哲学理论文献,这篇文献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