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马克思交往理论中的生态思想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5-12-21 共4064字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不是观念上的抽象表达,而是建立在人同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相互关联的基础之上,是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得以进行的重要形式。交往是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相互关联的重要形式,是马克思自然生态思想和人文生态思想得以形成的重要纽带,其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哲学理论。

  一、人与自然在交往关系中辩证统一的发展

  大自然给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物质资料。人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产资料过程,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交往的过程。通过这种交往过程,使得自然界给人类的各项实践活动提供了各种要素。人类通过物质资料生产和大自然进行着有形或者无形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人类通过劳动而形成的,劳动的形成也就是在作为个体的人之间并通过对大自然的交往中展开的。所以,交往其实是基础的基础。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互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关系和联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①所以,在这里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交往关系是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交往有其存在的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在时间概念方面,大自然孕育了整个人类,人依赖于自然界,人是不能和大自然相割裂的;在空间概念方面,自然界包含着人类,人类的所有活动都不能跳出大自然的空间概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指出:“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②马克思在这里站在自然的角度来分析人的,人是大自然的所孕育的,人在大自然中的实践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但是这都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与此同时,人类又不能在自然界面前为所欲为,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受到大自然法则的制约,这些法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在这里也可以认识到,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交往关系不可能不存在的,但是这个交往也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最终受害的是人类。

  完善的人道主义和完善的自然主义的相统一。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揭示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成为了可能,交往的目的不是带来贫穷、战争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相对立。其真实的意思是,通过交往,使得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关系相融洽,最终使得自然和人类不要相互脱离。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朝着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前进。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这样说过:“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真正解决。”

  ③自然主义把自然界看作为其它一切发展的根基;人道主义注重的以人为轴心的世界观。马克思主张“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统一。这句话意在说明,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找到二者的平衡点 ,努力使得人类和自然的矛盾不再对立,保持同大自然的一致性。在这里就能够更清晰地感受到,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是人文生态思想和自然生态思想的辩证统一。

  二、生态危机的出现是“实践异化”基础上“交往异化”的产物

  马克思实践的观点是其交往思想的重要一环,交往思想是实践观点的重要内涵,交往和实践是相互促进的。实践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也是历史的。实践总是在相应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这种社会关系就是交往的关系,就是实践过程中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等多重维度的重要表现。由此可见,交往同实践一样都是历史现实性的东西,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的。

  实践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面貌,但是随着资本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践最初的那种性质发生了改变,表现在实践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多重维度的交往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生态危机的出现其实就是“实践异化”基础上“交往异化”的产物。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本来是获取物质资料来促进人和自然的共同发展,可以说实践是人类和大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桥梁,人类离不开交往和实践,但是人类现在的实践和交往却不是这个样子,实践可以在不顾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条件下来满足人类的私欲,这样反过来会压制人类的发展,影响人和自然相融洽的关系。这种“实践异化”基础上交往的异化更是严重,交往的动机不纯了,交往是以牺牲人类的前程为代价的。这样的交往行为思想,这样的交往行为动机,这样的交往行为的实践已经被异化的面目全非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生态危机的出现是必然的。

  三、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相互交往的纽带

  人类所有交往、实践等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

  社会关系是人、自然以及社会相互关联的重要纽带。不可否认的是,人类所有的交往活动都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中展开的,不管是物质交往、精神交往,还是其他形式的交往亦是如此。但是人类必须清楚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物质交往是构成其它交往的前提。马克思曾经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直接是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

  ④这就告诉人们精神等其它交往形式是由物质交往活动所决定的,同时其也是构成社会关系的基础。只有认识到这些,人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语境下的社会关系,而不是停留在关系思维当中。超出一定的社会关系,交往的内涵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带来的是人与自然的争端,人与人的争端以及人与社会争端的激化。

  积极扬弃人们在彼此实践活动中交往的异化。在前面笔者谈到,交往是人、自然、社会连接的重要形式,交往的异化实质就是人同其它各要素相互关系的异化。人类所有的交往活动不是从人的本真出发,而是以金钱、资本等形式在社会关系中所展现。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得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从而无限制地扩大资本,这就导致了异化现象的必然出现。

  异化不仅是人和自然之间正常关系的歪曲,而且也是人同人之间关系的异化,这两方面的异化就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歪曲。资本主义社会使人和自然相异化,原本人类把自然界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序的。然而,随着资本的无限扩张,慢慢的大自然只不过是资本家获得更多利益的工具而已,人和自然的关系也不是辩证统一的,大自然只不过成为人所奴役的对象。在私有制和金钱观念之上的统治之下,随着生产力不断地发展,人类在所能触及的范围内对大自然进行无情的掠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等问题不断困扰着人类,这些问题也威胁着人类朝着更高的形态前进。所有的这一切交往紧紧是资本家为了满足其贪欲,使其利益最大化,哪管自然生态问题。从工业革命以来,生态问题表现的异常突出,人能够征服大自然思想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所在,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很紧张。所以,资本主义的这种生产方式需要扬弃,同时马克思也指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的出现才能使得异化的问题得以解决。

  四、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思想的终极人文关怀是作为个体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人文生态思想最好的表达。首先,必须了解马克思语境中上“人”的真正含义。马克思之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都没有能够把研究对象放到人身上,即使有,也是从抽象的角度去研究。马克思则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即从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去研究人。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这样写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⑤在这里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关系角度去理解人,他将社会关系归结为人与人区别的显着标志。

  这对于有人自身来说就是一个进步,相对于马克思之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对人的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无疑有其科学的地方。如何更深刻的去认识人,可以看做是人自身素质发展的思想前提。其次,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比较科学系统的考察了人类社会交往的几种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为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

  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三大交往形态将人、自然、生产力、社会的进步等多个要素交织在一起来考察社会的发展。第一个阶段完全是自发的,在这个阶段上,人是在窄小的领域活动和交往;而第二个阶段,人类物质交换不断扩大,社会关系也不断丰富,社会发展以人为主体;第三个阶段中,马克思谈到了人的自由个性,在其基础上的全面发展为最高阶段,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朝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断展开的。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的崇高理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人类发展的崇高目标,也是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中进行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不断展开的,人的物质和精神各个方面的需要不断扩大,人类交往的不断的丰富,人的才能和个性的发展,以及人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都要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这个过程很艰辛,但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 1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2] 王冬云 .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生态意蕴 [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6)。
  [3] 范宝舟 . 论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特征 [J]. 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2003(5)。
  [4] 杜明娥 , 杨英姿 . 生态文明 : 人类社会文明范式的生态转型 [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9)。
  [5] 马新晶 .《唯物史观视阈中的交往理论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