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身体概念与反本体论思维的形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27 共342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哲学革命中的身体概念探究
  【第一章】身体概念的西方哲学史回顾
  【2.1】马克思身体概念的理论起点
  【2.2】马克思思想体系中身体概念的形成
  【2.3】马克思的身体概念的内涵
  【3.1】身体概念与反本体论思维的形成
  【3.2】身体概念与建构论的世界观的提出
  【3.3】身体概念与唯物史观的形成
  【3.4】身体概念与科学共产主义目标的确立
  【第四章】马克思身体概念的当代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身体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地位结语与参考文献
  

  3 身体概念在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地位

  按照梅洛-庞蒂的说法,“历史唯物主义不把历史和思维方式建立在生产和工作方式的基础上,而是更一般地建立在生存和共存方式的基础上,建立在人际关系上。”

  可见,身体概念对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具有更一般、更基础的意义。“感性活动的身体”或者说“劳动的身体”从现象学的角度说,是人类在世的生存方式,是身体向着自然、向着他人的意向性地开放和自我生成,因而身体思维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实践论的思维方式;从世界观的角度看,身体“属人的世界”的建构基础,是人通过对象性的本质力量对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双重改造,因而决定了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同一个过程;从历史变革的角度来看,身体是历史发展的第一前提,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所在,身体生存的矛盾本性既导致了自身的失落与异化但同时也预示了自身的反抗与解放,因而身体既是共产主义的目的所在又是共产主义的载体。
  
  3.1 身体概念与反本体论思维的形成

  思想的变革往往首先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哲学思维方式是哲学理论的内在的思维逻辑,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用以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的基本依据和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代表自 19 世纪中叶以来人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哲学以感性身体即肉身性的、感性活动着的人为前提和基础,跳出传统本体论哲学通过对世界本体追根究底的终极性思考来建构起绝对真理体系的思维方式,以实践的现实性、生成性、能动性思维去观察、理解和认识人, 以及建构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统一关系。马克思这种立足于感性生命、感性世界以及人的感性实践的思维方式不仅导致了一场深刻的哲学革命,也引发了一场物质世界的现实革命。

  3.1.1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困境

  从前面对于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史上身体哲学的概述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的漫长哲学史中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是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反思性的思维方式,它表现为一种“由预设的本质去解释人和现存世界的前定论思维方式,从初始本原去推论现存事物的还原论思维方式,以及从两极观点追求单一本性的绝对论思维方式”.它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由感官所达的经验对象并非真实存在,决定其所是的根源不在它自身的直接关系里,而在于现象背后的、终极的、绝对的本体里;二是凡本体必是那一最原初的、“先在”的存在,只要确立了这一在先的存在(或第一原理),便能由此出发推演出其它的一切。从这两个前提出发,哲学便以二元分裂的方式设定了一系列相互矛盾的范畴(如存在与非存在、感性与理性、实然与应然等等)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力求在思维中将对立的二极中的一方统摄于另一方。

  尽管本体论者抱着理解人的无限热情,但实际上却造成了对人的“误解”和“扭曲”,因为这种还原论的、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看不到活生生的、现实的人的生存,只能看到人的片面的、抽象的存在,纯粹精神的存在(于唯心论者)或者纯粹自然的存在(于旧唯物论者),最终造成了现实的人的“失落”.这种“失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命的丰富性、多重性遭到瓦解。因为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总是要把人这一多重性的生命还原为单一的、终极性的存在,于是在漫长的哲学史上,人的本质被定义为超自然的“灵魂”或“精神”,人的感性的生命存在--身体遭到压制。二是人的创造性和自由遭到压制。因为人的本质不在自身里,而是被规定在先在的本体里,人要按照本体所规定的活动规律和价值原则来生存,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将人完全限定在自然规律里,而唯心主义哲学家尤其是黑格尔则以理性来主宰人的生存。三是人的历史性、发展本性遭到忽视。本体论思维方式力求把握的现象之后的“本体”之所以为本体乃在于它是自因的、永恒和无限的,所以它是一超历史的、超时间的、封闭性的存在,即使在最有历史感的黑格尔那里,人类发展的历史最终也不过是精神本体的“狡黠”,相对于现实的历史来说它只不过是一场思维的游戏而已。总之,本体论思维方式所把握到的人不过是一“苍白的、失去现实性的幽灵”,根本不是在坚实的大地上生活和劳作的活生生的生命物。

  由于传统本体论者不承认感性的、有限的、活生生的人,因而只能以非人的形式去表现人和以非现实的形式去表现现实世界。

  对于以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神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这种形而上学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的弊端,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迄今为止总是为自己创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他们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模范人等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他们这些创造者就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我们要把他们从幻想、观念、教条和想象的存在物中解放出来……”马克思看到了现实个体在理念的异化和支配下,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因此,呼吁要把人从幻象、观念、教条和想象等意识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回到现实具体的个体存在。

  3.1.2 身体与实践论思维的开启

  马克思强调,为了要现实地实现这种转变和颠倒,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要发生变化。费尔巴哈也试图以“感性客体”为基础建立一种新的哲学以反对本体论哲学,然而他通过感性直观对物质概念的规定不过是一个纯粹思维的规定, 只不过是改换了物质概念为逻辑出发点,所以其实质上还是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而费尔巴哈之所以无法摆脱这种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关键在于他对被他称之为哲学基础的“肉体总体”的片面理解,他把握不到身体这一生命体所内涵的活动本性和能动性,而只是以感性实在性和纯粹自然性来规定人的肉体存在。由此可见,在理论上人从天国拉回地上,把人确定为感性的、肉体性的生命体,只是反对形而上学本质主义的第一步,能否真正超越这种本体论思维方式,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思考感性的人的现实生活及其属人的性质。

  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哲学之现实基础的“肉体组织”即感性身体决定了人以一种双重性的方式在世存在,即人的存在一方面是对象性的、受动的、有限的,另一方面又是欲望的、激情的和能动的,因而人需要通过对象化的活动将自己的感性力量实现出来。这种感性的对象化活动即是人的生存实践活动,是人基于自身矛盾的创造性的、生产性的活动,感性受动性与意识能动性、现实性与可能性构成了人的生存世界的边界和内在张力,作为基本的推动力推动着人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推动着人生存世界的生成和发展。

  马克思立足于人的感性身体以及基于感性身体的实践活动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对传统本体论思维真正意义上的颠倒。从感性的、肉身化的实践观点去理解人,这就意味着不再从什么前定本性、永恒原则、概念规定出发去了解人,而是要“从人之为人的自身根源去把握人,从人的基本生存活动去理解人的本性,从人的历史地生成变化中去把握人的存在状态,从肯定与否定双重性质中去理解人对世界的关系”.因而,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也就是把握并贯彻活生生的具体的和现实的人的观点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

  在马克思看来,思维,是人对自身生命表现的整体性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不是来源于任何神秘的体验或启示,而是植根于我们现实的生命活动之中。所以,从实践的观点看,思维统一于实践。正如梅洛-庞蒂所说,身体不需要反过来“思考”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它本身即能“运转出”一种生存的意义来。

  也正是这这个意义上,张曙光先生指出,“与其说‘形而上学’是人的现实生活的根据,不如说人的现实生活是形而上学的根据,我们根本不用将自身移入形而上学中去,因为,只要我们生存着,我们就总已经置身于形而上学之中了。只要人生存,人就以某种方式进行哲思。”

  所以,由身体所开启的实践论的思维是一种现实的、能动的和变革性的思维,它本身即蕴含了一股生存实践的冲动。因而在马克思看来,这种实践论的思维本身即是对哲学的一种扬弃。当然,马克思的意思不是说我们不再需要哲学了,而是说我们要把“哲学变成现实”,意识到哲学自身所固有的实践性,不再抛开现实生活从本质主义立场去追求所谓的“纯粹哲学”了。把握了马克思实践论思维方式的这一层内涵,我们才能理解到,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不仅是一场思想领域内的变革,而且是一场现实世界的物质革命,是“哲学的实现”.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