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况下,全身麻醉患者在术后2h内就可以苏醒,基本恢复意识和记忆,恢复自主呼吸,对语言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苏醒延迟,当处置不当时会导致严重的心肺损伤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探讨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3例全麻术后苏醒延迟患者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3例全麻术后苏醒延迟患者。纳入标准:患者术前意识清醒,能正常与医护人员交流。苏醒延迟的定义为全麻结束后超过2h,患者的意识仍然不清醒,对指令动作没有反应,无定向能力和记忆力。排除标准:在神经外科或脑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以及有严重精神疾患的患者。其中男35例,女28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38.5±10.2)岁。手术类型:胃肠道手术24例,胆囊手术13例,前列腺手术9例,卵巢手术11例,脾脏手术6例。合并高血压18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合并冠心病4例。
1.2麻醉方法
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等药物进行静脉注射,行气管插管,使用异丙酚或间断吸入2%的异氟醚维持麻醉。常规检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电图。在手术完成前15~30min停止使用麻醉药物。在患者未苏醒前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以及时发现患者症状和体征等变化。
1.3评价方法
根据文献报道资料和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全麻术后苏醒延迟的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手术完成时和患者苏醒时,采用Ram-say评分评价患者的全麻后苏醒程度,1分为烦躁不安,2分为安静合作,有一定的定向能力,3分为睡眠,但在大声呼唤时有明显反应,4分为睡眠状态,对大声呼唤反应不大,5分为对大声呼唤和物理刺激迟钝,6分为嗜睡,对外部疼痛刺激没有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用配对设计t检验对手术完成时和苏醒时的Ramsay评分均数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及麻醉完成情况
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1例患者因发生广泛性脑梗塞,术后3d未苏醒,术后4d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其余62例患者麻醉后的苏醒时间3~9h,平均苏醒时间为(5.2±1.8)h。患者在苏醒时的Ramsay评分为(1.9±0.2),显著低于患者在手术完成时的Ramsay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不同时间的评分具体见表1。
2.2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
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包括全麻药物过量、睡眠不足及身体疲劳、体温过低、术前CO2蓄积、原因不明等,其中全麻药物过量是导致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的主要原因,占总例数的50.79%,其次为患者个人因素(如睡眠不足,身体疲劳),占33.33%。具体见表2。
3、讨论
全身麻醉患者发生苏醒延迟的原因有很多,这包括患者自身身体条件、病情、以及麻醉用药、手术方法、手术时间等诸多方面,有时候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患者发生苏醒延迟的概率增加。李治贵等人认为,手术过程中导致的严重内环境紊乱是导致苏醒延迟发生的内在原因。而外在原因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由于手术室温度不适以及心情紧张等因素,会感到体温过低,在调节手术室温度到合适的范围,并增加被单后,患者可能仍然会主诉寒冷,测量体温可发现患者体温可降到35℃,这一因素也可导致全麻后苏醒延迟,在本组患者中发生比例占7.94%,但发生人数相对较少,这与其他研究的结果类似。
3例患者发生苏醒延迟的原因为低氧血症和CO2蓄积,而导致低氧血症和CO2蓄积的主要原因是气管插管的拔除时间过早,对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和观察不够仔细等因素。笔者认为,通过适当延长气管插管时间和加强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给予鼻导管低流量吸氧等方法,可以使这一情况得到改善,无需使用呼吸兴奋剂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有很多,麻醉医师应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术中加强麻醉药物的规范化使用和管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提前预见各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并及时给予处理,以提高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麻醉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艳丽,何杨,郑艳.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177-178
[2]翟文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全麻苏醒延迟的临床效果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1,(05):331.郭新乾,杨志强.全麻苏醒延迟4例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24):3246-3247
[3]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55
[4]王明安,王明德.麻醉后恢复期患者的评估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急腹症是指腹部内器官或组织突发病理反应,致使腹部疼痛,并且伴随全身反应的临床综合征。急腹症患者病情较轻的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病情较重复杂的就需要急诊手术治疗急腹症手术麻醉方式多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本研究通过将在全麻手术结束前追加局部浸润麻...
术后苏醒期躁动是全身麻醉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而疼痛是导致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原因,不良刺激又可引起心血管应激反应,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明显波动[1]。因此,既要减轻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又要防止麻醉药物过量引起不良反应,已成为麻...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于1989年开始应于临床,经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其可有效降低门脉压,在治疗门脉高压性食管、胃、肠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和肝性胸水等疾病方面效果显...
对于接受异氟烷麻醉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 术后出现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 这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一种异氟烷麻醉腹部手术治疗患者在围手术期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气管内全麻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等,同时伴有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表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严重者出现肢体乱动、创面严重出血、呼吸道梗阻、误吸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预防苏醒期躁动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术后充...
因食管癌本身对机体造成极大的损伤,加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机体各脏器功能明显下降,因此此类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中的麻醉风险性较高。...
0、引言脑保护是围术期医学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经历手术创伤及全麻后人们最为担心的就是大脑功能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开颅手术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及一定程度脑功能区障碍,患者对手术创伤及疼痛刺激引起的反应会更剧烈,甚至出现剧烈躁动;另外,疼痛刺激会使体...
对全身麻醉患者实施系统保温措施, 可有效维持术中体温稳定, 降低出血量, 缩短手术、清醒及麻醉拔管时间, 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食欲素(Orexin)神经元可调解睡眠及觉醒,昏睡症及睡眠调节中都涉及食欲素神经元的活动,中枢去甲肾上腺神经元也参与睡眠-觉醒的控制。Kayama和Koyama发现,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在清醒时特别活跃,并且投射于大脑高级位置。视交叉前腹外侧核是调节睡眠的重...
七氟醚作为一种新型吸入麻醉剂具有麻醉深度容易调节、诱导和苏醒平稳迅速及呼吸道刺激性小等优点,但单独应用患者容易出现体动反应而影响手术进展。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镇痛药,起效及代谢快、镇痛作用强,具有长时间输注无蓄积作用等特点。目前,七氟醚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