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
珲春市的地理位置处于图们江三角区的最前端,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珲春市采取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手段达到有效提振经济、加快图们江地区开发的目的。珲春于 1992 年被指定为边境开发城市,借助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图们江开发的宏观背景,珲春市以口岸经济作为主要的发展途径,边境贸易、招商引资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珲春经济的发展却经历了从 90 年代初的“开发热”阶段到90 年代中后期的“开发冷”阶段,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低谷之后,珲春经济从本世纪开始已经走向稳步发展的阶段中国加入 WTO 之后,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合作趋势已经逐渐转向次区域经济圈的共同发展,认真研究珲春未来的经济发展途径以及自由贸易区的构建问题,对实现“以东北亚为目标,南联北拓,东进西出,发展外向型经济,振兴延边经济”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开发图们江地区经济、振兴东北以及辐射东北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珲春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将使珲春突破已有的条框,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不仅有利于货物贸易的发展,更有利于服务贸易的发展;珲春将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叠加中国的产业升级,珲春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于物流业的集聚效应将更加显着。所以珲春经济区建设应加紧进行推进,架起腹地与沿海互动之桥。将珲春自贸区建设成为国内首家陆、海、空立体化自由贸易区,将会加快吉林省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沿边经济发展。
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两大主流。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双边、多边、区域等多种层面的经济合作中寻求更深层次的发展。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两个自由贸易区,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在世界性的自由贸易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带头作用。
中国加入 WTO 十几年来,已经逐步降低了各种关税,减除多项非关税贸易壁垒,然而中国目前面临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资源过度消耗、区域发展差异巨大、人口压力过大以及地区间生产力不均衡等都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如何全面整体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并与国际同行的运作方式磨合对接,成为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难题。我国政府曾经遵循地区间均衡发展的原则,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措施和实施了环渤海经济圈开发计划,并希望以此来改变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缓解沿海和内陆对外开放程度参差不齐的发展局面。
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是在一国境内建立自由贸易区还是参与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均可以极大的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推动国际投资的快速增长,并拉动经济增长,很好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在东北图们江沿边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将形成中国经济的另一个增长极。而对于自贸区建立的理论依据,存在的问题以及理论层面是否可行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自贸区建立的相关理论研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2)实际意义。
研究珲春自由贸易区的构建问题对于加快图们江地区乃至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珲春市对外开放的起点,始于国家 1992 年在此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经过后续二十多年的发展珲春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珲春从一个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工业生产又较为落后的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招商引资成绩突出的边境口岸城市。
近年来,我国陆续批准了多个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甚至是自由贸易区,而珲春市由国际经济合作区向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程却非常的缓慢。本文对于设立珲春自由贸易区发展战略的研究,不仅可以对珲春建立自贸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也可以从各方面研究珲春自贸区进展缓慢的国际国内因素,并对自贸区的建立提出对策建议。因此,本文对于珲春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研究不仅对珲春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加快长吉图地区开发以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国内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的热度逐渐加大,有很多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在自由贸易区方面取得了非常显着的成果。
宿丰林(2002)、苑玉妹(2007)对创建沿边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梁琳琳(2003)对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姜娟(2004)、朱瑛瑛(2006)分别对中俄沿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自贸区建立的因素与模式进行了研究;赵洋(2008)对建立“中俄远东自由贸易区”问题进行了研究。李金波(2005)和徐林实(2007)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创建进行了研究,包括中俄东部地区自由贸易区的创建和“绥-波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战略构想。
中国学者张曦,谷永芬(2004)认为在 WTO 和 APEC 框架下建立中韩贸易自由区,具有坚实的经贸基础,其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有利于双方福利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在推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中,应分阶段、分地区逐步推进。
于国政(2009)在《中外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中,分析了地缘政治经济背景下的斩落去向,探讨中外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调控机制和对策。
2010 年 5 月,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领导人共同发表了《中日韩标准化合作联合声明》这是三国标准化合作的一个新起点。
三国领导人决心共同推动制订国际标准、推动东北亚地区标准的协调、研究通过标准化与合格评定促进贸易的最好方式三个方面的合作。
张文龙(2010)《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文章里表示珲春边境经济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建设策略,依据珲春的地理优势及条件,提出珲春边境合作区的发展战略和战略思路,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韩萌(2010)认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有利与我国和日本、韩国的经济发展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三国必须共同努力,增进了解,实现各国经济共同发展,力争取得多赢局面。
李晓娣(2011)研究了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效应,她指出中国和韩国具有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各国均纷纷参与到构建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当中,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是两国政府最有利的选择。
Kim Suji(2011)分析了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认为中韩两国存在密切的经贸往来,外贸依存度较高,两国在产业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学者提出了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可行,并针对自贸区建立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对策建议。
杨永(2013 )在《自由贸易区发展建设研究》中分析了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经济的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其深远的意义。
从对国内学者的研究综述当中可以看出,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珲春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参考意见,珲春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研究可以效仿中俄自由贸易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研究成果和战略构想,但珲春自贸区仍有其特殊性。现有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珲春自由贸易区设立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障碍等方面,而对自贸区建立的详细战略规划还没有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问选择对自贸区设立的战略构想进行研究,在 SWOT 的基础上对自贸区后续发展进行全面的战略规划。
1.3.2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对于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时间早、发展也最为成熟,其研究成果也最具代表性。Rodriguez、Hamilton、orubel 和 MeMixlan 等学者对自贸区的建立、发展及对周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行了研究;Sheppard、Menaniel 和 Kossack 等学者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对自贸区的效益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美国学者还对自贸区的配额管理、税收优惠政策、法律法规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如何建立完善的贸易区管理体制,出台打破贸易壁垒的法规政策等;如何通过减免关税和政府补贴的手段实现自贸区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扩大出口贸易额和工业多样化的设区目的。还有研究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入手,从微观的角度研究驻区企业对自贸区的影响。
《俄罗斯的中国现实》(格利布拉斯着,2001 年)、《俄罗斯:以合作促进安全-东亚视角》(季塔连科着,2003 年)、《地区视角下的俄中关系》(B·拉林着,2004年)、《俄罗斯与中国:全球化背景下的合作》(季塔连科主编,2005 年)《俄中边境地区经济关系》(亚历山德洛娃着,2005 年)、《俄中关系:现状与前景》(季塔连科、波尔加科夫主编,2005 年)。
朴盛眠(2004)分析了中日韩自由贸易的区的经济效应并进行了预测,提出虽然自贸区的建立不可避免的对三国某些领域会造成不利影响,但由于关税壁垒的取消,国民的实际收入会有所增加,而且会增加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同时中国的农业将成为受益最大的产业。
李昌宰(2005)分析了中日韩自自由贸易协定的动机和必要性,并且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提出了自贸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对策。
2007 年 9 月,韩国副总理兼财政经济部部长权五奎先生访华时表示,中韩建立自贸区可行性研究进展顺利,到 2008 年 6 月,两国官产学对中韩 FTA 已经进行了五轮联合研究。
2010 年 5 月,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共同发表了《中日韩标准化合作联合声明》。
表明三国领导人决心共同推动制订国际标准、推动东北亚地区标准的协调,从而达到通过标注啊合作促进贸易的目的。
1.4 研究内容。
本论文首先回顾珲春边境经济的发展历程,并从政策、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分析珲春边境经济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同时分析吉林省的产业现状,在此基础上,采用 SWOT 方法对珲春市建立自贸区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详细阐述。接下来提出珲春自贸区建立的战略思想、战略定位,并确立自贸区建立的战略目标,以此为指导,确立珲春自贸区建立的原则发展策略,包括主要发展的目标产业以及针对 SWOT 分析的发展策略。最后,从政策制定、管理运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建立珲春自贸区的保障措施。
1.5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主要采用了调查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 SWOT 分析法:8(1)调查分析法。收集具体的数据,解决执行中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统计分析法。通过实地调查,并在相关统计资料、网站等资源上搜集珲春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的相关数据,为珲春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可行性分析和战略规划奠定数据分析的基础。
(3)SWOT 分析法。运用 SWOT 分析方法来研究珲春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有利、不利条件,以及可能遇到的机会和面临的挑战。
1.6 创新点。
关于珲春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研究虽然较为丰富,但研究以俄中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或韩中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内容比较多。本文的研究基于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政府强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全新背景,首次对珲春自贸区的运作模式、可能遇到的问题、未来的规划前景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采用 SWOT 分析方法对珲春自由贸易区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挑战(T)进行了分析,并且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珲春自贸区建立的可行性,为珲春自贸区的建立提出了最为全面的战略规划与保障措施,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