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离不幵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意义显而易见。房地产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作为房地产上市公司,对Z公司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更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研究可总结为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抵抗风险的需要,社会各界应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房地产行业的社会关注度高,经营风险大,以房地产上市公司——Z公司为案例对象,研究其内部控制评价,具有必要性和代表性,有助于其他房地产公司借鉴。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无论是政府颁布的相关制度,还是学术界的研究,美国一直处在领先地位。我国在借鉴他国的研究基础上,并根据本国国情,相继颁布了众多内部控制评价相关规章、制度,学术界对内部控制评价相关内容的研究与日俱增。但是,对内部控制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还很不成熟。因此,本文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并运用于z公司,能够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研究,为内部控制评价的定量研究添砖加瓦。
第二,内部控制评价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评价原则、评价目的等九个部分,其中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应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有效性。本文在内部控制理论与方法章节中,首先对评价理论和方法进行概述,并指出内部控制评价是属于“基于评价活动过程的理论体系”的评价;然后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进行阐述和完善;最后,介绍内部控制评价方法,指出风险基础评价法是宏观内部控制评价方法思路的趋势,在微观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中重点介绍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并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釆用综合评价法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第三,运用综合评价法对Z公司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现有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如综合评价法下为Z公司构建了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评价指标量化的评价结果,对z公司进行客观地内部控制评价分析,有利于在上市公司层面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比较。综合评价法下的z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结果为——良,即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基本有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Z公司应进行改进。
第四,本文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由于本人知识和能力的有限、所获资料的限制,内部控制评价相关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分析可能不是很全面;以Z公司、为案例对象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存在研究对象范围较窄的缺陷,不同企业拥有不同情况,综合评价法在推广运用中可能存在不适用的情况等;基于综合评价法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对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专业性有很高的要求,釆用该评价方法的企业必须在满足此前提下才能得到有效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二、研究展望
基于上述总结,可知本文对z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贡献,但仍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具体表现在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方面和实务应用方面。
在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中,本文综合评价方法在评价指标评价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评价主体的专业判断,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克服这一问题,并不断的完善内部控制评价理论与方法。
在实务应用中,本文对Z公司基于综合评价法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有利于Z公司内部控制的改进和完善,但并未对房地产行业内不同企业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展开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
因此,希望在以后的实务应用研究过程中,弥补本文研究的这一不足,对不同房地产企业乃至不同企业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情况展开分析。
参考文献
[1]原建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11.
[2]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Financial Report[S],1929.
[3]American Institute of Accountants. Interim Announcement AuditingStandards[S], 1947.
[4]Bryan S H, Lilien S B. Characteristics of firms with material weaknesses ininternal control: an assessment of Section 404 of Sarbanes Oxley[J] .Accountingreview, 2005(2):200-220.
[5]Herremans. Integrating internal control in MBA programmer using the COSOand COCO models[J].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1997(2): 60-66.
[6]Turnbull Review Group. Review of the Turnbull Guidance on InternalControl[J].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2005(2):189-190.
[7]William. J. Dowell. Six Years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 Are We Better Off[J]. The CPA Journal, 2008 (8): 38-44.
[8]会协字[1996]456号.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S].
[9]会协字[2002:{41号.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习.
[10]银监会令2004年第9号.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S].
[11]财会[2008]7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
[12]财会[2010]11号.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S].
[13]王会杰.试论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J].四川会计,2001(11):7-9.
[14]郭华平,肖宏.论内部控制体系定量评价标准[J].当代经济,2002(12):74-75.
[15]周勤业,王啸.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2005(2): 24-31.
[16]张龙平,陈作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研究[J].审计月刊,2009(2): 35-37.
[17]张先志,戴文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J].审计研究,2011,1: 69-78.
[18]陈力生.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8(2):69-70.
[19]马军.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2.
[20]朱荣恩,应唯,袁敏.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3 (8): 48-53.
[21]林朝华,唐予华.CSA: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新观念与新方法[J].上海会计,2003, 1: 15-18.
[22]王立勇.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定量分析模型[J].财经研究,2004,30(9) :93-102.
[23]陈自力,李尊卫.离差最大化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0):151-154.
[24]郭晓梅,傅元略.ZPM-内部控制制度的综合评价模型[J].上海会计,2005,12: 6-9.
[25]张谏忠,吴轶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宝钢的运用[J].会计研究,200S(2): 11-17.
[26]戴彦.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A省电网公司的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06 (1): 69-76.
[27]于增彪,王竞达,瞿卫菁.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一基于亚新科工艺技术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J].审计研究,2007 (5): 47-52.
[28]厦门大学内控指数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2009):指定、分析与评价[J].中国证券报,2010 (6): 1-6.
[291王宏,蒋占华等.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0]陈关亭,黄小琳等.基于风险管理框架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型及应用[J].审计研究,2013 (6): 93-101.
[31]娄淑梅.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设计研究基建管理优化,2005,17 (2): 28-33.
[32]王军.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33]李哲.国有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J].财会研究,2007(1):59-60.
[34]程子璇,阮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研究一来自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数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4): 134-136.
[35]黄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央企房地产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36]张丽丽,叶俊丽.沪深房地产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J].北方经贸,2013 (6): 78-81.
[37]王雪铭.评价方法的演变与分类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38]邱均平,文庭孝等.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9]文庭孝.科学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3) : 63-69.
[40]李敏.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设[D].长春:吉林大学,2012.
[41]王素莲.企业内部控制评级指标体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05(11):10-14.
[42]杜娟.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问题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0.
[43]张庆龙,聂兴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评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44]熊毅.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45]郑丹.我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1.
[46]钱颂迪,甘应爱等.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致谢
时间飞逝,转眼间,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即将画上句号,毕业论文也即将完成。
感谢各位老师和领导在这段MPACC求学的经历中给予帮助,尤其是感谢我的校内导师——姚王信老师,尽管工作繁忙,但仍会及时回答讲解我提出的各种问题,4 并在我的整个论文创作阶段给予了详细指导。
感谢校外导师——杜杰老师对我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指导,是您鼓励了我不断努力和继续前行。感谢HP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同事在实习阶段给与我的帮助和指导,以及对本论文创作的支持。
感谢各位同学,特别是我的室友,是你们陪伴着我走过成功和失败。感谢家人对我研究生求学的支持。
感谢各位前辈的研究,在论文中对您们的研究有所借鉴和延伸。
总之,感谢各位的帮助,希望大家在将来能够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学习进步。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迅速。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其模式的先进性、适应性是企业集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由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对于电商企业来说具有一...
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目标和企业对财务活动的组织及关系的处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这既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指引着公司财务工作的基本方向。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给股东带来尽可能多的财富回报,这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
摘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预计十二五末,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但融资难问题困扰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模式,近年来在国内获得快速发展,2012年已经达到1.55万亿元的规模。具有渠道丰富...
3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现状分析3.1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1.1高校内部控制环境亟需提高影响高校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管理者的道德品行和价值观念、管理经验、组织机构设置和内部控制的认识等方面的因素。国内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存在...
1引言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现代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管理体系应该是信贷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的收入是信贷业务所提供的,主要也是由信贷业务引导产生的风险。对于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来说,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
1绪论1.1研究背景、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除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之外,民营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之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己然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截至2...
第五章Y公司的融资策略建议从上述对Y公司融资需求和融资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Y公司的融资结构已经不适宜再采用债务方式融资。而且从监管要求看,Y公司也不可能通过银行贷款或债务性房地产信托取得资金。Y公司的未来融资,不仅要考虑拓宽融资渠道和降低融资成本...
本文主要通过对匹匹扣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公司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及保障措施,进而对基于匹匹扣公司案例的财务管理新模式尝试了探索研究。...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一、研究结论在当前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个人住房金融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已成为各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与长期战略方向,因此,研究防范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釆取得力措施有效...
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可分三个阶段:奠基阶段、市场化阶段和国际化阶段。我们当前正在经历国际化阶段,并寄希望于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逐步壮大证券市场的力量,培育本土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证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