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财务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财务管理论文 >

电气制造企业融资方案构建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08 共709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 绪论

  融资问题是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选择 GD 电气制造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是因该企业在陕西西安地区属于典型的电气类中小民营制造与研发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步壮大,目前正面临着常见的民企融资困境,对同类企业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在分析 GD 公司融资问题之前,本章首先对国内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背景进行分析,定位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其次对国内外有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研究成果的梳理归纳,为 GD 公司的融资问题分析、方案设计与方案实施建议提供经验借鉴,并确定了本文的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数据,截至 2014 年 4 月底,我国民营企业为 1320 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50.5%,注册资金超过 43.8 万亿元,GDP 贡献占比 60%.据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 2014 年 6 月,陕西省民营企业为 155 万户,同比增长 13%,仅西安市在 2014 年上半年新登记民营企业 1.97 万户,同比增长 214.7%.

  我国民营企业整体保持着旺盛的增长态势,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了吸纳扩大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为发展地方经济提供了新鲜活力.反观国外的国民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民营企业也都占据了经济社会的首要位置.然而就现实来看,很多民营企业经营的都十分困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难.

  相比西方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而言,我国仍然采取由政府占主导地位的金融体系结构,这种方式对于金融行为有一定的约束性,而民营企业要获得资金,最好的方式仍然是通过银行贷款.民营企业一方面在国民经济社会中发挥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另一方面面临着极其严重的融资窘境:从银行得到的贷款,不足银行贷款总量的 30%;发行股票融资的民营企业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中仅占 9%;发行的企业债券则几乎为零[1].

  由于融资难,自 08 年金融危机后起至近几年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在我国民营企业发达的沿海地区,如温州、东莞等地,先后都出现了民营企业倒闭潮.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都存在[2].虽然很多经济学家和金融界学者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我国政府和金融部门在相关的法规条例上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倾斜,但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没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民营企业之所以难以获得更多的融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民营企业并没有能够在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中占据有利位置,因此银行对其资金的扶持力度不够,也没有按照民营企业的发展实际来制定与其资金需求一致的贷款服务,而民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而言,自身发展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也很难达到银行的贷款条件[3].其次是我国的融资结构存在不妥之处,就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状况分析,企业的信贷业务较多,传统的间接融资业务发展潜力较大,而我国当前能够向客户所提供的各种金融中介服务,与世界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GD 电气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家生产精密零部件的中型民营企业.主要产品是高压开关(电压等级主要在 126KV-1100KV)的罐体、导体.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公司在 2010 年开始开展 WN 新厂项目,着手建立现代化的新工厂,购置一批先进设备,提高制造水平,扩大产品品种和生产规模,巩固和扩大超高压开关设备核心组件在国内市场的地位.目前一期投资已经完成,二期投资资金缺口较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需要更多的资金进行整合,而企业的现有资金显然不能满足需求.这就要求公司通过融资渠道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但是,公司在处理融资问题的同时,若融资策略、融资管理处理不当,也会给公司经营管理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本文将结合 GD 电气制造有限公司融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

  1.1.2 研究意义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问内,我国仍将保持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民营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 GDP 增长与国民生活稳定.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是资本运作的实体,企业良性发展离不开合理资木结构,适当债务融资对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GD 电气制造有限公司的发展势必对融资结构、融资渠道、融资安全提出新的课题.GD 公司想要壮大、想要可持续发展需要什么?需要的是满足 GD 公司发展的必要资金支持体系,建立有效的资本管理机制、构建合理的资本结构.因此,为了实现 GD 公司价值增值,解决 GD 公司资金问题,本文结合 GD 公司融资现状,运用融资理论与相关方法,对 GD 公司融资有关问题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本文基于财务分析的视角对 GD 公司的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引用融资理论、财务管理学等知识对 GD 融资问题进行研究,涉猎了一些融资领域的理论内容.

  第二,本文通过相关理论指导,在研究 GD 公司的融资战略、融资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 GD 公司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 GD 公司的融资方案和具体措施,为制造行业其他民营企业制定融资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三,通过对 GD 公司融资问题研究,提出了一些防范 GD 公司融资风险的一系列策略和建议,对 GD 公司实现企业价值增值,解决企业资金链良性循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对 GD 公司融资问题的研究,为我国制造企业在进行融资与融资风险防范提供了参考,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与我国相似,国外很多地区的民营企业也都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这些中小型企业为地方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方便了广大企业与用户的商品与信息流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地方政府制定政策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支持.其中就包括融资优惠,为这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扫除了资金短缺的障碍,加速民营企业的发展.在美国,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与发明创造的主流.因为中小企业数目众多,国家对技术创新与发明创造进行资金的扶持与政策倾斜,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对科技进步自发投入,获得突出成效,他们为国家提供了 50%以上的发明创造.国家政策的支持,使得一些拥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得以壮大,成为了上规模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例如像微软、苹果等公司都是从小微企业发展而来.尽管如此,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的谨慎审核,同样很难为这些企业及时发放贷款,国外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也同样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总的来说,美国中小企业的投融资途径较多,一般有以下几种:

  (1)商业银行贷款在美国,中小企业直接通过商业银行贷款也是困难重重,因为从银行角度,为了防控资金的风险,贷款同样要通过严格的资信审核.中小企业因为规模较小、历史较短、资金薄弱、品牌资产较低等问题,在银行的资信审核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了解决类似问题、保护中小企业的顺利发展,美国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作为政府下属机构,为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商业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借此提升企业的融资资信,使之顺利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信审核,获得利息相对较高、期限较短的信用贷款.

  在这个制度中,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承担对提出申请的企业进行严格资质审核的任务.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通过合理的渠道向管理局提出书面申请,中小企业管理局接到申请后组织专业人员对申请企业进行审核,合格的企业获得管理局的担保,在此向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得到中小企业管理局担保的企业一般都能顺利获得所需贷款.在近几十年,数以百万的中小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急需的贷款,赢取生长空间,其中有相当部分成长为国际知名企业[4].

  (2)金融投资公司在美国,还有金融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金融投资公司可划分为中小企业投资公司与风险投资公司两类.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是在中小企业管理局监管之下成立,管理局通过严格审核后给他们颁发许可证,并由政府为投资公司提供优惠贷款.中小企业可以向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提出申请,获得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公司是由企业人出资成立,中小企业可以利用自身创新发明作为抵押获得信用投资,风险投资人一般通过入股或控股等形式参与企业的经营,获得高息收益.

  (3)政府资助美国的《中小企业管理方法》通过法律形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指引方向.政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中小企业实行扶持.例如前面提到通过中小企业管理局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使申请企业顺利获得商业银行信贷;另外管理局也拥有直接小额贷款权限,可以为一部分优质企业直接发放小额贷款.另外,中小企业管理局还设立"自然灾害贷款"项目,专门用于在各种各样灾害中受到损害,陷入困境的企业顺利度过困境,恢复新的生产,得到及时的重建.避免出现破产等更严重的状况.最后,为了鼓励中小企业发挥创新能力,美国政府还设立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资助.《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法》里明确规定,中小企业创新研究机构划拨创新开发经费超过一亿美金,政府必须提供相应比例的资助支持.这条法律极大地激发了中小企业对创新发明、技术革新的投入,这也是中小企业创新发明占据全美国创新发明总量的 50%以上的原因[5].为了防止部分不良企业套取政府资助,国家对获得资助企业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同时对科研经费的运用进行监管,使经费真正用到了创新发明上,促进了美国中小企业科学技术创新.同时,国家专利管理局对专利发明进行登记保护,使得发明创造最大限度转化成了生产力.

  国外在学术研究方面,Stiglitz(1973)和 Grahamn(1996)曾经对这一课题进行过讨论,根据他们的观点,企业的债务利息不必计入纳税所得额,因此利用债券进行融资可以减少企业的税收成本,而且债券型的融资方式可以调节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果债务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则债务的增多会使得企业总值相应增多,从这个角度来说,许多企业会选择通过债券来进行融资.而这一融资方式的缺点在于,除了债务本金之外,还必须支付一定的利息费用,使企业的财务成本增加,在规定的债务期限内如果企业没有能力偿付款项,则有可能引发企业破产,这一风险使得企业管理者在选择债务融资时有所犹豫[6].

  Careyetal(1993)则认为,债券融资方式并不是无偿的,而是有一定的费用.融资成本是一个变化的 U 型曲线,也就是债券融资对企业规模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企业的债券发行量超过 1 亿美元,则能够取得资金;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只能够发行一些小型债券,因此发行费用较多,许多企业就会放弃这种融资方式而选择到金融机构进行借贷[7].Sudha Krishnaswami(1999)得出企业规模、融资规模与债券融资呈正相关,企业规模、融资规模与银行信贷量呈负相关[8].Albert Levenson(2005)认为银行给予不同规模企业的利息不同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不同规模企业的贷款成本有所区别;另一个方面是银行因其有利地位而对不同规模企业的价格歧视[9].Irving Schweige(2007)通过构造回归方程,用银行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贷款获得的利息,分别减去其贷款的成本,来分别计算美国中小企业贷款和大企业贷款对银行利润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获利要比对大企业贷款获利高[10].Hans R.Stoll(2010)提出了判断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足的两个标准:一是看中小企业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关系.若企业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说明融资不足,反之则不存在融资问题.二是看银行是否对不同规模企业进行歧视对待.若存在,则那中小企业融资不足问题就会比较严重[11].Hui Chen(2011)通过计算税前回报率的大小,来看银行是否对中小企业存在歧视的问题.若中小企业的税前回报率小于大企业的税前回报率,那么中小企业的风险就会高于大企业,并且银行就不存在对不同规模企业的歧视行为.国外的学者通过各种方式来判断是否存在中小企业融资不足的问题,有些方法虽然不具有新意或者没有形成体系,但也已经成为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完整框架中的一个部分[12].Patrick Bolton(2012)在研究中提出了基于融资困难企业的动态投融资和风险管理模型,对企业流动资产的边际价值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进行研究,并认为最优的外部融资方式与企业的现金流和负债比相关性较高[13].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mba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