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及意义
2.1 中国保税区物流业现状
在邓小平先生改革开放理论指导下保税区应运而生,它是参照国际自由贸易区运作模式创新发展的经济区域。现已成为中国大陆对外开放度最大、政策先进度最高、灵活自由度最优的特殊经济贸易区。保税区具有国家赋予的最为宽松的市场发展政策,在区内允许开展保税仓储和加工和保税加工业务,出口加工业务允许免税、免许可证及简化管理等条件下进行,与此同时税收、外汇等方面享有优惠。这是目前我国其他形式的经济开发区所不具备的。保税区是以“保税”为特征的特殊区域。进口货物进入保税区仍处于保税状态,只有进入中国市场时才照章纳税。投资者利用这一保税或滞后纳税的特征,在保税区内开展保税仓储、保税展示、保税加工及翻新包装等业务,可以提高资本运营效率,降低购货成本,达到供货速度快、周期短、差错率低、跟踪方便、服务及时、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按照物流运营主体的不同,保税区物流行业在发展中探索前进,逐步分化出以下四种类型的物流中心:
第一,制造商物流中心随着国际分工不断细致改变,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开始规模化的在保税区内设立零部件加工、组装工厂,开展分拨,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订单服务,从而达到最低库存和最优服务,在降低生产运营成本的同时,及时有效的提供产品配套。
第二,批发商物流分拨中心批发商在保税区内建立自有仓储库房,一次性采购大批同类货物,按客户要求快速配送,从而建立反应快速的、商品的稳定分销体系,不断扩大产品的分销区域及辐射面,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占压,降低贸易风险。
第三,储运物流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即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不参与商品实际买卖过程,,只为厂商、批发商、零售商提供商品配送。预先将销往中国的货物运至保税区配送中心,当客户订货时,国外供货商向配送中心发出配送指令,由国内订货客户完成进口完税手续,从而减少供货商和订货客户的资金占压。
第四,中介型配送中心配送中心通过与国内生产企业建立代理或买断关系,与国外客户建立稳定的供货关系,形成代理与配送结合起来的国际营销模式。该模式最大程度的降低流通费用,以价格优势和规模效益参与同行业竞争,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四种物流配送模式,保税区物流业基本具备对国际货物集散、分散、分拨、配送的能力,物流配送呈现出多层次、多手段、多元化、多流向的趋势,物流业已经逐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并现实的参与国际物流配送服务,在资源渠道和配送对象上逐步扩大,建设拥有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储运设施,进一步规范物流业的管理,采用先进的配送作业程序。
2.2 大连保税区物流发展的背景与现状
大连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东北地区唯一具有“境内关外”特性的对外开放的先导区。2004 年 8 月 16 日国办函[2004]58 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扩大保税区与港区联动试点的复函》同意在大连大窑湾港区的大连国际物流园区域内划出 1.5 平方公里作为大连保税区的物流园区,实行封闭管理,并享受保税区相关政策,在进出口税收方面比照出口加工区相关政策,要充分发挥保税区政策优势和港口区位优势专门发展仓储和物流产业,区内不得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强调促进保税区健康有序发展,为吸引投资,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扩大外贸出口做出贡献。目前大连保税物流园区(以下简称“园区”)规划占地 3.15 平方公里,相继开发 1.85 平方公里,经国务院批准划定 1.5 平方公里,进行保税区与大连港区联动试点;2005 年 11 月 17日大连海关代表国家海关总署预验收,11 月 24 日颁发合格证书,正式封区运作,成为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区港联动”试点园区,并吸引一大批航运物流企业入园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5 年 6 月 30 日国务院办公厅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若干意见》(中发[2003]11 号)精神,适时开展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五项实施意见,鼓励外资参与国有企改组改造,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强政策引导,推进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技术进步;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加快对外开放提供保障。
综上表明,一是东北振兴的突破口在开放,开放的突破点在大连口岸,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由之路;二是服务东北振兴加快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其基本功能是依托海空港(主要是海港)使之成为国际物流实现中心,做为大连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中枢结点大窑湾新港区,特别是大连保税物流园区,是实现港城互动,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港口与全球经济互动的物流大通道主枢纽和重要物流基础设施大平台;三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加快大连航运中心建设,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非市场化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发展格局重构任重而道远,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并亟待解决,需要充分发挥大连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政策优势和港口功能优势提升大连、东北开放度,为其吸引投资、扩大内需、增加出口和持续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由此其战略支点地位更加凸现,不仅为园区发展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也为园区发展带来难得历史机遇;四是抓好园区统筹规划,不仅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园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要,也是服务东北振兴加快大连航运中心和建设大连义不容辞的责任。
依托大窑湾港区毗邻东北地区唯一一个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通过区港联动充分发挥其地理区位和政策优势,把保税功能延伸至港区和整个大孤山物流半岛,为创办大连自由贸易区准备条件;与此同时进而扩展到东北腹地各大中心城市“内陆干港”(保税物流中心),加快建设东北保税物流网,促进东北及周边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加速振兴,提升大连港口和城市功能,为大连保税物流园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2.2.1 大连航运中心发展现状由腹地型为主,加快腹地型与中转型相结合复合型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演进基本模式和路径,加快这一进程服务东北振兴,是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切实贯彻中央 11#文件战略部署的集中体现,也是自身长期发展建设基本任务。近几年,在航运中心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各种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人员配备不合理的问题,为了尽快解决相关问题,并达到真正意义的上的与国际发展接轨,适时的投入保税物流园区的配套建设,成为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2.2.2 大连港口发展现状按照世界现代港口功能代级划分,大连港口功能发展目标模式是加快由一代港(运输方式换装功能)向二代港(工业港)、三代港(物流港)和生态港(四代港)挺进;抓住国家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和东部沿海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双重机遇,积极适应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格局重构大趋势,致力承接国际制造业向东亚转移,腹地外贸进出口企业向沿海转移,并抓住国内外工商企业航商等,特别是跨国公司向中国沿海转移集聚的历史机遇,营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和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吸引其落户大连,并大幅增加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及本地物流需求与供应自组能力,这是加快拓展面向全球供应链内外客户网链的现实需要,也是确保大连航运中心物流需求持续增加战略需要,成为园区发展建设长治久安的关键。
2.3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空间范围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占地面积 1.5 万平方公里,位于辽东半岛南部,滨临北黄海,南与大连湾隔大孤山半岛相望。物流园区位于大窑湾的南端,已建大窑湾港区一期工程的西侧,二期工程的南侧,陆路距大连市约 50 公里,水陆距大连老港区 15 海里。
地理坐标为 38°59′N,121°53′E。国家海关总署批准的现大连保税物流园封园运作整个区域和港前区(A1、A2、A3、A4、A5、A6)和邻近后方。
本规划影响的地域空间,涉及加快推进扩大区港联动国家试点示范效应,致力构建东北保税物流网体系所及重点地域,其中包括大连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大孤山国际物流半岛和未来新港区长兴岛,以及东北各大中心城市内陆干港或保税物流园区等。(见表 2.1 大连区港联动分期建设规划表)【1】
2.4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战略地位
东北国际物流大通道主枢纽综合大平台和大连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中枢结点。
大连在东北、全国沿海和世界各核心经济区中重要战略地位及相关总结表明:
第一、二战后由于东北亚崛起(先是日本、后是韩国、中国香港、台湾、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形成了世界经济领先区域即欧洲、北美、东亚三大世界工业基地发展格局,但是鉴于市场与资源不相匹配,加快了各工业基地间三大国际干线发展兴旺;三大工业基地加三大国际干线周边地区构成世界核心经济带;——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加上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加快了以跨国公司为主体,以跨国采购基地链网为载体的世界国际商品(服务)主流市场形成。一个时期占据跨国公司优势的竞争力,美国、日本、德国成为世界经济三大发动机。
第二、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环境生态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三种力量,带来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格局重构,加上中国开放崛起,加快了世界三大核心经济区重心向亚太转移的进程。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最具活力和增长最快的地区和新的发动机。
第三、在上述大背景下,中国大陆沿海已经形成的依托深圳、香港、广州三港的大珠三角经济区(第一增长极)和依托以上海、宁波、舟山河大苏州港为核心的长三角经济区(第二增长极)及正在形成的以天津滨海新区为核心的京津冀经济区(第三增长极);而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快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期盼东北老工业基地重振雄风(第四增长极),构成了我国大陆沿海产业带四大核心经济区。
第四、大连做为以哈大线为主轴的哈长沈大城市产业带(核心经济带)增长极(第四增长极)先导区,成为链接并加快融入世界国际商品(服务)主流市场,大幅提升区域、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促进进一步扩大开放和东北持续振兴的重要战略支点。
第五、大连做为这个战略支点,是通过各重点功能中心和结点企业来实现的,大连保税物流园做为国家区港联动重要载体,是哈长沈大各中心城市,加快构建东北保税物流服务链网的核心功能区,成为东北国际物流大通道主枢纽综合服务大平台和大连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中枢结点。
2.5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战略意义
大连保税物流园是保税区的物流园,是实施保税区和大连港区港联动国家试点示范区,也是促进大连航运中心形成和提升国际物流实现中心功能的主要载体,对服务东北(大连)老工业基地振兴,营造良好的对外开放环境,吸引投资、发展外贸、调整结构、加快国际物流发展意义重大。
第一、做大现代国际物流业已成为东北及周边地区经济振兴必然要求国际贸易增长几乎是世界经济增长 2 倍。上个世纪 50 年代,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和高自由度促进了世界各国间贸易的快速提升;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快速形成,优化配置资源成为跨国企业投资的首要问题,世界贸易增长也在资源优化组合中得以实现。各国之间的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年全球进出口与经济总量之比1960 为 25.4%,1970 年为 27.9%,1990 年上升至 38.7%,到了 2003 年已接近 45%,预计 2015 年将上升到 60%;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加快,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外贸易度大幅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总额增长近 43 倍,年均增长 17.4%。加入 WTO后我国外贸大幅度增长,2005 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到 6450.3 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其中出口增长 32.7%,进口增长 14%。情况表明我国加入 WTO 后的三年多来,我国外贸出口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外贸出口总额由 2002 年 3256 亿美元增长到 2004年 5934 亿美元,年增长幅达 30.7%,自去年外贸进出口突破一万亿美元达到 1.15 万亿美元,预计将超过 1.3 万亿美元,外贸做为连接国内产业和国际产业桥梁,不仅密切了国内外经济合作关也对国民经济增长做了巨大贡献。
实行出口导向战略是新型工业化国家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必然选择,所以,其外贸依存度普遍大幅度提高。例如,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年外贸依存度从 38%提升到 68%;香港的外贸依存度从 182%上升到 257%;新加坡的外贸依存度更是从 232%上升至 407%。亚洲其他国家也无一例外的将外贸依存度大幅提高。至上个世纪末,马来西亚的外贸依存度从 1.1%提高到 2.8%,泰国的外贸依存度从 55%提高到 102%,菲律宾从 52%提高到 1.1%。
在过去的五十年,我国紧紧抓住国际经济发展的脉搏,追随国际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推动外贸及依存度大幅增长。20世纪 90 年代,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历史时机,积极参与国际产品开发与合作,积极投入产品生产和营销,努力扩大出口贸易。本世纪开始,全球跨国企业已将我国视为投资建厂和贸易营销的首选之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广东、上海等经济沿海开放地区已经在世界经济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在不到 20 年的时间里我国已经逐渐迈入贸易大国行列,成为世界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占世界外贸额比重提升到 6-7%,世界排序由 1981 年第 22 位上升到第 4 位;截至 2003 年底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 46 万多家,实际利用外资 6800 多亿美元,其外商直接投资 5015 亿美元,设立境外投资机构 7470 家,中方投资额 114 亿美元;我国出口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 1/4,对经济增长贡献达 1/5。截止 2005 年 9 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 7500 亿美元,加上香港(1220 亿美元)其总和已超过日本(8340 亿美元)首居世界第一位。正是扩大开放使我国潜在比较优势变成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利益。
吸取面海而兴背海而衰正反两方面经验,大力加快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持续振兴,对加快一流保税物流园区发展建设,扩大区港联动国家试点示范效应意义重大。
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推动结构调整提升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东北拥有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是国家重要工业基地,曾经为我国革命和建设做出过历史性贡献,特别是辽宁享有“共和国长子”
的美誉。由于计划经济非市场化严重制约后来相形见绌。改革开放初期,辽宁 GDP 高过山东,是广东的 2 倍,而今东北三省 GDP 总量大体与山东持平并不及广东一个省。
2003 年东北以占全国 13.7%土地,9.22%的人口,取得 11.71%的 GDP 总量,其份额多年徘徊不前,且最低时达到 10.8%,据预测 2010 年将告别低谷将增加 12%-13%,尽快改变这种不相适应的状况大连有更多责任。
国家十三部委组成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调研组八次前往深圳等地调查,并酝酿出台“十二套”新规,全面舍弃以市场换技术的单一的“引入”模式,强调引进来走出去,其中包括加快生产和市场服务在内的基于新一代信息网络的现代新型服务业发展,并认为其重要战略意义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今后 20 年在国家整体经济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时期,现代服务业发展将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二是在发挥中介、整合、协调作用,提高资本和劳动力利用率使物质财富增值并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率,成为提高国民经济质量的必要条件;三是加速低物耗低能耗低污染,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其发展市场空间巨大,成为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渠道。据预测 2004 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为 3000 亿美元,未来 3-5 年将会增速30%-40%;目前我国为生产服务的行业比重小,仅占 28%左右,与发达国家(50%以上)相比还有一半的空间;我国传统服务业结构层次偏低,人均产值 2000 美元,仅为发达国家 60000 美元的 3.3%;与制造业发展关连度低,社会流通成本占 GDP20%,比发达国家高一倍;我国进出口 80%都是按到岸价,离岸价结算,服务环节经济效益大量流失;五是服务业科技是以应用性、系统性和集成性为主要特征,适应性强,即使国家地区整体科技水平没有达到世界最先进的前沿,也可以通过创新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这也为国家和地区发展带来难得的机会,值得指出的是大连中心功能提升是通过重点功能中心和结点企业来实现,大连航运保税物流园区应该成为适应上述大趋势加快东北现代物流服务业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而大有作为。
中央 11 号文件强调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加快大连航运中心建设,不仅是东北经济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不负国家重托,大连肩负着更多责任。有思路有作为有实力才有地位,加快实现东北振兴需要充分发挥大连口岸对外开放区位优势和区港联动政策优势,解决好其发展演进基本路径,既“桥”和“船”的问题。首先是打好“大连牌”办好自己事,抓住东北振兴和东部沿海进一步开放双重机遇,以建设大连航运中心为主要着力点和结合点,通过区港联动营造良好国际物流发展环境,提升核心功能区和城市总体功能水平,加快打造大连大孤山半岛国际物流园区,吸引更多国内外大型工商企业落户大连,推动港口经济和“大大连”建设,以彰显东北振兴的优势和潜力;二是打好“保税牌”,构建东北保税物流干网,支持落实东北四城市(哈、长、沈、大)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关承诺,充分发挥东北国际物流城市大连“龙头”“窗口”牵动辐射作用和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区港联动国家试点的政策优势,把港口与保税功能直接延伸到东北各大中心城市“内陆干港”(保税物流中心),使之成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为期加快融入国际商品(服务)主流市场,提升城市功能和开放档次,改善吸引投资扩大出口环境,也为相关企业就近提供高效便捷综合服务平台,减少中转流通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做大做强似城市经济,使东北振兴纲举日涨;三是打好“陆海集疏牌”,打造物流大通关增长极,重构辽宁发展新格局,依托各大中心城一流口岸,以航带港、以铁带港,加快陆海集疏海铁联运班线化建设,以此为纽带促进东北优势产业分类积聚和规模化、集群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变综合交通优势为东北“哈长沈大”大通道城市带增长极,带动并形成一个中心“四点”(哈长沈大)、“四线”(哈大、绥满、京沈、沈丹)、“两带”(沿海和沿边经济带)即“一四四二”,东北现代物流体系总体矿机,重构东北经济发展新格局;四是打好“环境牌”,加快东北各主要港口功能战略转型升级。东北上述发展格局形成将为东北沿海各港口特别是大连港加快由换装港(一代港功能)向工业港(二代港功能)、物流港(三代港功能)和生态港(四代港功能)的战略转型升级提出了紧迫需求;五是打好“大物流牌”,加快东北经济步入“订单经济”的良性轨道,现代物流是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派生产业,也是社会流通保障的新兴支柱基础产业,普及商品(服务)代理制和工商企业物流服务等外核心业务外包制,发展第三方物流,近而加大源头参与力度,积极构建跨国、跨区采购服务和港航物流市场营销服务链网体系,将推动“一流”(订单流)带旺“四流”(信息流、货币流、商流、物流),将从根本上为东北经济持续振兴减少发展成本和风险;六是打好“和谐发展服务牌”,促进内外合作互动和大连、东北脱颖而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平崛起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国家东北振兴战略,加快现代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特别是现代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创办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积极抢占东北一体化发展制高点和先机,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加快现代新能源基地和商品基地建设,确保国家能源粮食安全等,都预示着国家新一轮大规模新型工业化改造的到来必将进一步吸引游资,增加出口扩大内需,并不断增加生产供应物流和内外贸物流需求,需要做强本地网,做大本土网,拓展国际网,为东北特别是大连发展路、海、本土、海外四大空间经济带来历史机遇;与此同时,充分利用东北物流大通道主枢纽,特别是大连保税物流园区作为东北陆海季疏运营班线化建设中枢结点的平台载体,使之成为协调港口与航运、港口与企业客户、港口与港口、港口与铁路、口岸与腹地、港口与政府(含查验单位)等合作互动共谋发展的桥梁与纽带,其园区发展建设历史性贡献不可低估。
2.6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规划转型管理发展的意义
近些年,在我国开放度最大的区域保税区中,发展国际物流已经初见成效。国际物流竞争激烈的今天,为了能够适应全球物流功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保税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应着眼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跳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限,实现统一规划,逐步完善,高效实施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做到物流、商流与信息流的同步发展。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流的国家区港联动示范区的要求,做为东北唯一国家级保税区和对外开放先导区,其开放环境建设主要目标模式,是通过区港联动试点,并扩展到整个大孤山国际物流半岛,力争成为国家实行自由港政策试点区,成为大连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先行区。
物流园区运行几年来,通过园区功能分区规划的不断调整,有目的的利于由现在的离岸港前区后方封闭运行的 O 字型地域空间管理模式到今后临海并与港前区沿岸域一体化的封闭运作 U 字型地域空间管理模式发展衔接。
第七章项目风险分析该项目属于物流房地产项目,有着较大的投资金额,项目在建设与开发的时间上比较长,存在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并且在项目建设期间,会受到来自市...
第二章项目概述本章着重阐述了开发方H公司、开发对象S工业物流园项目的概况,并对项目开发的意义进行了分析。2.1H公司概况H公司创立于1980年12月。1998年根据中央的重大决策移交地方后,划转为广东省政府授权的某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属下的国有...
六、财务计划和融资(一)融资需求与投向公司注册资本为800万元。股本结构和规模如下表:【1】股本结构中,智邮宝创业团队技术及资金入股总额300万元,占总股本的37.50%;风险投资方面,我们打算引入1一2家风险投资公司共同投资,以利于筹资,化解风险,并为以后扩...
摘要本文是针对H公司S工业物流园项目所撰写的商业计划书。H公司是业务多元化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酒店管理、进出口贸易等。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住宅等物业类型的利润空间日趋下降,...
第4章大连保税物流园区的规划管理实施4.1大连口岸与东北腹地物流量现状4.1.1大连口岸物流总量及流向需求构成【1】一直以来,我国东北经济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首选大连港口为货物第一流向口岸,大连港口主要腹地进出口总额、GDP总量现状与预...
第5章结论5.1主要结论本研究通过介绍保税区项目规划理论与物流园区管理实施理论,认真剖析了目前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为大连保税区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大连保税区物流园区的建设规划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
第一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2008年之后,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使得住宅类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不断降低,投资风险持续增高[1].这无疑会促使投资者将资金从住宅市场中撤出来,转为投资回报率更高、风险相对可控的领域。物流基...
三、产品介绍(一)行业发展现状1、电子商务现状2003年非典,给中国电子商务带来了发展契机,从最初的几亿规模发展到今天的万亿规模,发展非常迅速。据官方数据统计,2012年网购市场交易规模为11840.5亿,其中服装网购市场交易规模为3188.8亿,占比为26.9%,服...
第3章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发展规划3.1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按照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调整和明确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路线思想和指导原则,使保税物流园区的物流规划、建设和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
摘要在今天,物流业的发展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现代生产与再生产的方式方法中,可以说物流过程包含了除生产过程以外的其它过程,包装业、仓储业、加工配送业、装卸业、物流信息业等行业都包含在物流业的范畴中。在我国保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