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项目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项目管理论文 >

煤化工项目的有效管理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03 共748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发展煤化工产业,有利于推动石油替代战略的实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煤化工产业包括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活性炭和电石等产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煤化工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

  2013 年我国生产原煤 36.89 亿吨、兰炭 4.76 亿吨、活性炭 120 万吨、电石 2234 万吨,均位居世界前列。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对于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供求矛盾,促进钢铁、化工、轻工和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煤化工产业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战略,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大型坑口燃煤电站和煤矸石等综合利用电站。统筹规划全国能源开发布局和建设重点,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HT 煤化工项目以鄂尔多斯盆地(主要是神木县境内)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基础,生产油品、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实现了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具有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缓解清洁能源供应短缺的作用,更有利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国家鼓励通过煤炭的清洁利用发展煤化工产业,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提高能源就地加工转化水平”.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 号)出台后,国家发改委适时更新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国家发改委 2011 年 9 号令)中“鼓励类”产业包括了:“节能、节水、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高炉、转炉、焦炉煤气回收及综合利用”等产业.

  2006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建设部、国家质检总部、国家环保总部、国管局和中直管理局组织编制并下发了《“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在“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实施内容”中,有关化工行业部分指出“以煤炭气化替代燃料油好原料油;在煤炭和电力资源可靠地地区,适度发展煤化工替代石油化工”.煤化工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可以起到推动我国替代能源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的目的。

  (3)替代部分石油、天然气资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贡献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能源及石化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13 年我国原油表现消费量为 5.14 亿吨、增长 4.8%,其中国内产量 2.1 亿吨,净进口量 3.04 亿吨、8.6%,对外依存度达 59%.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预计,2020 年石油需求量约为 5.8亿吨,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增长到 65%.

  我国能源赋存结构的特点是煤多油少,从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考虑,需要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除了进一步通过多途径扩大国内外石油资源供给外,更应该充分利用我国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基能源化工产业,缓解石油需求的压力,这对于促进国家能源战略结构调整,缓解石油资源短缺,保障我国能源运行的安全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因此,加快煤化工产业发展可以实现了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总体能源战略。

  煤化工项目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加强项目的进度和成本控制,保证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节约投资,发挥投资效益,是项目管理的关键。进度及成本控制要贯穿项目立项、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开工准备、详细设计、工程施工、生产准备、直至工程竣工验收等全过程。

  进度和成本控制有内在统一性,它们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并力争做到最优化,才能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短工期的工程项目。如果要加快工程进度,则需要加班加点或适当增加施工机械和人力,这将直接导致成本的增加;此外,加快进度往往会打乱原有的计划,使建设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之间产生脱节现象,增加控制和协调的难度,会对工程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或留下工程质量隐患。

  项目进度与成本管理作为化工工程建设的主要管理活动,一直备受关注。20世纪后半期,伴随着竞争的全球化,对于资金密集型化工工程项目对进度与成本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项目从一开始就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投资方往往要求超进度、低成本完成项目建设,这就给施工管理者带来了挑战。如果依托传统管理模式工期必然无法保证,如果要开拓创新、急功近利其风险可想而知。

  本文作者全程跟踪了 HT 煤化工项目的规划、立项、设计和前期建设全过程,掌握实证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文章的数据均是以 HT 煤化工项目前期工程为载体,为论文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并依据下列内容进行进度控制的研究。一是本人在攻读工商管理硕士期间所学的是管理学理论、控制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组织理论及项目管理知识、进度计划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二是 20 万吨/煤焦油加氢及循环经济建设工程的可研、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文件、项目各种实施方案;三是其它煤化工工程项目施工的经验总结;四是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知识体系和应用等。

  如今的工程项目趋向于采用 EPC(是英文 Engineering 工程设计,Procurement设备采购,Construction 主持建设的缩写,设计采购施工,即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CM(即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建设管理模式,就是在采用快速路径法进行施工,采取有条件的“边设计、边施工”,从开始阶段就雇用具有施工经验的 CM 单位参与到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来,提供施工建议且随后负责管理施工过程)等承包模式,旨在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工程风险和提高资金效益。但是也给工程的进度与成本控制带来了挑战,这些模式不像传统模式那样有明确的具体的设计施工方案,有的只是项目方案和目标。加之民营企业投资者个人专业管理水平和资金环境的制约,可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施工图纸,施工单位如果采用传统的进度与成本控制方法将无所是从。在工程施工阶段,可能会出现失控的风险。

  HT 煤化工项目是由三个自然人股东出资,通过社会招聘的方式,聘用有经验、懂技术、能管理的经营团队,实施全方位的设计、招标、采购、施工以及结算管理。但该项目自投资开工建设以来,出现了管理混乱、项目进度延期、项目成本开支超预算等问题,这其中既有冒失求进的失误,又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另外,针对整个项目采购进货过程中,作业环节多、影响因素多、风险大、价格波动频繁等问题逐一分析,并采取多种方式,对整个进货过程中各种作业进行控制,确保了整个工期材料及时、安全到货,降低了进货成本、运输风险。研究 HT 煤化工项目建设进度及成本控制,对正在建设的 HT煤化工项目的运作成本控制大有裨益;对正在大力建设煤化工项目的神木周边来说,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有现实意义,可以为其他煤化工项目建设提供参考经验。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工程项目进度和成本控制的研究起步比较早,早在 19 世纪末,英国会计学家埃米尔卡克,在《工厂会计》中提出将成本核算由帐外转到帐内,以节约施工周期,成为成本进度管理的第一次革命。20 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根据科学测定材料、劳动力消耗标准和单位工作量用时标准,作为用工领料和工程进度的标准,为标准成本法和标准工程进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这称为成本进度管理第二次革命。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科技的进步更加迅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西方资本主义企业广泛推行职能管理与行为科学管理以增强竞争力,成本高低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这个基础上产生责任成本控制。

  20 世纪 40 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促使企业广泛推行职能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迫使企业在成本管理控制上不断开拓新的领域。1947 年,美国通过电气公司工程师麦尔斯先提出“价值工程”的概念,实现功能与成本的“匹配”,尽量以最少的单位成本获得最大的产品功能。使事前成本控制得到发展。20 世纪 50 年代初,美国就已经提出了网络计划技术,国外许多国家针对项目成本进度控制都非常重视,把项目成本进度控制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并设有专门的项目成本、进度管理和研究的组织机构,如美国的成本工程师协会,日本的建筑学会成本计划分会,英国的造价师协会及丹麦的CBA 系统。同时美国从事工程承包公司的内部也设有专门成本控制的人员和机构。

  基于目标的管理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较为普遍实行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法,“目标管理”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

  德鲁克于 1954 年在《管理的实践》中提出的,这已经成为当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将目标管理成功运用到企业成本管理方式中,即目标成本管理或成本企划,应当首推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该公司于 1959 年开始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然后运用价值工程(即 VE)进行产品研发,并在 1963 年公司明确提出了成本维持,成本改善和成本企划三大成本管理支柱,其后公司在皇冠新车型开发的计划阶段成功运用了成本企划实施规则限定了成本,有效地保证了利润的实现。1973 年石油危机爆发后,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目标成本管理方法逐渐由装备型行业推广向其他行业,由日本国内推广到西方国家并且得到成功运用,成本企划模式才逐渐成熟。

  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也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最早提出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他当时主要是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这一视角对战略管理会计进行探讨,所以仅仅对成本管理作了一些理论层面的探讨,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通过企业自身以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成本资料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战略决策所需的信息”.

  20 世纪 80 年代,英国学者西蒙提出战略成本管理理论,该理论偏重于理论性的探讨。1993 年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和戈文德瑞亚等人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他们通过对成本信息在管理中四个阶段所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研究,将成本管理定义为“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运用”.1998 年,一向推崇作业成本制度的 英国教授罗宾库拍也提出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进入20 世纪 90 年底以后,日本成本管理论界和企业界也开始加强建筑项目成本管理的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画。2010 年以来,一向推崇作业成本控制的英国教授罗宾·库珀也提出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因此,总的看来,国外工程项目进度与成本控制的研究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其研究的出发点是成本管理体系如何为建筑项目的进度或管理服务,随着客户日益苛刻的对进度、成本和质量的需求、先进管理思想的涌现以及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项目进度与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先进应用方式的提升。利用不断涌现的管理理论对项目进度管理进行充实和发展,从而达到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上的提升;其二是利用网络计划技术推动项目进度管理的应用领域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从而达到项目进度管理的智能化、集成化、实时化和网络化。

  2010 年 Kosckla 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设计方面提出了建筑生产 TFV(转化--流--价值生成)理论模型。该理论指出:转化模型代表了传统的生产方式,认为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一种从输入向输出的转化,工作是能够被分解为小部分的,能够独立的管理,如果每个人都完成了分配的任务,那么这个项目就成功了,淡化了工作之间的联系;“流”模型代表了精益施工理念,体现了各个活动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认为施工的过程就是一个连续的流水工作,强调减少浪费、提高价值都要强化流的管理;“价值生成”模型视施工为价值生成的过程,而价值只能由甲方或者使用者来定义,其可以被看作顾客为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价值生成就是将需求准确地表现为设计,然后生产符合设计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价值。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们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探索以建立和完善企业经济核算为核心内容的成本控制管理模式。20 世纪 50、60 年代我国会计制度从科目到报表,从核算形式到成本核算方法等是对前苏联的全面学习,为保护国家财产,确保向有关方面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创造条件。20 世纪 60 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和推广国外的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进度和成本管理中的运用。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倡导下,网络计划技术在全国开始了普及和应用,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尽管已经开始认识到科学完整的成本控制方法的重要性,并开始逐步改进,但与国外研究机构的差异仍然很大。国内对于现代意义上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成为了理论和实务界研究的热门,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1999 年西南财经大学《成本管理研究》课题组,在《四川会计》上发表三篇文章“论建筑项目成本管理产生社会经济背景和现实意义”,“建筑成本管理的出发点和应用”,“成本管理的新观点”,建立了成本管理的理论框架,确定了基本的分析方法;2001 年焦跃华在《现代企业成本控制战略研究》中指出:目标成本是一种预计成本,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开始以前依据一定的科学分析或方法制定出来的成本目标;2004 年贾文静从工程目标成本管理角度给出了成本控制的一个有效的方法;钟灵(2005)在《中国科技成果》上发表论文“论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成本控制的含义分析了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最后提出了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王献仓(2005)认为成本控制不但从成本费用组成上控制,还要从施工方案选择,施工时间交错搭配,施工人员项目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项目部管理信息化建设,合理组织施工提高工效,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以及合同管理等诸多方面研究;王永峰在 2006 年《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量化管理》一文提出了现场生产管理能力、价格谈判能力、项目进度控制以及综合成本管理水平四个量化测评参数,衡量施工企业项目成本进度管理的能力;张国玲(2006)将财务管理理念引入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使工程项目从投标、项目推进进度、施工到竣工验收,从而加强了施工成本进度的控制;苏毅(2008)从系统工程进度角度研究成本,对项目进度及成本控制理论进行了全方位控制管理碑;黄贻海(2009)提出利用价值工程原理来降低成本的措施,加强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孙锦镖、李光霞、李新华(2009)提出把成本数据的采集,成本偏差及成本要素的跟踪反映到工作包上,从而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周末(2010)指出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从而降低项目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实施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帅 毅(2012)在《基于目标成本管理的路桥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上提出,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的制定包括施工的直接费用预算、流转税金及附加预算和间接费用预算,是控制施工成本的首要前提;温丰源、谢丹凤(2013)建立了进度控制模型,并通过模型中的指标,运算方法体现了进度控制对工程监控的影响,进而为定量地分析工程监控的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刘潇潇(2013)通过对项目进度管理的地位作用、有效进度控制的要求、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分析,得出实施有效的进度控制的若干举措;邵强、吕昕(2011)指出项目进度控制中对组织方面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必须构建合理的组织体系,制定出符合现代社会的法律法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监理在控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达到最好的进度控制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工程管理经验,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缩短这一差距,使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是整个管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1.3 研究的出发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3.1 研究出发点

  本文以 HT煤化工建设初期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应用项目管理、管理学、成本管理理论,在组织结构方面、在工程进度控制方面、在物资采购方面等对 HT煤化工建设初期采购管理中材料供应混乱的局面进行剖析,得出采购管理混乱的原因是供应商管理不规范造成的,通过控制理论、文献分析法对供货商的选择进行了详细论述,制定了科学的供货商选择流程,采取了一般供货商和重点供货商区别对待的管理模式,并通过量化评分的办法,对供货商优胜劣汰。

  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首先从研究背景引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进度控制研究的现状做一简单描述,对进度与成本控制的内容、原则、方法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接着介绍了 HT 煤化工的基本情况和 20 万吨/年煤焦油加氢及循环经济建设工程项目。同时对项目建设初期出现的问题做一调研,引出相关问题,通过对 HT煤化工项目运行过程中解析出来的数据进行加工、比较、模型套用等整理,再运用应用管理学、控制论、组织机构、网络计划、进度偏差分析、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等相关理论,就组织机构、进度计划、材料采购和施工过程成本控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拿出了改进办法和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本文共分六章内容。

  第一章:简单阐述了论文选题的意义、背景以及论文研究目的,介绍了国内外理论的研究现状,对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内容、结构做出了安排。

  第二章:对项目成本及进度控制管理理论进行分别阐述。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阐述、介绍,给出本文的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对 HT煤化工公司和项目做了具体介绍,就工程项目的管理特点做了初步分析。通过问卷分析法,仔细分析并归纳总结了公司在项目建设初期在进度和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在项目进度管理方面采用管理学、项目组织理论、进度控制理论,应用甘特图、S型曲线比较法、网络计划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在组织机构、实施进度计划编制与检查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拿出了具体的方案和措施。

  第五章:也是文章的关键。在项目成本控制方面,采用管理学、成本控制理论,比较分析法、应用鱼刺图发、文献分析发对第三章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第六章:影响进度和成本控制的其它因素及结论。结合 HT煤化工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进度及成本控制管理理论的运用,研究探讨影响工程项的进度计划和控制管理的其它因素,给出的该项目进度控制与成本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1.4 技术路线图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mba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