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美术论文 >

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策略

来源:新西部 作者:王煦,王建华,王艳晖
发布于:2020-01-14 共3279字

  摘要: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路径是: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以体验式教学方法为主, 推进教学方式多样化。

  关键词: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教学改革,路径

美术鉴赏论文

  新时期以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素质教育不断向前推进。美育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 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作为美育核心的艺术教育也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2002年教育部规定:“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 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 计入学分。”[1]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将“美术鉴赏”列为艺术类限选课。然而, 该课程自从开设以来, 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突破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困境, 对其进行教学改革是必由之路, 措施如下。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普通高校开设的美术鉴赏课主要通过选修课的方式来完成。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课程教学应围绕着这一目标, 实现艺术教育的陶冶情感、发展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审美趣味等功能。以促进学生对艺术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

  美术鉴赏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内容的选择

  鉴于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尽相同, 教学内容的设置既要考虑通俗性、普及性, 又要兼顾广度和深度。

  2、教学内容的组织

  目前高校美术鉴赏课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以语言讲述式的“再现”为主, 教学成了一种观念传递和心智培养过程。另外, 过分强调美术教育的“辅德”功能, 丧失了艺术课的基本特征和内在生命力。

  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经验、知识、技能互相衔接的综合的艺术素养。进行美术教育时, 要将美术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授, 应更多关注学生对艺术是否具有敏锐的感觉力和艺术通感能力。

  美术鉴赏课的学科逻辑、经典文本、知识系统等内容的组织, 应遵循艺术学习的规律, 关注学生的体验、创造、反思与评价等相关步骤。“体验”强调的是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体验;“创造”是学生运用艺术形式对自身体验的表达;“反思和评价”是学生对表现过程和创造结果的反思与评价, 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推进教学方式多样化

  依照教学规律, 教学改革的难点是教学方法。目前美术鉴赏课的授课方式存在着弊端。表现为, 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主导, 采用灌输式教育模式, 将艺术形象变成知识概念和抽象符号。学生缺少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 失去了生命的体验, 缺少了自主性和创造性。

  这种以知识技能的获取或静观反映为目的的美术教育成了一种可以“离身的”精神训练。新现象学家施密茨认为, 当学生的切身体验被剥离之后, 他们犹如生活在“幽灵世界”之中, 成为悬于半空中的、不接地气的“无根”之人。[2]“无身”的教育背后是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的隐匿, 也是其生命的黯然失色。“教育为实现其目的, 必须从经验即始终是个人实际的生活经验出发。”[3]

  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教学方式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保障。笔者认为应以学生的体验为起点, 让他们在体验作品的过程中生成问题, 以此为动力, 展开教学过程。以体验为起点的教学方法, 将学生的生活经验, 纳入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体验, 纳入交流中, 以此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其个性。

  体验是以身体为核心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只有以此为根基的教育才是诗意的、生机盎然的。体验的成功靠的是各个感官的协同活动, 诚如德国美学家费歇尔所言, “各个感官本不是孤立的, 它们是一个感官的分支, 多少能够相互代替, 一个感官响了, 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 也就起了共鸣, 这样即使是次要的感官, 也没有被排除在外。”[4]

  艺术通感是多种感觉的综合, 突破了个别感觉的机械性、局限性, 进入整体化的全息经验, 促进了感觉经验的深化和丰富。通感在美术鉴赏授课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正如康定斯基所言:“当你感叹一幅绘画的甜美感觉时, 舌头己经加入了艺术创作。众所周知, 人类具有五官。如果说欣赏绘画的只是人的眼睛, 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在无意识之中, 各位的五官都在接纳着绘画。”[5]

  在艺术欣赏过程中, 艺术通感把五官感觉与意觉沟通起来, 从而对作品进行再创作, 获得一种“弦外之音”“韵外之致”的审美体验与审美境界。

  案例一:利用“通感”, 使学生的视听觉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和谐运动, 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如, 《色彩构成·色彩心理》一节内容抽象,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授课过程中以蒙德里安的抽象派画作及其美术与音乐方面的理论为切入点, 将音乐渗透到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田园》, 将其中的欢快气氛用色调, 线条表现出来。由此, 音乐与美术间的“通感”为学生理解抽象艺术架起了桥梁, 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案例二:在艺术欣赏过程中, 利用通感, 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取得触类旁通的艺术效果, 从有限的形象中获得无限的审美体验。还可以借助通感创造出的意境, 获得对作品的更深层次的感悟与理解, 达成与创作者的共鸣, 从而建构自己的艺术人格。如鉴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横看、竖看, 获得的感觉不尽相同, 只有对这些零星的绘画元素进行综合式的体验, 才体悟到“超越性存在”。当这幅画呈现在你面前时, 仿佛能听到隆隆的炮声, 嗅到战火的硝烟味, 触摸到冰冷的尸体, 喻示着:对于摧残生灵的恶势力, 期待、祈祷、逃避是于事无补的, 只有进行抗争, 和平与光明才会到来, 这是对人生的哲理性感受与领悟, 是对“此在”的去蔽, 是对彼在的向往。运用艺术通感, 审美知觉的时空界限得到扩展, 审美维度得以拓宽。通过情感介入, 审美对象不再囿于认知对象, 而成为营造心境、构建人格的载体。在艺术通感的帮助下, 人以不同的视角观照外部世界以及人类的存在方式, 从而构建自己的艺术人格。

  案例三:通感能调动学生的感官从多个角度捕捉艺术形象的内涵, 领略其中的美感, 并加以综合, 这样使学生扩大了艺术感受的范围和内容, 深化并丰富了艺术体验。通感带给学生的不仅是艺术欣赏, 更重要的是艺术享受, 使得我们在静态的艺术面前感受到了物我为一的意境享受。彩墨画《红杏枝头春意闹》, 我们看到杏花、翠鸟、蜜蜂, 眼前呈现出和谐的视觉美。但细细品味, 仿佛从盛开的杏花中闻到幽香, 从翠鸟中听到鸣声, 从蜜蜂颤动的翅膀中听到嗡嗡声。在整幅图画中, 好像可以感受到春风伴随着鸟语花香拂面而来, 仿佛置身于春意盎然的自然中。心灵被和谐的画面打动, 触动联想与想象, 打开了视觉通向听觉、味觉和触觉的通道, 实现了对作品的整体式把握, 并得到无限的审美享受。

  这种以体验为主的教学方式带来了与传统教学不同的学习效果:

  (1) 课堂富有生动性。以体验为主的教学宗旨是“重身”不是“塑心”, 在教育话语上是“身体语言”的运用不是“意识语言”的独霸, 在教育方式上是“对话”不是“灌输”, 在教育运作思路上是“从内部入手”不是“从外部入手”。注重以身体为核心的生命体验, 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通过通感的培养, 调动更为细腻的感官感受, 拓展审美的时空, 延续审美感受力, 丰富学生的审美世界。这种教学方式远离了枯燥的说教,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2) 教学富有互动性。这种教学方式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合作性。学生主动融入课堂, 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与学之间的互动, 促进学生鉴赏力的提高。

  (3) 课堂的延展性。体验式教学带动了课外的延展性教学。比如采用开放式教学, 教师将课堂带到博物馆、美术馆或者美展上, 学生可以对美术作品进行直观地体验感受。这样就实现了美术鉴赏课堂的延展, 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功力扎实的教师队伍

  作为教学改革的实施者, 教师的素养与知识结构, 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决定作用, 也是美术鉴赏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 除了扎实的业务, 还应了解学生的心理, 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

  综上,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同时, 兼顾了教师综合素质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稳步推进和有效实施教学改革, 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001-2010)
  [2]闫旭蕾.身体:透视教育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4) .
  [3]杜威教育论着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375.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美术鉴赏论文
返回:美术论文